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自身的引导思想及引导方式对于学生有着直接影响。鉴于小学学生的身心基础薄弱,思想观念不够明确,因此班主任教师必须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全,才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未来。文章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具体教育措施展开思考,以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教学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心理教育工作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是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较为特殊,因学生与班主任教师的相处时间最长,所以在学生的心中,自身与班主任教师的关系是更加亲近的,班主任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自身的影响也更大,甚至影响着其个人观念,乃至于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更加重视。其二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体特征特殊,受到原生家庭、自身身心基础等各方面情况的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情况上的差异性往往较大,所以教师只有针对性展开引导,才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身心的困扰。为此教师更需要展开引导,才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校内的学习以及校外的生活,更加健康地成长。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班主任教师来说意义重大,应当耳确切落实,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1]。
二、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影响,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要首先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怎样的影响。例如课堂上如果分为过于严肃,学生不但不会认真思考,反而会因恐惧教师而不敢思考、不敢表达。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却往往十分重视课堂的严肃性,因为担忧课堂秩序失去控制,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为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对于课堂氛围的优化,要让学生在更好的氛围下去思考,去与其他同学讨论,去表达自身的想法。为了让学生敞开心扉,教师应当以一些轻松的、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或是开展一些能够让人放松身心的小游戏,让学生逐渐开始敞开心扉,摆脱对于分享内心的畏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真心话游戏,真心话问题由教师根据主题去设计,例如你对于最近发生的X事件有怎样的看法?最近是否有一些让你深思的经历?教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可以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在学生表达时,教师不应打断,而是应当认真倾听,对于学生的观念对错,应当在学生发言完毕之后,通过合理提问去引导学生发现,而不是单纯告知学生这样想是对的或是错的,尊重学生的思想,给予学生表达的权利,才能让学生乐于想、敢于说。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般情况下,小学班主任需要管理整个班级,同时也要负责某个特定学科的教学。而班内学生因与班主任接触的機会更多,因此对于班主任所负责的学科,也往往有更多机会得到指导,进而学得更好。而且因学生与班主任教师的关系密切,因此对于班主任教师的信任度自然更高。可见师生之间的相处机会越多,教师便越是方便引导学生。因此班主任教师不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尽数推给其他教师,而是要以自身为核心,与其他教师共同配合,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通过平日的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去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包括个人的思想水平、言行模式、性格观念等等。同时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心理引导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在能够制定出针对不同学生的专门引导方案。此外与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应当经常针对学生的身心概况展开沟通,与其他教师默契配合,制定整体引导方案,才能通过各科教学给学生传输正面理念,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2]。
(三)做好校家沟通
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其身心健康状态有最直接的关联,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也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充满爱、尊重与理解的环境下成长,所以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去发现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亦或是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的原因。针对身心健康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向家长吸取教育经验,而对于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的学生,教师则应当尽可能深入地向家长了解其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式、原则等等,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并且革新家长的教育思想。要与家长共同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战线,才能保证学生在校内、在家中都能够感受到正能量的存在,并且逐渐习惯正面思考,严格约束自身,成为利己、利他、利社会的人。
(四)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因材施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以上曾经谈及,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个人性格不同、观念不同、心理健康状态也不同。教师只有对于这些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并且进行严谨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引导学生。为此校方应当督促班主任教师制作全班学生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当尽可能全面,包括学生的家庭信息,是否单亲、是否是离异家庭、家长是否有心理疾病史等等,此外也包括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信息,如学生是否曾有伤害倾向(包括自我伤害与伤害他人)、是否曾有心理疾病发病经历、是否曾经接受心理咨询等等,学生的信息健康信息,能够帮助教师更快制定出专属的引导方案,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针对性解决,才能够真正确保其身心健康[3]。
结语
小学班主任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影响最大的关键角色,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教师不仅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关系密切的长者,但是教师要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要做学生的朋友,同时要做学生的心理医师。在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引导,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文章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措施,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筱婧.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汪力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法探讨[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徐启敏.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班主任工作中[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商庄小学)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心理教育工作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是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较为特殊,因学生与班主任教师的相处时间最长,所以在学生的心中,自身与班主任教师的关系是更加亲近的,班主任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自身的影响也更大,甚至影响着其个人观念,乃至于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更加重视。其二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体特征特殊,受到原生家庭、自身身心基础等各方面情况的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情况上的差异性往往较大,所以教师只有针对性展开引导,才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身心的困扰。为此教师更需要展开引导,才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校内的学习以及校外的生活,更加健康地成长。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班主任教师来说意义重大,应当耳确切落实,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1]。
二、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影响,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要首先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怎样的影响。例如课堂上如果分为过于严肃,学生不但不会认真思考,反而会因恐惧教师而不敢思考、不敢表达。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却往往十分重视课堂的严肃性,因为担忧课堂秩序失去控制,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为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对于课堂氛围的优化,要让学生在更好的氛围下去思考,去与其他同学讨论,去表达自身的想法。为了让学生敞开心扉,教师应当以一些轻松的、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或是开展一些能够让人放松身心的小游戏,让学生逐渐开始敞开心扉,摆脱对于分享内心的畏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真心话游戏,真心话问题由教师根据主题去设计,例如你对于最近发生的X事件有怎样的看法?最近是否有一些让你深思的经历?教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可以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在学生表达时,教师不应打断,而是应当认真倾听,对于学生的观念对错,应当在学生发言完毕之后,通过合理提问去引导学生发现,而不是单纯告知学生这样想是对的或是错的,尊重学生的思想,给予学生表达的权利,才能让学生乐于想、敢于说。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般情况下,小学班主任需要管理整个班级,同时也要负责某个特定学科的教学。而班内学生因与班主任接触的機会更多,因此对于班主任所负责的学科,也往往有更多机会得到指导,进而学得更好。而且因学生与班主任教师的关系密切,因此对于班主任教师的信任度自然更高。可见师生之间的相处机会越多,教师便越是方便引导学生。因此班主任教师不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尽数推给其他教师,而是要以自身为核心,与其他教师共同配合,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通过平日的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去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包括个人的思想水平、言行模式、性格观念等等。同时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心理引导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在能够制定出针对不同学生的专门引导方案。此外与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应当经常针对学生的身心概况展开沟通,与其他教师默契配合,制定整体引导方案,才能通过各科教学给学生传输正面理念,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2]。
(三)做好校家沟通
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其身心健康状态有最直接的关联,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也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充满爱、尊重与理解的环境下成长,所以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去发现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亦或是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的原因。针对身心健康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向家长吸取教育经验,而对于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的学生,教师则应当尽可能深入地向家长了解其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式、原则等等,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并且革新家长的教育思想。要与家长共同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战线,才能保证学生在校内、在家中都能够感受到正能量的存在,并且逐渐习惯正面思考,严格约束自身,成为利己、利他、利社会的人。
(四)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因材施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以上曾经谈及,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个人性格不同、观念不同、心理健康状态也不同。教师只有对于这些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并且进行严谨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引导学生。为此校方应当督促班主任教师制作全班学生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当尽可能全面,包括学生的家庭信息,是否单亲、是否是离异家庭、家长是否有心理疾病史等等,此外也包括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信息,如学生是否曾有伤害倾向(包括自我伤害与伤害他人)、是否曾有心理疾病发病经历、是否曾经接受心理咨询等等,学生的信息健康信息,能够帮助教师更快制定出专属的引导方案,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针对性解决,才能够真正确保其身心健康[3]。
结语
小学班主任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影响最大的关键角色,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教师不仅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关系密切的长者,但是教师要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要做学生的朋友,同时要做学生的心理医师。在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引导,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文章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措施,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筱婧.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汪力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法探讨[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徐启敏.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班主任工作中[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商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