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教学需要重构课堂文化,构建适合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的教学模式。实施“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助于理顺教学关系、改变教学结构、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现教学由“入格”到“出格”再到“升格”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五环三课 学案导学 教学模式 探究
为了彻底理顺教学关系,改变教学结构,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我们构建和形成了具有“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强调实效”特征的“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彰显“先学后教”构建高效活力课堂具有实践价值。
一、“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思想文化和行为文化
(一)构建“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强调实效”的课堂思想文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取主要在于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和自觉构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拥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学习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学关系和结构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彻底转变,突出体现学生学习为中心和“学比教更重要”的教学核心思想观念,高度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觉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与成功快乐。
(二)构建“自主有为,合作有序,探究有效”的课堂行为文化
行为习惯是行为文化的重要体现。养成有为、有序、有效的学习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能够通过学案导学(情境)的设计融合学生独立思考、互动合作(协作)、展示交流(会话)、演练拓展(意义的延伸)为一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为、有序、有效,并成为一种习惯。
二、“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多课型观,把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划分为“自主解疑—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演练反馈—巩固拓展”五个环节和“自主学习课、展示交流课、检测巩固课”三种课型,使其在学案引导下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基本环节和课型设计要求
1.“自主解疑”环节。通过先期编制的导学案,教师出示课时学习需要学生解决的目标化问题,发动学生通过领悟目标、自主学习(审阅教材、查阅资料、利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解决基础性问题(浅性问题),并标注记录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2.“合作探究”环节。在个体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发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学习任务中的核心要点,解决核心问题(深层次问题)。
3.“展示交流”环节。组织学生对课时学习任务中具有训练思维价值的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各小组(各自)的收获,相互吸取有效成分并修正充实自我观点。
4.“演练反馈”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三练,即双基练、知能练、创新练。题型题目要有针对性,突出层次性,加强创新性,以期学生能学以致用。
5.“巩固拓展”环节。借助导学案或多媒体手段适度引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事件、事例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解决关联问题,达到开阔视野、升华思想的目的。
6.“自主学习课”。基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解决基础性问题的需要而设定的一种课型。学生通过个体独立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必教授,小组也不必讨论。该课型下注重对学习的预设性、指导性和可控性。
7.“展示交流课”。基于构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师生达成知识共生共享,解决有深度、有广度、有价值问题的需要而设定的一种课型。教师或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同伴争论、思想交换、求同存异、寻找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该课型关注学生认知的生成性和问题解决的开放性。
8.“检测巩固课”。基于检测教与学的有效性,解决学生个体需求差异,避免重复训练、作业负担过重问题的需要而设定的一种课型。教师要为学生精选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试题(问题),引导学生跳出题海,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二)教学模式的实践运作和教师教学的“入格”
“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要体现和追求“四主”和“四最”,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和“最大化学生活动,最小化教师讲解,最优化内化过程,最精化当堂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最初阶段,要求教师必须基于实践的需要先“入格”(就像书法中临摹一样要仿照)。我们把实践的过程分成“三步走”,即“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学案引领合作探究学习(展示交流课)—学案引领演练拓展学习(检测巩固课)”。在一节课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时,三种课型可课课相连,五个环节可环环相扣,亦可有侧重地选择某一种课型、某三四个环节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打破了传统的环节齐备、课课齐全的评课标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关键看其是否落实了课程标准,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是否形成了意义建构。
三、“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究中的注意事项
(一)导学案的编制应用质量是关键
由于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和路线图,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适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案,是对教材的二度创作,所以要经历备课互研、专题讨论、分工备写、多次调整才能生成应用。导学案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及时进行指导和查阅。
(二)取消传统作业形式,实施开放式作业旨在减负
传统作业形式一般在一堂课结束后由教师布置给学生,容易加重学生课后负担。实施“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课前和课中自主独立、合作探究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和当堂训练都可视为学生的作业,不必拘泥于课后。
(三)设立自主学习小组和高效科研小组便于组织操作
构建小组化学习共同体便于同伴互助、互查、互促、互动,这是“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组织管理和运行操作的核心所在。小组化学习共同体一般分为若干个自主学习小组(每组由异质学生4至6人组成)和一个高效科研小组(由学科特长生5至6人组成)两类。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同伴互助、互查、互促、互动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的横向展评交流和高效科研小组的搅动、带动真正激发课堂活力。可行性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成为小组学习的外部动力和保障。
四、结束语
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适合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其实践必然经历一个由“入格”到“出格”再到“升格”的过程,“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革新的起步阶段,教学需要教师在模式上“入格”;随着课改的深化、实践的检验和教师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教学需要教师在模式上“出格”,即不必拘泥于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当教师的教学更加遵循教育规律、更加符合学生需求、更加符合课程标准、更加运用自如的时候,教学需要教师在模式上“升格”,即教学不再需要模式桎梏,教改进入理想状态。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中需要处理的几对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2-12-20.
[2]郭振有.研讨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12-12.
[3]余文森.杜郎口模式也要完善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9-24.
[4]余慧娟.十年课改的深思与隐忧[J].人民教育,2012(2).
[5](美)斯特弗等著.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五环三课 学案导学 教学模式 探究
为了彻底理顺教学关系,改变教学结构,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我们构建和形成了具有“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强调实效”特征的“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彰显“先学后教”构建高效活力课堂具有实践价值。
一、“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思想文化和行为文化
(一)构建“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强调实效”的课堂思想文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取主要在于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和自觉构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拥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学习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学关系和结构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彻底转变,突出体现学生学习为中心和“学比教更重要”的教学核心思想观念,高度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觉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与成功快乐。
(二)构建“自主有为,合作有序,探究有效”的课堂行为文化
行为习惯是行为文化的重要体现。养成有为、有序、有效的学习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能够通过学案导学(情境)的设计融合学生独立思考、互动合作(协作)、展示交流(会话)、演练拓展(意义的延伸)为一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为、有序、有效,并成为一种习惯。
二、“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多课型观,把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划分为“自主解疑—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演练反馈—巩固拓展”五个环节和“自主学习课、展示交流课、检测巩固课”三种课型,使其在学案引导下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基本环节和课型设计要求
1.“自主解疑”环节。通过先期编制的导学案,教师出示课时学习需要学生解决的目标化问题,发动学生通过领悟目标、自主学习(审阅教材、查阅资料、利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解决基础性问题(浅性问题),并标注记录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2.“合作探究”环节。在个体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发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学习任务中的核心要点,解决核心问题(深层次问题)。
3.“展示交流”环节。组织学生对课时学习任务中具有训练思维价值的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各小组(各自)的收获,相互吸取有效成分并修正充实自我观点。
4.“演练反馈”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三练,即双基练、知能练、创新练。题型题目要有针对性,突出层次性,加强创新性,以期学生能学以致用。
5.“巩固拓展”环节。借助导学案或多媒体手段适度引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事件、事例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解决关联问题,达到开阔视野、升华思想的目的。
6.“自主学习课”。基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解决基础性问题的需要而设定的一种课型。学生通过个体独立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必教授,小组也不必讨论。该课型下注重对学习的预设性、指导性和可控性。
7.“展示交流课”。基于构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师生达成知识共生共享,解决有深度、有广度、有价值问题的需要而设定的一种课型。教师或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同伴争论、思想交换、求同存异、寻找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该课型关注学生认知的生成性和问题解决的开放性。
8.“检测巩固课”。基于检测教与学的有效性,解决学生个体需求差异,避免重复训练、作业负担过重问题的需要而设定的一种课型。教师要为学生精选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试题(问题),引导学生跳出题海,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二)教学模式的实践运作和教师教学的“入格”
“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要体现和追求“四主”和“四最”,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和“最大化学生活动,最小化教师讲解,最优化内化过程,最精化当堂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最初阶段,要求教师必须基于实践的需要先“入格”(就像书法中临摹一样要仿照)。我们把实践的过程分成“三步走”,即“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学案引领合作探究学习(展示交流课)—学案引领演练拓展学习(检测巩固课)”。在一节课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时,三种课型可课课相连,五个环节可环环相扣,亦可有侧重地选择某一种课型、某三四个环节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打破了传统的环节齐备、课课齐全的评课标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关键看其是否落实了课程标准,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是否形成了意义建构。
三、“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究中的注意事项
(一)导学案的编制应用质量是关键
由于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和路线图,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适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案,是对教材的二度创作,所以要经历备课互研、专题讨论、分工备写、多次调整才能生成应用。导学案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及时进行指导和查阅。
(二)取消传统作业形式,实施开放式作业旨在减负
传统作业形式一般在一堂课结束后由教师布置给学生,容易加重学生课后负担。实施“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课前和课中自主独立、合作探究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和当堂训练都可视为学生的作业,不必拘泥于课后。
(三)设立自主学习小组和高效科研小组便于组织操作
构建小组化学习共同体便于同伴互助、互查、互促、互动,这是“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组织管理和运行操作的核心所在。小组化学习共同体一般分为若干个自主学习小组(每组由异质学生4至6人组成)和一个高效科研小组(由学科特长生5至6人组成)两类。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同伴互助、互查、互促、互动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的横向展评交流和高效科研小组的搅动、带动真正激发课堂活力。可行性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成为小组学习的外部动力和保障。
四、结束语
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适合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其实践必然经历一个由“入格”到“出格”再到“升格”的过程,“五环三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革新的起步阶段,教学需要教师在模式上“入格”;随着课改的深化、实践的检验和教师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教学需要教师在模式上“出格”,即不必拘泥于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当教师的教学更加遵循教育规律、更加符合学生需求、更加符合课程标准、更加运用自如的时候,教学需要教师在模式上“升格”,即教学不再需要模式桎梏,教改进入理想状态。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中需要处理的几对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2-12-20.
[2]郭振有.研讨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12-12.
[3]余文森.杜郎口模式也要完善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9-24.
[4]余慧娟.十年课改的深思与隐忧[J].人民教育,2012(2).
[5](美)斯特弗等著.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