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清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清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入院后治疗组采用早期清创缝合术:发现感染切口立即拆除缝线,彻底清创充分冲洗后全层缝合伤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根据创面情况适时更换敷料,清除坏死组织并敞开引流。两组均全程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优15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为96%,平均换药次数7.3次;对照组:优12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平均换药次数22.4次。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清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与传统方法相比,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都大大减少,减轻了患者的伤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早期清创缝合;腹部切口感染;治疗效果
  
   腹部切口感染是腹部外科手术的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切口扩开,给予反复换药并充分引流,使切口愈合或借助蝶形胶布的拉合力以促进愈合,该法不但愈合缓慢、费用高,而且有些切口经反复换药也经久不愈或即使愈合也遗留较大疤痕。我院对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分别应用早期清创缝合术和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9~66岁,平均36.5岁。根据切口类别分:(1)I类切口,腹股沟疝嵌顿修补术3例,(2)Ⅱ类切口,其中胃大部切除术12例,胆道探查术1例,(3)Ⅲ类切口,其中胃肠道手术13例、急性感染性胰腺炎手术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手术9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5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入院后均取切口样本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清创缝合术治疗:发现感染后立即拆除皮肤缝线,创口较小者用5%盐酸利多卡因局麻后彻底去除切口内坏死组织及部分创缘坏死皮肤。创面渗血完全新鲜后碘伏、双氧水轮流反复冲洗伤口2~3遍,最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取冲洗液2ml行药敏试验加细菌培养,全层褥式缝合伤口。手术完成,75%酒精无菌湿纱布覆盖伤口后外加腹带加压包扎,适时无菌清洁换药,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常规换药,根据切口感染情况1~2d更换一次敷料,较深、较大的切口放置引流条充分引流,直至创面新鲜后蝶形胶布拉合,对于部分感染严重,肉芽生长不理想、坏死物较多者行增加换药次数,待创面清洁后行二次缝合术。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优:切口在2周内基本或完全愈合,表皮覆盖完整且无坏死迹象
  1.3.2 良:切口2周内大部分愈合,感染情况较入院时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成,经进一步换药引流蝶形胶布拉合后愈合
  1.3.3 差:切口及其周围皮肤坏死面积较入院时无减小甚至扩大,分泌物增多,无新鲜肉芽组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根据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治疗组:优17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6%;对照组:优11例,良10例,差4例,优良率为84%。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组平均换药次数7.3次与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22.4次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出现1例伤口缝合后部分再次感染,经换药和引流一周后愈合。
  3 讨论
   切口感染为外科最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11% ,Ⅱ、Ⅲ类切口的感染分别高达为14.74%和40%[1],经统计我科腹部Ⅱ、Ⅲ类切口达82% ,可见腹部切口感染在外科手术中发病率更高。切口感染复杂难治、经久不愈,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扩开切口,给予反复换药并充分引流,使切口愈合或借助蝶形胶布的拉合力以促进愈合,该法不但愈合缓慢、费用高,而且有些切口即使愈合也会遗留较大疤痕。长期反复换药和愈后疤痕较大已不能使患者满意。从社会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切口反复换药但愈合缓慢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失望心理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更增加了疾病康复的难度。因此探索新的腹部切口感染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治疗组采用早期清创缝合术治疗感染切口疗效显著,优良率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的优良率,且治疗组平均换药次数7.3次与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22.4次相比明显减少。分析其成功原因,我们认为积极彻底的清创能使感染切口及时尽早的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另一方面用碘伏、双氧水充分冲洗伤口可有效杀灭切口内细菌,本组手术后取生理盐水培养显示仅1例阳性,显示了良好的清创效果。同时结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更增加了该方法成功的可能性。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下几点体会:(1)切口清创越早越好,因此时坏死组织不多,清创后创面较小的切口用蝶形胶布拉合即可愈合,无需缝合。(2)切口应彻底清创,完全去除坏死组织至创面出现新鲜渗血是本方法成功的关键。清创后用碘伏、双氧水、生理盐水轮流多次冲洗创面,最后全层褥式缝合,注意缝合切口时的解剖层次及缝合技巧将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2]。75%酒精纱布覆盖切口,敷料配合腹带加压包扎。本次治疗组出现1例直肠癌伤口缝合后部分再次感染,经换药和引流一周后愈合,经过病例讨论我们认为术中清创不彻底是其再次感染的主要原因。腹部切口感染虽是局部病变但与诸多全身因素有关,所以在控制局部感染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纠正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等全身因素。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早期清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与传统方法相比,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都大大减少,减轻了患者的伤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杨金镛,崔自介,主编。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23.
  [2]张义才,潘铨。腹部切121裂开的防治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O00,20:163.
其他文献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近些年来, 随着宫颈癌筛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其发病率明显下降, 其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WHO于1992 年宣布HPV 是引起宫颈癌变的首要因素[1] ,其感染出现宫颈癌前病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因此, 如何有效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成为广大妇产科医生研究的话题。我院从2011 年1月至20
期刊
【摘 要】 对63 颗再植牙进行了3年临床观察,再植牙成功率是74.6%,牙脱位时间、牙周膜的损伤程度、牙是否完全复位等影响其疗效,笔者对再植牙的成功率的有关因素进行讨论。   【关键词】 牙脱位;牙再植;牙周膜   由于外伤等原因导致的牙脱位逐年增多,绝大多数脱位牙可以通过再植的方法而得以保留。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外伤脱位牙及时进行了再植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探讨再植牙成功的因素,本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初至2010年5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拉米夫定(100mg/d,连用48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9例,采用替比夫定(600mg/d,连用48周)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9例,检测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ALT复常、HBV-DNA应答、HBeAg转阴、HBe血清转
期刊
【摘 要】 跟骨骨折以是否累及距下关节分为关节外和关节内骨折。关节外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30%~40%,一般有较小暴力引起,常不需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骨折70%,通常其功能恢复较差,主要有两种:一是舌状骨折,二是关节内压缩骨折。由于关节的压缩塌陷、碎裂与骨折的移位,骨折后出现跟骨高度丧失,宽度增加,距下关节面破坏,外侧壁突起,跟结节内翻,治疗不当可导致严重的骨关节炎及关节功能障碍
期刊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病人和医生所接受,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是阑尾切除的最佳选择。2007年12月以来,我院共拟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6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男75例,女93例;年龄8~60岁,平均3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5~72h。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5例
期刊
【摘 要】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麦角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状态(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本科2009.1-2011.5共收治48例老年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mg 每晚睡前口服,尼麦角林20mg 3次/日口服,治疗6月后观察患者MMSE、ADL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MMSE、ADL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适
期刊
【摘 要】 目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抽取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缓解的时间及程度,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心绞痛的常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口服,较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显著。结论:治疗心绞痛在常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口服能更好地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可进一步预防心血管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不稳定性心绞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分型诊断和分别治疗。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ICP患者121例,进行分度诊断和分度治疗处理,观察其妊娠结局与分度诊断前后的围产儿死亡率。结果:重型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羊水感染、剖宫产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轻型组患者(P0.05)。结论:分度诊断和处理ICP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改善围生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妊娠;肝内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80例鼻咽癌随机分入放疗加复方苦参注射液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A组用法:放疗前3-5天开始使用,生理盐水250ml加复方苦参注射液25ml,每天一次,直至放疗结束。B组用法:每天放疗2Gy,每周五次。两组放疗方法、方式、剂量相同。结果:放疗后三个月检查,A、B两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88.7%和81.3%(P>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Ⅰ级18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分别比较不同级别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病例分级越高平均住院时间越长、并发症人数越多、患者满意度越低,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