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考锦囊
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应用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必考题型。高考命题将正确使用成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表达连贯这三个考点放在一个语段中进行考查,体现了以语境为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导向的命题新变化。对于词语辨析,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辨析实词
近年来高考命题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考查重点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考生要掌握好近义词,关键在于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鲜明,更生动。对于近义词的辨析,辨异是重点。辨异首先要求同,就是要找到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再在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考生可以从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和习惯搭配等方面进行辨析。
2.正确辨析虚词
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在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考生对虚词的辨析,一要看词性,词性不同,语法关系就不同;二要看搭配,关联词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三看表达,虚词有表明词语、短语或句子之间关系的作用;四看语气,表语气的助词和副词,在句中是表疑问语气、陈述语气、委婉语气还是强调语气,考生要多加揣摩;五看位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
3.成语的辨析与运用
成语是高考必考题型,考生要想准确、快速地解答成语题,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积累,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成语题常见的设误角度。其设误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望文生義。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考生如果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含义,不了解其确切含义,牵强附会,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2)褒贬失当。不同的成语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考生在做题时,应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情感倾向保持一致,否则就会褒贬失当。
(3)重复赘余。有些成语的运用虽然符合句子的语境,但跟句子中邻近的某个词语意义重复,造成赘余。
(4)张冠李戴。成语一般有固定的使用对象,考生如果把握不准,就会张冠李戴,造成误用。
(5)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有谦敬之分,由此产生使用上的差别。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辞只能用于对方,考生要注意区分。
(6)功能混乱。成语使用脱离了固定的搭配关系和语法功能,造成搭配失当和功能混乱。
(7)轻重失调。有些成语适用的范围有大小之分,词义也有轻重之别。考生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合适的成语。
(8)自相矛盾。成语的运用,要注意成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义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产生逻辑上的相悖。
考题连线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画是以墨色的变化、线条的组织和色彩的搭配进行绘制的,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的一大 。历朝历代画家对于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到了 的地步,但描绘出的作品显得单一苍素。若盖上红印,效果就非同一般了,有了红印的衬托,就会更加突出主体,墨色的浑厚感和层次感也更趋丰富。
最初,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画面点睛。自元代以后,印章在国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由于画家不断探索,墨色和印章的红色的结合是 的,使之成为国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按照画面的内容和题跋、构图的需要而定,不能 。印章的风格与书画风格应该相吻合或接近,决不可大相径庭,否则,非但不能增加画面的美感,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和谐。
自古诗、书、画、印一体,印章虽排在末尾,但它的作用却非常大。人们在欣赏名画、书法的时候,也能够欣赏到那一方别具匠心的印章。所以说,印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也影响到人们的联想和心情。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创造 游刃有余 浑然天成 相提并论
B.创举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相提并论
C.创造 游刃有余 巧夺天工 一概而论
D.创举 炉火纯青 浑然天成 一概而论
【解析】
第一空:“创举”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创造”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产生或者制造出来,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根据句意,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前所未有过的举动,所以应该用“创举”。
第二空:“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原文的语境是指“对墨色的使用和研究”,所以应用“炉火纯青”。
第三空:“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用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根据原文的语境,不是在说人工雕塑技艺,而是说国画中的颜色完整不可分割,所以此处应用“浑然天成”。
第四空:“一概而论”指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问题;“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原文是指“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即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使用,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所以此处应用“一概而论”。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画横线处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②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③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④贫困慰问小组走进李大妈家,家中只有一个破沙发,一台黑白电视,几个破碗……一寒如此,队员们心中十分感伤。
⑤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⑥在通讯方面,当时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或者道听途说,而当它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
①投桃报李,指“他送给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此处使用正确。②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一般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使用错误。③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使用錯误。④一寒如此: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穷困潦倒到极致。使用正确。⑤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⑥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处使用正确。
【答案】A
拓展训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那超然物外的态度,他那 的神情,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②直到事实给了我教训,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样难。然而我还是 ,随随便便。
③这一夜,就是我对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即使偶尔过戏园,我们也 ,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④我们村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对群众的温饱问题,岂能 。
A.满不在乎 漠不相关
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
B.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漠不相关 满不在乎
C.满不在乎 漫不经心
漠不相关 漠不关心
D.漠不关心 漠不相关
漫不经心 满不在乎
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应用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必考题型。高考命题将正确使用成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表达连贯这三个考点放在一个语段中进行考查,体现了以语境为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导向的命题新变化。对于词语辨析,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辨析实词
近年来高考命题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考查重点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考生要掌握好近义词,关键在于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鲜明,更生动。对于近义词的辨析,辨异是重点。辨异首先要求同,就是要找到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再在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考生可以从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和习惯搭配等方面进行辨析。
2.正确辨析虚词
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在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考生对虚词的辨析,一要看词性,词性不同,语法关系就不同;二要看搭配,关联词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三看表达,虚词有表明词语、短语或句子之间关系的作用;四看语气,表语气的助词和副词,在句中是表疑问语气、陈述语气、委婉语气还是强调语气,考生要多加揣摩;五看位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
3.成语的辨析与运用
成语是高考必考题型,考生要想准确、快速地解答成语题,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积累,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成语题常见的设误角度。其设误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望文生義。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考生如果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含义,不了解其确切含义,牵强附会,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2)褒贬失当。不同的成语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考生在做题时,应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情感倾向保持一致,否则就会褒贬失当。
(3)重复赘余。有些成语的运用虽然符合句子的语境,但跟句子中邻近的某个词语意义重复,造成赘余。
(4)张冠李戴。成语一般有固定的使用对象,考生如果把握不准,就会张冠李戴,造成误用。
(5)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有谦敬之分,由此产生使用上的差别。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辞只能用于对方,考生要注意区分。
(6)功能混乱。成语使用脱离了固定的搭配关系和语法功能,造成搭配失当和功能混乱。
(7)轻重失调。有些成语适用的范围有大小之分,词义也有轻重之别。考生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合适的成语。
(8)自相矛盾。成语的运用,要注意成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义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产生逻辑上的相悖。
考题连线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画是以墨色的变化、线条的组织和色彩的搭配进行绘制的,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的一大 。历朝历代画家对于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到了 的地步,但描绘出的作品显得单一苍素。若盖上红印,效果就非同一般了,有了红印的衬托,就会更加突出主体,墨色的浑厚感和层次感也更趋丰富。
最初,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画面点睛。自元代以后,印章在国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由于画家不断探索,墨色和印章的红色的结合是 的,使之成为国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按照画面的内容和题跋、构图的需要而定,不能 。印章的风格与书画风格应该相吻合或接近,决不可大相径庭,否则,非但不能增加画面的美感,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和谐。
自古诗、书、画、印一体,印章虽排在末尾,但它的作用却非常大。人们在欣赏名画、书法的时候,也能够欣赏到那一方别具匠心的印章。所以说,印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也影响到人们的联想和心情。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创造 游刃有余 浑然天成 相提并论
B.创举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相提并论
C.创造 游刃有余 巧夺天工 一概而论
D.创举 炉火纯青 浑然天成 一概而论
【解析】
第一空:“创举”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创造”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产生或者制造出来,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根据句意,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前所未有过的举动,所以应该用“创举”。
第二空:“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原文的语境是指“对墨色的使用和研究”,所以应用“炉火纯青”。
第三空:“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用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根据原文的语境,不是在说人工雕塑技艺,而是说国画中的颜色完整不可分割,所以此处应用“浑然天成”。
第四空:“一概而论”指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问题;“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原文是指“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即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使用,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所以此处应用“一概而论”。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画横线处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②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③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④贫困慰问小组走进李大妈家,家中只有一个破沙发,一台黑白电视,几个破碗……一寒如此,队员们心中十分感伤。
⑤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⑥在通讯方面,当时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或者道听途说,而当它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
①投桃报李,指“他送给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此处使用正确。②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一般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使用错误。③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使用錯误。④一寒如此: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穷困潦倒到极致。使用正确。⑤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⑥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处使用正确。
【答案】A
拓展训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那超然物外的态度,他那 的神情,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②直到事实给了我教训,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样难。然而我还是 ,随随便便。
③这一夜,就是我对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即使偶尔过戏园,我们也 ,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④我们村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对群众的温饱问题,岂能 。
A.满不在乎 漠不相关
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
B.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漠不相关 满不在乎
C.满不在乎 漫不经心
漠不相关 漠不关心
D.漠不关心 漠不相关
漫不经心 满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