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决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由此它被全党确认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把握
当今世界.现代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少不利因素。由于国际资本集团控制了全球大部分资源、资本、信息和科技,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使得新科技的应用和全球化的推进不仅没有缓解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没有缩小南北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反而不断加剧了这些矛盾、差距和分化。国际经济领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反华势力遏制中国、搞“和平演变”的企图始终没有改变.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机遇与挑战,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以及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发展观念.这就是经济发展不仅要追求GDP的指标,还应致力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才能全面把握和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正确把握新课题、新形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我们党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既虚心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在中国国情下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他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人手,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提高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强调坚持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并明确了一系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可见,科学发展观在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上.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体现了我们党在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始终是坚定不移的。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要求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挚领,抓住实质,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本世纪头20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能否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且标,关键是看发展有没有新思路、新举措,能不能把握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一起决定了大系统的状况及功能。只有各个子系统都全面发展,社会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和整合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协调发展,就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只有社会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结构合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的冲突与消耗。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生态的可持续性,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不损害后人对资源、环境、生态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们一直把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为重要方针。而现在。我们把“好”排在了“快”之前,这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和质量比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因为我们讲的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是体现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发展,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活力的发展。“以人为本”有三层含义:一是反对GDP至上,反对虚假的政绩工程.反对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子孙后代根本利益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发展。在此,决不能把以人为本曲解为以个人利益为本。二是反对少数人利益至上。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三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可见,“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最好实践和最好发展。
(作者系淮阴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尤 健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把握
当今世界.现代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少不利因素。由于国际资本集团控制了全球大部分资源、资本、信息和科技,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使得新科技的应用和全球化的推进不仅没有缓解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没有缩小南北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反而不断加剧了这些矛盾、差距和分化。国际经济领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反华势力遏制中国、搞“和平演变”的企图始终没有改变.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机遇与挑战,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以及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发展观念.这就是经济发展不仅要追求GDP的指标,还应致力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才能全面把握和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正确把握新课题、新形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我们党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既虚心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在中国国情下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他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人手,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提高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强调坚持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并明确了一系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可见,科学发展观在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上.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体现了我们党在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始终是坚定不移的。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要求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挚领,抓住实质,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本世纪头20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能否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且标,关键是看发展有没有新思路、新举措,能不能把握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一起决定了大系统的状况及功能。只有各个子系统都全面发展,社会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和整合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协调发展,就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只有社会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结构合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的冲突与消耗。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生态的可持续性,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不损害后人对资源、环境、生态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们一直把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为重要方针。而现在。我们把“好”排在了“快”之前,这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和质量比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因为我们讲的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是体现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发展,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活力的发展。“以人为本”有三层含义:一是反对GDP至上,反对虚假的政绩工程.反对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子孙后代根本利益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发展。在此,决不能把以人为本曲解为以个人利益为本。二是反对少数人利益至上。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三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可见,“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最好实践和最好发展。
(作者系淮阴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尤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