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使学生有愉悦的课堂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愉悦的心态对待学习。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谐友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51
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改变枯燥、机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当学习兴趣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时,学生就有足够勇气和耐心去面对难题。
一、良好的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管理观。马卡连柯说过:“团结了集体,教育了集体,集体自身就会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团结进取的班集体的建立不能只靠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上我主张宽严并存,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动之以情。教师应该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但是要张弛有度。如果一味的放松,那样学生没有规矩,课堂学习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老师过于严厉,学生精神紧张,并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暗地里和老师作对。严厉的批评教育和春风化雨般的谈心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既做学生的严师,又真诚地做学生的慈母。只有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大家庭”(班级)民主、自由、温暖,他们才会真正融入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锻炼和发扬学习小组的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我们班建立了学习小组,组员有男有女,能力大小搭配开,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组织语言的能力,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培养情同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学生之间没代沟,易交流。教师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格外关心、厚爱,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感觉到大家没有歧视他们。只有在集体和谐的气氛带动下,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激趣是关键,爱学就高效
(一)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使教师对教材处理的弹性增大了,有利于教学创新。比如,对精读课文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个人能力或独特的着眼点灵活确定和处理教材的重难点与特色点,以进行个性化的施教。同样是学习一篇课文,可以把它像学戏剧一样来指导学生表演感受,体味其情感美;可以把它转化成辩论课引导学生感受其思想的精深;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品其妙笔生花之处;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作系列拓展性学习,等等。
(二)转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语文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由“演讲者”转变为“导演”,创造一种真正的“做学问”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课堂上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交流表达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逐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最后達到“好学”的境界。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果。
主要体现在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辅助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长征》一课时,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不熟悉,因而对诗意的理解就很困难。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长征的时代背景及过程有了初步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从而有效地突破了课堂的重、难点。另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毛泽东的诗词、长征的图片等,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毛主席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由此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三、多感官参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我国宋代大学者朱熹,曾经提出过一种读书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现在我们学习时力求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耳到、背诵概念、定理和公式,大声朗诵老师指定的重点段落,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手到”就是抄写老师的板书内容,在课本上画出老师所讲的重点,有什么疑问和感想都及时地在课本上写出来;“心到”就是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转。在心理学上,多感官并用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刺激大脑皮层“学习区”,在“学习区”对这种信号(知识点)留下较深、较重的痕迹从而达到长时或永久的记忆。
语文新教材中属于精萃语言的篇目占了百分之五十,这些精萃语言篇目所负荷的重点字、精练词、句太多太多,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感受、领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语文课是学语言的,因而,体味语感、品味语义、领悟要义、积累精萃语言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而且这四者的学习不是先割裂开来记忆后组合拼装的过程,而是由整体感受到具体品味再到整体感受以至领悟积累的反复层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影响语文课堂效果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按照新课标要求,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教学思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的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牛瑞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8(03):46.
[2]侯晓玲.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03):91.
[3]侯慧丽.浅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再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140.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051
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改变枯燥、机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当学习兴趣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时,学生就有足够勇气和耐心去面对难题。
一、良好的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管理观。马卡连柯说过:“团结了集体,教育了集体,集体自身就会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团结进取的班集体的建立不能只靠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上我主张宽严并存,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动之以情。教师应该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但是要张弛有度。如果一味的放松,那样学生没有规矩,课堂学习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老师过于严厉,学生精神紧张,并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暗地里和老师作对。严厉的批评教育和春风化雨般的谈心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既做学生的严师,又真诚地做学生的慈母。只有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大家庭”(班级)民主、自由、温暖,他们才会真正融入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锻炼和发扬学习小组的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我们班建立了学习小组,组员有男有女,能力大小搭配开,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组织语言的能力,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培养情同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学生之间没代沟,易交流。教师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格外关心、厚爱,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感觉到大家没有歧视他们。只有在集体和谐的气氛带动下,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激趣是关键,爱学就高效
(一)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使教师对教材处理的弹性增大了,有利于教学创新。比如,对精读课文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个人能力或独特的着眼点灵活确定和处理教材的重难点与特色点,以进行个性化的施教。同样是学习一篇课文,可以把它像学戏剧一样来指导学生表演感受,体味其情感美;可以把它转化成辩论课引导学生感受其思想的精深;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品其妙笔生花之处;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作系列拓展性学习,等等。
(二)转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语文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由“演讲者”转变为“导演”,创造一种真正的“做学问”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课堂上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交流表达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逐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最后達到“好学”的境界。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果。
主要体现在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辅助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长征》一课时,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不熟悉,因而对诗意的理解就很困难。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长征的时代背景及过程有了初步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从而有效地突破了课堂的重、难点。另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毛泽东的诗词、长征的图片等,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毛主席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由此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三、多感官参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我国宋代大学者朱熹,曾经提出过一种读书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现在我们学习时力求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耳到、背诵概念、定理和公式,大声朗诵老师指定的重点段落,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手到”就是抄写老师的板书内容,在课本上画出老师所讲的重点,有什么疑问和感想都及时地在课本上写出来;“心到”就是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转。在心理学上,多感官并用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刺激大脑皮层“学习区”,在“学习区”对这种信号(知识点)留下较深、较重的痕迹从而达到长时或永久的记忆。
语文新教材中属于精萃语言的篇目占了百分之五十,这些精萃语言篇目所负荷的重点字、精练词、句太多太多,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感受、领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语文课是学语言的,因而,体味语感、品味语义、领悟要义、积累精萃语言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而且这四者的学习不是先割裂开来记忆后组合拼装的过程,而是由整体感受到具体品味再到整体感受以至领悟积累的反复层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影响语文课堂效果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按照新课标要求,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教学思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的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牛瑞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8(03):46.
[2]侯晓玲.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03):91.
[3]侯慧丽.浅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再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