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作用是勿庸置疑的。课堂提问除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外,更应讲究提问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那么,如何讲究提问艺术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点:
一.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采用比较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教《蜡烛》,要理解标题的含意,可以变换一种问法:要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为何不用《友谊》而用《蜡烛》作标题呢?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到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一位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战士曝尸战场,冒着连天的炮火,掩埋了这位烈士,并把她惟一珍贵的珍藏了45年却一直舍不得用的结婚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上,用以表达对烈士的悼念、敬爱之情。用《蜡烛》作标题,足以表达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已没有了国界,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这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这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象征。可见蜡烛的意义非同寻常。
二.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内容看似平淡,处于无疑境地,教师要善于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阿长与<山海经>》可问:为什么题目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这一提问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白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地位,《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倘若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呢之意。
三.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中看似矛盾的词或句子,引导学生思考。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问:作者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示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正确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
四.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如散文《背影》表达的是人间至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如果直接提问:文章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恐怕学生难以回答。如果改问文章几次写到背影?哪一次着力描写?这样一问,学生就容易回答了。这是为了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疼爱。继续问:文中写了“我”的几次流泪?分别流的是什么泪?这样一问,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对父爱的感念了。这样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问在此而意在彼,直题曲问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又加上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和基础训练的辅助,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直截了当地提问,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问题太直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教《愚公移山》讲孀妻的“孀”可设计问题: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能让他去吗?学生才会恍然大悟,意识到这个孩子没有父亲,母亲是寡妇。这样提问曲折而有趣味,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六.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多层设问,化整为零,在解决一些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如教《那树》的第二部分时,可提出这些问题:(1)这部分为何反复提到上帝?(2)如何理解“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3)“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是什么意思?(4)司机、乘客的“喃喃”表达出怎样的情绪……这些提问,通过学生一层层解疑,体会出作者对那树怀有的满腔热爱和崇敬之情。
吴道兰,教师,现居湖北仙桃。
一.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采用比较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教《蜡烛》,要理解标题的含意,可以变换一种问法:要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为何不用《友谊》而用《蜡烛》作标题呢?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到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一位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战士曝尸战场,冒着连天的炮火,掩埋了这位烈士,并把她惟一珍贵的珍藏了45年却一直舍不得用的结婚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上,用以表达对烈士的悼念、敬爱之情。用《蜡烛》作标题,足以表达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已没有了国界,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这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这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象征。可见蜡烛的意义非同寻常。
二.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内容看似平淡,处于无疑境地,教师要善于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阿长与<山海经>》可问:为什么题目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这一提问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白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地位,《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倘若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呢之意。
三.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中看似矛盾的词或句子,引导学生思考。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问:作者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示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正确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
四.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如散文《背影》表达的是人间至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如果直接提问:文章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恐怕学生难以回答。如果改问文章几次写到背影?哪一次着力描写?这样一问,学生就容易回答了。这是为了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疼爱。继续问:文中写了“我”的几次流泪?分别流的是什么泪?这样一问,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对父爱的感念了。这样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问在此而意在彼,直题曲问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又加上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和基础训练的辅助,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直截了当地提问,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问题太直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教《愚公移山》讲孀妻的“孀”可设计问题: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能让他去吗?学生才会恍然大悟,意识到这个孩子没有父亲,母亲是寡妇。这样提问曲折而有趣味,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六.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多层设问,化整为零,在解决一些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如教《那树》的第二部分时,可提出这些问题:(1)这部分为何反复提到上帝?(2)如何理解“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3)“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是什么意思?(4)司机、乘客的“喃喃”表达出怎样的情绪……这些提问,通过学生一层层解疑,体会出作者对那树怀有的满腔热爱和崇敬之情。
吴道兰,教师,现居湖北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