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心无痕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80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北方春天的脚步来得较为迟缓。今早出门,阵阵清新、幽香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我们步履轻快,伴着这柔柔轻风来到了目的地——“哈尔滨市区域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安静小学校现场展示暨徐利班主任育人风格研讨会”的现场。
  会场上,安静小学校的26位班主任以自身感人的故事诠释了她们对师德的理解,10位班主任通过讲述教育案例详解了“八字育人策略”, 家长、学生代表及部分班科任教师以访谈的形式探究了徐利老师的育人风格。在90分钟的现场会上,教师用真情去演绎,现场400多位与会者完全沉浸于浓烈的情感氛围中,掌声伴随泪水,与“安静”人共同感受作为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安静小学校通过实施“一三八工程”,即“提升一个理念”、“提出三项措施”、“提炼八字育人策略”,积极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与专业素养。安静小学校强化师德教育,夯实育人基础,着力培养育人队伍,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的班主任团队,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形成了一种温馨积极的校园文化。
  为了探索安静小学校育人的奥秘,我们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到老师身边,静静地聆听了这些感人的教育故事……
  
  汤洋老师是第一个接受采访的。早春的缕缕晨光落在她的脸上,让她显得格外美丽,屋子里也被一种暖暖的春光所笼罩。
  
  三次关门带来的三次掌声
  
  前不久,汤洋班级教室的前门门闩坏了,那几天由于风比较大,学生们经常用一个凳子抵住门,以免开窗通风时形成对流把门窗震碎。
  那天早晨,汤洋如往常一样领学生上自习,教室里除了沙沙的写字声,一片安静。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当当当”地响起。
  “请进”。汤洋随口答道。
  只见一个胖胖的男生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来。汤洋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他刚要朝座位走去,却又突然停住了脚步,转过身用他那可爱的小胖手轻轻地掩上门,又轻轻地用凳子抵住门。汤洋的眼光随着他背着小书包的身影转向座位,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汤洋想: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汤洋使劲儿地鼓起了掌。正在埋头写题的学生们听到汤洋鼓掌的声音惊诧地抬起头,先是不解地看着汤洋,然后恍然大悟,和汤洋一起为这个胖男生的行为热烈地鼓起掌来。那个男生起初也是一脸惊愕,但他很快地意识到这掌声是全班同学为他而鼓的。他摸摸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好意思地笑了。
  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直到另一个学生的敲门声在门外响起。这时,汤洋发现全班学生的视线都集中在刚刚进来的那个同学身上——进来的是个平时粗心大意的男生。汤洋心想,他该是个反面教材了吧。不料,这个男生竟然和前面那个同学一样,也把凳子放回了原位。全班同学照例不约而同地为他的行为鼓起了掌。
  第三个学生进来了,想不到他原来就是那个反面教材。只见他大咧咧地径直走了进来,全然没顾及到那正被风吹开的门。学生都静静地看着汤洋,汤洋却依然不发一言,静观事态发展。只见,靠门边的一个女生默默地走过去,把门重新关上了。这时,全班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汤洋注意到那个刚进来的学生脸上浮起了尴尬的表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三次掌声,一次比一次更热烈,一次比一次更整齐。成了,汤洋不费一言一语,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并导演了一场“无声的电影”,而汤洋的学生全都是悟性极高的演员,他们全都读懂得了汤洋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对于刚才的一切,我们真要为汤洋满意得高声喝彩了。
  汤洋老师抓住了随手关门这一常常被人忽视但能体现出—个人修养的小事,没有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只利用三次掌声便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这种采用鼓励、肯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用学生自身的行为来教育学生的方法真可谓是润心无声啊!
  王宁,一位秀外慧中的老师,说话温文尔雅,亲切可人,那双大眼睛总是亮亮的,尤其是谈起她的那些孩子们,总是让人感觉情真意切。王宁,是安静小学校诸多老师中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一位……
  
  神奇的祝福卡
  
  王宁班级里有一位离异家庭的女孩张同学。张同学的爸爸整日酗酒打牌,经常因神志不清动手打她。张同学就像一个被遗忘的旧玩具一样被搁置在奶奶家,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有一段日子里,张同学特别脆弱,哪怕是别人的一个不友好的眼神,也会使得她伤心哭泣。一天,当王宁的目光落在孩子们在美术课上制作的祝福卡片时渐渐地想到了什么,为了让张同学不再悲观,重新扬起生活的勇气,王宁也效仿孩子们为她精心制作了一张祝福卡,先画上她喜欢的机器猫,然后王宁记得给她写上了这样一句话:“老师爱你,亲爱的孩子!”并在落款处签上了“王宁妈妈”几个字。知道她并不喜欢和别人分享她的秘密,所以王宁把祝福卡在同学们都去上课间操的时候偷偷放进了她的书桌,看见她发现了这个惊喜之后,笑容重新又洋溢在黑黑的脸上,王宁的心也甜甜的。从那以后王宁每天都会用这种方式鼓励她,工作再忙,也没有间断这种联系。王宁建议张同学回家也和爸爸这样沟通,她采纳了王宁的建议,给爸爸也天天写祝福卡。爸爸感受到女儿的温情,渐渐想到了未来,认清了现在。所以张同学的爸爸决定进医院戒酒治疗,岁月如梭,几个月后,张同学的爸爸出院了,经过治疗,他已经完全戒掉了酗酒的恶习,情绪也开始好转。
  有一天放学时,张同学背着小书包高兴地向大门奔去,嘴里幸福地喊着:“爸爸——”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口,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的女儿。温暖的大手握住小手,父女俩同时扬起手向王宁挥了挥。“王老师再见!”张同学喊道。看到这幸福的一幕,王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身影,那相偎相依的爱的身影,又一次湿润了王宁的眼睛……
  好一张神奇而美丽的祝福卡!对学生来说,如阵阵微风,呵护于无形,如阵阵花香,在不知不觉中却早已沁人心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润物无声”才能达到教者有意,教育无痕的效果。这是“八字育人策略”中运用较有难度的一点——润。
  
  思想营养“维C”的补充
  
  刘桂英老师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捕捉教育的良机。当所有的学生都在比看谁带的水果高档时,其中一个学生却带了萝卜,引来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刘桂英乘机对学生进行了艰苦朴素的教育,而且以身示范,亲自与这个学生一起品尝萝卜,并讲述了吃萝卜的好处,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受到了教育,明确了道理。教师以一颗平常的心态,随时捕捉教育的最佳机遇,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自然地接受教师给予的思想营养。
  当今时代,孩子们常常在一起比吃、比穿、比阔气,追求时尚、讲究虚荣,这一现象是教育的一大难题,如何将此真正地付之于教育实践中去,让其发挥更好的实效作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一定要循循善诱,导之以行。刘桂英老师的这次“营养补充”,孩子们补充的就不仅仅是水果的维C吧。这是“八字育人策略”之二——导。
  
  互剪指甲
  
  李晓英老师拉着两名打得不可开交,一松手就有再拼气势的学生,她一手揽着一个学生,平静地把他俩带到了办公室,李晓英屏住自己的呼吸,看着两名学生脸上都有被对方指甲抓过的痕迹,脑子飞快地在思索如何处理,突然她看见桌子上有把指甲刀,好!有办法了!李晓英转过身,笑着朝他们脸上定睛地各看了一眼,看得他们有点不知所措地低下了头。李晓英一手拉过一个,看了看他们的指甲,然后转身拿起指甲刀,扳开张同学的手,把指甲刀握在张同学的手中,一字一顿地说:“你帮赵同学把指甲剪了!”
  “我自己剪!”赵同学说。
  “不,必须要张同学剪!”赵同学很不情愿地伸出了黑乎乎的长指甲。
  李晓英眼睛一直盯着他们,直到剪完第三个指甲,他们的神色缓和了,才把眼睛收回。说真话李晓英开始时有点担心张同学会用指甲刀来以解心头之恨。
  张同学把赵同学的一只手剪好了,想接着剪另一只时,李晓英对赵同学说:“你帮张同学剪!”赵同学拿起指甲刀,两人对望了一眼,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从他们的脸上浮过。赵同学的动作渐渐麻利了,温柔了!
  过了一会儿,李晓英故意离开办公室,轻轻地关上了门。自己在走廊转了一圈,估计他们已经剪得差不多的时候,轻轻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笑着看了他们一眼,竖了个大拇指说:“你们走吧。”
  “好了?”他们一脸的惊愕!
  “恩,好了!”
  “哦?!”他们开始是狐疑,慢慢地会心一笑随后退出了办公室。
  放学前,张同学和赵同学结伴跑到李晓英办公室,向李晓英说了事情的原委,承认了各自的错误,李晓英望着他们欣慰地笑了。
  聪明的教育要懂得教育的艺术,只有接受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处理偶发事件中,当事人往往情绪比较激动,此时教师如果控制不好情绪很容易使矛盾激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聪明的李晓英老师在对待两名打架的孩子时采用了有效的教育手段,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刘颖老师在班级“丢钱”以后,面对学生中发生的棘手问题,以巧制胜,既呵护拿钱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治病救人”的教育目的。
  
   32个信封
  
  一天,刘颖老师班级里一名家庭非常困难的女孩石同学带来的50元钱丢了,那是石同学的爸爸蹬了一天三轮车给女儿挣的书费钱。得知此事的刘颖一边安慰石同学不要着急,一边努力地平静下心态,思考着解决的办法。下午临上课前,刘颖特意早去了10分钟,她拿来了32个牛皮纸信封。刘颖将信封发到了每个学生手中后,走回讲台对大家说:“石同学丢了钱,老师相信捡到钱的同学是着急归还的。只不过他担心会被别人误会成小偷,所以才不敢声张。现在,老师和大家每人都拿一个信封,明天早上大家再把信封交给我。记住,信封上不要署名,都听懂了吗?”孩子们齐声欢呼,都说这个主意好,能帮石同学解决问题了。
  第二天一早,刘颖刚走进教室,就发现讲台上整整齐齐地摞着31个信封。刘颖将自己的信封夹在中间,然后逐一打开。结果令刘颖大吃一惊,除了刘颖的50元钱外,其他的几个信封里也都装了钱,总共230元!
  这个结果显然也在同学们的意料之外,很多同学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来。刘颖决定除了把50元钱还给石同学,其余留作班费。这个提议得到了学生们的欢呼,石同学也破涕为笑。但刘颖心中一直留下了个包袱:“捡钱的同学,你会和老师说实话吗?”
  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这个毕业班就要离开学校了。一天早上,传达室的校工找到刘颖,递给了刘颖一封奇怪的信—— 一封没有邮票,没有寄信人地址的信。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片稿纸,上面寥寥数百字,却让刘颖沉思了许久……
  “敬爱的刘老师:您好!直到毕业前才向您说实话,不会怪我吧?我就是一年前捡到石同学50元钱的那个学生。当时正是下课期间,我看到过道的地上有50元钱,就假装系鞋带捡起来揣进自己兜。说实话,当时我不知道这是谁的钱,就想着用这钱给自己买点什么。后来听大家说钱是石同学的,她家又是那么困难,我就打算归还。可很快大家又说捡钱的人是小偷,应该被送进公安局。我很害怕,没勇气举手,也没敢找您,我怕别人说我是小偷,以后再也没脸做人了!还好,是您出了个好主意,为我挽留了尊严。我把钱装进了信封归还,但我的心却始终不能平静,因为我没有跟您说真相。请您相信我,老师,我是一个好孩子,我以后也一定会做一个好人的!”
  看完信,刘颖感到眼睛有些潮湿,随后,刘颖选择在一次班会上,把这封信读给了全班同学听。班会上,刘颖深情地对着31名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们,你们都是好孩子,以后也一定会做个好人!”
  如今,那封特殊的信仍然放在刘颖的办公桌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心中却有了阵阵的轻松……
  
  教育的本质既要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并没有泯灭,仍然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他们这种既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用机智巧妙的方法让学生的自尊心战胜贪念,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上两则故事也印证了“八字育人策略”之三——巧。
  
  看到宋王洪老师时,她正抱着教案从教室出来,我们几乎撞个满怀。过了喧闹的课间,我们选择了一个稍显安静的地方,宋王洪开始了与我们的交流。
  
  吹走的标签——自卑
  
  那时,我的班里转来了一个农村孩子道文,他不怎么说话,也几乎不与同学接触,上课下课总是静悄悄地一个人。当你注视他的时候,他会转开眼睛看别处,却不时用余光观察我。
  我做了一次深入的家访。得知道文在农村上学时是个性格开朗、学习优异的男孩,与现在的表现截然相反。思忖良久后,一个计划逐渐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
  首先,我找来了道文和他的同桌悠悠,让他俩互帮互学。悠悠是班里的文艺委员,有很强的亲和力(自来熟),愿意帮助人。我希望在悠悠和道文之间建立起一种超越普通同学的关系,创造一个契机,为道文架起一座走出自我、通向班级大集体的桥梁。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观察着道文的变化,他和悠悠之间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我也随时通过悠悠了解道文的情况,可是,我总能感觉到有一堵看不见的墙环绕在他周围,挡在他和其他同学之间,看似很好地保护着他那颗要强的心。
  后来我逐渐了解到, 从农村到城市,道文感觉到了自己同城市孩子在生活水平和知识结构上的巨大差异,这些让这个要强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一种性格不是一天时间就能够形成的,也不是一天时间就能够改变的。我已经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就容易得多了。
  随后,我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我来自何方》。让每个孩子都要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他们过去住在哪个地方、做过什么,举一两件吃苦的事儿,在下次班会的时候介绍给大家。
  班会的时间很快就到了,班会上,学生们踊跃发言,大家说的共同点是,几乎爷爷奶奶以前的日子都很苦、很穷,只是现在才过上了天天吃鱼吃肉的生活。
  学生们都介绍完了,从刚开始时兴高采烈当笑话讲,到后来学生们似乎感悟到什么了,都沉默了下来。
  我说:“从大家的介绍中,老师发现,每个人的爷爷奶奶都吃过很多苦,都曾为吃穿发过愁。和他们比起来,你们现在的生活要幸福得多。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改变的。在这个班级里,不存在贫富之分,只有男生女生之分,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你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好!”
  班会后,我又找道文进行了一次谈话,此后道文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来自农村已经不再是他的痛处了,反而成了优势,当他兴高采烈地讲野菜、野果、蘑菇如何可口,蜻蜓、蚂蚱、水蛭如何好玩,河水如何清凉,玩冰爬犁如何过瘾等故事的时候,听众们羡慕的目光就像一阵轻风,吹去了贴在他心中写满了“自卑”的标签。
  
  人们都说,问题学生是珍贵的教育资源,能锻炼老师的整体水平。宋王洪老师坚守了她最朴素的信条:持之以恒地用真心真情去爱每一个学生,以心灵触动心灵,所有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这是“八字育人策略”之五——恒。
  
  “跳”出来的道理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跳绳比赛中,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教育艺术的难点问题:学生都认为一定能拿到第一名,而事实竟然是倒数第一名,于是当全班同学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薛晶老师因势利导,巧抓了两个教育点:一是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在失败面前保持什么样的心态;二是将比赛中的教训巧妙地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从而引导学生们在失败面前要挺起胸膛,顽强拼搏,奋力争先,自然地将教育的支点予以升华。
  失败自然是件令人沮丧的事,但是让学生在失败中明确道理才是教师教育艺术的真实再现。这真是“跳”出来的道理,这一事例是“八字育人策略”之六——迁的完美体现。
  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规规矩矩、安分守己,学习成绩中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因为他们平平淡淡,所以成了被众多喊着“抓两头,促中间”的班主任们所忽视的群体。前不久曹阳老师班级里发生了一件让她意想不到的事,这件事的发生足以让每一位教育者警示于心。
  
  “他们”也需要关爱
  
  一个在班级中文静乖巧、连说话都不敢大气,在曹阳记忆中始终让曹阳放心的女孩,却偷了别人的铅笔盒,简直让曹阳难以置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曹阳开始回忆与女孩之间的几次“亲密”接触。有一段时间,她会经常向曹阳交一些捡来的笔或钱之类的物品,由于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曹阳也就没太注意,只是随口说道:“放在那吧!”而她与别的学生不同,却总是不肯马上走开,总想站在曹阳身边,好像要说些什么。但曹阳并没理解,总是问她:“怎么还不回座?”她什么也不会说,渐渐地,再也没有看她捡到过东西。曹阳又联系到“偷铅笔盒的这件事”,半年多来曹阳没有表扬或批评过她一次,可能是因为受到冷落……曹阳找来了女孩,女孩的一席话证明了曹阳的判断是正确的。女孩说:“ 曹老师,对不起,我以为你看不起我,冷落了我,看到其他学生为您做事,在课堂上是那样的活跃,我也想得到您的信任,想能与您亲近,但您并没感受到,所以我干脆做了傻事,想以此引起您对我的重视!其实,我误解了您,我真傻,我真不应该……”
  听着孩子发自肺腑的话语,曹阳的心此起彼伏,曹阳庆幸自己没有武断地处理这件事,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为自己的大意和专一的成绩至上的观念而感到羞愧!
  对学生同等看待,不分厚薄。作为老师,不应该因学生的某些差异而偏爱或嫌弃某一部分人应该知道,“他们”也需要关爱,他们都是我们的学生。
  面对每一张面孔,一视同仁,不但关心“两头”学生,也要关心“中间”的学生,这是“八字育人策略”之七——全。
  “八字育人策略”之八——合。家校合一是安静小学校共建、共管、共育工作中的系统工作,不是一招一式的形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热情。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配合,只有赢得家长的信赖与支持,班主任的工作才会顺利开展。这种合,不仅是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合力,更是安静小学所有班主任与学校的合心。
  安静小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创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参与式家长学校”的家校联系之路,每年多次下发征求意见表,对家长的要求与建议进行梳理,根据调查的内容确定每年每期的家长学校授课内容。同时开发了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如《家校同心奏响育人凯歌》,书中荟萃了国内外先进的育子经验,列举了身边的典型案例,并设有疑难问题解答。书中的知识,家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学校还开发了《家校联系手册》,每学期教师、家长共同填写,增进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家长从中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有的家长在手册上写道:“安静小学校关心学生发展,关心家庭教育,我把孩子送安静真是安心又静心!”每年校长都会写一封题为“真诚的交流,真实的汇报”的公开信,向家长汇报学校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展开深入交流。“咱们的孩子,咱们的学校,咱们携手共进”这句源自家长来信中的一句话已经成为家校合育的口号。
  2007年9月,学校成立了“家校合育交流中心”,管理与研究家校合育工作。在家长委员会的配合下,“中心”从2007年起每年举行“学习型家庭”评选颁奖活动。并设专职教师负责家校合育工作,接待家长近500人次。
  教育是复杂的,但又是系统的,教育的长期性决定着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安静小学校这“八字育人策略”,是全校员工在冯胜家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提炼而成的。这八字既融会贯通,又相辅相成,被安静小学校每一位老师用行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尤在一位老师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也是被安静小学校老师、家长公认的好老师,她就是徐利。
  采访徐利,我被她略带磁性的嗓音所吸引,这与她纤细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与徐利整整两天的交往中,我们发现,孩子身边的徐利,不论大事小事都会细致入微,就在前不久的一次捐款,为了让每个孩子、家长都用心理解捐款的意义,她接连给家长们发了数条短信:“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作为家长一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你的言行举止会给孩子判断是非健康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请谨言慎行……”
  
  徐利和她的“粉丝”
  
  一位已经上高中的徐利教过的学生,多年来一直像追星一样喜欢徐利,令他着迷的,是徐利身上的干脆劲、豪爽劲。“她不像别的老师,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徐老师说干啥准能干成。”徐利做事干脆利落、为人快言快语,是被学生们公认的。真性情、乐观、豁达,与学生同甘苦、共患难,才构成了一个魅力四射的徐利。
  翻看着被徐利珍藏已久的一张张师生合影,初看时,我们不禁为他们师生间的无拘束、默契所感染、陶醉。照片中的他们或开怀大笑,或相拥而呼,细看,我们却发现每一张照片有一个惊人的相似点,照片上的场景、人物是不同的,然而相同的却是徐利都站在了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为什么没有看到站在学生中间的徐利?为什么没有看到“以老师为中心”的一个班级合影?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徐利向我们讲起了照片的幕后故事:“每次照相,我把学生们挨个摆好位置,孩子小,愿意做些诡异的动作,伸个胳膊,摆个pose,难免挡住后面同学的脸,我都弄好后,很自然地找个地方站好了。”好一个“自然”,如果不是心中装着学生,徐利怎么会自然而然地选择站在角落里。教育是心的事业、心的艺术。把学生装在教师自己的心里,应该说是教育的基本条件。或许这一张张照片不足以说明全部,而从毕业班孩子与家长手中的书籍、光碟、作业集、摄影集中却让我们对徐利有了更多的了解。
  把孩子们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每一年龄段的成长感悟、家长寄语、老师留言编辑成书;把孩子们的画,创作的小诗、编写的儿歌,获奖的证书制作成特色作业集;把每一次活动刻成VCD光盘并制作成校园成长足迹相册送给每一个孩子……这点点滴滴,这片片回忆记录下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这是徐利分别用5年时间送给两个毕业班孩子的珍贵回忆。童年只有一次,童年是五颜六色的。试想一下,10年、20年甚或50年、60年之后,已作为父辈、祖辈的孩子们在闲暇时翻看着自己的童年照片时,那一刻刻,那一个个镜头,会霎时间浮现在他们的眼前。也许风儿会把许多回忆吹掉;也许雨儿会把感人的旋律洗去,但孩子们手中的影像、书籍会将这份回忆永久保存。徐利希望尽自己的全部留住孩子们一晃而过的童年时光,让那时那景,那时那语,在时间的隧道中定格。徐利的眼睛就像是一架摄像机,细心地捕捉着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教育需要细心观察与累积,只有蹲下来去接近学生,才会引起共鸣达到好的效果。平日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徐利,细致起来却如此这般。
  一副真性情的徐利,对所带的班级是全情投入。她因为敢说敢做而具有了“霸气”,也因为对学生有真感情,而时常和学生们一起开怀大笑,时常又会和他们一道落泪。
  采访徐利时,与一位徐利几年前毕业学生的家长不期而遇,这位家长风风火火的样子好像办完事马上就要走,但一听说我们是来采访徐利的,于是她连忙拉着我们说:“采访徐利老师,我一定得说上几句,其他的事我都能先放放。”家长热情洋溢地向我介绍起了徐利:在孩子的眼中,徐利是他们的大朋友;在家长的眼中,徐利是他们的好朋友。一个从小得了脑炎,刚上一年级时考倒数第一的孩子,在徐利帮助下后来进入班级前五名;一个学习优异但经常骄傲的学生会不定期地收到徐利的逆耳忠言;一个刚入学不久的新生在妈妈离开家门时,还不忘说上一句:“妈妈,你回家时慢点”;一个从小就依赖父母而不肯分床睡觉的女孩,在入学第二个学期,就能尝试着自己睡觉,那是因为徐利告诉她:“孩子,你已经渐渐长大,如果能独立睡,第二天就会得到老师的拥抱”……这一切,也许只是徐利一次恰如其分的鼓励,或是一次苦口婆心的批评,再或是一次平等的师生交流 ,但这些都在学生心中铭刻下深深的印痕。徐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孩子们的心。
  家长说:“老师对孩子这么全身心地付出,做家长的怎能不理解,自己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吧。”于是联欢会上、运动会上、游玩时都有了家长们穿梭其中的身影。但这些还不足以让徐利和家长们成为朋友甚至好朋友,每月1次的主题家长会,每个学期多达6次的家长交流会,与家长平均一天2~3次的短信联系,内容上小到家庭作业,大到孩子当天的突发事件,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家长们喜欢徐利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孩子们喜欢徐利率真耿直的性格,徐利想没有粉丝,都很困难。
  徐利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知道他们所需所求,然后和他们一起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徐利是孩子们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带给他们智慧和启迪的“领航人”。
  
  在安静小学的会场上,在安静小学校的教室里,在安静小学校的校园中,我们品读着安静小学校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伟大。”这是安静小学校的老师们发出的感叹,他们用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虔诚与执著,用爱心精心塑造了无数个美丽。尊重教育规律,真诚关心学生成长,他们全力打造了学生的学习园、快乐园、成长园、创造园,让灵动的生命真正地在尊重与关爱中飞扬!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并相信,一支敬业、精业、乐业的德艺双馨的班主任队伍,必将成为扩大安静品牌的强力引擎!
  听,春风轻轻,吹入心田;听,春雨沙沙,滋润心间……■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编辑/高伟
其他文献
60载,多少顺流逆流,多少鲜花荆棘;  60载,多少寒风暑雨,多少春华秋实。  60载,黑龙江教育人用勤勉与敬业赢得了满园芬芳;  60载,黑龙江教育事业在执著与坚持中书就了无数华章。值此国庆60周年的美好日子,《黑龙江教育》谨以此册,向我们伟大的祖国,向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献礼!
期刊
◆1946 年原黑龙江省教育厅创办《黑龙江教育》,不久停刊。     ◆1947年11月原松江省教育厅创办《松江教育》 。月刊 ,16开本, 编委会负责制 。不久停刊 。负责人先后有李首春、冉欲达。    ◆1949年11月原《松江教育》复刊, 时间不长再次停刊。    ◆1953年10月原松江省教育厅编辑出版《教学工作》。月刊,32开本 。负责人为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兼。     ◆1954 年原黑
期刊
春节后不久,发生在河北邢台的一则关于压岁钱的新闻在微博上被转发上万次:一名男孩拿着4000元压岁钱在超市购物时向同龄孩子炫富,招致几名男孩子的殴打。  炫富这事儿与一个孩子联系起来怎么看怎么怪,但如今的压岁钱味道也确实有点变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山东烟台市一家幼儿园,52名5岁左右的小朋友,春节收到的压岁钱加起来超过了20万元。难怪孩子要炫富了。  这么多的压岁钱怎么花?这是一个问题。对此,幼儿教师
期刊
拉完大便擦屁股,这是多么简单的事,可再简单的事也得有人教。近日,湖北省商务厅幼儿园首开了一门特殊课程——“我会自己‘擦屁屁’”,以游戏的形式教孩子自己“擦屁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种尝试首先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支持。  谈到开设“我会自己‘擦屁屁’”课程的初衷,该幼儿园园长杜蕴说,在开展幼小衔接教学的过程中,有小学老师曾向她反映一个现象:有的小学生不会擦屁股,宁可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一个朋友的
期刊
在上海市政协的一次专题会议上,谈及早教机构的教育乱象,一位托儿所所长说“一些早教机构竟然为1岁孩子设MBA课程”。这让在座的政协委员们都哑然失笑。  据了解,2010年至今,上海市新出生的婴儿数累计达60万。这股婴儿潮催生了社会对早教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商业化早教机构大量出现。这些机构多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以公司名义开展相关运作。  早教行业被称为最能挣钱的行当之一,所以,早教机构大量涌入市场、扩张
期刊
iPhone、iPad等新潮电子产品不仅成年人喜欢,孩子们尤其是低龄儿童更爱玩。但是在不久前上海市妇联举办的“为了孩子·关注儿童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目前依赖iPad等电子产品的儿童越来越多,现代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发育、社会行为及沟通能力发展的一大环境因素。  儿童保健专家表示,幼儿的眼轴比较短,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在6岁以前常常用眼疲劳,极易发生近视、散光、弱
期刊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纷纷开设与小学相关的课程,以使孩子能在小学课程学习中出类拔萃,由此出现了当前备受关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对此,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12月发布《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遏制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内容。由此引发了国内对学前教育阶段该不该进行小学内容教学的讨论。  研究发现,美国并未出现
期刊
刘公平省教育厅厅长  (1984年-1989年)    戴谟安省教育厅厅长  (1987年-1988年)    张惠芳省教育厅厅长  (1988年-1999年)    董浩省教育厅厅长  (1999年-2003年)      这一时期,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经济建设尽快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不仅规划了2000年教育发展规
期刊
1946年原黑龙江省于东北解放初创办《黑龙江教育》,不久停刊。领导和编辑人员不详。  1947年11月原松江省创办《松江教育》 。不久停刊,后又复刊、停刊 。  主编先后是李首春、冉欲达 。 编辑人员有:廖俊等。  1953年10月原松江省创办《教学工作》 。主编由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兼任。编辑人员有:张亚亭(具体工作负责人)、阎承玉等。    1954年原黑龙江、原松江两省合并后,继续办《教学工作》
期刊
一天午睡后,绿泡泡班来了一位“神秘来客”,小泡泡们(泡泡班的小朋友)对它的到来既惊喜,又有点害怕。你猜到这位“神秘来客”是谁了吗?  原来,绿泡泡班的教室里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麻雀。看到小麻雀,小泡泡们个个都惊奇不已,有些胆子大的小朋友,还用小手指摸摸它的脑袋,摸摸它的羽毛。  “小鸟的爪子好小。”  “小鸟的羽毛好滑啊。”  不过摸到的小手都会又马上缩回。  教师画外音:  幼儿对小动物总是充满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