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问题的最终答案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太空漫游2001》中宇航员的生活点滴、《星球大战》中旖旎的外太空风景、《第五元素》中豪华级的星级远洋客轮“失落的天堂”号……这些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如今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太空旅游、太空宾馆、太空蔬菜、太空能源,太空以无限的发展潜力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2007年9月,时任美国宇航局局长的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大会上表示,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興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只不过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格里芬说。多年来,在太空探索的基础上,电视等信号的卫星传输、远程医疗和卫星导航成为现实,人类对气候监测的水平不断提高。另外,太空旅游业也方兴未艾。
格里芬说,当今世界,军事和政治竞争很大程度上已“退居后台”,世界主要的竞争体现在经济方面,而“太空经济”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增长点。
太空经济回报巨大
太空经济可简单分为“天上”、“地面”两大部分。其中,卫星研制、发射统归为航天工业,属“天上”部分。而地面接收设备建设维护、应用终端研制、运营服务,以及各类衍生品开发,则属于“地面”部分。例如,GPS技术的各种应用设备和服务、谷歌公司开发的“谷歌地球”,都是商业运营极为成功的典范。
研究显示,航天产业1美元的投入,将换来7-14美元的回报。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主任王昆声表示,航天产业对技术的拉动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比如发射一颗卫星,仅卫星研制和发射服务就涉及多个产业,加上卫星发射后的地面维护和运营服务,这是个庞大的产业链条,其价值不可小视。”
美国太空基金会2010年4月12日发布的《2010太空报告》称,尽管2009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但全球太空经济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太空行业经济收入总额为261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近40%。这与传统产业增长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在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向太空要能源,进行太空能源开发,已成为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太空发电站,将太阳能电池板的直流电转化为微波,然后用无线输电方式将微波送向地球,地球表面把接受到的微波再转化为直流电,就可以为人类所用。由于太空电站在接受太阳能时将不受黑夜、大气层、云层、阴雨天的影响,因此,其发电效率将是地球太阳能发电站的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太空太阳能发电是环保的可再生绿色能源。
在太空能源中,另一项人们津津乐道的能源是有着“超黄金”美誉的氦3,只要核聚变技术发展成熟,100吨氦3提供的能源就够全世界用一年,而氦3在月球上的储量有数百万吨。据悉,国外目前已有大型能源公司提出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大规模开采氦3。
太空经济的喜与忧
如今的太空“商”味可是越来越浓。不仅有形形色色的商业卫星绕着地球跑,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昂贵科学工程的载人航天也出现了商业化,只要付得起2000万美元,就可以跟着飞船在太空走一遭,在空间站住上几天。
太空旅游就是一个新兴行业,2001年60岁的美国人蒂托成为首位太空游客,而继他之后相继有4名太空游客一圆太空翱翔梦。而且太空旅游的项目越来越五花八门,有花费3500万美元进行太空行走的天价项目,也有相对低廉的10万美元近地轨道游。
其实,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各种各样太空经济带来的各种便利服务。如果您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场直播的扣人心弦的世界杯足球赛,那您已经在与太空经济亲密接触了:正在太空运转的各种电视卫星及时转播信号,使得您虽然不在现场但犹如身临其境。同样,如果您有幸享用到个大、味美的“太空蔬菜”,也会想起太空经济正悄悄改变您的生活。
太空经济也许会颠覆现有的整个经济学体系,开启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时代。因为经济学的原始出发点是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如果扩展到宇宙的范畴,这一矛盾几乎可以说消失了。正是由于这种惊人的潜力,太空经济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然而,面对这一切,人类是否已经做好了转变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准备?
上个世纪美苏太空争霸最激烈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一句名言:“谁能有效控制太空,谁就能有效控制地球。”与此一脉相承,里根时代的美国又推出“星球大战计划”。2006年,美国近十年来首次修订了太空政策,确立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要建立绝对太空军事优势;追求在太空的“单边行动自由”及用各种手段“先发制人”摧毁敌方太空目标的能力;拒绝签订太空非军事化协议。将霸权主义的思维从地球搬到太空,无疑将使地球上绵延千百年的战乱与动荡向太空延伸。
1967年,联合国通过了《外太空公约》,阐明了和平利用、平等开发太空的宗旨。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推动签订“禁止发展太空武器条约”,中俄都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却始终态度消极。“太空经济”带来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灾难,答案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滞后
大力发展太空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据美国和世界银行专家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会在未来30年内比肩美国。可以预见的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绝不能仅依靠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的新驱动力,需要不断创造新的、具有高度带动性和广泛应用性的产品和服务。根据美欧航天强国的经验及中国已有的实践,太空探索和开发利用正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太空经济在激励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激发经济活力、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中国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必须继续开展基于太空的创新,必须毫不犹豫地加入太空经济的竞争。
然而,与全球迅猛发展的太空经济相比,中国航天产业却显得有些步伐缓慢。“中国航天产业经济收入,占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仅为3%左右。”周晓纪说。与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商业化的西方航天产业比起来,长期受体制、制度限制的中国航天产业,目前仅处于产业化阶段,远谈不上商业化。
比如,卫星研制、发射,囿于多种原因,几乎全部靠国家投入,社会资本极少介入。“早年,曾有香港资本希望介入,但遭遇政策障碍,无功而返。”一位航天业人士说。
航天业人士指出,中国航天产业产业化进程滞后,源于几大因素。首先是未解决社会资本如何进入的问题;其次是尚未形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体系;其三,则是国际竞争激烈,西方国家出于安全原因设置种种限制等。
另一饱受诟病的,是卫星资源条块分割严重。气象、国土、海洋、减灾救灾等多个部门,受自有需求,都申请发射卫星。一旦卫星上天,各部门分割使用,互相之间缺乏共享和沟通。与卫星使用效率低下相对应的是,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维护等都需国家财政投资,成本高昂。“事实上,之所以形成这种部门分割使用的现状,不排除有部门利益冲突的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天人士说。
在周晓纪看来,中国航天产业要迅速完成产业化,走向商业化,更大的障碍来自现有体制弊端,宜尽早破除之。
目前,从“天上”到“地面”,从卫星工业到终端应用,缺乏总体规划,也就是航天人所说的“天地一体化”。在美国、欧盟,通常是市场对某种产品和服务有了强烈需求,终端应用开发后,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模式,方才发射商业卫星。“但我们正好相反,通常是先发射卫星,再考虑商业化应用。”周晓纪说。
周晓纪表示,卫星研制、发射等环节一时不宜开放,而属于“地面”的终端应用和运营服务,政策对社会资本几乎没有限制,中国航天产业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不妨从鼓励终端应用和运营服务的商业化开始破题,倒逼体制变革。
《太空漫游2001》中宇航员的生活点滴、《星球大战》中旖旎的外太空风景、《第五元素》中豪华级的星级远洋客轮“失落的天堂”号……这些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如今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太空旅游、太空宾馆、太空蔬菜、太空能源,太空以无限的发展潜力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2007年9月,时任美国宇航局局长的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大会上表示,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興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只不过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格里芬说。多年来,在太空探索的基础上,电视等信号的卫星传输、远程医疗和卫星导航成为现实,人类对气候监测的水平不断提高。另外,太空旅游业也方兴未艾。
格里芬说,当今世界,军事和政治竞争很大程度上已“退居后台”,世界主要的竞争体现在经济方面,而“太空经济”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增长点。
太空经济回报巨大
太空经济可简单分为“天上”、“地面”两大部分。其中,卫星研制、发射统归为航天工业,属“天上”部分。而地面接收设备建设维护、应用终端研制、运营服务,以及各类衍生品开发,则属于“地面”部分。例如,GPS技术的各种应用设备和服务、谷歌公司开发的“谷歌地球”,都是商业运营极为成功的典范。
研究显示,航天产业1美元的投入,将换来7-14美元的回报。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主任王昆声表示,航天产业对技术的拉动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比如发射一颗卫星,仅卫星研制和发射服务就涉及多个产业,加上卫星发射后的地面维护和运营服务,这是个庞大的产业链条,其价值不可小视。”
美国太空基金会2010年4月12日发布的《2010太空报告》称,尽管2009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但全球太空经济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太空行业经济收入总额为261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近40%。这与传统产业增长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在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向太空要能源,进行太空能源开发,已成为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太空发电站,将太阳能电池板的直流电转化为微波,然后用无线输电方式将微波送向地球,地球表面把接受到的微波再转化为直流电,就可以为人类所用。由于太空电站在接受太阳能时将不受黑夜、大气层、云层、阴雨天的影响,因此,其发电效率将是地球太阳能发电站的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太空太阳能发电是环保的可再生绿色能源。
在太空能源中,另一项人们津津乐道的能源是有着“超黄金”美誉的氦3,只要核聚变技术发展成熟,100吨氦3提供的能源就够全世界用一年,而氦3在月球上的储量有数百万吨。据悉,国外目前已有大型能源公司提出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大规模开采氦3。
太空经济的喜与忧
如今的太空“商”味可是越来越浓。不仅有形形色色的商业卫星绕着地球跑,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昂贵科学工程的载人航天也出现了商业化,只要付得起2000万美元,就可以跟着飞船在太空走一遭,在空间站住上几天。
太空旅游就是一个新兴行业,2001年60岁的美国人蒂托成为首位太空游客,而继他之后相继有4名太空游客一圆太空翱翔梦。而且太空旅游的项目越来越五花八门,有花费3500万美元进行太空行走的天价项目,也有相对低廉的10万美元近地轨道游。
其实,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各种各样太空经济带来的各种便利服务。如果您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场直播的扣人心弦的世界杯足球赛,那您已经在与太空经济亲密接触了:正在太空运转的各种电视卫星及时转播信号,使得您虽然不在现场但犹如身临其境。同样,如果您有幸享用到个大、味美的“太空蔬菜”,也会想起太空经济正悄悄改变您的生活。
太空经济也许会颠覆现有的整个经济学体系,开启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时代。因为经济学的原始出发点是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如果扩展到宇宙的范畴,这一矛盾几乎可以说消失了。正是由于这种惊人的潜力,太空经济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然而,面对这一切,人类是否已经做好了转变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准备?
上个世纪美苏太空争霸最激烈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一句名言:“谁能有效控制太空,谁就能有效控制地球。”与此一脉相承,里根时代的美国又推出“星球大战计划”。2006年,美国近十年来首次修订了太空政策,确立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要建立绝对太空军事优势;追求在太空的“单边行动自由”及用各种手段“先发制人”摧毁敌方太空目标的能力;拒绝签订太空非军事化协议。将霸权主义的思维从地球搬到太空,无疑将使地球上绵延千百年的战乱与动荡向太空延伸。
1967年,联合国通过了《外太空公约》,阐明了和平利用、平等开发太空的宗旨。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推动签订“禁止发展太空武器条约”,中俄都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却始终态度消极。“太空经济”带来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灾难,答案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滞后
大力发展太空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据美国和世界银行专家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会在未来30年内比肩美国。可以预见的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绝不能仅依靠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的新驱动力,需要不断创造新的、具有高度带动性和广泛应用性的产品和服务。根据美欧航天强国的经验及中国已有的实践,太空探索和开发利用正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太空经济在激励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激发经济活力、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中国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必须继续开展基于太空的创新,必须毫不犹豫地加入太空经济的竞争。
然而,与全球迅猛发展的太空经济相比,中国航天产业却显得有些步伐缓慢。“中国航天产业经济收入,占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仅为3%左右。”周晓纪说。与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商业化的西方航天产业比起来,长期受体制、制度限制的中国航天产业,目前仅处于产业化阶段,远谈不上商业化。
比如,卫星研制、发射,囿于多种原因,几乎全部靠国家投入,社会资本极少介入。“早年,曾有香港资本希望介入,但遭遇政策障碍,无功而返。”一位航天业人士说。
航天业人士指出,中国航天产业产业化进程滞后,源于几大因素。首先是未解决社会资本如何进入的问题;其次是尚未形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体系;其三,则是国际竞争激烈,西方国家出于安全原因设置种种限制等。
另一饱受诟病的,是卫星资源条块分割严重。气象、国土、海洋、减灾救灾等多个部门,受自有需求,都申请发射卫星。一旦卫星上天,各部门分割使用,互相之间缺乏共享和沟通。与卫星使用效率低下相对应的是,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维护等都需国家财政投资,成本高昂。“事实上,之所以形成这种部门分割使用的现状,不排除有部门利益冲突的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天人士说。
在周晓纪看来,中国航天产业要迅速完成产业化,走向商业化,更大的障碍来自现有体制弊端,宜尽早破除之。
目前,从“天上”到“地面”,从卫星工业到终端应用,缺乏总体规划,也就是航天人所说的“天地一体化”。在美国、欧盟,通常是市场对某种产品和服务有了强烈需求,终端应用开发后,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模式,方才发射商业卫星。“但我们正好相反,通常是先发射卫星,再考虑商业化应用。”周晓纪说。
周晓纪表示,卫星研制、发射等环节一时不宜开放,而属于“地面”的终端应用和运营服务,政策对社会资本几乎没有限制,中国航天产业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不妨从鼓励终端应用和运营服务的商业化开始破题,倒逼体制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