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家庭诚信教育低效之原因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s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明礼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可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重大。然而,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或者教育效益不高。其原因何在?本文从教育者的视角对此进行探讨分析。
  
  一、转型期家庭诚信教育主体本身的内在缺陷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教育主体往往由于缺少对诚信本身的深层次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丧失诚信,也缺少对孩子诚信的关注。有些家庭成员在对待诚信教育上态度彼此矛盾,造成教育效益的低下。
  
  1.教育者对诚信认知存在偏差
  在中国文化中,“诚信”是一个兼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等性质的范畴。作为本体论范畴“诚”指事物真和实的状态;作为认识论的范畴的“诚”,指认识和把握“诚”的方法、态度;作为价值论的“诚信”是判断人道德修养有无高低的标准。在训诂学里“诚”与“信”是互训的。《说文解字》称:“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可见,“诚”内含着人要尊重且所思所得要合乎外在事物原本的样子;“信”则侧重说话做事要采取“守”和“用”的态度,把“说”与“做”(“用”)统一起来,即“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张扬的显然是一种实践论主张。”于是就有了“真诚”、“诚实”以及“守信”、“信用”诸词。“诚信”连用就成为为人做事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之一。生活领域的“诚信”作为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被提到了制约人道、通于天道的地位,成为治国之道。
  由上可见,传统“诚信”观将人与整个外部世界视为可以用“一”加以概括的统一体,人只要诚实守信就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与人生,继而在实践中可以通达“修身”乃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系统。这种传统观念把诚信上升到“心诚则灵”、“无信不立”的高度。而在当今教育中,诚信教育把“诚信”仅限于道德世界,就窄化了其内涵。教育主体最多将“诚信”作为伦理层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造成诚信教育的种种困境。
  首先,这种简化难免导致对诚信“两难”命题判断的模糊。例如,孔子曾谈过以“义”为标准判断诚信。“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认为君子对于“信”的实践也要看是否合于义。于是提出了“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要盟不信”(《史记·孔子世家》)等观点。再比如,对于生活中革命志士在斗争中所采取的“正义的谎言”、出于表达人间真情而说出的“善意的谎言”以及特殊关头根据形势需要说出的“聪明的谎言”等现象的“诚信”判别中往往需要参考具体的情境和动机。因此,日常家庭诚信教育中遇到各种“两难”的命题时,必须要将道德与智慧、动机与结果等因素结合起来,具体分析。
  其次,偏狭的诚信理解往往导致功利主义的诚信教育。通常教育的套路是“不诚实,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要诚信。”然而,现实中诚信者经常受到利益损害,而诚信缺失者却在一定的条件下赢得利益。因此,将诚信教育的基点确立在世俗利益的获得与巩固上是不具有严格的学理性和说服力的。
  
  2.教育主体诚信行为的缺失
  首先,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教育、家庭文化、社会影响等原因,往往做不到诚信。这些不诚信主要有三类:一是家长对外不诚信,但家长往往不让孩子发现,即使被孩子知道,也会用各种借口开脱;二是家长对孩子不诚信,《老子·六十三章》曾指出“轻诺必寡信”,而“轻诺”往往是家庭教育主体对孩子不诚信的集中表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曾子杀彘”的典故就是一例;三是面对外力家长常常与孩子一起不诚信,甚至往往先失信,进而施压、袒护或放任让孩子不诚信。而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大多数先会向父母求助,同时把父母作为自己道德榜样的比例也高于老师、同学、兄弟姐妹和先进人物。因此,这几种不诚信的言行举止经过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就会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教育主体之间缺乏合力。由于教育水平、教育观点、态度和方法等的差异,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度不同,加之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蔓延至家庭,还有大众传媒的影响,父母或代际之间往往会就孩子的诚信教育问题产生不一致观点,使大学生陷于价值选择的困境。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多样化(如老人一孩子隔代型家庭、妇女—孩子半边型家庭和单亲家庭)以及家庭文化的变化,“孩子开心与否”成为多数家长的教育标准。另有资料表明,诚信教育的方式以及诚信与否的判断最终由家庭中身份较高者的态度而定。而在中国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往往使得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薄弱。但父亲的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对男、女孩都会在智商和情商上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转型期“藏锋”意识的教育内容弱化了诚信教育
  
  家庭教育的内容是由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子女的人生发展需要决定的。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家庭教育把智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然而到大学阶段,孩子面临的问题要比中小学阶段复杂,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变得更广,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就业和处世。
  
  1.初入大学阶段的“重智藏锋”教育
  《法书要录》有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而“藏锋”在处世之道中,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甘居下,不求胜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二是装糊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三是喜怒不形于色。如“觉人之诈”而“不形于言”,“我之诈则高于彼之诈”。这些传统文化的庸俗观点依然对现实生活起着很大影响。比如在孩子即将升人大学前,家长往往指出,大学是个小社会,人才济济,既要好好学习,且不要锋芒毕露。这就是现实“重智”的教育和“藏锋”的世故观念结合的结果。这两者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诚信教育。
  
  2.大学高年级阶段的社会防范教育
  随着大学生逐渐社会化,特别是高年级时,家长更注重防范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诚信教育。“面相不如心相中,为人须是积阴功。”因此,要慎听、慎言、慎行。“言多必失。”“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甚至“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些传统“诫言”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其 中有不少是教人圆滑的所谓处世之道,无形中冲击了学校的诚信教育效果。
  
  三、转型期家庭诚信教育教育方法单向和单一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注重贵贱、亲疏、远近的差别次序,生活中具体的“诚信”规范也是以人们之间的亲情或人情为纽带的。这也导致传统诚信对人而不对事,具有人伦等级层次胜。因此,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的家庭诚信教育中往往带有不平等性,忽视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积极主动性和开拓创新性,教育方法单向单一。
  
  1.强调教育主体的权威,忽视教育双方的互动
  诚信教育中家长和孩子应相互监督,平等对话。但现实中却是家长过分强调权威,忽视孩子的主体性。调查显示,有70%-80%的家长忽视孩子的天赋能力与兴趣,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绝对按照家长的意志去做;有50%的父亲和60%的母亲对孩子过分干涉,29%的父亲和66%的母亲对孩子过于严厉。而这些现象也往往由于惯性蔓延至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上。首先,“子不教,父之过”的传统观念加上“光宗耀祖”的文化心理和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的影响,使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竞争力,过上好生活,对孩子提出很高的期望和要求。而有些目标本身是脱离孩子本身实际情况,甚至是脱离整个孩子群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而当这种目标未实现时,往往把诚信的责任归于孩子承担。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者总在家庭中保持有绝对权威,而忽视营造民主氛围。在孩子出现诚信问题时,家长要么粗暴惩罚、严厉干涉。要么袒护放任、溺爱顺从。从成人视角出发,忽视孩子出现不诚信的客观原因以及孩子的自尊心、想法和独立性,缺少彼此沟通。调查表明,1995-2004十年间,广州青少年对父母教育方式不满的由23.2%增长到42.8%。
  
  2.家庭诚信教育方法手段单一,缺乏选择创新
  大学生和教育主体各有各自的特殊情况,在现代化过程中,大学生在信息手段上占优势,但恰恰教育者在这方面相对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成长中需要更多的诚信考量和价值抉择,却囿于环境和经验的有限,在这方面相对缺乏经验。而家长身心成熟,经验丰富,往往能给孩子诚信的启迪。但由于诚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往往使得教育效能低下。
  首先,大学生在家时,家长的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式、教训式、训诫式甚至采取暴力。与中小学阶段不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已初步具备荣辱感,不再盲目接受父母的教诲,而喜欢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大学生随着家庭角色的不同,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应发生变化。同时,家庭教育具有长期和连续性,家庭成员是基本不变的,大学生虽在外求学,但由于亲情关系的维系经常探家。家长则应该抓住这一家庭教育的有利时机,同子女进行面对面的有效交流,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帮助子女解决困惑。
  其次,大学生不在家时需要远程式的教育和引导。大部分家长在学生的高中时期,为让孩子考入理想高校,能主动保持与学校以及教师的联系;同时在家庭中也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一言一行。而学生进入高校后,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已经进入了“保险箱”,孩子的管理顺理成章应由学校负全部责任;部分家长因中学时期管教孩子极为严厉,出于“亏欠”心理而放松了对孩子在高校期间的日常督促,除了物质上的支持外,其余一概不问。还有少数农村或城市普通工人家庭因经济压力、自身文化水平等问题,无法顾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或者原本就漠视家庭教育。因此,大学生离家后的家庭诚信教育目前基本上陷于停滞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主动同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其辅导员、同学等联系,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与思想道德发展情况,教育他们在毕业论文、网络交往、来回返程、评优选先、奖助学金评定等方面要注意诚信修养。
  大学生家庭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对教育者来说,既要全面了解诚信内涵,有针对性地丰富和调整教育内容,选择和创新适当的教育方法,也要加强家庭内部教育主体间的合力,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一道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不仅是一种启蒙教育,而且是一种终身教育;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又是其“终身教师”。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家庭诚信教育的作用,培养合格公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金地集团初创于1988年,1993年开始正式经营房地产。2001年4月,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金地集团秉承“用心做事,诚信为人”、“以人为本、创新为魂
一、知识可视化    (一)知识可视化概念  知识可视化是在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2004年7月MatinJ,Eppler和RemoA.Burkhard给出了知识可视化的定义:“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中的应用。这样一来,知识可视化是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知识可视化超越了基本的事实传递,通过提供
当今时代高等院校已经从单学科向多学科、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与高校之间竞争的优势已不再体现在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教学质量的高低和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是高校之间竞争的重点,而这一竞争优势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因此对师资队伍的有效管理进而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成为高校管理者研究的主题。    一、情感管理的本质    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感情
近年来,作为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教师、行政职员在本科生中进行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可以说,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几年
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某些并发症也逐渐凸显:相比于中西部的一些省份,浙江省的劳动力价格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得到较大发展。到2005年秋季开学,全国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总和将超过100万人。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作为一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主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