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兰岗的《意象与镜像》,由此思考儿童美术教育。深刻体会坚持尊重孩子自身发展,体现孩子自身特点的美术作品的教育思想,并以此得出系列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纯粹的孩子;纯粹的作品;纯粹的课堂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给人希望的一项事业,而教师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做有价值的教育,成就孩子们有价值的人生,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脚步。美术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学生中和素质的关键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宇先生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中国教育大多是练习、练习、练习,熟能生巧,懂不懂不知道;西方教育则是理解、理解、理解,懂了就好,熟不熟不重要“。这话对从事美术教育的我来说启发很大。让学生的心里有一个美丽的图画世界,让学生的手中有一个美丽的图画世界,让学生的生命里有一个美丽的图画世界正应是美术教育工作着孜孜不倦最求的目标。
在远古蛮荒时代,当人类的某一个始祖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某一个特定的情景下,用红泥土在洞穴的石壁上或者山顶的岩石上绘凿出对他们来说有某种意义的图形,从这一刻起,“绘画”就诞生了。虽然这样的绘画是粗糙的、简单的,也并不是为给人们欣赏,享受而作的,但它是驱使人类从愚昧向文明迈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①。
原始人在墙壁上画出某种图形,并非获得审美愉悦或是抒发情感,而只是为了生存。拉斯科壁画《野牛》,目的是希望射杀猎取野牛,当然也不乏将其作为射箭练习的样靶,举行巫术的情景。如果这就是最初的“艺术”、“绘画”,那么三岁孩子在地上墙上的涂鸦肯定也是“艺术”、“绘画”,不以绘画为目就是两者的共同特点。
“纯粹的人”: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价;用“纯粹”这个词来形容白求恩,或许更偏向于其道德和伦理层面的涵义。而我在本文中的思考,则更倾向于取其“单纯”“执着”“排除与目标无关的杂念、繁事”的涵义②。纯粹的孩子,只是站在孩子自己的角度;纯粹的画,只是符合孩子自身年龄、性格等特点的作品。
一、纯粹的孩子
根据芝加哥大学本杰明·S布鲁姆的理论,存在一条智力发展特征曲线。例如两岁半的孩子已经达到了他童年时期未来身高的一半;大约四岁时,儿童一般的智力引进形成。到六岁左右上学时么如同已经发展了成人智力的三分之二。就单纯的学习成果而言,甚至在学生上小学一年级以前,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十八岁时的三分之一③。
因此,根据布鲁姆的理论,环境将对儿童的快速发展阶产生最大的影响。
例如,学龄前的儿童。他们成长的第一步是涂鸦。不要问问题,而是提出建议,然后观察了聆听。孩子的第一幅画是以他们眼中的世界为中心的,画中没有正确的比例。画中的人和物和实际的不一样,但却表达了孩子的认识和感觉。这就是“纯粹的孩子”,“纯粹的孩子”是真实的,是纯粹作品的基础。
二、纯粹的作品
一岁的豌豆喜欢用彩笔画线,发展到两周岁的时候可以画出闭合的圆圈,两岁半开始画弹簧线,三岁时想要画爸爸,妈妈。圆形代表脑袋,其余四根线则是四肢。这就是豌豆的画,前三个阶段是自发的,随意的创作,画人物的阶段是有情感的创作。爸爸和妈妈在外形上几乎一样,可是在豌豆心理却有角色之分。豌豆画的汽车有很多点点,他说这是汽车的轮子,没有具体数量的科学规定,可是却也画出了汽车的基本外形。豌豆的海是几根方向一致的曲线,闭合的圆是鱼的身体,黑点点是鱼眼睛。这就豌豆对汽车,对海,对鱼的理解及表达,这样没有成人示范的,没有漂亮的色彩,由他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由他自己的手即兴创作的作品就是“纯粹的画”。这是最真实的艺术品,一如拉斯科壁画的淳朴。谁能说,这样的作品比不上线条干净整齐,涂色均匀一致的范作复制品?
三、纯粹的课堂
在当代的中国,“纯粹”已经成为罕有之品质,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一个人若能潜心一事,实属不易。对古代的工艺和建筑之精湛,众人往往啧啧称奇,但我们有没有想过,那时的艺术家和工匠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完成它们的?翻开艺术史,很多建筑的建设过程往往持续几年乃至数百年,如果创造它们的艺术家和工匠不是“纯粹的人”,又如何能够创造出如此有价值恒久的杰作呢?莫言和李安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最佳导演奖之后,有媒体发现他们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我以为,这应该就是“纯粹的人”的基本品质。所以,理解“纯粹的孩子”就应该是不成熟的,充满幻想的,布满错误的奇妙之旅。教师的角色并非引导孩子变得成熟,而是发觉孩子本真的内心,并用专业的美术知识提炼孩子张牙舞爪的想法。
3.1. 美术感知;
学生对所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感觉越强烈,他们对艺术的体会、理解、经验和反响就会越深刻。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艺术感知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方法将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加对美术的理解。从而为塑造“纯粹的孩子”做基础。
● 鼓励学生的感官体验,强调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运动和空间感。
● 鼓励学生们超越自己的想象力、治理和感觉。
● 用物体、风景、场所、想象、材质、电子媒体等作为催化剂。
● 将美术作为和科学一样的奇妙探索。
● 欣赏、讨论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自然,物体,事件还是想象?
●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对艺术进行分析——从设计到构图,从制作到展示。
● 强调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电影院、展馆等。
3.2. 美术创作;
美术创作是学生们对作品的多元表达,平面和立体是其最主要的变现形式。作品如何呈现在学生眼前,或者脑中? 孩子们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持,正确的支持还给教师的必定是“纯粹的作品”。
●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拒绝快餐作品。
● 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拒绝教师干扰。 ● 用多种材质刺激学生的想象力,达成材质与实际物体的关联。
● 用音乐、环境、情感等烘托作品,给学生共鸣的氛围。
● 通过同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学生的思维。
3.3. 美术史;
研究美术的历史,需要观摩并讨论无数历史和现代文化中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作者的感受和构思,记录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的背景。所以了解美术史,能让学生准确分析作品,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感受作品的内涵。
● 和学生一起研究艺术家及其作品在特定环境的精神实质。
● 讨论艺术家机器作品的影响力及其作用。
● 描述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及其民族特点。
● 鼓励学生研究本土的民间艺术和变现形式。
● 评价民间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讨论艺术家如何改变世界。
3.4. 美术分析;
美术分析包括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及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自然的释放,必定需要自由的阐述和理解。所以关注学生的美术分析,就是同时在欣赏纯粹的孩子和纯粹的作品。
帮助学生建立阐述自我作品的方式。画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这件作品中最主要的想法和经验是什么?主题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阐述自己的作品是一种自我的重新认识,那么评价他人的作品就是一种角色的置换。学生从一个纯粹的个体走进另一个纯粹的个体,从而形成了一个纯粹的群体。这件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如此理解这个主题?这件作品有何个人风格?你如何理解这件作品?作品描述了什么场景?你如何理解?你对这件作品有什么理解?为什么?这件作品让你想到了什么?
纯粹是对艺术的尊重,纯粹是对作者的尊重。面对身边无数色彩均匀一致,如复印机复制而出的干净的儿童画,我迷茫过,也效仿过。可是当我再次看到这样的作品如出一辙地出现在我的美术教室里,我悲伤了。被孩子们围着问怎么画?画什么?我无以回答,甚至无以示范。因为我无法自信的示范出孩子生命中最出色的部分,也无法确定我的示范是否会束缚孩子多姿的创意。迫于对孩子成长的负责,我返回纯粹的美术教育,以引导为主,以孩子自身的特点为主,画孩子自己想画的,画孩子自己能画的。稚嫩蜿蜒的线条,必将比机器的冰冷富有内涵。
参考文献
① 兰岗,意象与镜像 [M]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
② 尹少淳, “纯粹的人”与“纯粹的事”,《中国美术教育》2013年第三期
③ 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25
关键词:纯粹的孩子;纯粹的作品;纯粹的课堂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给人希望的一项事业,而教师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做有价值的教育,成就孩子们有价值的人生,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脚步。美术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学生中和素质的关键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宇先生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中国教育大多是练习、练习、练习,熟能生巧,懂不懂不知道;西方教育则是理解、理解、理解,懂了就好,熟不熟不重要“。这话对从事美术教育的我来说启发很大。让学生的心里有一个美丽的图画世界,让学生的手中有一个美丽的图画世界,让学生的生命里有一个美丽的图画世界正应是美术教育工作着孜孜不倦最求的目标。
在远古蛮荒时代,当人类的某一个始祖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某一个特定的情景下,用红泥土在洞穴的石壁上或者山顶的岩石上绘凿出对他们来说有某种意义的图形,从这一刻起,“绘画”就诞生了。虽然这样的绘画是粗糙的、简单的,也并不是为给人们欣赏,享受而作的,但它是驱使人类从愚昧向文明迈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①。
原始人在墙壁上画出某种图形,并非获得审美愉悦或是抒发情感,而只是为了生存。拉斯科壁画《野牛》,目的是希望射杀猎取野牛,当然也不乏将其作为射箭练习的样靶,举行巫术的情景。如果这就是最初的“艺术”、“绘画”,那么三岁孩子在地上墙上的涂鸦肯定也是“艺术”、“绘画”,不以绘画为目就是两者的共同特点。
“纯粹的人”: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价;用“纯粹”这个词来形容白求恩,或许更偏向于其道德和伦理层面的涵义。而我在本文中的思考,则更倾向于取其“单纯”“执着”“排除与目标无关的杂念、繁事”的涵义②。纯粹的孩子,只是站在孩子自己的角度;纯粹的画,只是符合孩子自身年龄、性格等特点的作品。
一、纯粹的孩子
根据芝加哥大学本杰明·S布鲁姆的理论,存在一条智力发展特征曲线。例如两岁半的孩子已经达到了他童年时期未来身高的一半;大约四岁时,儿童一般的智力引进形成。到六岁左右上学时么如同已经发展了成人智力的三分之二。就单纯的学习成果而言,甚至在学生上小学一年级以前,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十八岁时的三分之一③。
因此,根据布鲁姆的理论,环境将对儿童的快速发展阶产生最大的影响。
例如,学龄前的儿童。他们成长的第一步是涂鸦。不要问问题,而是提出建议,然后观察了聆听。孩子的第一幅画是以他们眼中的世界为中心的,画中没有正确的比例。画中的人和物和实际的不一样,但却表达了孩子的认识和感觉。这就是“纯粹的孩子”,“纯粹的孩子”是真实的,是纯粹作品的基础。
二、纯粹的作品
一岁的豌豆喜欢用彩笔画线,发展到两周岁的时候可以画出闭合的圆圈,两岁半开始画弹簧线,三岁时想要画爸爸,妈妈。圆形代表脑袋,其余四根线则是四肢。这就是豌豆的画,前三个阶段是自发的,随意的创作,画人物的阶段是有情感的创作。爸爸和妈妈在外形上几乎一样,可是在豌豆心理却有角色之分。豌豆画的汽车有很多点点,他说这是汽车的轮子,没有具体数量的科学规定,可是却也画出了汽车的基本外形。豌豆的海是几根方向一致的曲线,闭合的圆是鱼的身体,黑点点是鱼眼睛。这就豌豆对汽车,对海,对鱼的理解及表达,这样没有成人示范的,没有漂亮的色彩,由他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由他自己的手即兴创作的作品就是“纯粹的画”。这是最真实的艺术品,一如拉斯科壁画的淳朴。谁能说,这样的作品比不上线条干净整齐,涂色均匀一致的范作复制品?
三、纯粹的课堂
在当代的中国,“纯粹”已经成为罕有之品质,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一个人若能潜心一事,实属不易。对古代的工艺和建筑之精湛,众人往往啧啧称奇,但我们有没有想过,那时的艺术家和工匠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完成它们的?翻开艺术史,很多建筑的建设过程往往持续几年乃至数百年,如果创造它们的艺术家和工匠不是“纯粹的人”,又如何能够创造出如此有价值恒久的杰作呢?莫言和李安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最佳导演奖之后,有媒体发现他们的共同特质——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我以为,这应该就是“纯粹的人”的基本品质。所以,理解“纯粹的孩子”就应该是不成熟的,充满幻想的,布满错误的奇妙之旅。教师的角色并非引导孩子变得成熟,而是发觉孩子本真的内心,并用专业的美术知识提炼孩子张牙舞爪的想法。
3.1. 美术感知;
学生对所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感觉越强烈,他们对艺术的体会、理解、经验和反响就会越深刻。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艺术感知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方法将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加对美术的理解。从而为塑造“纯粹的孩子”做基础。
● 鼓励学生的感官体验,强调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运动和空间感。
● 鼓励学生们超越自己的想象力、治理和感觉。
● 用物体、风景、场所、想象、材质、电子媒体等作为催化剂。
● 将美术作为和科学一样的奇妙探索。
● 欣赏、讨论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自然,物体,事件还是想象?
●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对艺术进行分析——从设计到构图,从制作到展示。
● 强调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电影院、展馆等。
3.2. 美术创作;
美术创作是学生们对作品的多元表达,平面和立体是其最主要的变现形式。作品如何呈现在学生眼前,或者脑中? 孩子们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持,正确的支持还给教师的必定是“纯粹的作品”。
●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拒绝快餐作品。
● 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拒绝教师干扰。 ● 用多种材质刺激学生的想象力,达成材质与实际物体的关联。
● 用音乐、环境、情感等烘托作品,给学生共鸣的氛围。
● 通过同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学生的思维。
3.3. 美术史;
研究美术的历史,需要观摩并讨论无数历史和现代文化中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作者的感受和构思,记录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的背景。所以了解美术史,能让学生准确分析作品,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感受作品的内涵。
● 和学生一起研究艺术家及其作品在特定环境的精神实质。
● 讨论艺术家机器作品的影响力及其作用。
● 描述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及其民族特点。
● 鼓励学生研究本土的民间艺术和变现形式。
● 评价民间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讨论艺术家如何改变世界。
3.4. 美术分析;
美术分析包括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及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自然的释放,必定需要自由的阐述和理解。所以关注学生的美术分析,就是同时在欣赏纯粹的孩子和纯粹的作品。
帮助学生建立阐述自我作品的方式。画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这件作品中最主要的想法和经验是什么?主题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阐述自己的作品是一种自我的重新认识,那么评价他人的作品就是一种角色的置换。学生从一个纯粹的个体走进另一个纯粹的个体,从而形成了一个纯粹的群体。这件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如此理解这个主题?这件作品有何个人风格?你如何理解这件作品?作品描述了什么场景?你如何理解?你对这件作品有什么理解?为什么?这件作品让你想到了什么?
纯粹是对艺术的尊重,纯粹是对作者的尊重。面对身边无数色彩均匀一致,如复印机复制而出的干净的儿童画,我迷茫过,也效仿过。可是当我再次看到这样的作品如出一辙地出现在我的美术教室里,我悲伤了。被孩子们围着问怎么画?画什么?我无以回答,甚至无以示范。因为我无法自信的示范出孩子生命中最出色的部分,也无法确定我的示范是否会束缚孩子多姿的创意。迫于对孩子成长的负责,我返回纯粹的美术教育,以引导为主,以孩子自身的特点为主,画孩子自己想画的,画孩子自己能画的。稚嫩蜿蜒的线条,必将比机器的冰冷富有内涵。
参考文献
① 兰岗,意象与镜像 [M]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
② 尹少淳, “纯粹的人”与“纯粹的事”,《中国美术教育》2013年第三期
③ 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