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用语的规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实习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规范的课堂用语应包括:准确性、启发性、反馈性三大特性,对特性进行把握,并配合带教老师的经验传授,帮助实习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把课堂用语规范从理论应用到实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用语;实习教师
课堂用语是教师语言的一部分,所谓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在充当教师角色或在职业性约束环境下的语言。
教师的课堂用语对实习教师意味着什么?对于实习教师而言,教师教育的大学培养阶段,准备了一些系统的、带有深厚理论沉淀的规范用语培养及训练课程,以英语课堂为例,最典型的就是“class begins,stand up…”诸如此类的用语是不容失误的。一旦教师的课堂用语不规范,或者出现明显的口误,整堂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准备,可能化为乌有。对于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应变能力相对不强,知识结构仍有欠缺的实习教师而言,更是如此。
从教育实习层面分析,针对正处于青春期,对存在明显叛逆倾向的初中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实习教师存在哪些具体的困难哪?课堂用语所带来的尴尬是否可以有效地转化哪?
英语教学中,实习教师所难以避免的,带有鲜明初中生特点的问题——不恰当的话题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为此本次研究罗列了几类容易被忽视的可能引发学生课堂骚乱或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
事件原因以实习教师的现场教学调查了6所不同地区的初一年级共12个班级的反映情况
My younger brother is a model student.小弟弟
[性倾向]仅有3个班级对该翻译例句没有哄笑反应
take an active part in鸡鸡参加
[性倾向]5个班级有少数男生对该词条出现窃笑
Superman[动画倾向]所有被调查班都对此进行了教学内容外的探讨
You kited me[暴力倾向]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出被杀或杀死同桌的动作
The girl is very beautiful.[性倾向]5个班级出现嘘声
很显然,所举之例句都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经常要碰到的。虽然调查的覆盖范围并不大,且只抽取了带有典型性的初一年级,但现象的出现,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在下课以后访谈了这些实习教师,发现大多数实习教师,对于上述情况根本没有准备,一位开课堂中同时举了“My younger brother和The girl”两个事件的教师称“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也就是说,实习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话题的不恰当。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引起充分的重视。
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习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自处哪?
必须掌握的用语规范应包括三大特性:准确性、启发性、反馈性。
1 准确性:对于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初中学生,语音的异化很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同时,英语课堂中汉语的地位也必须得到承认,一味强调英语,就很容易出现My younger brother的现象,实习教师的语法完整、语音准确是基本功,是师范院校培养应该负责的,在实习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不断自我察觉和自我完善。所以,准确性,包括了英语和汉语两方面的准确,是语意通达,语音曼妙的代名词,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课堂用语状态。
2 启发性:幽默生动的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一个经典的英语课堂案例“同学们,我们看黑板上,俄罗斯和印度的单词首字母是什么啊?”老师指着黑板上的Russia和India说到。“R和I”学生齐声回答。“这两个国家他们和哪个国家都接壤啊?”老师边把R和I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来,一边又问。“和中国……”有同学“抢答”到。“请你告诉老师,中国英语怎么说啊?”老师笑着问他。“China”学生回答。“怎么拼?”老师又追问到,接着该同学字正腔圆地读出了五个字母,就在这时候,老师又划出了Ch作为China的首字母,教室的空气停顿了大约2秒钟,突然有同学喊出了“RICH”,“对,非常好,如果这三个邻国能够互相合作,共同发展,迎接我们的是……”老师又停下,学生接到“RICH”……多么完美的一次教学体验啊,启发的力量从英语的学习一直延伸到国际形势,令人叹为观止。
3 反馈性:反馈性就是教师把储存的语言信息输送给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映,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处于错综复杂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很好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及时反馈、因势利导。而不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教案一路狂奔,这一点与准确性并不矛盾,我们即要积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严谨地教学,也要按照课堂的反应及时调整。
于是,带教老师的指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他们往往经验丰富,很多知识点是接触过的,比如My younger brother,不可能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不笑,就等着实习教师来的时候才笑,当然学生欺负不熟悉的教师也是有可能的,只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师从来没有碰到过此类问题,似乎可能性也偏小了。
所谓良好的“师徒”关系,简单的分析只有两部分,一是实习教师有求知欲,二是实习教师对带教老师有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感。只要具备这两点基本素质,既是被分配的带教老师没有帮助实习教师的主动性,实习教师也往往可以从其他教师等的途径获得同等的帮助。
回到调查的问题来看,比如“My younger brother is a model student.”其实是为了说明模范学生而存在的例句,有经验的老师,完全可以用sister来举例,就规避了“小弟弟”的风险,而如何在出现superman这样的话题时及时控制班级,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引导,就是课堂用语启发性的任务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虽然实习教师在教育实习中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欠缺,但他们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的魄力,比起有经验的年长教师,更善于与学生沟通,接近学生的思维。作为带教老师,应当更多地把经验通过口耳相传、教科研等形式,无私地传播给实习教师乃至刚入职的新教师,只有经验和创新结合起来,丰富课堂用语的形式、规避课堂不恰当用语所带来的风险,这样教师教育的事业才能一代一代永续传承下去,教育实习中也应当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用语;实习教师
课堂用语是教师语言的一部分,所谓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在充当教师角色或在职业性约束环境下的语言。
教师的课堂用语对实习教师意味着什么?对于实习教师而言,教师教育的大学培养阶段,准备了一些系统的、带有深厚理论沉淀的规范用语培养及训练课程,以英语课堂为例,最典型的就是“class begins,stand up…”诸如此类的用语是不容失误的。一旦教师的课堂用语不规范,或者出现明显的口误,整堂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准备,可能化为乌有。对于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应变能力相对不强,知识结构仍有欠缺的实习教师而言,更是如此。
从教育实习层面分析,针对正处于青春期,对存在明显叛逆倾向的初中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实习教师存在哪些具体的困难哪?课堂用语所带来的尴尬是否可以有效地转化哪?
英语教学中,实习教师所难以避免的,带有鲜明初中生特点的问题——不恰当的话题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为此本次研究罗列了几类容易被忽视的可能引发学生课堂骚乱或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
事件原因以实习教师的现场教学调查了6所不同地区的初一年级共12个班级的反映情况
My younger brother is a model student.小弟弟
[性倾向]仅有3个班级对该翻译例句没有哄笑反应
take an active part in鸡鸡参加
[性倾向]5个班级有少数男生对该词条出现窃笑
Superman[动画倾向]所有被调查班都对此进行了教学内容外的探讨
You kited me[暴力倾向]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出被杀或杀死同桌的动作
The girl is very beautiful.[性倾向]5个班级出现嘘声
很显然,所举之例句都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经常要碰到的。虽然调查的覆盖范围并不大,且只抽取了带有典型性的初一年级,但现象的出现,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在下课以后访谈了这些实习教师,发现大多数实习教师,对于上述情况根本没有准备,一位开课堂中同时举了“My younger brother和The girl”两个事件的教师称“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也就是说,实习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话题的不恰当。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引起充分的重视。
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习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自处哪?
必须掌握的用语规范应包括三大特性:准确性、启发性、反馈性。
1 准确性:对于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初中学生,语音的异化很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同时,英语课堂中汉语的地位也必须得到承认,一味强调英语,就很容易出现My younger brother的现象,实习教师的语法完整、语音准确是基本功,是师范院校培养应该负责的,在实习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不断自我察觉和自我完善。所以,准确性,包括了英语和汉语两方面的准确,是语意通达,语音曼妙的代名词,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课堂用语状态。
2 启发性:幽默生动的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一个经典的英语课堂案例“同学们,我们看黑板上,俄罗斯和印度的单词首字母是什么啊?”老师指着黑板上的Russia和India说到。“R和I”学生齐声回答。“这两个国家他们和哪个国家都接壤啊?”老师边把R和I用不同颜色的笔划出来,一边又问。“和中国……”有同学“抢答”到。“请你告诉老师,中国英语怎么说啊?”老师笑着问他。“China”学生回答。“怎么拼?”老师又追问到,接着该同学字正腔圆地读出了五个字母,就在这时候,老师又划出了Ch作为China的首字母,教室的空气停顿了大约2秒钟,突然有同学喊出了“RICH”,“对,非常好,如果这三个邻国能够互相合作,共同发展,迎接我们的是……”老师又停下,学生接到“RICH”……多么完美的一次教学体验啊,启发的力量从英语的学习一直延伸到国际形势,令人叹为观止。
3 反馈性:反馈性就是教师把储存的语言信息输送给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映,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处于错综复杂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很好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及时反馈、因势利导。而不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教案一路狂奔,这一点与准确性并不矛盾,我们即要积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严谨地教学,也要按照课堂的反应及时调整。
于是,带教老师的指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他们往往经验丰富,很多知识点是接触过的,比如My younger brother,不可能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不笑,就等着实习教师来的时候才笑,当然学生欺负不熟悉的教师也是有可能的,只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师从来没有碰到过此类问题,似乎可能性也偏小了。
所谓良好的“师徒”关系,简单的分析只有两部分,一是实习教师有求知欲,二是实习教师对带教老师有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感。只要具备这两点基本素质,既是被分配的带教老师没有帮助实习教师的主动性,实习教师也往往可以从其他教师等的途径获得同等的帮助。
回到调查的问题来看,比如“My younger brother is a model student.”其实是为了说明模范学生而存在的例句,有经验的老师,完全可以用sister来举例,就规避了“小弟弟”的风险,而如何在出现superman这样的话题时及时控制班级,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引导,就是课堂用语启发性的任务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虽然实习教师在教育实习中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欠缺,但他们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的魄力,比起有经验的年长教师,更善于与学生沟通,接近学生的思维。作为带教老师,应当更多地把经验通过口耳相传、教科研等形式,无私地传播给实习教师乃至刚入职的新教师,只有经验和创新结合起来,丰富课堂用语的形式、规避课堂不恰当用语所带来的风险,这样教师教育的事业才能一代一代永续传承下去,教育实习中也应当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