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西方“接受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诗无达诂”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与讨论。文章试结合汉代经学背景、董仲舒思想渊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具体引诗情况,分析董仲舒所提到的“《诗》无达诂”的具体含义,并试辨明其与宋代以后所流行的“诗无达诂”的概念的区别。
关键词:董仲舒;《诗》无达诂;“诗无达诂”
作者简介:吴昭君(1993-),女,汉,四川遂宁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2
一、董仲舒思想及时代背景
董仲舒,西汉人,横跨四帝,但于汉武帝时所做贡献尤大:回答了武帝的三次“策问”,阐释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些思想在历史发展、学术演变的过程中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主父偃迫害,董仲舒被罢官,后从事教学活动,主要教授《公羊春秋》;后在公孙弘的推举之下,董仲舒为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四年后,他称病辞官,仍关心朝廷大事。纵观董仲舒一生,他主要所做的事情,一是“为官”,二是“著书”,始终围绕政治和儒学这两个方面。这和他所处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经历过“文景之治”后的武帝时期,是一个绝对的盛世。但武帝时期已存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董仲舒在此环境下,提出了他的思想,促进“大一统”的形成;从学术环境来看:汉代初年始,就有叔孙通的“设桴鼓而立一王之仪”、贾谊的“定制度、兴礼乐”等思想,说明了儒学思想在政治上已初出头角。并且这时,还出现了一批解释五经的作品,如伏生传《尚书》,胡母生传《春秋》,申公、辕固、韩婴传《诗》等,这些说明了儒家经典与思想,在汉初已经受到了重视。而于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接纳以后,儒学更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另外,“五经”中,《诗》和《春秋》在西汉最受推崇,研究者之多且多为位高权重之人。西汉时期,对于诗经的研究主要分为四派,“鲁诗”、“齐诗”、“韩诗”和后起的“毛诗”。对于《春秋》的研究又有齐学、鲁学之分,董仲舒是“齐学”的代表;另外,董仲舒还吸收了阴阳五行的思想,董仲舒认为“天有十端”,即为“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1](P212)在此“十端”之中,除去天、地、人三者,其他的为阴阳五行,足见阴阳五行思想对董仲舒的影响犹大。
对董仲舒所处的环境和思想源头进行研究、讨论,才能正确理解董仲舒的思想,不让其具体思想理论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二、“《诗》无达诂”及董仲舒引诗情况
“诗无达诂”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曰: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1](P91)因这句话关系到“《诗》无达诂”的解释,历来被人所重视、讨论。对于“所闻”的解释,大多是依据苏舆所说的,认为这是一种惯例,“汉世著述,有统称所闻者,亦有举先师名者,如眭弘传称‘先师董仲舒’,潜夫论考绩篇称‘先师京师’郑志‘称先师棘下生’”[1](P92),以使自己的言论更具有说服力。另外,也有据此推测,“诗无达诂”这一说法,不是董子首创,而是前人所说;诗、易、春秋分别是指《诗经》、《周易》、《春秋》;“达”可解释为“明白的”、“确切的”、“一致的”等意思;对于“诂”字的解释尤为重要。许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汉书》中说申培公解释《诗》时,有这样两句话:“申公始为《诗》传”和“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孔颖达在为《诗》作疏时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可以发现,传、训、诂三字在古代是可以通用的。我们可以知道,“诂”的意思就是“解释”,或者是做注释。因董仲舒所处环境和成长经历,他是很少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因而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他的影响是不大的。但是,从《春秋繁露》整本书来看,他仍感受到了言语的有限性,“《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也者”。[1](P82)对于此种情况,他提出了“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对于“从变”,苏舆的解释是:“盖事若可贯,以义一其归”;对“从变”的解释是“例所难拘者,以变通其滞”;根据苏舆的解释,“奉人”应做“奉天”讲,疑为误筆。书中提到“奉天”的地方较多,如:“奉天而法古”、“上奉天施”等。“从变”、“从义”、“以一奉人”都是在讲理解经书的方法:如果文义明了,则要抓住它的要領;如果文义不明,则要学会变通,换一个角度理解。但最终的归宿都必须是符合“天”的意志的,这是符合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
《春秋繁露》中多处引用《诗经》中的原句,多为“雅”、“颂”。“雅”多为宫廷宴会或朝会时的乐曲。“颂”多为宗庙祭祀的乐曲,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而备受普通老百姓所喜欢的“风”,董子较少引用。对于《诗经》句子的解释,大都是符合原义的,董仲舒没有根据自己的意志、喜好而随意篡改意义。而是恰当的引用这些句子,使自己所说的话更具有说服力,或是证明自己的观点。对于《诗》当中的句子做如此的处理,董仲舒不是第一个人,在先秦时期,各国进行外交活动时,就常使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从董仲舒对《诗经》的具体引用情况可知,他不是在强调,阅读《诗经》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同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已经看到读者的重要性,亦不同于西方的“阐释学”,也没有认识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的思想还未前进到这一步。在西方“接受美学”兴盛的近代,非要把董子的“诗无达诂”于之类比,是有失偏颇的。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即是,在他之前,已有许多人为《诗经》做传,从前文所提到的汉时《诗经》作注的情况可以得到印证。对《诗经》的解释,在我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过。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诗经》丰富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诗经》文义隐约这个特征。王国维:“诗书于六艺中最难读”。 黄侃认为《诗经》因其文义训诂复杂难明,建议在治学开端不要读《诗经》,而是去读文义明了的《史记》。清代经学大师皮锡瑞有一篇题为《经学通论·论<诗>比他经尤难明,其难明者有八》的文章。 三、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
随着西方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传入,“诗无达诂”这一概念受到了重视,1922年10月,我国首次举办了“诗无达诂”专题学术研讨会,将“诗无达诂”视为“中国阐释学”的开端,认为这是中国诗学早熟的一个表现。实际上,从董仲舒“《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的泛化有一個缓慢的发展过程。并且,有关于“阐释学”、注重读者的能动作用的,即泛化以后的“诗无达诂”,有自己漫长的理论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看到文学作品的功用。孟子提出了“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这是我国古代文论上重要的两个解诗方法。“知人论世”说强调了作者对理解作品的重要性。要正确的理解作品,必须要知道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者的思想等;“以意逆志”是说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要尽力去靠近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含义。先秦时期,并未看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而只是重视作者所表达的原本含义。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汉时董仲舒所提出的“《诗》无达诂”并没有达到,近代所说的那么先进的地步,在此之前,我们目前并没有找到“诗无达诂”的理论渊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学欣赏的三个困难:“贵远贱近”、“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向声背实”。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出知音难求,艺术欣赏的困难:“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齐知音,千载其一乎”。他们都看到了文学鉴赏是不容易的,想要求得与作者完全一致的想法是困难的。对此,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法,曹丕认为在文学欣赏中,必须克服上述三个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苍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刘勰提出的“六观说”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
宋代解《诗》风气大变,他们把《诗经》视为文学作品,并加以品味欣赏,故“《诗》无达诂”的观念能自然地泛化为“诗无达诂”。它已经不是董仲舒所陈述的一个客观事实,而是说,诗没有确定一致的解释,读者或者进行文学鉴赏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解诗”。宋代之后,无论是文论上还是具体的实践上,都继承发挥了“诗无达诂”的思想。清代叶燮《原诗》卷四:“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之皮毛。要知古人之意,有不在言者;古人之言,有藏于不见者;古人之字句,有侧见者,有反见者,此可以忽略涉之者乎?”叶燮看到了阅读与读者,是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读诗的方法。此方法是较为恰当的,一方面要尊重原文的含义,另一方面强调不能够局限在原文当中,而要做出自己的解釋。谭献《复堂词话》:“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诗无达诂”这一理论,不单适应于诗歌,还可适用于词、小说等其他文学样式。至此,“诗无达诂”的泛化过程已经完全完成。
综上所述,“《诗》无达诂”和“诗无达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人只是借用董仲舒所提出的这个简明易懂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才能对董仲舒及其理论有正确的定位和评价。但另一方面,不可隔断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都生长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土壤之上,都与解释《诗经》有密切的关系。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的泛化也是必然的趋势。
注释:
[1]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3]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4]叶燮.原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关键词:董仲舒;《诗》无达诂;“诗无达诂”
作者简介:吴昭君(1993-),女,汉,四川遂宁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2
一、董仲舒思想及时代背景
董仲舒,西汉人,横跨四帝,但于汉武帝时所做贡献尤大:回答了武帝的三次“策问”,阐释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些思想在历史发展、学术演变的过程中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主父偃迫害,董仲舒被罢官,后从事教学活动,主要教授《公羊春秋》;后在公孙弘的推举之下,董仲舒为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四年后,他称病辞官,仍关心朝廷大事。纵观董仲舒一生,他主要所做的事情,一是“为官”,二是“著书”,始终围绕政治和儒学这两个方面。这和他所处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经历过“文景之治”后的武帝时期,是一个绝对的盛世。但武帝时期已存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董仲舒在此环境下,提出了他的思想,促进“大一统”的形成;从学术环境来看:汉代初年始,就有叔孙通的“设桴鼓而立一王之仪”、贾谊的“定制度、兴礼乐”等思想,说明了儒学思想在政治上已初出头角。并且这时,还出现了一批解释五经的作品,如伏生传《尚书》,胡母生传《春秋》,申公、辕固、韩婴传《诗》等,这些说明了儒家经典与思想,在汉初已经受到了重视。而于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接纳以后,儒学更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另外,“五经”中,《诗》和《春秋》在西汉最受推崇,研究者之多且多为位高权重之人。西汉时期,对于诗经的研究主要分为四派,“鲁诗”、“齐诗”、“韩诗”和后起的“毛诗”。对于《春秋》的研究又有齐学、鲁学之分,董仲舒是“齐学”的代表;另外,董仲舒还吸收了阴阳五行的思想,董仲舒认为“天有十端”,即为“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1](P212)在此“十端”之中,除去天、地、人三者,其他的为阴阳五行,足见阴阳五行思想对董仲舒的影响犹大。
对董仲舒所处的环境和思想源头进行研究、讨论,才能正确理解董仲舒的思想,不让其具体思想理论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二、“《诗》无达诂”及董仲舒引诗情况
“诗无达诂”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曰: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1](P91)因这句话关系到“《诗》无达诂”的解释,历来被人所重视、讨论。对于“所闻”的解释,大多是依据苏舆所说的,认为这是一种惯例,“汉世著述,有统称所闻者,亦有举先师名者,如眭弘传称‘先师董仲舒’,潜夫论考绩篇称‘先师京师’郑志‘称先师棘下生’”[1](P92),以使自己的言论更具有说服力。另外,也有据此推测,“诗无达诂”这一说法,不是董子首创,而是前人所说;诗、易、春秋分别是指《诗经》、《周易》、《春秋》;“达”可解释为“明白的”、“确切的”、“一致的”等意思;对于“诂”字的解释尤为重要。许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汉书》中说申培公解释《诗》时,有这样两句话:“申公始为《诗》传”和“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孔颖达在为《诗》作疏时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可以发现,传、训、诂三字在古代是可以通用的。我们可以知道,“诂”的意思就是“解释”,或者是做注释。因董仲舒所处环境和成长经历,他是很少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因而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他的影响是不大的。但是,从《春秋繁露》整本书来看,他仍感受到了言语的有限性,“《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也者”。[1](P82)对于此种情况,他提出了“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对于“从变”,苏舆的解释是:“盖事若可贯,以义一其归”;对“从变”的解释是“例所难拘者,以变通其滞”;根据苏舆的解释,“奉人”应做“奉天”讲,疑为误筆。书中提到“奉天”的地方较多,如:“奉天而法古”、“上奉天施”等。“从变”、“从义”、“以一奉人”都是在讲理解经书的方法:如果文义明了,则要抓住它的要領;如果文义不明,则要学会变通,换一个角度理解。但最终的归宿都必须是符合“天”的意志的,这是符合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
《春秋繁露》中多处引用《诗经》中的原句,多为“雅”、“颂”。“雅”多为宫廷宴会或朝会时的乐曲。“颂”多为宗庙祭祀的乐曲,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而备受普通老百姓所喜欢的“风”,董子较少引用。对于《诗经》句子的解释,大都是符合原义的,董仲舒没有根据自己的意志、喜好而随意篡改意义。而是恰当的引用这些句子,使自己所说的话更具有说服力,或是证明自己的观点。对于《诗》当中的句子做如此的处理,董仲舒不是第一个人,在先秦时期,各国进行外交活动时,就常使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从董仲舒对《诗经》的具体引用情况可知,他不是在强调,阅读《诗经》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同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已经看到读者的重要性,亦不同于西方的“阐释学”,也没有认识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的思想还未前进到这一步。在西方“接受美学”兴盛的近代,非要把董子的“诗无达诂”于之类比,是有失偏颇的。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即是,在他之前,已有许多人为《诗经》做传,从前文所提到的汉时《诗经》作注的情况可以得到印证。对《诗经》的解释,在我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过。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诗经》丰富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诗经》文义隐约这个特征。王国维:“诗书于六艺中最难读”。 黄侃认为《诗经》因其文义训诂复杂难明,建议在治学开端不要读《诗经》,而是去读文义明了的《史记》。清代经学大师皮锡瑞有一篇题为《经学通论·论<诗>比他经尤难明,其难明者有八》的文章。 三、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
随着西方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传入,“诗无达诂”这一概念受到了重视,1922年10月,我国首次举办了“诗无达诂”专题学术研讨会,将“诗无达诂”视为“中国阐释学”的开端,认为这是中国诗学早熟的一个表现。实际上,从董仲舒“《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的泛化有一個缓慢的发展过程。并且,有关于“阐释学”、注重读者的能动作用的,即泛化以后的“诗无达诂”,有自己漫长的理论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看到文学作品的功用。孟子提出了“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这是我国古代文论上重要的两个解诗方法。“知人论世”说强调了作者对理解作品的重要性。要正确的理解作品,必须要知道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者的思想等;“以意逆志”是说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要尽力去靠近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含义。先秦时期,并未看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而只是重视作者所表达的原本含义。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汉时董仲舒所提出的“《诗》无达诂”并没有达到,近代所说的那么先进的地步,在此之前,我们目前并没有找到“诗无达诂”的理论渊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学欣赏的三个困难:“贵远贱近”、“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向声背实”。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出知音难求,艺术欣赏的困难:“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齐知音,千载其一乎”。他们都看到了文学鉴赏是不容易的,想要求得与作者完全一致的想法是困难的。对此,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法,曹丕认为在文学欣赏中,必须克服上述三个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苍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刘勰提出的“六观说”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
宋代解《诗》风气大变,他们把《诗经》视为文学作品,并加以品味欣赏,故“《诗》无达诂”的观念能自然地泛化为“诗无达诂”。它已经不是董仲舒所陈述的一个客观事实,而是说,诗没有确定一致的解释,读者或者进行文学鉴赏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解诗”。宋代之后,无论是文论上还是具体的实践上,都继承发挥了“诗无达诂”的思想。清代叶燮《原诗》卷四:“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之皮毛。要知古人之意,有不在言者;古人之言,有藏于不见者;古人之字句,有侧见者,有反见者,此可以忽略涉之者乎?”叶燮看到了阅读与读者,是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读诗的方法。此方法是较为恰当的,一方面要尊重原文的含义,另一方面强调不能够局限在原文当中,而要做出自己的解釋。谭献《复堂词话》:“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诗无达诂”这一理论,不单适应于诗歌,还可适用于词、小说等其他文学样式。至此,“诗无达诂”的泛化过程已经完全完成。
综上所述,“《诗》无达诂”和“诗无达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人只是借用董仲舒所提出的这个简明易懂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才能对董仲舒及其理论有正确的定位和评价。但另一方面,不可隔断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都生长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土壤之上,都与解释《诗经》有密切的关系。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的泛化也是必然的趋势。
注释:
[1]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3]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4]叶燮.原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