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歌唱教学中的鉴赏及表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都是为着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支配、调节、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歌曲鉴赏能力、歌曲表现能力。
  关键词:高中 歌唱中鉴赏及表现 能力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的歌唱模块教学,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音乐课标》(以下简称《课标》)对《歌唱》模块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都是为着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支配、调节、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开展。如果将《课标》中对《唱歌》模块的教学目标定位具体化,我认为,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歌曲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一、歌曲鉴赏能力。能对歌曲创作的艺术品位和歌曲表演者演唱水平进行忠肯的评价;了解歌曲表现的各种形式和各种演唱方法及其表现特点;熟悉一些经典的各种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能够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针对此项能力可从如下是两方面进行培养:
  第一、细心倾听音乐的音响效果。音乐是用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因此,要欣赏音乐,第一步就必须用耳朵去细细倾听,倾听音乐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以及它们是怎样按一定的规律组成了旋律、乐段、乐章;倾听它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和声、复调与配器效果。只有这样,才可能很好地欣赏音乐。正如只有识字的人,才可能阅读文学作品一样,要学会倾昕音乐,人们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
  第二、提高对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的听辨能力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几个基本要素。我们要学会倾听音乐,就要培养自己对这几个音乐要素的昕辨能力。比如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总要听出这首歌曲哪些地方唱得高一些,哪些地方唱得低一些,哪些地方唱得强,哪些地方唱得弱;它用的是什么拍子,速度是快还是慢;它是由男高音唱的,还是由女高音唱的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进一步体会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感情内容。
  如果欣赏者对长拍子短拍子分辨不清,那么他就很难听得出进行曲和圆舞曲有什么不同音乐效果;如果欣赏者对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没有听辨能力,那么就会影响了他对丰富多彩的管弦乐作品的欣赏。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正说明了培养对音乐的几个基本要素的听辨能,是进行音乐欣赏的基础。
  二、歌曲表现能力。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在合唱中,能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作出敏锐的反应。
  我们学校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学生来自乡镇各初级中学,他们的声乐素质差异很大,而且,大部分高中生已过了变声期,因此,非常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发声训练。那么,如何更快、更正确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更完美自如地表现歌曲内容,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效果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具体应注意抓住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与愿望,开启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我在歌唱的第一节课首先将学生们引入聆听的海洋。如聆听《东西南北茉莉花》广东版柔美结实;江苏版婉转流畅;河北版明快直爽;东北版热情奔放。四段茉莉花来自不同的地域,因而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这首歌表现了各地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因而用柔和抒情的女声合唱来表现比较合适。《猎人合唱》用雄厚粗壮的男声合唱更能表现出猎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槟榔树下摇网床》在干净甜美的童声合唱中学生展开联想,体会歌曲的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灿烂阳光下》这首创作于新世纪的合唱,热情赞颂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抒发了人民跟着共产党建设大中国的豪情壮志。歌曲气势磅礴、激情澎湃、格调高昂,因而需要用表现力更强的混声合唱来表现。学生们在不同合唱曲的对比欣赏过程中,感受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的音色特点,如此等等,无不感动着每位学生,优美动听的旋律使他们心灵深处一次次受到净化和洗涤,理想和情操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升华,歌唱的情趣与愿望随之流淌......
  第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技巧。
  正确的歌唱能力一定要有歌唱的技能来支撑,《课标》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技能技巧。"我的办法是采取练声与歌唱"同步走"的原则,把技能的训练贯穿于所有的歌唱实践活动中,多用启发式语言帮助学生体验技能方法的运用,如:"象似......"、"感觉......",而不是单纯的用理论"解剖",并经常不断地启发学生运用音色与情感、想象与情感、审美与情感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歌唱过程中随着情感的变化调整好气息、共鸣、力度、速度等,同时也注意处理好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与技巧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化"自然歌唱的乐趣,以求得歌唱情感与歌唱技能技巧的有机结合。
  高中音乐课程中《歌唱》模块的教学对于老师们来说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却蕴涵着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对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认识模块的目标定位、把握教学重点、采用适合于模块教学的有效方式开展教学,是顺利实施《歌唱》模块教学的关键。仅以此文提出本人对该模块教学开展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林俊卿上海文艺出版社
  [2]《训练歌声》维克多·亚力山大菲而兹著.李维渤译
  [3]《歌唱的艺术》赵梅伯上海音乐出版社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部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写作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文笔功底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也是十分重视的,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学好数学,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乃至终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学好计算,计算是数学基础中的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数学的能力。从长远看,学会计算终身受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浅谈几点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巧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尤其是计算教学,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这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本文对中学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性对策。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加上家庭电脑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建成和完善,加速了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运用,也必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已经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
期刊
初中数学竞赛中的整数对问题,不但涉及到因式分解和方程的有关知识,还要涉及到数论中的相关知识(如整除、奇偶性、质数、合数等),是各类数学竞赛中的热点问题。此类问题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解法灵活、综合性强,因此,倍受关注。本文以近年来各级各类竞赛题中的整数对问题为例,介绍整数对问题的求解策略。  一、利用因式分解  当已知方程的一边能化为两个一次式的积,另一边是一个整数时,通常用分解因式法解决问题。  
期刊
目的:了解音乐干预稳定机械通气患者生理指标(心率、呼吸率、收缩压、舒张压)的效果;了解音乐干预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焦虑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在某综合医院ICU
【中文摘要】:小学数学,应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更快地点燃学生的兴趣,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尽可能多的将课外活水引入课堂,将即时信息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活力,带领学生走得更远。小学生在以多媒体为平台的环境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青涩的过程。至于这枚"青涩"的果子何时生长,何时成熟,一切有赖于数学教师以及一切有心的教育人的努力,有赖于教师用好多媒体这把"双刃剑",有赖于新世纪和
自称呼语的使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来,语言学家们尝试着对称呼语作出明确的界定,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与称呼语有关的说法,如称呼、称谓、面称、尊称、昵称等等,对于这些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稿较现行的《标准》实验稿在保持基本原则和结构框架整体不做大变更的前提下,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价值和教育功能、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局部调整与充实完善,使之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保持一致,与学生对音乐学科认知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水平相适应,更贴近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  一、具体性  对课程性
期刊
内容摘要: 目前钢琴教育的对象是涉及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各种程度的广泛群体,面对不同的对象,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与要求也当有所区别。特别是青少年的钢琴教育得到大部分家长的青睐,家长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学点特长,以便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但大部分家长对钢琴的教育问题却知之甚少,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钢琴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人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钢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