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追求、开发取向、整体架构、主要类型、实施方式与实施成效,“三位一体”校本课程在学校本土生成,既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互为补充,将校本课程有机地纳入常态课程中。
  【关键词】校本课程 三位一体 整体架构 主要类型 实施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11-03
  实施课改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成为热点。但许多校本课程最后流于形式,这多是由于不切合实际,未基于本土,或与国家课程冲突等。如何基于本土,让师生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人,让校本课程可持续运行?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基于“尊重教育”,对学校的文化背景,包括周边的文化资源、历史传统、办学基本条件与背景等进行再统整,开发与研究“三位一体”校本课程。在“三位一体”校本课程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互为补充,校本课程是有机地纳入常态课程中的。唯有如此,才能系统化、常态化运行,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也才能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折射着“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解放人的心灵”“教育的关键在于让每一个孩子绽放生命活力”的教育信条。
  一、“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追求与开发取向
  (一)“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追求
  “三位一體”校本课程凸显了学校自身的价值追求,并化为全体师生广泛认可的价值追求,有机地纳入常态课程中,并最终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其主要追求有三:
  1.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而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等方面。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3.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以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为契机,以校本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为着力点,开展以社会资源为载体、以教师资源为依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建以“群惠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二)“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向
  “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向为学生本位取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问题解决”作为特色课程核心目标。所有课程均紧紧围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设计与建构,直接着眼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运用生活资源作为课程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学生周遭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遴选、生成课程内容。如“垃圾分类”专题,把校园课堂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校园班队课、板报宣传、亲身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介绍垃圾分类的标准及分类方法等环保知识。
  3.非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强调以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探究实践及成果呈现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4.形成学生个人成果。学生的个人成果类型多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完成的结题报告、研究小论文、创意小作品等,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反映与客观依据。
  二、“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架构与类型
  (一)“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
  (二)“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主要类型
  “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类型主要包括主题统合型课程、创新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和社团驱动型课程四大类,每类课程均有自身的目标指向、内容、结构与实施策略。
  1.主题统合型课程
  主题统合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运用学校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发主题领域,分解具有逻辑关联的系列小主题,形成课程结构,学生通过主题探究与实践活动形成课程。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系列课程活动,挖掘育人内涵,合理配置资源,传承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与学生工作有机整合,带领学生经历资料收集、合作研究、实践活动、展示分享等过程,使综合实践课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这四大领域得以在理论与实践中渗透融合。
  2.创新型课程
  创新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目标,开展的创新活动包括科技研究论文写作、科技项目设计与制作、科技实践活动、科技体育、科技创意思维训练等。
  科技节是一个属于所有学生的展示舞台,一、二年级学生的参赛作品充分体现科学幻想宗旨,主题为“变废为宝,从我做起”;五年级学生的“保护鸡蛋”活动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实践活动,学生设计制作的鸡蛋保护装置五花八门。采用的材料更是多种多样,有塑料、纸、吸管、棉花、泡沫等。系列活动真是创意十足、精彩纷呈。
  3.服务学习型课程
  服务学习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有“红十字”服务队、图书管理服务队、小记者站、小荷文学社等。服务学习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这类课程强调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让学生选择活动项目、设计活动方案、亲历活动过程、形成活动成果,进行活动反思、交流与评价。   4.社团驱动型课程
  社团驱动型课程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发挥社团组织的内在驱动力。如我校以学生球类兴趣班为基础,设计“群惠球类校本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打网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的技巧和方法,对球类的起源、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懂得球赛规则,看懂一场球赛;能参加球类竞技运动……书中穿插“学练提示”“学练拓展”“自我评价”等丰富多彩的栏目,既提出问题,也提供练习、交流的方法与平台。
  三、“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
  从课程体系建构来看,课程功能是整合的,课程结构是一体的,在课程实施方式上也需要进行统整,以使各种类型课程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一)课程资源的独特性
  我校特色课程开发采用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切合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其高位架构的“三位一体”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如“群惠球类校本课程”的四种球类课程均围绕一个体系编写:
  (二)课程组织的科学性
  “三位一体”校本课程具有可操作性,富有实效。学校在开设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拓展性课程,该课程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为目标。拓展性课程分特色必修课程和兴趣选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以“限定+自选”为原则,易于操作,使校本课程实施处于常态运作状态。
  如“我们的节日”系列课程设计了多项实践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能力等选择相关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调整各项活动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做相关的修改、删减或补充。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图书室查找,也可以以访问或实地调查的形式进行。体验活动可以结合学校的集体活动或者少先队工作,以中队为单位进行包粽子比赛及观看龙舟赛等。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整个主题进行评价和拓展,也可以请多方人士对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用表格、文字描述或口头表述等多种形式。
  也就是说,充分考虑到校本课程的时效性、变化性等特点,更考虑到教师的时间、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课程的成本等因素,尤其考虑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基础课程衍生的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不但有效地补充了基础课程的不足,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还促进了升学率的提高。这样基于现实的考虑,使这项研究更具生命力。
  (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
  “三位一体”校本课程在规划设计上预设与隐含了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强化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核心素养。校本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都是一个全开放、不断完善的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样的校本课程是开放、多种多样、不断发展的。
  我校特色校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开发,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点、兴趣生长点,在校本课程设置中给每名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具有开放性。
  四、“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效
  (一)获得一致认可
  2016年12月,课题组设计“三位一体”校本课程满意程度学生问卷,对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108名学生进行关于学校各类校本课程满意程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生对各类校本课程均比较满意。例如学生对球类课程的满意度为81.5%。课题组通过问卷统计,了解了学生参加学校校本课程的现状,对学校开展课题实验提供了分析与研究的依据。2018年5月,学校再次对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120位学生实施校本必修课程情况做了问卷调查(学生喜爱请情况),在这次调查中,学生喜欢学校开展的校本必修课程内容达100%,而且开展学科必修课程学习后,也有100%的学生提高了对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问卷科学的评估和选择,学校正在把校本课程真正办成学生喜爱的课程,让校本课程更好地陪伴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形成三个体系
  基于儿童立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三位一体”校本课程始终坚持的基点与目标。我校在对“如何使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个儿童的发展需求,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这个问题的不断追问与探索中,基于学校育人目标,立体重组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从学校顶层设置课程的视角提出了“三位一体”校本课程,形成校本课程必修课、校本课程选修课、校本课程实践课三个体系。
  (三)实验硕果累累
  近两年,学校数十人次获国际、国家、省、市级科技发明、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学生在省男、女体操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市女篮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校艺术团队同样秉持学校的艺术特色传统,在各级别文艺汇演中屡获佳绩。
  我校在开发、实施“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强调本土味,调节各级课程互动,促进教育生活化;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个性化,催化有意义的学习;尊重师生的体验,群以聚力抓特色,走內涵发展之路。学生在生活化、接地气、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学习中既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又促进了学科素养的提升,得到了均衡、完整且有个性的教育;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研究的幸福路子,朝着“人人为学校增值”的方向迈进;学校办学成效凸显,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黄坚定,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校长兼书记,高级教师,福建省首批名校长,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黄坚定工作室”领衔人,厦门市拔尖人才。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2011年伊始,《管理世界》杂志启用(试运行)新网站,新网址是:www.mwm.net.cn。新网站以《管理世界》杂志为主体,主要服务对象为《管理世界》杂志的广大读者、作者和关注中国经
目的:本研究根据核磁共振对后颅窝的成像特点,利用核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越(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及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
目的:   建立听觉剥夺(auditorydeprivation,AD)的动物模型,探索中枢听觉系统发生可塑性变化的相关分子机制。本实验研究了听觉剥夺动物模型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
目的:初步探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对高危HPV感染疾病的治疗作用,寻求BCG治疗抗HPV病毒的证据。研究在细胞水平上BCG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
目的: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案仍存在诸多争议,目前按“意识状态来治疗非丘脑型幕上脑出血的程序化治疗”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但此程序化的治疗仍需要进一步的细化
  目的:初步研究脓毒症时,骨骼肌中GILZ与GR表达的关系,以及GILZ与骨骼肌成肌作用之间的联系。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L6肌细胞,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使用普通鼠血清,实验组使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一种,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范畴,上下运动神经元均会受累,该疾病起病隐匿,发病前期常可以出现肢体疲乏、运动耐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