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改浪潮下先进育人思想涌现,指引教师端正育人态度,改进教学对策,调整专业素养发展轨迹,旨在具备迎接教改挑战能力,为学生学习成长负责。其中,赏识教育是教书育人中“允许失败、承认差异、无限热爱”等成功经验的总结,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殊途共归,教育价值可见一斑。本文通过研究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略,以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综合质量。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使教育富有感染力及人情味。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如下:其一,允许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失败,在失败中收获经验,调动自学主动性,增强抗挫折能力;其二,转变教育观,改变教师严厉形象,使教师更加亲切和蔼,能走进学生的世界,利于知识传导,提高教学质量;其三,在应用赏识教育进程中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多角度渗透该理念,拓宽教育渠道。基于此,为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水平,探析赏识教育应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用的主体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宽容、激励、尊重、信任、提醒,这就需要教师率先明晰教育对象,对其成长规律、心理状态、学习需要有精准把握。小学生科学知识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健全的科学观,对科学现象的解析并不深入,加之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自学等能力有待发展,为此科学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很难保持专注,容易因失败浇熄求知热情,为此需教师在以人为本前提下应用赏识教育,使学生能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充分相信自己,感受科学魅力,加强教育指引。例如,教师在进行“观察水生植物”教学时可鼓励学生在家中养一些水生植物,每周记录观察结果,期间因疏于照料、室内环境等因素植物可能不再生长甚至腐烂,学生将对观察失去兴趣,教师可应用赏识教育接纳学生的失败,鼓励学生重新开始观察,亦可留着停止生长的植物进行后续观察,引导学生重视观察过程,在此进程中感受生命力量,明晰生长条件对水生植物的影响,使观察更为客观,助力学生树立实事求是意识,使学生能高效完成观察水生植物学习任务[1]。
二、教法创新,丰富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模式
为使赏识教育更具实效性,教师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平等对话、共同成长,呵护学生敏感内心世界,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教师要针对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使赏识教育的应用模式更为丰富。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说一说自身感受,将“生活中的静电”视为探究性话题,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探知动能,期间教师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学生思考、观察、阐述结果,指引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分享习惯,使学生能在回答问题时感到满足,优化学习体验,师生互动更加高效。再如,教师在进行“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时可践行“五育融合”理念,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搜集种子同时将其种在花盆中,待成长小苗后栽植到学校花坛或公园中。其中,学生搜集种子、种植小苗、美化环境的过程,就是科学教育(智育)、劳育、美育、德育等教育融合一起高效育人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实践中进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相信自己有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的能力,在“五育融合”中和谐发展,使赏识教育的应用更具实效性,从学生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角度切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三、评价升级,基于“评价+赏识教育”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体系
每個人在成长过程中均渴望得到关爱、理解、尊重、赏识,赏识教育最为鲜明的特征是重视学生的长处,不吝赞美之词,积极表扬学生,使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是优秀的,通过恰当的赏识满足学生精神上的学习成长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评价升级,将赏识教育与教学评价融合在一起,明晰学生小学科学课堂上发展需求,将批评、评价区分开来,避免打击学生在科学世界中的探索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时可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干净的食物包装,引领学生分析上面的信息,期间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思路较窄、信息搜集不全面、表达不主动,为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教师应用赏识教育针对学生食物包装搜集态度、信息分析情况及学习成果等方面予以全方位评价,肯定学生优秀之处,指出学生不足,注意措辞得当,保障赏识教育视角客观,切忌一味抨击或盲目赞美学生,助力学生逐渐提升信息综合处理、观察思考等能力,给学生成长的空间与时间,使“评价+赏识教育”成为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逐步变得优秀的重要育人途径[2]。
结束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养,为此教师要将学生看做赏识教育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加强教改,基于“评价+赏识教育”改进小学科学教评对策,使学生能在赏识教育中感到关心、受到尊重、学习进取,继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莲英.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1):114-115.
[2] 孙红梅.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9):33-34.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校 400700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使教育富有感染力及人情味。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如下:其一,允许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失败,在失败中收获经验,调动自学主动性,增强抗挫折能力;其二,转变教育观,改变教师严厉形象,使教师更加亲切和蔼,能走进学生的世界,利于知识传导,提高教学质量;其三,在应用赏识教育进程中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多角度渗透该理念,拓宽教育渠道。基于此,为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水平,探析赏识教育应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用的主体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宽容、激励、尊重、信任、提醒,这就需要教师率先明晰教育对象,对其成长规律、心理状态、学习需要有精准把握。小学生科学知识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健全的科学观,对科学现象的解析并不深入,加之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自学等能力有待发展,为此科学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很难保持专注,容易因失败浇熄求知热情,为此需教师在以人为本前提下应用赏识教育,使学生能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充分相信自己,感受科学魅力,加强教育指引。例如,教师在进行“观察水生植物”教学时可鼓励学生在家中养一些水生植物,每周记录观察结果,期间因疏于照料、室内环境等因素植物可能不再生长甚至腐烂,学生将对观察失去兴趣,教师可应用赏识教育接纳学生的失败,鼓励学生重新开始观察,亦可留着停止生长的植物进行后续观察,引导学生重视观察过程,在此进程中感受生命力量,明晰生长条件对水生植物的影响,使观察更为客观,助力学生树立实事求是意识,使学生能高效完成观察水生植物学习任务[1]。
二、教法创新,丰富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模式
为使赏识教育更具实效性,教师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平等对话、共同成长,呵护学生敏感内心世界,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教师要针对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使赏识教育的应用模式更为丰富。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说一说自身感受,将“生活中的静电”视为探究性话题,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转化为探知动能,期间教师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学生思考、观察、阐述结果,指引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分享习惯,使学生能在回答问题时感到满足,优化学习体验,师生互动更加高效。再如,教师在进行“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时可践行“五育融合”理念,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搜集种子同时将其种在花盆中,待成长小苗后栽植到学校花坛或公园中。其中,学生搜集种子、种植小苗、美化环境的过程,就是科学教育(智育)、劳育、美育、德育等教育融合一起高效育人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实践中进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相信自己有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的能力,在“五育融合”中和谐发展,使赏识教育的应用更具实效性,从学生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角度切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三、评价升级,基于“评价+赏识教育”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体系
每個人在成长过程中均渴望得到关爱、理解、尊重、赏识,赏识教育最为鲜明的特征是重视学生的长处,不吝赞美之词,积极表扬学生,使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是优秀的,通过恰当的赏识满足学生精神上的学习成长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评价升级,将赏识教育与教学评价融合在一起,明晰学生小学科学课堂上发展需求,将批评、评价区分开来,避免打击学生在科学世界中的探索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时可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干净的食物包装,引领学生分析上面的信息,期间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思路较窄、信息搜集不全面、表达不主动,为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教师应用赏识教育针对学生食物包装搜集态度、信息分析情况及学习成果等方面予以全方位评价,肯定学生优秀之处,指出学生不足,注意措辞得当,保障赏识教育视角客观,切忌一味抨击或盲目赞美学生,助力学生逐渐提升信息综合处理、观察思考等能力,给学生成长的空间与时间,使“评价+赏识教育”成为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逐步变得优秀的重要育人途径[2]。
结束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养,为此教师要将学生看做赏识教育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加强教改,基于“评价+赏识教育”改进小学科学教评对策,使学生能在赏识教育中感到关心、受到尊重、学习进取,继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莲英.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1):114-115.
[2] 孙红梅.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9):33-34.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校 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