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陆游
无此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宋诗精华录》陈衍
那一天,当他凝望着身边这个温婉动人的女子,亲手将家传的凤钗插上她的发髻时,海誓山盟已成多余。
那一天,当她故地重游,瞥见沈园墙上那个深爱的男人为她留下的词时,千言万语终成叹息。
陆游、唐婉。二十年前,他们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陆游自幼饱读诗书,雅善词律。表妹唐婉不仅善解人意,也是当时小有名气的才女。从不谙世事的少年到情窦初开的青春,他们相伴走过兵荒马乱的日子。冬去春来,时间渐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花前月下,他吟诗,她抚琴;小桥流水,她采莲,他勾画。诗行里,音律间,渐渐弥漫着缠绵的情愫,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
终于,他用一只凤钗将她娶进了家门。昏暗的烛光下,红色的嫁衣映衬着她白皙美丽的脸庞,仰头、颔首、浅笑、低眉,她的一举一动在他满含爱意的眼里都是那么诗情画意。她用兰心蕙质、温婉贤淑编织了一张柔情的网,将他环抱在自己的温柔之乡。依旧是他吟诗,她抚琴,他勾画,她采莲,从日上三竿直至夕阳西下,一日又一日,流年平淡却满溢着琴瑟相和的浓情蜜意。他想一辈子这样陪着她,守一进屋,生三五子,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
可三年后,因为“无后为大”,因为“八字不合”,因为“疏淡母亲”,因为“无心功名”,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作为孝子的他不得不遵从母命,离开深爱的她。那只曾被他用来与她写词作画的笔,今日提起来却似有千斤重,这一纸休书啊,他怎能狠心着墨。一边是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一边是如胶似漆许下山盟之约的爱人,他心如刀割却无从选择。强忍着悲痛,他大笔一挥,从母所愿,在历史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孝”字。可感情岂是一纸休书就能够剪断的,一对痴男怨女终日牵挂彼此,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后来,他为她安排了一处秘密住所,远远地逃离母亲,在那里他们过着更加闲云野鹤的生活。无奈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陆母还是知道了此事,并大为震怒,无情地将二人拆散,继而做主帮陆游娶了王氏为妻,而唐婉也嫁作他人妇。
红烛高照时,他再无心思端详身边的妻子,闭上眼,唐婉的一颦一笑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窗上的大红喜字是那么刺眼,他默默地吹灭蜡烛,让黑夜将自己的心事掩藏。
之后的陆游,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三年后,二十七岁的他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他凭借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华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应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他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佳人不再,仕途重挫,郁郁不得志的陆游回到家乡,迷惑了人生。于是出入于酒肆,放浪于街头,他吟诗作对,吞噬韶光。
绍兴二十年,因当朝宰相秦桧迫害,礼部会试陆游再次失利。忧愁的陆游独自走进沈园,这个此后让他寄情半生的地方。徜徉于园中小径,远远的,他好似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形,如此纤弱,如此曼妙,这个女子就是唐婉。他愣在那里,一动不动,心中埋藏已久的往事似清风拂过,尘土散尽,露出磨灭不去的印记。偶然间抬眼的唐婉也看见了远处的陆游。带着期待,带着遗憾,带着不甘,二人渐渐的走近,走近,走近……如今,已无执手,唯有泪眼相看。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场景如今真实地摆在眼前,而一瞬间的悸动之后,却只剩万语千言如鲠在喉。她朝他浅浅微笑,客气地寒暄,然后提起千斤之重的脚步,慢慢从他身边走过,渐行渐远。他呆呆地目送着她走进湖上的一座楼榭,与一男子相对而坐,不断回味着她的微笑和只言片语。
她差人送去一杯酒,邀他相坐,他得知那位男子正是她的夫婿,黯然离去。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六年的思恋和如今的物是人非禁锢了陆游的心神,脑中当年和唐婉葳蕤年华的记忆扶着陆游的手,挥洒于沈园白墙之上——千古绝唱《钗头凤》。愁情永远是红绳,系于两人心头。因为相连,所以铭记;因为交织,所以情殇;因为相隔,所以断肠。那头的唐婉,因为这六年后的陆游,心中已被埋藏的情愫破土而出,今朝的悲喜堆叠往日的思绪,虽知破镜,虽知难圆,虽知又与何人说,但终难冲出情网,编织《钗头凤》,以念陆游,随后香消玉殒。这一沈园,这一偶遇,无情地告诉两人,有一种再见,永不再见。这时,落寞的陆游因为秦桧的病死而又受朝廷重用,赐进士,赴北伐,终成宝华阁侍制。但此时的唐婉与陆游天上人间。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钗头凤》唐婉
浪漫诗篇
钗头凤
梁启超曾赞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而一首《钗头凤》却演绎出了放翁的儿女情长。他说“错!错!错!”,他说“莫!莫!莫!”,他对唐婉一生的痴情和悲痛只剩下这六个字的无助与无奈。一个传世的爱国诗人,一个伟大的抗金英雄;一个痴情的丈夫,一个温柔的男人,这是何等的落差与极限。在陆游身上,它们委婉而伤感地融化于一颗心,让后人倾羡于唐婉的美丽,让后人品尝两首《钗头凤》中的伤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七执红牙板,写流水小爱;“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少游持木折扇,显放荡不羁。这些文人墨客为文学史勾勒出一个姹紫嫣红的年代,让后人沉醉于他们的潇洒和文采。但当我们读到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心弦才真真切切地被拨动。虽相隔近千年,爱却是不变的主题。这对被所谓的教条、世俗拆散的伉俪,漫延几千年,感动着整个民族。他们让诗词史上多了一行简单悠远的文字,清新脱俗,缠绵悱恻,告诉我们浪漫不一定要驻足万花丛中,多年的笔,只为一个女子而挥洒, 虽结局凄惨,也一样浪漫。
倘若当年的陆游与唐婉双宿双飞、厮守到老,那么他们是幸福的;而事实大相径庭,造就了这般绝唱,我们是骄傲的。无需崇拜普希金的为爱战死,无需惊羡罗曼·加里的为爱自尽,因为早在它们之前,我们就有一位狂放而温柔的诗人,在书房,在军帐,在沈园,用尽半生精力只为写一段名叫“唐婉”的篇章。
原来古人也可以浪漫,原来古人比我们浪漫。“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这是陆游梦中的沈园;“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陆游最后一次驻足沈园。因为唐婉,陆游记住了沈园;因为沈园,陆游可常想起唐婉。凄惨的故事在沈园到达高潮,美丽的故事在沈园开始蔓延。
无论谁对谁错,无论世难情薄,陆游和唐婉早已成此番无奈。“桃花落,闲池阁,莫!莫!莫! 角声寒,夜阑珊,瞒!瞒!瞒!”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陆游
无此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宋诗精华录》陈衍
那一天,当他凝望着身边这个温婉动人的女子,亲手将家传的凤钗插上她的发髻时,海誓山盟已成多余。
那一天,当她故地重游,瞥见沈园墙上那个深爱的男人为她留下的词时,千言万语终成叹息。
陆游、唐婉。二十年前,他们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陆游自幼饱读诗书,雅善词律。表妹唐婉不仅善解人意,也是当时小有名气的才女。从不谙世事的少年到情窦初开的青春,他们相伴走过兵荒马乱的日子。冬去春来,时间渐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花前月下,他吟诗,她抚琴;小桥流水,她采莲,他勾画。诗行里,音律间,渐渐弥漫着缠绵的情愫,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
终于,他用一只凤钗将她娶进了家门。昏暗的烛光下,红色的嫁衣映衬着她白皙美丽的脸庞,仰头、颔首、浅笑、低眉,她的一举一动在他满含爱意的眼里都是那么诗情画意。她用兰心蕙质、温婉贤淑编织了一张柔情的网,将他环抱在自己的温柔之乡。依旧是他吟诗,她抚琴,他勾画,她采莲,从日上三竿直至夕阳西下,一日又一日,流年平淡却满溢着琴瑟相和的浓情蜜意。他想一辈子这样陪着她,守一进屋,生三五子,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
可三年后,因为“无后为大”,因为“八字不合”,因为“疏淡母亲”,因为“无心功名”,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作为孝子的他不得不遵从母命,离开深爱的她。那只曾被他用来与她写词作画的笔,今日提起来却似有千斤重,这一纸休书啊,他怎能狠心着墨。一边是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一边是如胶似漆许下山盟之约的爱人,他心如刀割却无从选择。强忍着悲痛,他大笔一挥,从母所愿,在历史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孝”字。可感情岂是一纸休书就能够剪断的,一对痴男怨女终日牵挂彼此,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后来,他为她安排了一处秘密住所,远远地逃离母亲,在那里他们过着更加闲云野鹤的生活。无奈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陆母还是知道了此事,并大为震怒,无情地将二人拆散,继而做主帮陆游娶了王氏为妻,而唐婉也嫁作他人妇。
红烛高照时,他再无心思端详身边的妻子,闭上眼,唐婉的一颦一笑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窗上的大红喜字是那么刺眼,他默默地吹灭蜡烛,让黑夜将自己的心事掩藏。
之后的陆游,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三年后,二十七岁的他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他凭借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华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应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他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佳人不再,仕途重挫,郁郁不得志的陆游回到家乡,迷惑了人生。于是出入于酒肆,放浪于街头,他吟诗作对,吞噬韶光。
绍兴二十年,因当朝宰相秦桧迫害,礼部会试陆游再次失利。忧愁的陆游独自走进沈园,这个此后让他寄情半生的地方。徜徉于园中小径,远远的,他好似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形,如此纤弱,如此曼妙,这个女子就是唐婉。他愣在那里,一动不动,心中埋藏已久的往事似清风拂过,尘土散尽,露出磨灭不去的印记。偶然间抬眼的唐婉也看见了远处的陆游。带着期待,带着遗憾,带着不甘,二人渐渐的走近,走近,走近……如今,已无执手,唯有泪眼相看。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场景如今真实地摆在眼前,而一瞬间的悸动之后,却只剩万语千言如鲠在喉。她朝他浅浅微笑,客气地寒暄,然后提起千斤之重的脚步,慢慢从他身边走过,渐行渐远。他呆呆地目送着她走进湖上的一座楼榭,与一男子相对而坐,不断回味着她的微笑和只言片语。
她差人送去一杯酒,邀他相坐,他得知那位男子正是她的夫婿,黯然离去。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六年的思恋和如今的物是人非禁锢了陆游的心神,脑中当年和唐婉葳蕤年华的记忆扶着陆游的手,挥洒于沈园白墙之上——千古绝唱《钗头凤》。愁情永远是红绳,系于两人心头。因为相连,所以铭记;因为交织,所以情殇;因为相隔,所以断肠。那头的唐婉,因为这六年后的陆游,心中已被埋藏的情愫破土而出,今朝的悲喜堆叠往日的思绪,虽知破镜,虽知难圆,虽知又与何人说,但终难冲出情网,编织《钗头凤》,以念陆游,随后香消玉殒。这一沈园,这一偶遇,无情地告诉两人,有一种再见,永不再见。这时,落寞的陆游因为秦桧的病死而又受朝廷重用,赐进士,赴北伐,终成宝华阁侍制。但此时的唐婉与陆游天上人间。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钗头凤》唐婉
浪漫诗篇
钗头凤
梁启超曾赞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而一首《钗头凤》却演绎出了放翁的儿女情长。他说“错!错!错!”,他说“莫!莫!莫!”,他对唐婉一生的痴情和悲痛只剩下这六个字的无助与无奈。一个传世的爱国诗人,一个伟大的抗金英雄;一个痴情的丈夫,一个温柔的男人,这是何等的落差与极限。在陆游身上,它们委婉而伤感地融化于一颗心,让后人倾羡于唐婉的美丽,让后人品尝两首《钗头凤》中的伤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七执红牙板,写流水小爱;“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少游持木折扇,显放荡不羁。这些文人墨客为文学史勾勒出一个姹紫嫣红的年代,让后人沉醉于他们的潇洒和文采。但当我们读到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心弦才真真切切地被拨动。虽相隔近千年,爱却是不变的主题。这对被所谓的教条、世俗拆散的伉俪,漫延几千年,感动着整个民族。他们让诗词史上多了一行简单悠远的文字,清新脱俗,缠绵悱恻,告诉我们浪漫不一定要驻足万花丛中,多年的笔,只为一个女子而挥洒, 虽结局凄惨,也一样浪漫。
倘若当年的陆游与唐婉双宿双飞、厮守到老,那么他们是幸福的;而事实大相径庭,造就了这般绝唱,我们是骄傲的。无需崇拜普希金的为爱战死,无需惊羡罗曼·加里的为爱自尽,因为早在它们之前,我们就有一位狂放而温柔的诗人,在书房,在军帐,在沈园,用尽半生精力只为写一段名叫“唐婉”的篇章。
原来古人也可以浪漫,原来古人比我们浪漫。“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这是陆游梦中的沈园;“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陆游最后一次驻足沈园。因为唐婉,陆游记住了沈园;因为沈园,陆游可常想起唐婉。凄惨的故事在沈园到达高潮,美丽的故事在沈园开始蔓延。
无论谁对谁错,无论世难情薄,陆游和唐婉早已成此番无奈。“桃花落,闲池阁,莫!莫!莫! 角声寒,夜阑珊,瞒!瞒!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