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组织形式的科学化是推动武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武术教育质量的根本动力。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遵循“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的要求外,要处理好教学内容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除此,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好传统与现实,本国实际和区域关系。高校武术教学在提高师资、教材、教学内容设计建设的同时,应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意识。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发展
一、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概况
1961 年的《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大纲》把武术列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1978 年,武术在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中正式立项,在培养武术专业人才有了保障,并规定武术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1996 年,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中,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自 1994 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高等院校武术专项比赛,形成高校武术的固定赛制。1998 年,体育专业中增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时至今日,高校武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尽管如此,高校武术教育仍存在着问题。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材的编写,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深入分析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已是摆在武术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们知识不断积累与创新的场所,教师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义务与责任,武术教师有着传授与弘扬中华武术的职责。其次,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都较高,高校教育成为武术传播与继承的有效途径。因此,将武术纳入教学大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部分武术套路的传授,有侧重地选择武术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从而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性。高校教育是传统武术传播、普及和继承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武术课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武术课在各高校整个培养方案中的教学时数非常有限,武术内容的比例只有 8%,还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就没有设武术教学内容。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但项目很单调。武术课自身特点限制,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内容非常丰富,技术复杂,方向路线变化大,学生普遍反映难记、难学。在武术课结束一周后对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基本掌握的学生占 10%。由于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武术项目的规模变得更小,以致阻碍了武术的发展。
(二)教材陈旧
学校的武术课内容一直延用 1956 年国家体委汇编的教材,变化不大。从各个学校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开展武术课的内容为五步拳和 24 式简化太极拳,还有少数高校教授初级剑,学生普遍反映渴求学到更多的武术项目,但无奈学校未予开展,进而造成武术的选择面不宽,使之缺乏吸引力,上课时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
(三)专业武术教师匮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名师出高徒”,武术教师首先自己要学好武术的基本知识,熟练地掌握武术教材,钻研教材和教法,具备学好、教好武术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要力求动作准确,以保证突出武术特有的精、气、神协调统一的运动风格和特点。在讲解时吐字要清晰,要把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都讲清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武术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即哲学、政治、军事、宗教、艺术、医学理论以及社会习俗的影响。而体育教师了解技能之外的相关知识不多,在教学中不可能现身说法,旁引博论。
(四)专业素质薄弱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学习武术中会出现力量不足,力点不明确,路线混乱,动作不到位等错误。学生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对武术的表演性和技击性比较感兴趣,急于求成的心理比较明显,在学习中经常出现动作不到位的现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武术学习的重要性,造成了被动、消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学习武术是为了“混日子”、应付老师的“差事”,或为了学点功夫,去逞强斗狠等。
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一)在教学中增加传统武术内容与养生功法
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又比较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教学中力求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富有技击含义和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如传统武术养生功法、技击方法、经典套路等,让学生在健身养生、娱乐修性、技击格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二)保证学生必修课次数,增加武术课选修和课余练习时间
武术的内容决定了要在短时间内学好是难以实现的,可以增加武术选修课的课时或者增加课外辅导时间来系统学习一些终身可以受用和练习的内容。
(三)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武术氛围
通过校园报刊、广播组织宣传活动,举办武术观摩比赛、武术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进行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四)扶持学校武术社团组织的建立
学校中建立以体育教师为主要负责人,以喜爱武术的学生为主体的武术社团,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研究训练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五)开展观摩比赛和表演活动
通过经常性的观摩比赛和展示活动,把活灵活现的中国功夫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增强意识培养,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的把崇文尚武的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武术的普及和发展才能实现。
作者简介:薛良磊(1982~),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发展
一、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概况
1961 年的《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大纲》把武术列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1978 年,武术在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中正式立项,在培养武术专业人才有了保障,并规定武术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1996 年,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中,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自 1994 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高等院校武术专项比赛,形成高校武术的固定赛制。1998 年,体育专业中增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时至今日,高校武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尽管如此,高校武术教育仍存在着问题。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材的编写,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深入分析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已是摆在武术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们知识不断积累与创新的场所,教师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义务与责任,武术教师有着传授与弘扬中华武术的职责。其次,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都较高,高校教育成为武术传播与继承的有效途径。因此,将武术纳入教学大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部分武术套路的传授,有侧重地选择武术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从而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性。高校教育是传统武术传播、普及和继承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武术课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武术课在各高校整个培养方案中的教学时数非常有限,武术内容的比例只有 8%,还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就没有设武术教学内容。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但项目很单调。武术课自身特点限制,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内容非常丰富,技术复杂,方向路线变化大,学生普遍反映难记、难学。在武术课结束一周后对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基本掌握的学生占 10%。由于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武术项目的规模变得更小,以致阻碍了武术的发展。
(二)教材陈旧
学校的武术课内容一直延用 1956 年国家体委汇编的教材,变化不大。从各个学校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开展武术课的内容为五步拳和 24 式简化太极拳,还有少数高校教授初级剑,学生普遍反映渴求学到更多的武术项目,但无奈学校未予开展,进而造成武术的选择面不宽,使之缺乏吸引力,上课时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
(三)专业武术教师匮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名师出高徒”,武术教师首先自己要学好武术的基本知识,熟练地掌握武术教材,钻研教材和教法,具备学好、教好武术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要力求动作准确,以保证突出武术特有的精、气、神协调统一的运动风格和特点。在讲解时吐字要清晰,要把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都讲清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武术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即哲学、政治、军事、宗教、艺术、医学理论以及社会习俗的影响。而体育教师了解技能之外的相关知识不多,在教学中不可能现身说法,旁引博论。
(四)专业素质薄弱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学习武术中会出现力量不足,力点不明确,路线混乱,动作不到位等错误。学生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对武术的表演性和技击性比较感兴趣,急于求成的心理比较明显,在学习中经常出现动作不到位的现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武术学习的重要性,造成了被动、消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学习武术是为了“混日子”、应付老师的“差事”,或为了学点功夫,去逞强斗狠等。
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一)在教学中增加传统武术内容与养生功法
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又比较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教学中力求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富有技击含义和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如传统武术养生功法、技击方法、经典套路等,让学生在健身养生、娱乐修性、技击格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二)保证学生必修课次数,增加武术课选修和课余练习时间
武术的内容决定了要在短时间内学好是难以实现的,可以增加武术选修课的课时或者增加课外辅导时间来系统学习一些终身可以受用和练习的内容。
(三)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武术氛围
通过校园报刊、广播组织宣传活动,举办武术观摩比赛、武术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进行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四)扶持学校武术社团组织的建立
学校中建立以体育教师为主要负责人,以喜爱武术的学生为主体的武术社团,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研究训练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五)开展观摩比赛和表演活动
通过经常性的观摩比赛和展示活动,把活灵活现的中国功夫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增强意识培养,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的把崇文尚武的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武术的普及和发展才能实现。
作者简介:薛良磊(1982~),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