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的奇葩:麦秆画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y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秆画,又叫麦秆贴,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是我国古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它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称。
  [麦秆画的起源]
  据考证小麦先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中国的西部地区。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子。 商周时期,麦子已入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时期,麦子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作物了。《左传》记载,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当时都有小麦生产。
  从麦子出现在古中国的那一天起,我们聪慧的祖先就开始以麦秆为原材料进行艺术画的创作了,但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传说中的麦秆画长期以来难觅其踪,直至秦怀王墓发掘时才出土面世。发掘出的麦秆画原作虽经两千多年腐蚀,仍然色泽鲜明,不失古朴本色,令人叹为观止。另有传说: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万般无奈,藏于麦地之中,麦草随即化为树林保护刘秀。因此当地人视麦草为祈福迎祥之草,遂制作麦草画,供奉朝廷。
  依此传说,东汉年间麦秆画的艺术层次与寓意又有了历史性的发展与升华。作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小麦历来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古人祭祀天地就赋予了小麦极高的地位,它象征丰收和财富。麦秆画也因为它的材质来源而不仅有浓厚的民间味道,又有着吉祥高贵的象征意味。
  然而在封建的农耕社会,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却也十分稀罕,更因其作为皇家贡品,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作为奇艺在皇室贵族间赏析珍藏。老一辈民间艺术家呕心沥血挖掘研究古老的工艺技术,大胆进行实践,使麦秆画这一民间瑰宝重现人间。
  [制作程序]
  麦秆画采用纯天然原料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着色采取熨烫方法,保证了产品的形色不变和长期保存。它工艺制作精细奇巧,设计融合了古典与时尚元素,构图万变,效果令人惊叹。麦秆画有多种规格和图案,产品题材涵盖人物、人体、建筑、风景、花卉、花鸟、卡通、动物、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兼有现代与仿古风格、纯色与彩色工艺。其采用纯手工制作、不可严格复制的艺术特点,使其市场价值非一般装饰品所能比拟。
  麦秆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工序全凭手工完成。首先要对采集的麦秆进行熏、蒸、烫、漂等二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处理,让它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一般不着色。
  需先将麦秆浸泡、熏蒸、漂洗,然后剖开整平,再进行熏烫,充分利用麦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结合温度的高低变化,对熏烫部位分轻重缓急灵活处理,技术上吸收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经剪、裁、印、贴等工序,才能制作出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从大的方面归纳,制作工序可分为拼料、下料、烫料、粘贴、装裱等步骤,每一步骤中还可细分多道小步骤。
  制成的麦秆画一般光泽透亮,艺术感染力强,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画中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艺术特点]
  麦秆画由于取材独特,工艺别致,画面立体感强,且保持了麦秆的光泽和烘烤烫熨出的本色不褪。呈现出古朴曲雅,富丽堂皇的神奇美感,如做成嫦娥奔月或仕女图则飘飘欲仙;做成动物,则栩栩如生;做成山水,如临其境;做成花鸟,如闻其声。具有极强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作品赏析]
  叶舞秋红
  作品通过枫叶在秋风中飞舞飘落的动人画面,表现大自然固有的美丽与浪漫,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生的讴歌和向往。(见图一)
  一剪梅
  作品以创新性的麦秆画原色立体制作工艺,表现雪中寒梅的傲美身姿,以唯美的工艺手法表现出动人的自然美景,传达了对自在、自由、自然生机的美好感受。梅花突破性地采用立体工艺制作,以精致细腻独到的处理工艺,充分表现出麦秆画如丝绸绫缎一样光洁的质地和传神的艺术效果。(见图二)
  新华美吉祥
  作品以群孔雀加配牡丹的大气构图,以麦秆画精到的原色制作工艺,充分表现出麦秆画的炫目质感和杰出工艺,传达华丽、吉祥的极致理想的艺术意境,表达对理想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见图三)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主题课程创设适合孩子们的艺术区域,通过与各区域的相结合让艺术遍地开花;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创意想象将艺术区作品的种子在各个区域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让艺术在各个区域中茁壮成长。  【关键字】 课程;艺术;区域;延伸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环境创设的目的主要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幼儿是不可缺少的参与
探望权是基于家庭成员之间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法定权利和义务,2001年《婚姻法》中的增加了探望权的新规定,其赋予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之父母一方的权利。但在目前我国法律中未
【摘 要】 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色彩知识融入到作品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色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色彩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色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视觉感受,对学生审美体验的积累起到积极的作用。将色彩知识融入绘画之中,能提高生活品味,促进学生对色彩的理解。色彩能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表达内心的情感
【摘 要】 相比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中物理的难度明显提升。因此,作为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在学习高一物理的时候总是会产生许多困惑。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浅显论述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些困惑与对策。  【关键词】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困惑对策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都是在初中学习阶段出类拔萃的学生。或者说,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都学有余力,学
【摘 要】 体育课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作为学生品德教育的基地。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体育课堂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关键词】 合作意识;初中体育课;有效培养  新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其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一个好的身体是进行其他学习的基础。体育课作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对学生
普通话水平测试信度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从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看,进一步提升测试信度,必须追求测试系统更科学、测试技术更过硬、测试管理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