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读经典名著,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的人文价值、精神不断地提高。本文笔者试就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方法进行简要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初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在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中强调,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现状及原因
现在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尤其是农村中学,名著教学更是问题多多: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这是摆在每一位农村语文教师面前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1.师生对名著阅读重视不够。由于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以考试作为学生能力的评价手段。再加上家长的不重视,不愿为孩子买书,学生手中的课外书寥寥无几。学生阅读的文章多数是书本篇章,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只能将名著分解的支离破碎,侧重考试的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被讲析与练习占用。在课外时间,学生也忙于作业练习,名著阅读时间也较少。
2.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喜欢有深奥含义的文学名著,更喜欢快餐式文化。文学名著通常具有特定地区风格、特定人物、特定时代,因而与学生所生活的年代的差距较大,加之学生生活经验、思维等方面的限制,会感觉名著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故不愿深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没有将名著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而,学生认为名著学习用处不大。其次,教学设计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从课前导读入手来把握文章背景。但导读中的总结概括,让学生先入为主,因而就难以积极思索名著内容。同时,为应对考试,教师反复强调考试名著中的知识点,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这就破坏了名著的整体美感,影响了学生对名著的整体感知。
二、措施及方法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改变现状,首先要从思想入手,教师要认识到读整本名著的必要性。从实际考试情况来看,从2012年开始,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的名著阅读题已不再只考书上的篇章,仅靠读课本上的名著篇章已无法完成试卷上的题目,这也逼着师生必须重视名著阅读了。
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名著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意味着需要开展名著阅读。所以,教师需要以阅读导师这一角色出现,而并非名著讲述者。由名著解读转向名著介绍,以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使其在课后展开自主阅读。当然,这一方式需要常态化,以促进学生坚持名著阅读,形成名著阅读习惯。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谈谈自己对名著的读后感,并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课前预习,自由讨论,以提高教学效果。苏教版每学期课本要求读一本名著,学生必须人手一本。以七年级上册中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我先要求学生看看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综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规定每天必须花的时间,必须读完的页数,要求学生最好以一章为一个单位,2至4天完成一章的阅读,每读完一章想想主要内容是什么。再在班内贴出一张统计表,选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了解和调控。比如阅读进度太快的同学,老师可以与之谈谈读后的感受,若效果不好,就及时提醒他注意阅读的质量,避免学生盲目跟风,只求速度,不讲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以求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进行阅读积累具体的方法有:1.制作常识卡片。即摘录下书名、作者、国籍及主人公的名字和性格特征。2.写故事梗概。学生可结合书前面的序言写一则3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3.摘抄精彩片段。可以每周一篇,也可根据书的内容的多少订下总的摘抄篇数,各篇不能是相连的内容,每篇不少于200字。4.写片段简评。最好是写所摘的精彩片段的评析,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5.写读后感。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体味小说给自己的人生启示。
第四,适当运用现代化手段。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借助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影视资源,以调动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对比原著与影视作品。如《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被多次拍摄为影视。不同的拍摄,对原著有着一定的变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则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有何不同?改动后拍摄为影视剧好不好?这些影视剧还可以表述原著含义吗?与原著相比,学生对影视剧的《西游记》的了解更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原著与影视剧的对比,可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究兴趣。此外,教师还可组织读书交流会。当学生碰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则可指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解决,以增强学生成功体验,使其更有阅读热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 读经典名著,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的人文价值、精神不断地提高。 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塑造学生的人格有很大的好处。学生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熏陶,比教师和家长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名著阅读的作用吧!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初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在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中强调,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现状及原因
现在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尤其是农村中学,名著教学更是问题多多: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这是摆在每一位农村语文教师面前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1.师生对名著阅读重视不够。由于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以考试作为学生能力的评价手段。再加上家长的不重视,不愿为孩子买书,学生手中的课外书寥寥无几。学生阅读的文章多数是书本篇章,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只能将名著分解的支离破碎,侧重考试的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被讲析与练习占用。在课外时间,学生也忙于作业练习,名著阅读时间也较少。
2.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喜欢有深奥含义的文学名著,更喜欢快餐式文化。文学名著通常具有特定地区风格、特定人物、特定时代,因而与学生所生活的年代的差距较大,加之学生生活经验、思维等方面的限制,会感觉名著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故不愿深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没有将名著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而,学生认为名著学习用处不大。其次,教学设计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从课前导读入手来把握文章背景。但导读中的总结概括,让学生先入为主,因而就难以积极思索名著内容。同时,为应对考试,教师反复强调考试名著中的知识点,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这就破坏了名著的整体美感,影响了学生对名著的整体感知。
二、措施及方法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改变现状,首先要从思想入手,教师要认识到读整本名著的必要性。从实际考试情况来看,从2012年开始,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的名著阅读题已不再只考书上的篇章,仅靠读课本上的名著篇章已无法完成试卷上的题目,这也逼着师生必须重视名著阅读了。
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名著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意味着需要开展名著阅读。所以,教师需要以阅读导师这一角色出现,而并非名著讲述者。由名著解读转向名著介绍,以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使其在课后展开自主阅读。当然,这一方式需要常态化,以促进学生坚持名著阅读,形成名著阅读习惯。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谈谈自己对名著的读后感,并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课前预习,自由讨论,以提高教学效果。苏教版每学期课本要求读一本名著,学生必须人手一本。以七年级上册中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我先要求学生看看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综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规定每天必须花的时间,必须读完的页数,要求学生最好以一章为一个单位,2至4天完成一章的阅读,每读完一章想想主要内容是什么。再在班内贴出一张统计表,选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了解和调控。比如阅读进度太快的同学,老师可以与之谈谈读后的感受,若效果不好,就及时提醒他注意阅读的质量,避免学生盲目跟风,只求速度,不讲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以求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进行阅读积累具体的方法有:1.制作常识卡片。即摘录下书名、作者、国籍及主人公的名字和性格特征。2.写故事梗概。学生可结合书前面的序言写一则3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3.摘抄精彩片段。可以每周一篇,也可根据书的内容的多少订下总的摘抄篇数,各篇不能是相连的内容,每篇不少于200字。4.写片段简评。最好是写所摘的精彩片段的评析,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5.写读后感。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体味小说给自己的人生启示。
第四,适当运用现代化手段。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借助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影视资源,以调动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对比原著与影视作品。如《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被多次拍摄为影视。不同的拍摄,对原著有着一定的变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则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有何不同?改动后拍摄为影视剧好不好?这些影视剧还可以表述原著含义吗?与原著相比,学生对影视剧的《西游记》的了解更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原著与影视剧的对比,可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究兴趣。此外,教师还可组织读书交流会。当学生碰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则可指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解决,以增强学生成功体验,使其更有阅读热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 读经典名著,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的人文价值、精神不断地提高。 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塑造学生的人格有很大的好处。学生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熏陶,比教师和家长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名著阅读的作用吧!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