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这些老建筑,我们的城市没有厚度
文/靳伟华
在我的印象中,最近的十年,是我国城市化步伐最快的时期。一个 “拆” 字让无数人欢天喜地告别蜗居时代,过上体面的生活;但也是这个“拆”字,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同质化而分不出彼此。三环以外的北京和内环线以外的上海比较,除了道路宽一点,一样的摩登,真的看不出有啥不同。但原本,它们有着南北截然不同的身姿、格调和底蕴。
突然想起1999年,我上北京采访两会那会儿。政协文化界小组会上,王蒙等委员们最激动的话题,是呼吁制止北京平安街的拓宽,这条紫禁城后面的大街,被认为是展示北京数百年文化沉积的历史画廊,拓宽意味着摧毁。但文物“摆设”作用似乎远远比不上交通困境下倒逼道路拓宽来得更实际,平安街最后还是变成了平安大道。我想,一定有许多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在这样的大建设中被拆毁了,但在一个充满原始动力要甩掉贫穷落后帽子、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步伐的社会,这样的野蛮行为是会被很多人原谅的。
因为,几十年来我们传承了一种叫“不破不立”的思想,要建设一个新世界,就要打碎一个旧世界。将这个思维用到城市建设,就是以“拆”字为基础的新建,况且,我们的确有那么多破旧的、丑陋不堪的建筑需要推倒,的确在居住上欠了老百姓很多“债”需要还。
如今的中国,可以说,大部分城市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舞台上穿戴时尚又化了妆的姑娘,难怪有美国友人来中国后失望道:这哪里看得出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看上去比我们美国还新。
陈凯歌曾经伤心地说:“我现在不上大街,因为我的北京已经消失了。”去过巴黎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建筑都是拿破仑三世时代建造的,为了原汁原味将其保留下来,巴黎人在城外又造起了新城,让历史和现在交相辉映。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追求新,绝对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家活力的象征,这没有错,问题是,在逐新的过程中该如何善待那些老了旧了的东西,那些有着中华博大文化气息的东西,这是需要紧急补上的反思课。否则,再用不了多少年,照我们现在这个大赶快上的速度和力度,恐怕很难再看清我国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更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聚集地。不同时代的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及高度,它连起了这个城市的文脉,是我们识别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如果没有了这些如珍珠般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建筑,那么,我们的城市造得再高,从文化角度看都是没有厚度的,它是扁平的。
面对不绝于耳的有文物价值的建筑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被拆毁,不禁寒噤:我们真的不需要过去了吗?我们文化的根和枝没了,还能茂盛吗?当一个民族没有信仰,没有忌讳,不考虑后代,不需要祖宗,连祖坟都可以为了地皮卖钱而搬迁时,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有多大,我表示怀疑。
城市管理法治化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文/刘旭光
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繁华和生活的便捷,还有历史沉淀的韵味。“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我们漫步西安,可能不会记住装修华丽的酒店,但一定会记住古城墙、大雁塔、华清池和壮丽恢弘的兵马俑;我们去北京,也许会被鸟巢、水立方吸引,但绝不会错过故宫、天安门和已成历史的圆明园;我们来到上海,看见外滩、南京路和浦东的摩天大楼,但留在记忆深处的一定还有豫园、城隍庙和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群。
城市文化遗产凝聚深厚内涵,是城市文明的纪念碑。不同的城市各具特色,它赋予了城市难得的文化价值,又深深影响了城市的精神。城市需要发展和进步,城市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在发展演变中,作为城市生命根基的文化遗产同现代化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每座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大都经历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规划拆迁。我们切实感受到,留存的历史越来越少,城市观感模糊。走到一个新城市,很难发觉与其他城市的区别,四处都是现代化高楼,仅此而已。在城市管理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晓伟教授认为,在城市管理中必须把握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管理的法治化。即在城市发展、管理、建设过程中,在运用综合手段时,必须有城市管理的基本方略,必须与国家治国方略相吻合。城市管理的法治化,主要强调政府要以法治精神确定的原则、规则、模式和手段来主导城市的各种活动。因此在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就要对文化遗产保护格外注意,将其纳入法治管理中。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应以破坏城市文化为必要代价,现代化城市也需要文化遗产。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保护建筑由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构成,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已由政府规章(1992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法规(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城市需要法治化管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精神的传承特别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被国民关注和分享。只有人人参与,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才真正落实,毕竟物质载体的保护只是手段,共同参与的意识才是城市文化的本质。如此,我们的城市不单发展有序,且别具韵味。
永不落幕的文化搜寻
文/沈小兹
曾听人说,在中国,文化永远排行老末,政治和经济两个大老哥有优先话语权。虽是玩笑话,也多少听出些辛酸与讽刺。
世间风光千般美,巍峨秀丽的山、清澈凛冽的水,令人看了顿觉神清气爽、回味无限。但与一目了然的自然景观相比,文化遗产却是隐性存在,只有当你想起时,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正因它们的隐性,使得多少价值如水流逝。
走在艺术前沿的法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他们所说的“普查”(Inventaire)一词,就是特指文化遗产的普查,而不是容易联想到的“人口普查”。1964年,法国通过有关古迹和艺术财产普查的法律,兴起了第一次全国文化普查,被称为“艺术领域最伟大的基础信息工程,也是一次思想的冒险之旅”。小到餐具,大到教堂,都仔细过滤有无文化遗产的踪影。目前,法国约有300人从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范围覆盖法国领土的四分之一。法国文化部根据普查结果建立起涵盖插图、素描、图表、影像等各类资料的数据库,同时管理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生僻词汇库,对民众免费开放,普及本土文化知识。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切实有效,做到了资源采集后的最大化利用。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由来已久,从过去有识之士的自发组织,到国家的明文规定,大批文化遗产被幸运地保存下来。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决定,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一举动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支持,也更加明确了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态度。
我国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耗时5年,经费投入15亿元人民币,动员近5万名普查队员,新登记8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托高科技的福,现在的文物保护已不再单一使用传统人工作业,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等方式保证了保护的力度,也让国人能够清楚看见发掘、考察和保护的全过程,揭开了长久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神秘面纱。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技术与我何干,我关心的是文物监管。君不见近年来文物流失海外的报道层出不穷,且不论是真是假,文物的监管若有疏漏,结果可真是不堪设想。那么,作为国门法眼的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就要挺身而出了。如果没有海关总署和国家文物局的“火眼金睛”,文物走私的大门畅通无阻,不仅让外人捡了便宜看了笑话,国人的抗议和质疑也不会少吧。因此,海关守卫国门,捍卫祖国文化遗产,就要像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样,文物的保护就是要“一件也不能少”。
人类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也如繁星点点不可计数。当我们对先人留下的文化心怀敬畏,搜寻的脚步永不停息,或许千百年之后,也会有后人对我们留下的痕迹小心翼翼保护周全,岂不是一件乐事?
风云微观点
读完杂志社三位编辑的Blog后,再来看看其他编辑对本期话题所发表的微观点吧。诚邀您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检察风云》杂志的官方微博:http://weibo.com/jcfyzz,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jcfyzz,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吴元浩检察风云:
历史遗迹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可识的物理形态,一种是与人和事有关的文化形态。如果我们只识物理形态,这又怎样呢?推掉旧房子,建造新房子。而如果重视文化形态就不一样了,因为任何遗迹都是叙述故事的主体,主体灭失历史就沙化了。没有文化形态的城市尽管光怪陆离,但就像没有雕琢的玉石黯然无光。
@赵进一检察风云:
先人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毁了就永远没了。但不可能凡先人的遗产都得保护起来,尤其是建筑物,毕竟土地资源有限。在城市建设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都要在仔细考量其文化价值与意义后依照法规进行。有些可仿照长江上的张飞庙作整体迁移的办法予以保护。
@程新友检察风云:
越来越多历史建筑与文物在城市化过程中消亡,我们很难想象,再过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灿烂的文化遗产!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之中,需要我们保留民族的文化遗产,因为那不仅是建筑与文物,更是人们心中一份永不可追回的记忆。
@刘雨濛检察风云:
你有“大裤衩”,我有“小蛮腰”,我们时不时比较一下城市的电视塔,要么就讨论哪里又在建新“地标”,而这块土地上之前的建筑物也就“英年早逝”了。拆了建,建了拆,久而久之,城与城之间,无特色,无差别,“千城一面”。这可如何是好?那我们就从古籍里面选择一些名人,仿一条街,造一座宅,建成名人故里吧。
@张同舟检察风云:
四年时光都在南京,满城几人合抱的梧桐绿荫使得纵使火炉也阴凉。几年后新闻中看见大批梧桐被拔起在路边等待移栽,灰土漫天,感觉凄凉。一面是旧居故里不断拆,一面是新楼仿古不断造,如同复制的雕梁画壁经不起细细推敲。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如同天平两端,摇摇晃晃却总不见稳。如何解?
文/靳伟华
在我的印象中,最近的十年,是我国城市化步伐最快的时期。一个 “拆” 字让无数人欢天喜地告别蜗居时代,过上体面的生活;但也是这个“拆”字,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同质化而分不出彼此。三环以外的北京和内环线以外的上海比较,除了道路宽一点,一样的摩登,真的看不出有啥不同。但原本,它们有着南北截然不同的身姿、格调和底蕴。
突然想起1999年,我上北京采访两会那会儿。政协文化界小组会上,王蒙等委员们最激动的话题,是呼吁制止北京平安街的拓宽,这条紫禁城后面的大街,被认为是展示北京数百年文化沉积的历史画廊,拓宽意味着摧毁。但文物“摆设”作用似乎远远比不上交通困境下倒逼道路拓宽来得更实际,平安街最后还是变成了平安大道。我想,一定有许多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在这样的大建设中被拆毁了,但在一个充满原始动力要甩掉贫穷落后帽子、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步伐的社会,这样的野蛮行为是会被很多人原谅的。
因为,几十年来我们传承了一种叫“不破不立”的思想,要建设一个新世界,就要打碎一个旧世界。将这个思维用到城市建设,就是以“拆”字为基础的新建,况且,我们的确有那么多破旧的、丑陋不堪的建筑需要推倒,的确在居住上欠了老百姓很多“债”需要还。
如今的中国,可以说,大部分城市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舞台上穿戴时尚又化了妆的姑娘,难怪有美国友人来中国后失望道:这哪里看得出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看上去比我们美国还新。
陈凯歌曾经伤心地说:“我现在不上大街,因为我的北京已经消失了。”去过巴黎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建筑都是拿破仑三世时代建造的,为了原汁原味将其保留下来,巴黎人在城外又造起了新城,让历史和现在交相辉映。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追求新,绝对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家活力的象征,这没有错,问题是,在逐新的过程中该如何善待那些老了旧了的东西,那些有着中华博大文化气息的东西,这是需要紧急补上的反思课。否则,再用不了多少年,照我们现在这个大赶快上的速度和力度,恐怕很难再看清我国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更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聚集地。不同时代的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及高度,它连起了这个城市的文脉,是我们识别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如果没有了这些如珍珠般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建筑,那么,我们的城市造得再高,从文化角度看都是没有厚度的,它是扁平的。
面对不绝于耳的有文物价值的建筑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被拆毁,不禁寒噤:我们真的不需要过去了吗?我们文化的根和枝没了,还能茂盛吗?当一个民族没有信仰,没有忌讳,不考虑后代,不需要祖宗,连祖坟都可以为了地皮卖钱而搬迁时,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有多大,我表示怀疑。
城市管理法治化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文/刘旭光
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繁华和生活的便捷,还有历史沉淀的韵味。“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我们漫步西安,可能不会记住装修华丽的酒店,但一定会记住古城墙、大雁塔、华清池和壮丽恢弘的兵马俑;我们去北京,也许会被鸟巢、水立方吸引,但绝不会错过故宫、天安门和已成历史的圆明园;我们来到上海,看见外滩、南京路和浦东的摩天大楼,但留在记忆深处的一定还有豫园、城隍庙和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群。
城市文化遗产凝聚深厚内涵,是城市文明的纪念碑。不同的城市各具特色,它赋予了城市难得的文化价值,又深深影响了城市的精神。城市需要发展和进步,城市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在发展演变中,作为城市生命根基的文化遗产同现代化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每座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大都经历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规划拆迁。我们切实感受到,留存的历史越来越少,城市观感模糊。走到一个新城市,很难发觉与其他城市的区别,四处都是现代化高楼,仅此而已。在城市管理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晓伟教授认为,在城市管理中必须把握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管理的法治化。即在城市发展、管理、建设过程中,在运用综合手段时,必须有城市管理的基本方略,必须与国家治国方略相吻合。城市管理的法治化,主要强调政府要以法治精神确定的原则、规则、模式和手段来主导城市的各种活动。因此在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就要对文化遗产保护格外注意,将其纳入法治管理中。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应以破坏城市文化为必要代价,现代化城市也需要文化遗产。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保护建筑由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构成,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已由政府规章(1992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法规(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城市需要法治化管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精神的传承特别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被国民关注和分享。只有人人参与,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才真正落实,毕竟物质载体的保护只是手段,共同参与的意识才是城市文化的本质。如此,我们的城市不单发展有序,且别具韵味。
永不落幕的文化搜寻
文/沈小兹
曾听人说,在中国,文化永远排行老末,政治和经济两个大老哥有优先话语权。虽是玩笑话,也多少听出些辛酸与讽刺。
世间风光千般美,巍峨秀丽的山、清澈凛冽的水,令人看了顿觉神清气爽、回味无限。但与一目了然的自然景观相比,文化遗产却是隐性存在,只有当你想起时,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正因它们的隐性,使得多少价值如水流逝。
走在艺术前沿的法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他们所说的“普查”(Inventaire)一词,就是特指文化遗产的普查,而不是容易联想到的“人口普查”。1964年,法国通过有关古迹和艺术财产普查的法律,兴起了第一次全国文化普查,被称为“艺术领域最伟大的基础信息工程,也是一次思想的冒险之旅”。小到餐具,大到教堂,都仔细过滤有无文化遗产的踪影。目前,法国约有300人从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范围覆盖法国领土的四分之一。法国文化部根据普查结果建立起涵盖插图、素描、图表、影像等各类资料的数据库,同时管理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生僻词汇库,对民众免费开放,普及本土文化知识。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切实有效,做到了资源采集后的最大化利用。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由来已久,从过去有识之士的自发组织,到国家的明文规定,大批文化遗产被幸运地保存下来。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决定,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一举动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支持,也更加明确了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态度。
我国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耗时5年,经费投入15亿元人民币,动员近5万名普查队员,新登记8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托高科技的福,现在的文物保护已不再单一使用传统人工作业,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等方式保证了保护的力度,也让国人能够清楚看见发掘、考察和保护的全过程,揭开了长久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神秘面纱。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技术与我何干,我关心的是文物监管。君不见近年来文物流失海外的报道层出不穷,且不论是真是假,文物的监管若有疏漏,结果可真是不堪设想。那么,作为国门法眼的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就要挺身而出了。如果没有海关总署和国家文物局的“火眼金睛”,文物走私的大门畅通无阻,不仅让外人捡了便宜看了笑话,国人的抗议和质疑也不会少吧。因此,海关守卫国门,捍卫祖国文化遗产,就要像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样,文物的保护就是要“一件也不能少”。
人类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也如繁星点点不可计数。当我们对先人留下的文化心怀敬畏,搜寻的脚步永不停息,或许千百年之后,也会有后人对我们留下的痕迹小心翼翼保护周全,岂不是一件乐事?
风云微观点
读完杂志社三位编辑的Blog后,再来看看其他编辑对本期话题所发表的微观点吧。诚邀您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检察风云》杂志的官方微博:http://weibo.com/jcfyzz,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jcfyzz,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吴元浩检察风云:
历史遗迹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可识的物理形态,一种是与人和事有关的文化形态。如果我们只识物理形态,这又怎样呢?推掉旧房子,建造新房子。而如果重视文化形态就不一样了,因为任何遗迹都是叙述故事的主体,主体灭失历史就沙化了。没有文化形态的城市尽管光怪陆离,但就像没有雕琢的玉石黯然无光。
@赵进一检察风云:
先人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毁了就永远没了。但不可能凡先人的遗产都得保护起来,尤其是建筑物,毕竟土地资源有限。在城市建设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都要在仔细考量其文化价值与意义后依照法规进行。有些可仿照长江上的张飞庙作整体迁移的办法予以保护。
@程新友检察风云:
越来越多历史建筑与文物在城市化过程中消亡,我们很难想象,再过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灿烂的文化遗产!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之中,需要我们保留民族的文化遗产,因为那不仅是建筑与文物,更是人们心中一份永不可追回的记忆。
@刘雨濛检察风云:
你有“大裤衩”,我有“小蛮腰”,我们时不时比较一下城市的电视塔,要么就讨论哪里又在建新“地标”,而这块土地上之前的建筑物也就“英年早逝”了。拆了建,建了拆,久而久之,城与城之间,无特色,无差别,“千城一面”。这可如何是好?那我们就从古籍里面选择一些名人,仿一条街,造一座宅,建成名人故里吧。
@张同舟检察风云:
四年时光都在南京,满城几人合抱的梧桐绿荫使得纵使火炉也阴凉。几年后新闻中看见大批梧桐被拔起在路边等待移栽,灰土漫天,感觉凄凉。一面是旧居故里不断拆,一面是新楼仿古不断造,如同复制的雕梁画壁经不起细细推敲。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如同天平两端,摇摇晃晃却总不见稳。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