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田野工作是认识乡村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研究品质的有效路径.面对乡土中国的现实处境,研究者多重身份的转换,既是破解乡村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生命变革的心灵修炼.25年的乡村问询之旅,突出的是田野工作与行动研究并轨的实践过程.这种对自身生命价值不断反观之后的领悟,不仅拓展了乡村研究的维度,也彰显了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的学术意义.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10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野工作是认识乡村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研究品质的有效路径.面对乡土中国的现实处境,研究者多重身份的转换,既是破解乡村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生命变革的心灵修炼.25年的乡村问询之旅,突出的是田野工作与行动研究并轨的实践过程.这种对自身生命价值不断反观之后的领悟,不仅拓展了乡村研究的维度,也彰显了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的学术意义.
其他文献
发源于青海的黄河,贯穿我国北方的九个省区,从山东渤海湾汇入大海;地处青海的昆仑山、河南境内的嵩山与山东境内的泰山,都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圣山灵岳.大河,将上下游连为一体;灵岳,赋予黄河流域先民共同的信仰.先秦文献中已经有文字记载周代、商代乃至夏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新发现,从彩陶、玉器、农业、畜牧业、族群等几个方面体现出史前时期黄河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与族群互动,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2021年9月25日至26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暨“图像叙事与农耕传统”论坛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复口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黄凯南教授,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分别代表山东大学与儒学高等研究院致辞,对专家的莅临指导表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精神谱系的集成,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和研究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构当代日常生活图式、丰富日常生活内容,建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清时期,常有盗贼在京鲁运河沿线出没,威胁往来粮船、官船、民船的航行安全,对民众生活、地方秩序和漕运畅通造成负面影响.京鲁运河盗贼来源广泛,其形成的原因,既与不同人群面临的生活困境有关,也与运河沿线的经济、交通和环境有关.明清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治京鲁运河盗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京鲁运河盗贼始终未能根除,成为沿河地区社会治理的一项难题.
距今4000年左右,由尧、舜、鲧、禹等领导的多部族参加的洪水治理运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学术界对这场运动关注最多的,是治水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认为:共工、伯鲧等用“堵”的方法治水失败;大禹、皋陶、伯益等用“疏”的办法治水成功.由此引申到政治方面,便是要广开言路,疏通民意.事实上,这场工程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义没有引起学术界重视,即由治理洪水引起的黄河的改道、九州的划定,以及由此促成的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它标志着中华文化由五帝时代“多元并行发展”格局转变为夏商周三代“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标
大运河的开凿对扬州枝头木偶戏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早在唐代,大运河便形塑了扬州木偶戏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根基.清代中期以前,运河城市扬州的兴盛促进了杖头木偶戏的发展.清末民国时期,扬州逐渐衰落,杖头木偶戏艺人离开扬州,转向周围地区的乡镇,展现出强大的文化适应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扬州日益发展,艺人带着杖头木偶戏再度回到扬州,成为纳入国家正式编制的从业者.及至今日,扬州杖头木偶戏积极与新的文化语境发生对话,聚焦于叙事与空间展演形式的重构、人才培养的重构,在保持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其他艺术的养分,是大
城市精神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元素,而民族传统音乐是构建城市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民族传统音乐在丰富城镇休闲文化生活的同时,还有利于营造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城市人文性、宜居性,进而提升城市艺术精神.此外,民族传统音乐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城市音乐传统、文化建设以及城市精神的扬弃、提炼与创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感,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倡修万米山洞水利工程,淄东地区民众出夫参与,并在今天成为其珍贵的历史记忆.集体化时期淄东万米山洞水利工程的兴修,一方面表现为现代国家行政对乡村社会的垂直介入,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社会内具有悠久历史的集体主义传统的具体显现.作为出夫实践主体的当地村民因角色地位的差异,对集体化时期的国家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机制与弹性制度设置,也能动地形成了一套对应的集体记忆以及伦理道德叙事.
运用新近兴起的计量软件CiteSpace,对辽宁省非遗研究的主题和演化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分析.非遗保护的途径与对策是相关研究中反复再现的主题,也是辽宁省非遗研究的核心内容.辽宁省非遗研究呈现出四个研究趋势,即研究细化的转向、一以贯之的资源化倾向、新近的非遗创新研究取向、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语境.只有在可视化图谱和传统文献阅读之间来回穿梭,才能够将CiteSpace文献计量的优势最大化.将计量软件CiteSpace引入中国民俗学学科之中,探讨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有助于促进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明中叶以后,丝织业技术由苏州府城沿京杭大运河渐次传播到江南的普通市镇,部分城居“庶民”地主在积极从事工商业的同时,也陷入繁重的“役困”当中.为了摆脱“役困”,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优免差徭的特权,不惜更改祖先记忆,以获取更大的现实利益.黄溪史氏利用旌表建文忠臣这一重要文化资源,通过制造和传播《致身录》,将先祖“史彬”从一介粮长包装成建文朝臣,并以死勤事为由,将之成功供奉于嘉兴府和苏州府的乡贤祠,从而彻底走出长期阻碍该族持续发展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