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 登高放歌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喜得陆永建先生赠送的大作《审美的印记》,顷刻就被书名所吸引,翻阅书中篇目,随着点点印记的一路引领,宛如进入一个艺术的辉煌殿堂,美不胜收,流连忘返。脑海里突然蹦出八个字:永建之眼,专注于美。我想,这应该是我的第一感受。同时,我也被永建宽广的审美领域所惊到了。他在书中涉及的文学创作、文艺理论批评和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剪纸、铸剑等多种艺术门类中,都有独到的审美体验和感悟。阅览全书,你能感受到各类艺术美竞相呈放、交相辉映,宛如夜空中燃放的朵朵绚丽烟花,一幅美美与共的瑰丽美景。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总是能以他独到的艺术语言,将这种审美体验和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即便是一个对艺术没有太多研究的普通受众亦能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由此,作者的个体审美感受经由阅读向大众弥漫开来,实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艺术效果。我想,这也是该书出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并不缺少美,缺的是能看见美的眼睛。不得不说,永建对于美的触感非常灵敏,他对美的发现和反应总是那么迅速那么精准那么到位。这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孜孜求索和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他自幼习书,勤勉刻苦,在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写作和书画创作,通过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互证互促,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既为敞亮生命内宇打开了一扇新窗,也为各类艺术审美练就了一双慧眼。作为一个艺术美的创造者,他更能体会艺术创作的心路和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审美一词,要害在“审”。审的过程就是主体的心智作用于艺术客体的一种脑力劳动,它不仅要表达美在哪里,更要把创作者在创作中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表达出来,还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艺术美的再创造,从中引带出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美景展示和美意抒发,进而实现艺术美的再造与升华。诚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永建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从容自在、波澜不惊、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作为审美印记的符号,永建表达审美体验和审美思想的文字已然十分隽美、灵动鲜活,例如,评论徐华丽的散文“弥漫着窈窕的妩媚、淡淡的清雅、缠绵的柔情和思想的灵动,对诗话人生的追寻,流年往事化为美丽文字,留下笑意温暖心底沧桑。”读到这等美丽的文字,那种直抒胸臆、酣畅舒服、轻风拂面、素雅恬美的体验和感觉,就在心中油然泛起,一波一波地向前推进,弥漫周身而不觉,浑然沉浸在艺术美的氛围中。正如范迪安先生所言,阅读《审美的印记》是一种美的享受。
  纵览全书,永建对各艺术门类的审美视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善于从形式与风格、表象与意象、意境与情趣、生命与灵魂等方面揭示艺术美的特征,其中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既有综合性、多层次的,也有独特性、专属化的,为我们铺陈和展示一幅幅让心灵复归平和、让灵魂走进自然的审美画卷。在审美中,角度是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观景,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永建的审美是多角度的,既注重形式美、风格美、创新美,又注重内容美、情趣美、意境美。他主张美不仅要体现在形式上,更要表现在风格中。形式是情感传达,风格是精神倾注。例如,对陈羲明的书法作品,他就认为有很强的形式美,“小字有质,大字有势,布局丰富,格局开阔,或如惊涛骇浪,或如深山静水,或如密林丛阴,或如天高云阔。既有风生水起的激情,又有润物无声的从容。”阅读这样画面感极强的文字,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就非常生动、直观、立体多维地展现出来,這样的审美也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从而达到美上加美的溢美效果。
  当然,永建的审美不止于形式与风格。他善于透过形式领悟作品的精神美、情趣美、意境美。对书家作品的鉴赏是《审美的印记》的精彩华章。对于书法,永建通过书法理论研究、古代书家作品赏析、自身书法创作等构建了自己的认知和审美体系。他认为书法艺术美的关键不在于流动变幻的形式外观,而在于本源内核的生命精髓。“气韵生动”,从来都是衡量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品质内涵。基于此,永建的审美总能触及本体精髓,他从黄道周的书品中看到了“从心而出的性情挥洒,慕志而成的精神创造”;从朱熹的书品中领略了“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的圣贤气象;从陈羲明的书品中看到了“新鲜的时代精神”和“新时代酣畅适意、风采勃发的精神图景”;从杨剑的篆书中领略了“令人陶醉的纯美境界和纯粹精神游鹜的状态”。永建的审美,突破表象,直奔心灵,叩击灵魂,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和穿透力。
  阅读《审美的印记》,心总觉得在什么地方不舍离去。回过神来,方知陶醉在永建所指引和揭示的那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物我相契审美境界中。这种境界是永建艺术创作所孜孜追求的,也是他对艺术作品审美时所推崇和称赞的。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永建认为,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境界高、学养深、技能强。艺术追求有三个境界:描摹自然、高于自然、回归自然。在永建看来,大凡能称得上至善至美的作品,必定是在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最高层次上相互融通的作品。从创作者的创作动机上,他首先不将外物当作满足功利欲望的对象,而是作为审美的对象。心无欲,则如明镜。冯友兰说:“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能够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绘的对象上,然后通过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现出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放下自我、放下功利、倾注真情,这样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艺术的瑰宝。在《审美的印记》中,永建以他深厚的审美功底为我们打开了众多至善至美的审美境界,如书法作品的“出于本心,源于自然,形诸笔端,尽抒情意”的自然天成之美,青瓷作品的“我心化瓷、瓷亦塑我”的物我融合汇聚,石雕作品的“石性即我性,石情即我情”的性情挥洒交融,摄影作品“情与物俱进、物与我两契”的情感希冀寄托,铸剑作品“与剑共语、与剑同思”的剑气与剑魂交织的风骨气度等等,使我们能够在一个更高、更广、更深的美学视野里,认知作者及作品生成的价值和意义,体会那人与自然在精神层面高度契合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感受那大笔快志、登高放歌的畅快心意。
  人生来就有审美的天赋,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同《中庸》所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我相信,审美要审出“味”来,是需要有审美能力的。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如因审美能力的欠缺而未能将美纳入怀中以滋养心智、涵养性情、提升境界,着实是很可惜的事情。走进永建的审美视野,分享永建的审美体验,对于提升和造就大众的审美能力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永建学养深厚、情趣高雅,主张把精神寄放于自然,让灵魂返璞归真,与自然物我两忘,正如他在《飞翔的痕迹》自序中所云,“我从灵魂出发,努力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努力进行更深沉的思考,体验更丰富的情感,获得更深刻的体会,感悟更经得起咀嚼的哲理,探寻社会和人生的意义。”我以为,这是理解他向美而行、登高放歌审美路径的一把钥匙。读《审美的印记》,永建所言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其他文献
瓯窑是指分布于温州瓯江流域的青瓷窑址,也指古代瓯窑生产的青瓷瓷器,因瓯江和温州的简称“瓯”而得名。瓯窑创烧于东汉中晚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的青瓷窑口之一,是越窑系中一个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青瓷窑口,目前已知的古窑址就有200多处。古代瓯窑的窑火从东汉经三国吴、西晋、六朝一直连续燃烧到唐宋时期,薪火相传越千年,随着瓯江上游龙泉青瓷和相邻闽北黑釉建盏的异军突起而渐趋衰落。瓯窑之瓯,不但是地域学概念,而且
期刊
如果大家回眸2019年中国古代玉器拍卖市场,可见不管在材质、造型还是在主题风格上,均可言其千姿百态、竞相争艳,其中还不乏品相完美、韵味十足乃至举世无双的精品。从全年的整体成交情况来看,材质上佳、造型不凡、工艺精湛的古代玉器,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其表现尤为不俗;且无论是拍卖成交量还是成交价,皆屡创新高。现笔者整理了其中的部分艺拍精品,以飨读者。  新石器时代文化时期的高古玉精品  远在新石器时代文化
期刊
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器具之一,是人类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物质形态体现。它不仅凝结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更是当下社会观念和思想形态的反映。汉代灯具在中国灯具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出土数量多且种类丰富,是汉代物质文化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河北博物院馆藏满城汉墓出土的部分汉代灯具为例,从分类、造型、功能、科技等多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和赏鉴。  青铜灯具起源于战国时代,结构复杂,华
期刊
罗是中国传统丝织物,是我国历史悠久和高度文明的产物。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的压金云霞翟纹霞帔,经专家认定,是迄今为止经密度最高的八经循环四经链式绞罗。该面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代表了明代超高的丝织技艺水平。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对该霞帔织物进行分析研究,从制作工艺、组织结构以及上机装造等方面进行复制。经过三年多的反复实践,该霞帔面料终于复制成功,对于探索古代纱罗组织结构范畴和完善纱罗组织系统的研究有
期刊
灯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灯具肇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商代的甲骨文中未见有灯、烛之类字样。西周时期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烛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据考证西周的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孙机先生认为灯“大约出现于春秋”,熊传新先生认为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和使用了灯”。从考古发现情况看,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灯具的雏形,目前发现最早的灯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
期刊
我国古代灯具,源远流长,造型别致,设计新颖,种类繁多,材质广泛,大致分为铜、陶、瓷、铁、锡、金银、玻璃、木头、石头等。  灯的发明与火密切相关,人类发现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夏商周时期,照明用的是一种“烛”,类似一种火把。我国最早的灯,可能源自陶豆。一、战国以前无“灯”字,仅有“豆”字。《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礼义·公食大夫礼》:“大羹湆不和,实于镫,宰右执镫
期刊
赏析百年经典“上海仿古紫砂壶”,赏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仿明清名家和古制式紫砂壶,析的是“摹制”仿古的尊容揭晓、适时兴起、经典之源、“经典”所在。时至今日这段仿古紫砂壶鲜为人知,受“仿古”有作伪造赝之嫌,当年制者又多为新中国紫砂领军人和国家级陶艺大师。使得行业内外与收藏家未能直接面对,还以这批近百年的“经典”仿古壶应有历史地位。   上海仿古紫砂壶的尊容揭晓  古陶瓷鉴定家张浦生曾感叹:“民国初
期刊
黄宾虹山水四屏,纸质,纵135.4、横32厘米。现收藏于歙县博物馆。(图1)该屏是为耀星先生之母八十寿而作。  屏一:远处山峰耸立,近处绘山石、桃树,树下一亭,亭内一人席地而坐,前有一小案和一火盆。(图2)上有题款:华发无情赋黍離,何堪尽托魏风诗。汉皇日晏西王母,合赐东方酒一卮。元王逢题马和之园有桃诗意图。宾虹散人黄朴存写。钤黄质私印白文方印。(图3)又题:戊午春日,耀星贤咸台客武林将为其母夫人庆
期刊
觚为古代酒器。新石器时代为陶觚,商周时期流行青铜觚。瓷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多为仿青铜器造型的陈设器。元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觚,基本上保留了青铜觚的造型,侈口、细腰、小腹、长身。明清时期,除景德镇窑有烧制外,龙泉窑、德化窑等也有烧造。  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
期刊
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十五连盏铜灯隐含着古代先民对三角稳定、杠杆平衡等科学原理的朴素认知,是先民们对造型美、装饰美、意境美等艺术之美的大胆追求与成功尝试。此外,这件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灯具佳品,还蕴含着神树崇拜、和合思想等深层的文化内涵。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实用功能日渐增强,实用器型得以极大发展。日常照明使用的青铜灯具在这一时期无论从制作工艺、功能设置等各方面都日臻成熟。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