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传统的历史教学是指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处于中心位置,是知识的发送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知识的接受者。千百年来,历史教师就是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以课本为媒介传授历史知识。而历史学科的教学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过去了的人和事的再现,即使历史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历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渐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音频、动画、特效、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历史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听、视、触等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产生极大的作用,可以说,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具有明显好奇心,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电视、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作用。例如,讲授一些“战争”课题时,在微机屏幕一边显示进军路线,一边不断出现亮点并发出“嘟嘟”声,同时显示一些有关的动画及声音等;在巩固复习时设计一系列选择题,运用电脑手段,游戏方式,请学生选择,显示得分情况等。这些均可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上课时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极度活跃。
  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观、更迅速地获取历史信息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的。能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对学生而言历史与现实无论远近始终有距离。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历史图片、历史记录片的展示,通过人物画面,历史地理,文物古迹图片的呈现,打破时空限制,打破地域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拉近学生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就是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唤起学生的历史感觉,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直观地去理解历史。多媒体技术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在瞬间表现那些运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历史事物和现象。学生坐在课堂上即可迅速地了解古今中外天下大事。
  三.增加课堂容量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教学方法和媒质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如讲《鸦片战争》这—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地排列起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还有做练习的时间。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学生能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及剖析历史事件,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学习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识记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而学生在认识历史的学习活动中,虽说其全部心理过程都起作用,但感知是认识历史现象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多媒体手段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了的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 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效率。
  总而言之,把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沉闷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通联:075600河北省涿鹿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现代陶渊明何许人也?据近日《恩施晚报》和《山峡都市报》等报纸报道,他是武陵山里的一个退休小学教师黄金山,他早年当过兵,为人正直豪爽,心地热忱,但是个性孤僻,不爱交往、不沾烟酒、也不喝茶,独爱写田园诗,现存诗二万多首,著有诗集,被报纸和同事推举为现代陶渊明,现居偏僻的团堡沙地沟村乡下,每日种菜、写诗、作对,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发挥余热。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今年七月21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这位年逾花甲
期刊
我从事物理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了,也经历了好几个版本。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想跟大家一道交流初中物理教学反思以之共勉。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1.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唯有和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让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块绿洲。当一些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一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作文又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初一学生头脑中常会产生出许多新鲜、奇异、特殊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新形象。如果我们事先已把“创”扼杀在襁褓里,哪里还能有“新”的出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
期刊
近一年来,我常常随堂听我校一位荆州市骨干教师的课,感觉她的数学课堂没有一点点的“灌输”、“强制”、“武断”,就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下面就我听的一节《正比例的量》中的一个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  课堂写真  《正比例的量》开课后,老师用书中的例题引入,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接着老师又扬扬手中的数学课本,提示学生讲到了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等,直至所有同学都能说出三个量之间的变化特点
期刊
思想品德教学位居教育方针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目前的教育面对的是21世纪的新生儿,他们对先辈的创业一无所知。丰厚的物质生活,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溺爱,使得这些新生儿犹如公子王孙,只知道要吃要穿要玩,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父母的爱心,更不懂自己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若思想品德教育不切实际,不得方法,国家前途堪忧。  针对现阶段教育形式,思品教学必须改革,这一改革是相当麻烦的,是一项
期刊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一点
期刊
我在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上的后进生。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掌握后进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小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外语已学两年。在几次考试中,有一部分同学连遭失败,他们对外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我便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去缩短我
期刊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课改后,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  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
期刊
一.前奏曲——先声夺人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实施中,我的做法是:编好前奏,先声夺人。学生首次进机房,我放映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精美视频,展示用计算机制作的幻灯片、动画片头、电子游戏等,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求学欲。接着,我才有意识地告诉他们哪是主机、显示器等硬件以及如何开机、关机,什么是操作系统等。为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热情推出了一个良好的前奏。  二.进行曲——高潮迭起  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期刊
曾有人问: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