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如何给老人营造高质量的户外休闲环境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以“老龄化社会” “积极老龄化”“景观”“户外空间”等为关键词,在对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梳理了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及规划的相关研究文献。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积极老龄化;景观;户外空间
一、背景
21世纪的社会是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在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中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据预测统计,到2030 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4亿,伴随老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老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将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本论文针对现有论文资料整理展开探讨,旨在为当前老龄化化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数据分析:
借助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http://www.cnki.net/)的高级检索,分别以“老龄化社会、积极老龄化、景观,户外空间”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20日。在检索结果中将医药、广告宣传、时政报道、行业讯息等无关文献和重复文献剔除,共得到文献60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该60篇文献进行分析,以EXCEL软件进行统计,绘制论文数量的年度走势图(表1)。结果表明:总体上,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对老龄化景观的关注度逐年增强。2012年前增长速度极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说明此阶段的研究刚刚萌芽;2012年至2016年共22篇,增长幅度不大,说明此阶段初步开始探索;2017年至2019年共38篇,增速明显加快, 2018年虽回落至11篇,但笔者认为老龄化景观的研究会再次恢复到快速增长局面。
三、老龄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热点及分析
(1)老年人户外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研究
著名园林专家余树勋晚年时提到人们通常按王维的诗句‘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说法,以为老年人只要‘安静’,其实老年人同年轻人一样不喜欢寂寞,只是许多解除寂寞的途径由于年龄与体力的关系无法参与[1]。国内部分学者基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提出社区里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发性和社会性行为的需求[2]。周跚跚认为老年人不仅有安全需求,心理生理需求,还有认同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3]。
(2)老年人社区环境和户外空间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社区和养老设施依然匮乏,各类养老机构中能够提供的床位只能达到全国老年人数的0.8%。张运吉等提出,在绿地空间设计中应尽可能选择高纯度、鲜艳浓烈的中明度色彩,为老年人提供更人性的绿地空间[4]。任舟等认为应把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从“老年人的需求”转向“老年人的权利”[5],在住区绿地空间打造中,将老年友好型景观融入普通景观设计中,为老年人提供真正友好、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6]。
(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对方法研究
针对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学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绿地应该如何满足老年人对休闲空间的需求。王声菲等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养老机构户外绿地应具有可接近性,小气候环境适宜,根据老年人活动喜好设置场地,设计舒适流畅的园路,位置合理朝向适宜的休憩设施,植物景观应满足老年人对丰富性的需求,有简明放大的标识,增加水景,引入水声与鸟鸣[7]。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对老龄化社会相关问题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研究大多只侧重于老年住所、户外设施等微观视角,从城市绿地系统等宏观角度开展的研究为数甚少。且大多只是止步于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需求,并未对时域变化、老年人差异和人口流动影响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今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研究应从宏观和微观统筹考虑,结合国家的养老政策,并和相关专业合作应对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丛谈——向往的“老人公园”[J].中国园林,2008(02):27-28.
[2]尹中健,张绿水.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2):83-87.
[3]周跚跚.失能中老年人不同养老条件下的心理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255-6256.
[4]张运吉,朴永吉.关于老年人青睐的绿地空间色彩配置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9,25(07):78-81.
[5]任舟. 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城市老年公寓设计探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5.
[6]任舟,龐丽娜.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住区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8):45-46.
[7]王声菲,金荷仙,杨小乐,严芸,吴晓云,周知华.杭州地区养老机构户外绿地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05):36-40.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积极老龄化;景观;户外空间
一、背景
21世纪的社会是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在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中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据预测统计,到2030 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4亿,伴随老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老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将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本论文针对现有论文资料整理展开探讨,旨在为当前老龄化化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数据分析:
借助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http://www.cnki.net/)的高级检索,分别以“老龄化社会、积极老龄化、景观,户外空间”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20日。在检索结果中将医药、广告宣传、时政报道、行业讯息等无关文献和重复文献剔除,共得到文献60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该60篇文献进行分析,以EXCEL软件进行统计,绘制论文数量的年度走势图(表1)。结果表明:总体上,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对老龄化景观的关注度逐年增强。2012年前增长速度极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说明此阶段的研究刚刚萌芽;2012年至2016年共22篇,增长幅度不大,说明此阶段初步开始探索;2017年至2019年共38篇,增速明显加快, 2018年虽回落至11篇,但笔者认为老龄化景观的研究会再次恢复到快速增长局面。
三、老龄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热点及分析
(1)老年人户外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研究
著名园林专家余树勋晚年时提到人们通常按王维的诗句‘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说法,以为老年人只要‘安静’,其实老年人同年轻人一样不喜欢寂寞,只是许多解除寂寞的途径由于年龄与体力的关系无法参与[1]。国内部分学者基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提出社区里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发性和社会性行为的需求[2]。周跚跚认为老年人不仅有安全需求,心理生理需求,还有认同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3]。
(2)老年人社区环境和户外空间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社区和养老设施依然匮乏,各类养老机构中能够提供的床位只能达到全国老年人数的0.8%。张运吉等提出,在绿地空间设计中应尽可能选择高纯度、鲜艳浓烈的中明度色彩,为老年人提供更人性的绿地空间[4]。任舟等认为应把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从“老年人的需求”转向“老年人的权利”[5],在住区绿地空间打造中,将老年友好型景观融入普通景观设计中,为老年人提供真正友好、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6]。
(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对方法研究
针对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学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绿地应该如何满足老年人对休闲空间的需求。王声菲等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养老机构户外绿地应具有可接近性,小气候环境适宜,根据老年人活动喜好设置场地,设计舒适流畅的园路,位置合理朝向适宜的休憩设施,植物景观应满足老年人对丰富性的需求,有简明放大的标识,增加水景,引入水声与鸟鸣[7]。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对老龄化社会相关问题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研究大多只侧重于老年住所、户外设施等微观视角,从城市绿地系统等宏观角度开展的研究为数甚少。且大多只是止步于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需求,并未对时域变化、老年人差异和人口流动影响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今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研究应从宏观和微观统筹考虑,结合国家的养老政策,并和相关专业合作应对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丛谈——向往的“老人公园”[J].中国园林,2008(02):27-28.
[2]尹中健,张绿水.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2):83-87.
[3]周跚跚.失能中老年人不同养老条件下的心理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255-6256.
[4]张运吉,朴永吉.关于老年人青睐的绿地空间色彩配置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9,25(07):78-81.
[5]任舟. 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城市老年公寓设计探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5.
[6]任舟,龐丽娜.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住区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8):45-46.
[7]王声菲,金荷仙,杨小乐,严芸,吴晓云,周知华.杭州地区养老机构户外绿地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0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