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应光履职省住建厅工作微记
2013年1月29日,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表决任命罗应光为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
——【摘自2013年1月30日云南信息报】
2013年7月30日至8月3日,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到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忙那村驻村入户、随机调研。罗应光在民情恳谈会上谈到,几天的随机调研,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党的政策好,农村发展变化大,老百姓精神面貌、精神状态非常好;当地党群、干群关系非常好,党的群众路线在这里是落到实处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基层组织建设的硬件问题等。罗应光还谈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始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对于这次驻村入户、随机调研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汇总分析梳理,在职能范围内可以解决的及时解决,需要协调解决的,明确责任分工,抓紧协调解决。要切实增强对党的感情、对党的事业的感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以实际行动弘扬杨善洲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摘自2013年8月6日省住建厅网】
2013年8月30日,罗应光厅长一行来到临翔区城市综合体项目“茶马古镇”进行实地走访,罗应光厅长询问项目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向企业宣讲“云南特色城镇化”和“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理念及相关政策。同时,罗应光厅长强调,从城市综合体建设的三个前提,即适度空间、人口规模、消费基础来看,临沧市临翔区作为滇西南城市群的中心之一,是有条件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并要求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做出成效。
——【摘自2013年9月5日省住建厅网】
2013年10月18日上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深入迪庆重灾区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巴拉格宗景区和德钦县奔子栏镇镇政府、争古村民小组及奔羊小学实地查看民房、学校、基础设施等受损情况。罗应光厅长强调:一要结合藏区实际和民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重建规划,设计提供灾民选择的具有民族民俗特色建筑风格的方案。二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结合旅游业发展,引导灾区群众节约保护耕地,实施民房恢复重建。三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加强民房重建抗震设防和工程质量技术指导工作,切实提高恢复重建工程抗震防灾能力水平。
——【摘自2013年10月23日省住建厅网】
2013年11月8日,厅党组书记、厅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罗应光分别到云南省设计院、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全程参加指导党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罗应光要求,一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二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领导班子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要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四要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五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六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把教育监督管理落实到位。八要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九要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十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抓好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摘自2013年11月8日省住建厅网】
2014年1月7日—8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到滇中产业新区、楚雄等地进行为期2天的随机调研。罗应光强调要注意避免6种倾向的城镇化。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避免人为推动农民进城的“被动城镇化”。二是要坚持产城联动,注意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空心城镇化”。三是要坚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解决“三农”问题,避免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四是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意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粗放城镇化”。五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树立城镇经营管理的理念,注意避免遍地开花、盲目随意、管理不到位的“无序城镇化”。六是要坚持分类指导,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注意避免不切实际、人为造城、无序扩张的“摊大饼城镇化”。
——【摘自2014年1月10日省住建厅网】
“加快推进云南的新型城镇化,建好县城是重点,加大县城建设,是我们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缓解大城市‘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罗应光代表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果让农业人口一次性转移到大城市,他们很难适应,如果只转移到乡镇,又无法保障就业,老百姓就应该到县城里来。”罗应光解释,县城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城市,它能解决就业、居住等问题,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生产生活保障。“新型城镇化中不但要解决‘人往哪里去’,还要考虑钱从哪里来,城镇怎么建,城市怎么管理?”罗应光认为,县城建设,要在争取中央支持、政府适当投入的同时,依靠市场化的运作来完成融资;要按照“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的要求,在城市特色上下功夫,不要千篇一律;要做好智慧城市建设,运用数字化城管模式等手段,建好用好管好城镇。
——【摘自2014年1月23日云南日报】
2014年4月25日上午,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主持会议并传达学习了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专题研讨班的主要精神。罗应光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对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至关重要性,对于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罗应光强调,要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的理念,始终保持政治清醒,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政治决策和部署要求上来,抓住党风廉政责任制这个“龙头”,把好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这个“关口”,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反腐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向纵深发展。 ——【摘自2014年4月25日省住建厅网】
2014年8月13日上午,省住建厅厅长罗应光调研鲁甸“8.03”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罗应光一行到集团在龙头山镇所搭建的临时帐篷看望慰问职工,听取了前期抗震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今后工作计划的汇报。罗应光要求,接下来还要继续做好灾区的道路保通工作,要继续保障灾区的供水及灾区的环境卫生。罗应光要求,活动板房的搭建,材料供给是头等大事,由于灾区路途崎岖,车流量大,给活动板房建设材料运输环节带来极大困难,相关县区和部门要积极帮助协调。住建、教育、卫生、国土及云南建工要全面完成板房用地的选址和各项筹备工作,要围绕每天生产10000平方米、运输10000平方米、安装10000平方米的目标,确保工期,确保质量、安全。
——【摘自2014年8月14日云南建工集团网】
罗应光履职省住建厅
部分重要文章及答记者问的内容摘要
《罗应光畅谈城镇上山》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城市病”,给市民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要吸取摊大饼式的千城一面的发展教训。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结合云南的实际走出一条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四个进程”:(一)大力推进山地城镇规划建设进程。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把建设山地城镇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方向,加快转变城乡建设用地方式。(二)大力推进培育建设城市群进程。最有条件和优势率先实现突破的是“一区、一带、五群、七廊”(三)大力推进以户籍为重点配套制度改革进程。城市化首要的问题就是农民转化为市民,在中国就是打破身份限制,推动户籍配套改革。(四)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进程。近年来,省住建厅根据云南独特的资源优势,成功打造了一批旅游小镇,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特色小城发展模式。
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山地城镇化和加速城镇化为关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山地城镇建设,统筹区域城镇集群化发展,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发展,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走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资源高效利用的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云南特色城镇化的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努力打造“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宜居、幸福家园,充分彰显山地城镇的灵气、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通过实施城镇上山,我们云岭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空气会更清新、环境会更宜人、人民会更加幸福。
云南特色城镇化的战略支撑和核心要求为:特色城镇化的战略支撑和核心要求是按照六个层次,突出抓好“六做”:做强大城市,做大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做精县城,做活边境口岸城镇,做细特色小城镇。
城乡建设向山地发展是云南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是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等“三个最严格”制度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遏制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被蚕食占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保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镇上山”是关系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新政,是走云南特色城镇化道路、转变建设用地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举,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统一行动,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必将对全省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提出发展特色小镇的理论依据是因为云南山多坝少,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明显弱于平原地区。以特色小城镇为依托,发展特色文化、特色经济,开创云南特色发展之路,既增强云南的综合竞争力,又避免与其他省区在结构上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把发展特色小镇作为云南特色城镇化的重点和亮点,全面增强和突出小城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弥补因地理分割导致云南城市辐射范围局限的不足。
——【摘自2012年第四期《时代名流》杂志】
《吸取摊大饼式千城一面的发展教训》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守住耕地的红线,守住生态的绿线。我们提出要发展中小城镇,打造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云南转移人口的一个通道,云南是个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各民族营造了各类多样的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镇。所以我们省级重点支持的是210个6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另外,传统村落是云南的一个亮点,我省就有294个列入国家传统村落,这些有特色的中国的传统村落,我们要永远保护好、发展好,在城镇化发展中,我们将把保护与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开发。编制好保护发展规划,对传统村落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这是一个创新点。我们要组团式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城市病”,给市民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要吸取摊大饼式的千城一面的发展教训,要组团式发展,只有组团式发展市民才能在环境友好,宜居的环境中感到幸福。同时我们也还提出了,要拿出三分之一的保障性住房给农民住下来,这个给农民进城是个非常好的保障。最重要的是政策落实到位。
产城融合怎么融也是城镇化的重大问题,云南的城镇化处于加速期,工业发展处于转型期,产城要相互融合。所以我们现在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产城融合。滇中产业新区里有8个产城新区,要看得见山留得住乡愁,由产业来支撑城市。现在也鼓励各州市搞产城融合的工业园区。这些都是亮点和创新点,也是云南的特色所在。
保障房是政府实施二次分配的一种重要方式,近些年,我们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让上百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得到了实惠,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保障工作,下大力气推进各类棚户区的改造。城镇化中特别是要做好农业转移进城人口住房的保障工作,把进城农民住房问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统筹解决,把“每年拿出1/3的可分配公共租赁住房用于解决农业转移进城人口住房问题”的要求落实到位。还将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审查和实施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加大对规划监督执法力度,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小城镇建设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也是下一步城镇化工作要继续推进的。针对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中各类规划自成体系,互补衔接等的问题,做好“四规合一”的规划体制改革试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推开。 ——【摘自2014年4月16日云南信息报】
《罗应光做客“金色热线”特别节目》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对于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房屋拆迁,首先是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充分的尊重市民的意见,事先要跟市民达成一定的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变更,也要跟市民进行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取得市民的理解再来进行沟通,如果没有沟通要按照原来的协议。这个我们要到现场了解情况以后,进行双方的沟通协调了。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的改造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并且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明确云南省的保障性住房从今年开始重点转入棚户区的改造,同时做出了一个规划,2013年到2017年,全省要改造50万户棚户区,今年要改造11.56万户,现在我们各项工作都在有序的推进,突出的抓一个是开工率,现在我们开工了53%;第二是抓融资,到现在为止我们争取中央的支持是53亿,省里面拿出了8亿多,我们争取国开行中长期贷款近500亿;第三,抓竣工,现在已经有1.5万套保障房竣工,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第四抓质量,质量是生命线,刚才主持人问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实际上我们主要的也就是要制定好规划,分步实施,第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第三,坚持以民为本、加强配套,第四个方面是要公开公平,确保取得实效,这个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要办好这个实事。
保障房的分配、建设、管理确实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分配,在分配上我们要坚持信息公开、强化监督,现在全省已经分配了52万套保障房,其中20万套是廉租房所以在分配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同时下一步我们对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结合城市发展的有序推进来制定规划,来和广大的市民沟通衔接,取得共识加快推进,避免与民争利。保障房本身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了,不存在与民争利。在分配上我们坚持申请、审核、公示、轮候、符合直至退出。在退出的问题上第一是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保障房的入住对象;第二、你的家庭已经买了其他房子;第三,原来在审核的时候工作不细致,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的对象,这些都是要清退的。这个清退就是要让更多真正符合的住进去,不要让不符合的住进去。
云南省的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在全国也是实施的比较好的,我们现在已经实施了225万户,总共投入资金130亿,主要的这一块都是为了“三最”,从最危险、最贫困、最边远的地方开始实施,政策的标准,云南省人民政府考虑到云南老百姓的实际,这几年都不断的提高补助资金,现在内地县补助标准是1.25万/户,如果贫困还另外有补助,边境县是1.5万,中央支持,省里面也支持,所以这是非常好的民生工程,群众是非常欢迎的,100多亿也不容易。
物管问题确实涉及到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所以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和省委政法委和相关厅局都在具体细化,就是在政策的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规范服务上下工夫。就是要真正按照平安小区创建模式来加以推进,否则的话,业主的利益会受到侵害。
——【摘自2014年7月3日云南广播网】
《云南特色城镇化之路》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土地、能源、水资源、人口等要素,决定了不能选择铺张浪费的城镇化之路。现在,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均受惠于城镇化带来的人力、土地、环境等巨大资源红利,但也饱尝了制度瓶颈、承载能力制约、失衡、割裂之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个字,构成了讲求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中国式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干,实际上也是规避世界城市化种种教训的大政方略。天津大学李津莉教授以快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塑造特色新型城镇的途径为题,围绕如何让中国的城镇化承担起传承与再造文明的重大使命,怎样规避“千城一面”、“万镇一面”,又如何防止毁灭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精华,怎样使“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个字在星罗棋布的城镇上得到有效的、充分的体现等等,阐述了一系列塑造特色新型城镇的新观点、新举措和新思路。通过学习,使我们意识到,在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要坚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地方特色;另一方面要强调结合自然环境和建设条件,建设山水田园城镇,彰显“彩云之南”的魅力,实现城镇化从“千城一面”、“万镇一面”向更加注重传承优秀文化、凸显城镇特色转变。
——【摘自罗应光2013年4月12日讲话稿】
《小城镇建设发展与云南特色城镇化》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1.注重规划引领,着力提升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作为中小城市的县城,应该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自身经济所处的阶段,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通过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重点镇,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2.注重统筹兼顾,着力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产城体”是对产业与城市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3.注重产业培育,着力拉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4.注重以人为本,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镇。21世纪的人们更为关注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
5.注重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城镇化的政策保障问题。从1978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2.57%,改革开放33年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可见,改革开放是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摘自罗应光2013年5月15日讲话稿】
《下决心清洗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物洗则洁,心洗则清”。《礼记·儒行》说“儒有澡身而浴德”,意即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注“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 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政治头脑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保持清醒的头脑,重点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争做三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疏于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知识的学习,疲于应付文山会海,热衷于社会交往,经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读书、不看报,以及学习不积极、不刻苦、不系统、不深入,政策法规不学不用,专业知识不考不究,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等问题。争做带头学习的表率,大力倡导学习之风,使学习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让学习蔚然成风,让更多党员干部加入到终身学习的行列中来,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不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习惯于以“老机关”自居、凭老方式想问题、凭老经验办事情;热衷于办法要上面出、经验要上面给,领导没有讲过的、文件没有规定的,不敢去闯去试;满足于现状,“小绩即满”,感觉仕途已经到顶,工作就没有了动力,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问题。争做创先争优的表率,以共产党人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奋力争先、争创一流,以优良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赢得群众的好评。三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于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执行制度图形式、走过场、搞变通,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责不究等问题。争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勇于同各种不良的行为倾向作斗争,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视制度的做法;敢于坚持原则,抵制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歪风,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引领社会风尚。
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重点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争做三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热衷于为上级服务、为老板服务、为熟人服务,而为群众服务则不冷不热、不闻不问,尤其是对来办事的群众,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争做为民服务的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深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民亲、民爱、民赞。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缺少对党的事业的感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精气神不足,自身要求不严格,脱离群众、不注重为群众办实事等问题。争做爱岗敬业的表率,增强事业心,提振精气神,把心思、精力更多地用在工作中、用在为民解难和为民办事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块砖、加片瓦,发点光、留点热。三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本位主义思想,缺少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忙闲不均、苦乐不均,工作沟通难、协调难,不是主办的事不办、不是急办的事不办、来头不大的事不办、出不了风头的事不办、争不到彩头的事不办、赶不上浪头的事不办、对自己不利或无利的事不办等问题。争做乐于奉献的表率,消除本位主义,增强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而枯燥的岗位上作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业绩,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不义之财不伸手,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重点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争做两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不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背离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工作办事讲排场比阔气,不计成本,不注重节约;贪图享乐、盲目攀比,待遇比上、事业比下,比待遇不比奉献、比职级不比实绩;把吃点、喝点、要点、拿点、收点、送点不当回事,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致使节俭形象在个人身上得不到更好体现等问题。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在金钱面前抵住诱惑、在亲情面前摆正关系、在是非面前把握分寸、在朋友圈和社交圈中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真正做到勤政廉政、干净干事、磊落做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真正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对工作一般性安排布置多,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少;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一些工作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等问题。争做真抓实干的表率,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出实招、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上。
每一位党员干部要真正从热衷于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向勤下基层、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的根本转变,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重点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争做两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习惯于“看材料、要数字、催报表”;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少,即使下到基层,也是主观意愿代替调查研究,凭印象和经验办事,或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用心与群众交流,没有看到基层的真实情况,没有听到群众的真实想法,没有感受到群众的疾苦和要求等问题。争做放下架子的表率,把工作重心下移,改进调研方式,多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苦的地方去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通过“接地气”、“通民情”,以真心换真话、以虚心换智慧、以真情换真招,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遇到难事只摆手,遇到矛盾绕道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懒于管事,致使一些难题久拖不办等问题。争做敢于担当的表率,敢于触及矛盾,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办事雷厉风行,不拖不等不靠,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满意当成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和事业的终身追求。
——【摘自2013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0期】
罗应光主政玉溪工作片段 2014年9月9日,玉溪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宣布,罗应光出任中共玉溪市委书记。
——【摘自2014年9月10日云南网】
2014年9月9日,履新的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在玉溪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表示,今后工作中将努力做到“四个不改变”:一是继续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不改变。“生态立市、农业稳市、工业强市、两烟富市、文化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切合玉溪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二是基本规划的执行不改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项规划的连续性。三是为民谋福祉的追求不改变。四是依靠现有干部队伍的力量不改变。
罗应光在履新会上表示,将“突出4项重点”“强化4个意识”,即突出抓好城乡建设、突出抓好生态保护、突出抓好产业建设、突出抓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强化敢于担当意识、强化团结意识、强化廉洁意识、强化产业发展意识,努力开创玉溪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自2014年9月10日云南信息报】
2014年9月9日,罗应光走访看望老干部,罗应光说,玉溪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老领导身上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宝贵财富,玉溪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老干部们一如既往地关心玉溪的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多提宝贵意见建议,继续为玉溪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老干部们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一如既往地为玉溪改革发展贡献力量。罗应光要求,相关部门要更加重视老干部工作,尊重、关心老干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老干部们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摘自2014年9月10日玉溪日报】
2014年9月11日,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走访调研了玉溪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他说,市委办公室是市委的核心机关,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要自觉增强宗旨意识,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服务好大局、服务好基层。他要求市委办干部职工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把“不让一天闲过,不让一事拖拉,不让一样恶习上身,不让一笔赃款进家,不让一个自己接触过的群众不满,不让一个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惹出闲话”铭记在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六不”要求。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文稿写作水平,抓好信息报送工作,强化督查工作,确保市委各项决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摘自2014年9月11日玉溪网】
2014年9月12日下午,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到红塔区进行调研。罗应光强调,红塔区领导干部一要强化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率先发展理念,为全市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要贯彻落实好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好卷烟及配套、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旅游文化等七大产业集群,引领全市产业发展;三要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谋划好红塔区在国家城镇化战略和滇中城市群战略中的位置,推进落实“大玉溪”规划建设,让城市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四要认真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勤用“四盆水”清洗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阶段的工作,防止前紧后松、矛盾积压、简单粗糙、短期行为,确保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五要在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上下功夫,认真分析、查找问题、强化措施、倒排时间,坚决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和“十三五”规划,通过大家干在实处,使红塔区的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摘自2014年9月12日玉溪网】
2014年9月12日,罗应光主持召开玉溪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汇报会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罗应光在讲话中指出,在前一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领导带头示范、找准找实存在问题、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问题导向、严督实导等特点。同时,教育实践活动还存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对活动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落实抓得不紧不实、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不愿改不真改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经常用‘四盆水’洗洗头、洗洗脸、洗洗手和洗洗脚,解决好‘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罗应光强调,第一盆水是“洗头水”,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盆水是“洗脸水”,就是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第三盆水是“洗手水”,就是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真抓实干的表率;第四盆水是“洗脚水”,就是要勤下基层、多下基层,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摘自2014年9月15日玉溪日报】
2014年9月12日至16日,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深入玉溪市一区八县开展调研。罗应光强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四个再”:政策要一宽再宽,利益要一让再让,服务要一改再改,环境要一造再造。以招商引资新业绩推动园区经济大发展,以园区经济大发展推动玉溪产业升级转型。罗应光要求,各县区要始终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按照“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的要求,利用好国家城镇棚户区改造的历史机遇,加强调查研究,做好项目包装,大力争取国开行中长期贷款,不断做大“三湖”生态城市群,做优城市、做精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当前,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紧扣年初确定的目标,倒逼进度,倒逼责任,全力冲刺四季度,圆满或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为全省、全市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摘自2014年9月17日玉溪网】
责任编辑:赵芳芳 李晓欢
2013年1月29日,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表决任命罗应光为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
——【摘自2013年1月30日云南信息报】
2013年7月30日至8月3日,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到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忙那村驻村入户、随机调研。罗应光在民情恳谈会上谈到,几天的随机调研,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党的政策好,农村发展变化大,老百姓精神面貌、精神状态非常好;当地党群、干群关系非常好,党的群众路线在这里是落到实处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基层组织建设的硬件问题等。罗应光还谈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始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对于这次驻村入户、随机调研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汇总分析梳理,在职能范围内可以解决的及时解决,需要协调解决的,明确责任分工,抓紧协调解决。要切实增强对党的感情、对党的事业的感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以实际行动弘扬杨善洲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摘自2013年8月6日省住建厅网】
2013年8月30日,罗应光厅长一行来到临翔区城市综合体项目“茶马古镇”进行实地走访,罗应光厅长询问项目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向企业宣讲“云南特色城镇化”和“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理念及相关政策。同时,罗应光厅长强调,从城市综合体建设的三个前提,即适度空间、人口规模、消费基础来看,临沧市临翔区作为滇西南城市群的中心之一,是有条件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并要求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做出成效。
——【摘自2013年9月5日省住建厅网】
2013年10月18日上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深入迪庆重灾区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巴拉格宗景区和德钦县奔子栏镇镇政府、争古村民小组及奔羊小学实地查看民房、学校、基础设施等受损情况。罗应光厅长强调:一要结合藏区实际和民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重建规划,设计提供灾民选择的具有民族民俗特色建筑风格的方案。二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结合旅游业发展,引导灾区群众节约保护耕地,实施民房恢复重建。三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加强民房重建抗震设防和工程质量技术指导工作,切实提高恢复重建工程抗震防灾能力水平。
——【摘自2013年10月23日省住建厅网】
2013年11月8日,厅党组书记、厅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罗应光分别到云南省设计院、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全程参加指导党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罗应光要求,一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二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领导班子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要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四要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五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六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把教育监督管理落实到位。八要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九要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十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抓好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摘自2013年11月8日省住建厅网】
2014年1月7日—8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到滇中产业新区、楚雄等地进行为期2天的随机调研。罗应光强调要注意避免6种倾向的城镇化。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避免人为推动农民进城的“被动城镇化”。二是要坚持产城联动,注意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空心城镇化”。三是要坚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解决“三农”问题,避免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四是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意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粗放城镇化”。五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树立城镇经营管理的理念,注意避免遍地开花、盲目随意、管理不到位的“无序城镇化”。六是要坚持分类指导,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注意避免不切实际、人为造城、无序扩张的“摊大饼城镇化”。
——【摘自2014年1月10日省住建厅网】
“加快推进云南的新型城镇化,建好县城是重点,加大县城建设,是我们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缓解大城市‘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罗应光代表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果让农业人口一次性转移到大城市,他们很难适应,如果只转移到乡镇,又无法保障就业,老百姓就应该到县城里来。”罗应光解释,县城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城市,它能解决就业、居住等问题,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生产生活保障。“新型城镇化中不但要解决‘人往哪里去’,还要考虑钱从哪里来,城镇怎么建,城市怎么管理?”罗应光认为,县城建设,要在争取中央支持、政府适当投入的同时,依靠市场化的运作来完成融资;要按照“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的要求,在城市特色上下功夫,不要千篇一律;要做好智慧城市建设,运用数字化城管模式等手段,建好用好管好城镇。
——【摘自2014年1月23日云南日报】
2014年4月25日上午,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主持会议并传达学习了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专题研讨班的主要精神。罗应光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对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至关重要性,对于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罗应光强调,要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的理念,始终保持政治清醒,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政治决策和部署要求上来,抓住党风廉政责任制这个“龙头”,把好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这个“关口”,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反腐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向纵深发展。 ——【摘自2014年4月25日省住建厅网】
2014年8月13日上午,省住建厅厅长罗应光调研鲁甸“8.03”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罗应光一行到集团在龙头山镇所搭建的临时帐篷看望慰问职工,听取了前期抗震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今后工作计划的汇报。罗应光要求,接下来还要继续做好灾区的道路保通工作,要继续保障灾区的供水及灾区的环境卫生。罗应光要求,活动板房的搭建,材料供给是头等大事,由于灾区路途崎岖,车流量大,给活动板房建设材料运输环节带来极大困难,相关县区和部门要积极帮助协调。住建、教育、卫生、国土及云南建工要全面完成板房用地的选址和各项筹备工作,要围绕每天生产10000平方米、运输10000平方米、安装10000平方米的目标,确保工期,确保质量、安全。
——【摘自2014年8月14日云南建工集团网】
罗应光履职省住建厅
部分重要文章及答记者问的内容摘要
《罗应光畅谈城镇上山》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城市病”,给市民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要吸取摊大饼式的千城一面的发展教训。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结合云南的实际走出一条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四个进程”:(一)大力推进山地城镇规划建设进程。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把建设山地城镇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方向,加快转变城乡建设用地方式。(二)大力推进培育建设城市群进程。最有条件和优势率先实现突破的是“一区、一带、五群、七廊”(三)大力推进以户籍为重点配套制度改革进程。城市化首要的问题就是农民转化为市民,在中国就是打破身份限制,推动户籍配套改革。(四)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进程。近年来,省住建厅根据云南独特的资源优势,成功打造了一批旅游小镇,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特色小城发展模式。
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山地城镇化和加速城镇化为关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山地城镇建设,统筹区域城镇集群化发展,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发展,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走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资源高效利用的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云南特色城镇化的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努力打造“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宜居、幸福家园,充分彰显山地城镇的灵气、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通过实施城镇上山,我们云岭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空气会更清新、环境会更宜人、人民会更加幸福。
云南特色城镇化的战略支撑和核心要求为:特色城镇化的战略支撑和核心要求是按照六个层次,突出抓好“六做”:做强大城市,做大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做精县城,做活边境口岸城镇,做细特色小城镇。
城乡建设向山地发展是云南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是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等“三个最严格”制度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遏制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被蚕食占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保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镇上山”是关系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新政,是走云南特色城镇化道路、转变建设用地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举,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统一行动,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必将对全省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提出发展特色小镇的理论依据是因为云南山多坝少,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明显弱于平原地区。以特色小城镇为依托,发展特色文化、特色经济,开创云南特色发展之路,既增强云南的综合竞争力,又避免与其他省区在结构上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把发展特色小镇作为云南特色城镇化的重点和亮点,全面增强和突出小城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弥补因地理分割导致云南城市辐射范围局限的不足。
——【摘自2012年第四期《时代名流》杂志】
《吸取摊大饼式千城一面的发展教训》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守住耕地的红线,守住生态的绿线。我们提出要发展中小城镇,打造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云南转移人口的一个通道,云南是个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各民族营造了各类多样的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镇。所以我们省级重点支持的是210个6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另外,传统村落是云南的一个亮点,我省就有294个列入国家传统村落,这些有特色的中国的传统村落,我们要永远保护好、发展好,在城镇化发展中,我们将把保护与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开发。编制好保护发展规划,对传统村落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这是一个创新点。我们要组团式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城市病”,给市民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要吸取摊大饼式的千城一面的发展教训,要组团式发展,只有组团式发展市民才能在环境友好,宜居的环境中感到幸福。同时我们也还提出了,要拿出三分之一的保障性住房给农民住下来,这个给农民进城是个非常好的保障。最重要的是政策落实到位。
产城融合怎么融也是城镇化的重大问题,云南的城镇化处于加速期,工业发展处于转型期,产城要相互融合。所以我们现在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产城融合。滇中产业新区里有8个产城新区,要看得见山留得住乡愁,由产业来支撑城市。现在也鼓励各州市搞产城融合的工业园区。这些都是亮点和创新点,也是云南的特色所在。
保障房是政府实施二次分配的一种重要方式,近些年,我们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让上百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得到了实惠,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保障工作,下大力气推进各类棚户区的改造。城镇化中特别是要做好农业转移进城人口住房的保障工作,把进城农民住房问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统筹解决,把“每年拿出1/3的可分配公共租赁住房用于解决农业转移进城人口住房问题”的要求落实到位。还将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审查和实施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加大对规划监督执法力度,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小城镇建设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也是下一步城镇化工作要继续推进的。针对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中各类规划自成体系,互补衔接等的问题,做好“四规合一”的规划体制改革试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推开。 ——【摘自2014年4月16日云南信息报】
《罗应光做客“金色热线”特别节目》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对于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房屋拆迁,首先是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充分的尊重市民的意见,事先要跟市民达成一定的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变更,也要跟市民进行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取得市民的理解再来进行沟通,如果没有沟通要按照原来的协议。这个我们要到现场了解情况以后,进行双方的沟通协调了。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的改造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并且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明确云南省的保障性住房从今年开始重点转入棚户区的改造,同时做出了一个规划,2013年到2017年,全省要改造50万户棚户区,今年要改造11.56万户,现在我们各项工作都在有序的推进,突出的抓一个是开工率,现在我们开工了53%;第二是抓融资,到现在为止我们争取中央的支持是53亿,省里面拿出了8亿多,我们争取国开行中长期贷款近500亿;第三,抓竣工,现在已经有1.5万套保障房竣工,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第四抓质量,质量是生命线,刚才主持人问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实际上我们主要的也就是要制定好规划,分步实施,第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第三,坚持以民为本、加强配套,第四个方面是要公开公平,确保取得实效,这个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要办好这个实事。
保障房的分配、建设、管理确实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分配,在分配上我们要坚持信息公开、强化监督,现在全省已经分配了52万套保障房,其中20万套是廉租房所以在分配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同时下一步我们对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结合城市发展的有序推进来制定规划,来和广大的市民沟通衔接,取得共识加快推进,避免与民争利。保障房本身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了,不存在与民争利。在分配上我们坚持申请、审核、公示、轮候、符合直至退出。在退出的问题上第一是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保障房的入住对象;第二、你的家庭已经买了其他房子;第三,原来在审核的时候工作不细致,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的对象,这些都是要清退的。这个清退就是要让更多真正符合的住进去,不要让不符合的住进去。
云南省的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在全国也是实施的比较好的,我们现在已经实施了225万户,总共投入资金130亿,主要的这一块都是为了“三最”,从最危险、最贫困、最边远的地方开始实施,政策的标准,云南省人民政府考虑到云南老百姓的实际,这几年都不断的提高补助资金,现在内地县补助标准是1.25万/户,如果贫困还另外有补助,边境县是1.5万,中央支持,省里面也支持,所以这是非常好的民生工程,群众是非常欢迎的,100多亿也不容易。
物管问题确实涉及到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所以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和省委政法委和相关厅局都在具体细化,就是在政策的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规范服务上下工夫。就是要真正按照平安小区创建模式来加以推进,否则的话,业主的利益会受到侵害。
——【摘自2014年7月3日云南广播网】
《云南特色城镇化之路》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土地、能源、水资源、人口等要素,决定了不能选择铺张浪费的城镇化之路。现在,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均受惠于城镇化带来的人力、土地、环境等巨大资源红利,但也饱尝了制度瓶颈、承载能力制约、失衡、割裂之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个字,构成了讲求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中国式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干,实际上也是规避世界城市化种种教训的大政方略。天津大学李津莉教授以快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塑造特色新型城镇的途径为题,围绕如何让中国的城镇化承担起传承与再造文明的重大使命,怎样规避“千城一面”、“万镇一面”,又如何防止毁灭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精华,怎样使“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个字在星罗棋布的城镇上得到有效的、充分的体现等等,阐述了一系列塑造特色新型城镇的新观点、新举措和新思路。通过学习,使我们意识到,在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要坚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地方特色;另一方面要强调结合自然环境和建设条件,建设山水田园城镇,彰显“彩云之南”的魅力,实现城镇化从“千城一面”、“万镇一面”向更加注重传承优秀文化、凸显城镇特色转变。
——【摘自罗应光2013年4月12日讲话稿】
《小城镇建设发展与云南特色城镇化》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1.注重规划引领,着力提升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作为中小城市的县城,应该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自身经济所处的阶段,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通过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重点镇,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2.注重统筹兼顾,着力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产城体”是对产业与城市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3.注重产业培育,着力拉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4.注重以人为本,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镇。21世纪的人们更为关注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
5.注重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城镇化的政策保障问题。从1978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2.57%,改革开放33年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可见,改革开放是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摘自罗应光2013年5月15日讲话稿】
《下决心清洗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一文主要内容摘要
“物洗则洁,心洗则清”。《礼记·儒行》说“儒有澡身而浴德”,意即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注“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 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政治头脑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保持清醒的头脑,重点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争做三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疏于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知识的学习,疲于应付文山会海,热衷于社会交往,经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读书、不看报,以及学习不积极、不刻苦、不系统、不深入,政策法规不学不用,专业知识不考不究,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等问题。争做带头学习的表率,大力倡导学习之风,使学习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让学习蔚然成风,让更多党员干部加入到终身学习的行列中来,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不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习惯于以“老机关”自居、凭老方式想问题、凭老经验办事情;热衷于办法要上面出、经验要上面给,领导没有讲过的、文件没有规定的,不敢去闯去试;满足于现状,“小绩即满”,感觉仕途已经到顶,工作就没有了动力,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问题。争做创先争优的表率,以共产党人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奋力争先、争创一流,以优良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赢得群众的好评。三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于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执行制度图形式、走过场、搞变通,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责不究等问题。争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勇于同各种不良的行为倾向作斗争,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视制度的做法;敢于坚持原则,抵制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歪风,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引领社会风尚。
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重点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争做三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热衷于为上级服务、为老板服务、为熟人服务,而为群众服务则不冷不热、不闻不问,尤其是对来办事的群众,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争做为民服务的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深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民亲、民爱、民赞。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缺少对党的事业的感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精气神不足,自身要求不严格,脱离群众、不注重为群众办实事等问题。争做爱岗敬业的表率,增强事业心,提振精气神,把心思、精力更多地用在工作中、用在为民解难和为民办事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块砖、加片瓦,发点光、留点热。三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本位主义思想,缺少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忙闲不均、苦乐不均,工作沟通难、协调难,不是主办的事不办、不是急办的事不办、来头不大的事不办、出不了风头的事不办、争不到彩头的事不办、赶不上浪头的事不办、对自己不利或无利的事不办等问题。争做乐于奉献的表率,消除本位主义,增强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而枯燥的岗位上作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业绩,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不义之财不伸手,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重点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争做两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不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背离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工作办事讲排场比阔气,不计成本,不注重节约;贪图享乐、盲目攀比,待遇比上、事业比下,比待遇不比奉献、比职级不比实绩;把吃点、喝点、要点、拿点、收点、送点不当回事,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致使节俭形象在个人身上得不到更好体现等问题。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在金钱面前抵住诱惑、在亲情面前摆正关系、在是非面前把握分寸、在朋友圈和社交圈中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真正做到勤政廉政、干净干事、磊落做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真正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对工作一般性安排布置多,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少;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一些工作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等问题。争做真抓实干的表率,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出实招、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上。
每一位党员干部要真正从热衷于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向勤下基层、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的根本转变,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重点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争做两个表率。一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习惯于“看材料、要数字、催报表”;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少,即使下到基层,也是主观意愿代替调查研究,凭印象和经验办事,或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用心与群众交流,没有看到基层的真实情况,没有听到群众的真实想法,没有感受到群众的疾苦和要求等问题。争做放下架子的表率,把工作重心下移,改进调研方式,多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苦的地方去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通过“接地气”、“通民情”,以真心换真话、以虚心换智慧、以真情换真招,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遇到难事只摆手,遇到矛盾绕道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懒于管事,致使一些难题久拖不办等问题。争做敢于担当的表率,敢于触及矛盾,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办事雷厉风行,不拖不等不靠,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满意当成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和事业的终身追求。
——【摘自2013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0期】
罗应光主政玉溪工作片段 2014年9月9日,玉溪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宣布,罗应光出任中共玉溪市委书记。
——【摘自2014年9月10日云南网】
2014年9月9日,履新的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在玉溪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表示,今后工作中将努力做到“四个不改变”:一是继续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不改变。“生态立市、农业稳市、工业强市、两烟富市、文化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切合玉溪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二是基本规划的执行不改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项规划的连续性。三是为民谋福祉的追求不改变。四是依靠现有干部队伍的力量不改变。
罗应光在履新会上表示,将“突出4项重点”“强化4个意识”,即突出抓好城乡建设、突出抓好生态保护、突出抓好产业建设、突出抓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强化敢于担当意识、强化团结意识、强化廉洁意识、强化产业发展意识,努力开创玉溪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自2014年9月10日云南信息报】
2014年9月9日,罗应光走访看望老干部,罗应光说,玉溪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老领导身上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宝贵财富,玉溪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老干部们一如既往地关心玉溪的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多提宝贵意见建议,继续为玉溪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老干部们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一如既往地为玉溪改革发展贡献力量。罗应光要求,相关部门要更加重视老干部工作,尊重、关心老干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老干部们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摘自2014年9月10日玉溪日报】
2014年9月11日,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走访调研了玉溪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他说,市委办公室是市委的核心机关,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要自觉增强宗旨意识,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服务好大局、服务好基层。他要求市委办干部职工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把“不让一天闲过,不让一事拖拉,不让一样恶习上身,不让一笔赃款进家,不让一个自己接触过的群众不满,不让一个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惹出闲话”铭记在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六不”要求。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文稿写作水平,抓好信息报送工作,强化督查工作,确保市委各项决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摘自2014年9月11日玉溪网】
2014年9月12日下午,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到红塔区进行调研。罗应光强调,红塔区领导干部一要强化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率先发展理念,为全市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要贯彻落实好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好卷烟及配套、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旅游文化等七大产业集群,引领全市产业发展;三要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谋划好红塔区在国家城镇化战略和滇中城市群战略中的位置,推进落实“大玉溪”规划建设,让城市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四要认真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勤用“四盆水”清洗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阶段的工作,防止前紧后松、矛盾积压、简单粗糙、短期行为,确保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五要在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上下功夫,认真分析、查找问题、强化措施、倒排时间,坚决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和“十三五”规划,通过大家干在实处,使红塔区的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摘自2014年9月12日玉溪网】
2014年9月12日,罗应光主持召开玉溪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汇报会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罗应光在讲话中指出,在前一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领导带头示范、找准找实存在问题、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问题导向、严督实导等特点。同时,教育实践活动还存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对活动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落实抓得不紧不实、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不愿改不真改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经常用‘四盆水’洗洗头、洗洗脸、洗洗手和洗洗脚,解决好‘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罗应光强调,第一盆水是“洗头水”,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盆水是“洗脸水”,就是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第三盆水是“洗手水”,就是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真抓实干的表率;第四盆水是“洗脚水”,就是要勤下基层、多下基层,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摘自2014年9月15日玉溪日报】
2014年9月12日至16日,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深入玉溪市一区八县开展调研。罗应光强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四个再”:政策要一宽再宽,利益要一让再让,服务要一改再改,环境要一造再造。以招商引资新业绩推动园区经济大发展,以园区经济大发展推动玉溪产业升级转型。罗应光要求,各县区要始终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按照“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的要求,利用好国家城镇棚户区改造的历史机遇,加强调查研究,做好项目包装,大力争取国开行中长期贷款,不断做大“三湖”生态城市群,做优城市、做精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当前,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紧扣年初确定的目标,倒逼进度,倒逼责任,全力冲刺四季度,圆满或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为全省、全市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摘自2014年9月17日玉溪网】
责任编辑:赵芳芳 李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