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zha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道“教什么内容”
  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连云港市一个中小学“青蓝工程”展示活动,一上午听了三节课,授课的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1.《故乡》:品读人物,探究文章的主旨。
  2.《我的叔叔于勒》: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感悟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3.《伟人细胞》:体会个性化的人物描写以及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下午评课时,大家关注的几乎都是教学方法问题,即“怎么教”,很少有人评议教学内容是否有问题。其实,教学方法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如果教学内容不正确,那么教学方法不管琢磨得多么精湛,其价值也相当有限,有时甚至是缘木求鱼。我们主张首先从教学内容角度入手备课观课评课。
  这次评课让我感觉语文的教学内容至今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课文不等于教语文。譬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仅仅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菲利普一家人如何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就是常见的“教课文”,老师带着学生在课文内容里走了一遭,除此之外别无其它,这远远不等于“教语文”。
  语文“教什么”?要教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有“怎么读”(指阅读法)等等,这些观点语文老师已渐渐认同,只是囿于理解课文内容难以“转身”。
  例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我们首先要知道这篇小说写了什么?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故事情节。在这三个情节中,作者又重点刻画了杨二嫂、闰土两个人物及二十年前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巨大变化,以达到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导致农村衰败落后这一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品读人物。人物是怎么刻画的?这就涉及到“怎么写”的问题。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肖像、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以此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至于为什么要写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故乡前后的变化,那就是由文章的主题所决定的了,即小说“为什么这样写”的原因。并由此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方法,还能模拟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这样可谓理解阅读、写作,一举两得了。
  又譬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为什么不能仅仅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菲利普一家人如何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理解了故事情节就完事了么?因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通过朗读、圈画,找出菲利普夫妇及小若瑟夫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品读人物的性格,通过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的品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观念,通过对若瑟夫的动作、心理的描写的品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金钱关系,更重要的是亲情,进而让学生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也不是万能的。由此我们还可以联系到当今的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不失去方向,如何珍惜亲情、友情,正确处理它们与金钱的关系等等。这样,我们就不仅教了课文,更主要的是我们还教了语文。
  二、知道怎么教“这个内容”
  明确了这节课我们要教“什么内容”,然后才能谈得上“怎么教这个内容”。
  有的老师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目标是: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3.探究文章的主旨。但是分析人物的时候顺序是这样的:朗读课文:1.找出文中描写于勒的语句,分析于勒的人物形象。2.圈画出文中描写小若瑟夫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说说小若瑟夫的人物形象。3.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这样一个课堂流程,不但让我们感觉到上课形式的单调乏味,而且让我们感觉到上课老师对文本解读流于肤浅。分析人物,我们也得分清主次,有个详略。我们都知道,菲利普夫妇是文章的主人公,重点分析他们,通过他们的形象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多好!其他人物略作分析,比如小若瑟夫的形象与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主题,读读他的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就知道了;至于于勒的形象,因为文中没有直接描写,我们通过船长的话略略了解即可。但是我们这位老师把四位人物都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时间几乎是平分秋色,这显然不合理,说明文本解读是很不到位的,导致老师知道“教什么”,而没有把握好“怎么教”。
  那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课堂上我们到底该“教什么”及“怎么教”呢?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好好解读文本,只有把文本解读透了,才能提升我们的课程能力,才能教好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而不仅仅是失去语文味的“课文”。
其他文献
2015年《高考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是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也就是说,对高中生而言,基本读懂古文,感悟其中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是高中阶段学习古代诗文的目的,所以高中阶段古文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古文言文的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读、议、点、问”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激
一、PLC扫描的工作方式随着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LC的编程及应用成为更多电气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PLC的编程方式较多,特别是梯形
如何把汉语的魅力和美感形象传授给学生需要相当大的技巧。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思考语文美感教学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实施美感教学  很多的学生对语文学科没有什么兴趣,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一篇文章,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每天都生活在语文的海洋中,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在我看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美感和创新以及过于单调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实施美感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
新时代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以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本文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战略,以
《西游记》中,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一为"反叛",一为"招安",有学者将大闹天宫看作百姓反叛精神的体现,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均是修道的重
教学体系是教学活动各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类型的教育拥有不同的教学体系,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的新教育类型,如何创建
作文训练的过程就如同生活一样,要经历山重水复的曲折。作文教学的根本的目的是:通过训练,能使学生体悟生活的本质,用生花的妙笔,在掌握基本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和认识。然而,这些技巧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必须在有效的实践与不断的体悟中,才能得以养成。我校课文与作文分开教学,不仅体现了对语文教学落脚点的重视,更为作文教学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使语文教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多方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强调实践内容要体现阶段
文言文教学通常的模式是老师带着学生翻译,学生借助书下的注释或各种参考书完成这一个跨越时空的交流。但这种学习始终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做过很多种的尝试,譬如说:分小组自主学习质疑交流,因耗时太多跟不上大部队而不得不中途夭折;或充分借助参考书扫除障碍又因学生觉得已经掌握而乏趣“聆听”。所以尝试来尝试去的最终结果又回到了老师生硬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学生没劲老师也觉得无趣。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成为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