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梭认为,教育不仅要顺应人的天性,而且要顺应儿童特有的天性。“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顺乎自然、敬畏生命、遵循生长的节律,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同时也是生态课堂的基本理念。多年来,那种自然生长式的课堂教育方式已在不知不觉中淡化,“原生态课堂”成为“教育回归教育”的理性呼唤和课堂“返璞归真”的迫切期待。尤其是政治课教学,给学生和世人的印象就是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训练和机械的记忆。因此,我们更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追求并实现生态生成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与展
示,教学的过程才能充满鲜活与生动,从而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一、多维互动,让师生神采飞扬
过去的教学中,往往“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与‘听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生态教学理论指导下迫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课堂的束缚,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的教学方式,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生命的课堂。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作为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需要在课堂上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欢声笑语,多一些神采飞扬。“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这种宽松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例如在学习《培养情趣》这一内容时,我把学生分成六小组,并打破了原来的位置形成了一个个圆形。这样无形之中就减少了学生的压力,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活动中利用了学生的各种特长,比如写字、绘画、剪纸、折纸花等,通过特长的充分展示,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并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我在旁边适当地进行激励性评价,甚至也参与了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家”一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说敢做敢展示,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带来了愉悦,也带来了自信,从而真正创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
二、体验自主,让思维迸出火花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同样道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也应该创设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然成长。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性,真正做到主人让位于学生,大大改变了教师“不讲不放心”的观念,使学生能以主人的姿态来参与学习,参与评价,成为课堂的主宰。如我在讲《多彩的情绪》这部分内容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去读、去表演、去思维、去评价。整个教学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兼带了教师的责任。如对“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难点设计了两幅画面,两个思考题:“同样是下雨,为什么小明和农民伯伯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同时给予评价,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无形之中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完全以“我的课堂我主宰”的姿态进入了角色。
三、合作学习,让师生渐入佳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就能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生态课堂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良性循环的课堂。如今的社会既需要个人的能力,又要求个人能与他人合作,这样的个人才能为社会出更多更大的成绩。这样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相互关心,可以取长补短,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调节情绪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教材中分别提供了几则材料:卧薪尝胆,塞翁失马,徐悲鸿的《八骏图》,林则徐的“制怒”大匾以及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案例,分别设计了几个问题:这些人物都用了什么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在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你们又是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然后每组讨论一个话题,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达到了分享经验、共享成果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讲解时间在15分钟左右,而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则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和平台,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轻易地解决了重点难点。
四、探究学习,让师生放飞理想
生态课堂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课堂。它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启迪思维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以“环境污染”为例,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了很多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如哪些是属于环境问题?浪费是属于环境问题吗?噪声污染对人类到底有多大危害?我们该如何减少学校里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主题,通过查资料,搞调查,与同学合作,向教师或家长请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整个过程既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了学生作为一个原生态物的发展。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让我们成为探索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凸显课堂教学的生态生成,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价值得以体现。这是教育的理念,也是理想的教育;是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新的追求!
示,教学的过程才能充满鲜活与生动,从而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一、多维互动,让师生神采飞扬
过去的教学中,往往“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与‘听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生态教学理论指导下迫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课堂的束缚,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的教学方式,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生命的课堂。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作为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需要在课堂上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欢声笑语,多一些神采飞扬。“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这种宽松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例如在学习《培养情趣》这一内容时,我把学生分成六小组,并打破了原来的位置形成了一个个圆形。这样无形之中就减少了学生的压力,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活动中利用了学生的各种特长,比如写字、绘画、剪纸、折纸花等,通过特长的充分展示,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并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我在旁边适当地进行激励性评价,甚至也参与了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家”一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说敢做敢展示,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带来了愉悦,也带来了自信,从而真正创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
二、体验自主,让思维迸出火花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同样道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也应该创设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然成长。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性,真正做到主人让位于学生,大大改变了教师“不讲不放心”的观念,使学生能以主人的姿态来参与学习,参与评价,成为课堂的主宰。如我在讲《多彩的情绪》这部分内容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去读、去表演、去思维、去评价。整个教学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兼带了教师的责任。如对“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难点设计了两幅画面,两个思考题:“同样是下雨,为什么小明和农民伯伯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同时给予评价,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无形之中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完全以“我的课堂我主宰”的姿态进入了角色。
三、合作学习,让师生渐入佳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就能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生态课堂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良性循环的课堂。如今的社会既需要个人的能力,又要求个人能与他人合作,这样的个人才能为社会出更多更大的成绩。这样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相互关心,可以取长补短,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调节情绪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教材中分别提供了几则材料:卧薪尝胆,塞翁失马,徐悲鸿的《八骏图》,林则徐的“制怒”大匾以及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案例,分别设计了几个问题:这些人物都用了什么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在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你们又是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然后每组讨论一个话题,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达到了分享经验、共享成果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讲解时间在15分钟左右,而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则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和平台,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轻易地解决了重点难点。
四、探究学习,让师生放飞理想
生态课堂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课堂。它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启迪思维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以“环境污染”为例,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了很多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如哪些是属于环境问题?浪费是属于环境问题吗?噪声污染对人类到底有多大危害?我们该如何减少学校里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主题,通过查资料,搞调查,与同学合作,向教师或家长请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整个过程既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了学生作为一个原生态物的发展。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让我们成为探索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凸显课堂教学的生态生成,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价值得以体现。这是教育的理念,也是理想的教育;是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