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有目的的培养社会人的学科。在高职院校开设教育学课程有助于培养专业型人才,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水平。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时安排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很难达成教育学课程目标,教育学课程对高职院校的有利作用被削弱。为了解决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对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G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0-02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都已经开设了教育学这门学科,在高职院校开设教育学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出更合理的、更高效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育学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现代社会教育水平的发展对于教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教育学学科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进一步研究教育学的本质问题,明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形式等,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1]。
二、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发展现状
教育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课程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将学到的知识理论更好的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但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学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学的功能。
(一)课时设置比例较小,教学内容陈旧
据统计,其他国家教育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约为20%-25%,例如美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20%,而目前我国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左右,而且教育类课程主要分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门课程,课时设置比例小。有些高职院校只有在某一学年才开设教育学学科,这样课时少且设置集中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够简单地介绍教育学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很多理论知识只能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无法实现对学生实施基本的能力训练。此外,高职院校在教材选择上也存在着问题,大多选择与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教材,但是这样的教材知识框架死板、理论体系单一、内容更新变化少,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很多抽象的理论更适合本科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实际[2]。
(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的人数实行大班额集中教学,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只能采用讲授法授课,不能够灵活的采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这样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不强,影响学习效果。很多学生觉得教育学课程枯燥,不愿意、没有兴趣学习教育学,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卖力的讲,学生在桌子下玩手机的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的讲课激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教学资源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教师利用并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教师的运用能力。但是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驾驭和开发能力,单纯的按照教材内容讲解,不能做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延伸,学生缺乏对知识自主探究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3]。
(四)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是以考卷作为手段进行考核的。仅仅通过一次考试来作为学生学习教育学效果的考核标准是不科学的。这种试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多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大量记忆理论知识,很难掌握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情况。造成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脱离实际,教学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三、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一)增加教育学课程课时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学课程,高职院校要适当的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教育学课程课时。这样教学课时增加,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学生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夯实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育学的课程目标。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育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改变大班额授课形式,教师要根据教育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课程延伸,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人数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的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4]。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把单一的文字理论变成图片、动画等形式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完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学习评价标准能够反映出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体现学生教学实践水平,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教案的撰写、课件制作、教学理论掌握、教学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实践能力[5]。
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学课程,学校要从各方面进行积极的配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学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宋明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薛立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李宝强.教师职责范畴: 内涵、外延及其架构[J]. 新华文摘,2013.
[5]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G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0-02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都已经开设了教育学这门学科,在高职院校开设教育学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出更合理的、更高效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育学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现代社会教育水平的发展对于教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教育学学科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进一步研究教育学的本质问题,明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形式等,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1]。
二、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发展现状
教育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课程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将学到的知识理论更好的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但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学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学的功能。
(一)课时设置比例较小,教学内容陈旧
据统计,其他国家教育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约为20%-25%,例如美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20%,而目前我国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左右,而且教育类课程主要分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门课程,课时设置比例小。有些高职院校只有在某一学年才开设教育学学科,这样课时少且设置集中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够简单地介绍教育学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很多理论知识只能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无法实现对学生实施基本的能力训练。此外,高职院校在教材选择上也存在着问题,大多选择与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教材,但是这样的教材知识框架死板、理论体系单一、内容更新变化少,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很多抽象的理论更适合本科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实际[2]。
(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的人数实行大班额集中教学,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只能采用讲授法授课,不能够灵活的采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这样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不强,影响学习效果。很多学生觉得教育学课程枯燥,不愿意、没有兴趣学习教育学,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卖力的讲,学生在桌子下玩手机的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的讲课激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教学资源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教师利用并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教师的运用能力。但是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驾驭和开发能力,单纯的按照教材内容讲解,不能做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延伸,学生缺乏对知识自主探究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3]。
(四)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是以考卷作为手段进行考核的。仅仅通过一次考试来作为学生学习教育学效果的考核标准是不科学的。这种试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多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大量记忆理论知识,很难掌握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情况。造成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脱离实际,教学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三、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一)增加教育学课程课时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学课程,高职院校要适当的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教育学课程课时。这样教学课时增加,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学生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夯实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育学的课程目标。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育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改变大班额授课形式,教师要根据教育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课程延伸,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人数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的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4]。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把单一的文字理论变成图片、动画等形式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完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学习评价标准能够反映出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体现学生教学实践水平,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教案的撰写、课件制作、教学理论掌握、教学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实践能力[5]。
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学课程,学校要从各方面进行积极的配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学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宋明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薛立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李宝强.教师职责范畴: 内涵、外延及其架构[J]. 新华文摘,2013.
[5]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