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生活,致美好!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一线教师,对三尺讲台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愫,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有着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精致和美好,如何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课堂娓娓道来,妙趣横生,让教师学生都徜徉其中,上好第一课将会为此而发挥巨大的作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是这门课在本学期的开端,在未来三年的开端,在少年成人的开端,是至关重要的一课。笔者結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对如何上好第一课《中学序曲》加以探讨。
  一、对第一课的功能阐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推广和试用刚刚过去一年,教材的改编及创新带给政治教师们新的感受,新的力量。第一课无疑是七年级上册一学期政治课堂的导入,也是初中三年政治课堂的导入,与其他课相比,它有着迥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不受教材的约束,以展示教师,展示学生,相互了解,升华情感为目标,要想让这节课出彩,不妨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蝴蝶效应”力量无穷,如果教师课堂首秀成功,犹如放飞一只美丽的蝴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让教师的形象和威望大大提升!最重要的是,这只蝴蝶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其次,“首因效应”影响深远,教师和学生初次接触,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形成思维定势,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评价,改变起来需要较长时间和努力。所以,留下积极正面的影响是第一堂课上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
  最后,“学科魅力”深入心中,第一堂课虽然不受约束,但是千万不能忘记教学必须有目标,向学生充分展示思想品德课的学科魅力,可以给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探索到学科的奥妙和乐趣。假以时日,学生会通过这个门走向知识的顶峰。
  二、对上好第一课的几点尝试
  1.渲染情绪,让氛围亲切温馨
  教育应该是一件充满爱和尊重的事情,学生来到新的环境,虽说伴随兴奋,但更多的还是对陌生环境的局促和不。在此刻,精彩的开场白会让整个气氛温馨有爱,在《中学序曲》教学设计中,笔者采用的主动介绍的方式来和学生拉近关系,介绍的内容有教师自我情况,学校情况,教材情况和初中的学习特点等等。其中重要的是教师的自我介绍,教师一定要通过自我介绍赢得学生的尊重,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亲近和喜爱。我的介绍很本色,注意在介绍中展示自己的特点,语言恰当,语气和蔼,并且在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粉笔字,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另外在新课开始之前的学校介绍环节,为了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制作了视频《美丽的校园》,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学生情绪得到释放,气氛更加轻松愉快。
  2.联系生活,让课堂更加生活化
  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教学资源,是最易于导入到课堂的素材,教师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生活的真相大白于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的实验室。我的第一课设计了“七嘴八舌话校园“环节,让学生比较中学和小学的不同,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大家为学生新环境下的困惑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让学生信心倍增,自我效能感提升,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获得了求知的动力。同时达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点知识。
  3.趣味丛生,让课堂更加轻松自然
  第一课不宜太多知识化,太生硬。让学生过早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难度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要寓教于乐,才是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基础。我在第二部分“珍视新友谊”中设计了小游戏:串名字比赛,全员参与,简单有趣,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趣的时光中相互了解,并切打开心中紧闭的窗户,与同学相互交流,相互了解,也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思维和情感在自然的游戏中流淌,有趣且有意义。
  4.层层深入,让情感得以升华
  付出真情和智慧的课堂一定是有意义且成功的,但课堂也不能空洞浅显,只谈其而不谈所以然,如教学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那课堂将不能到达我们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奥苏贝尔写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状态,拾级而上才就让学生有所收获,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我在《中学序曲》中的第三部分设计了“如何为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做好准备?”让学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如何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帮助学生解决刚刚入学的紧张与困惑。最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接下来的任务,最后,在《朋友》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情感得以升华。
  总之,开学第一课是非比寻常的一课,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标题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对以后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向的指引,需要我们以热情和真情去感染学生,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美好,把第一课当作美好学习和生活的开始,定能在接下来奋斗不息的路途上有所收获。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例题教学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认知水平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对学情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基于学情分析基础上的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情分析 初中数学 优化策略  在初中数学新课标中强调,进行数学例题教学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认知水平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对学情正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情分析是决定数学例题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特别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已成为当今中学课程改革关注的要点之一。提倡“问题学导”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共鸣。本文通过阐述“问题学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释其教学模式,以期其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从而更有
期刊
【摘 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是新时期历史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行“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体现,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学好历史知识,才能用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激励学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历史知识相结合,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完美融合,为初中数学课程的高效率开展提供了挈机。同时也充分发挥出学生主导地位的作用,有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 提问 技巧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知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学生对生理知识把握,提升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生物奥妙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那么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宝贵和价值进行了解认识,提升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减少高中生虐待动物的现象,减少高中生不尊重生命而进行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语文教学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单靠教材上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补充"营养",但学生如何来阅读课外文章呢?这就需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必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大多数学生并不具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或者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时候知识上存在误区。本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知识抽象难懂,并且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较少,于是很多学生不想学,有的甚至放弃。但是这门学科其实非常重要,它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而且还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探究能力进行探讨,以提高生物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兴趣 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
期刊
【摘 要】学生的语文作文质量能够综合展现出语文综合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但是很多初中生非常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缺乏有效性,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存在“假、大、空”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教学困境,需要教师革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辅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一定会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革新尝试,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延续传统的、以书本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期促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前面发展。而高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革新内容,在教学实践和质量效果上都现实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可行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对高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在此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思维导图在如今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将每个概念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来,便于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简要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导图 运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分散的知识点,建立更為系统、更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