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赶上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是指学生利用信息处理日常事务的行为习惯和能力,高中信息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类、管理、发布等过程,完成生生间、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提升学生对信息理解能力,运用信息手段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多开设信息技术竞赛类的活动,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学生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其次,我认为老师还应做到:
1.老师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要不断提高。现代计算机硬件配置一天比一天高,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更新换代仅次于手机,计算机软件比以前也多得多,升级也较快;当然不可能我们每个老师对每种软件都要求会操作,但我们必须对常用软件达到熟练掌握的地步。经常遇到这种现象:个别老师甚至连内存都不认识,网络知识一窍不通,并行通信口干什么的P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VB、VC等)闻所未闻,等等。因此,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
2.备课要注重操作。信息技术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比起其他学科来说,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更多,所以在备课时要在学生操作上多动脑筋、想办法,课堂教学时理论要少讲,尽量多些时间让学生操作,当然操作方法还是要教到位,不能让学生瞎整一通。
3.教学方法要得当。有些老师课堂理论讲得不错,但把学生一放进机房就控制不了课堂秩序,学生抢座位、乱跑、吵闹,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操作,甚至有搬动显示器朝向的。为什么学生机控制软件不用?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先控制学生机黑屏,讲理论或操作,再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操作,不让学生动用其他无关的软件。
4.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与其他老师一起,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这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然趋势。
5.组织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也让课堂上没有“吃饱”的学生得到满足。
6.适当进行检查和测验。虽说很多地方初中信息技术没有列入考试范围,但适当的测验对学生掌握操作也是一种规范,一种促进,对信息技术课堂组织教学也是有好处的。可选用网络考试软件,自动发卷、收卷,甚至可以自动阅卷、总分,减轻老师工作强度。
总之,我认为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除了计算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外,学校领导也应该重视教这门新型学科的老师的存在,同时也希望学校领导承认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肯定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是指学生利用信息处理日常事务的行为习惯和能力,高中信息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类、管理、发布等过程,完成生生间、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提升学生对信息理解能力,运用信息手段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多开设信息技术竞赛类的活动,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学生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其次,我认为老师还应做到:
1.老师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要不断提高。现代计算机硬件配置一天比一天高,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更新换代仅次于手机,计算机软件比以前也多得多,升级也较快;当然不可能我们每个老师对每种软件都要求会操作,但我们必须对常用软件达到熟练掌握的地步。经常遇到这种现象:个别老师甚至连内存都不认识,网络知识一窍不通,并行通信口干什么的P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VB、VC等)闻所未闻,等等。因此,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
2.备课要注重操作。信息技术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比起其他学科来说,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更多,所以在备课时要在学生操作上多动脑筋、想办法,课堂教学时理论要少讲,尽量多些时间让学生操作,当然操作方法还是要教到位,不能让学生瞎整一通。
3.教学方法要得当。有些老师课堂理论讲得不错,但把学生一放进机房就控制不了课堂秩序,学生抢座位、乱跑、吵闹,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操作,甚至有搬动显示器朝向的。为什么学生机控制软件不用?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先控制学生机黑屏,讲理论或操作,再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操作,不让学生动用其他无关的软件。
4.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与其他老师一起,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这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然趋势。
5.组织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也让课堂上没有“吃饱”的学生得到满足。
6.适当进行检查和测验。虽说很多地方初中信息技术没有列入考试范围,但适当的测验对学生掌握操作也是一种规范,一种促进,对信息技术课堂组织教学也是有好处的。可选用网络考试软件,自动发卷、收卷,甚至可以自动阅卷、总分,减轻老师工作强度。
总之,我认为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除了计算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外,学校领导也应该重视教这门新型学科的老师的存在,同时也希望学校领导承认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肯定能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