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者情者,至淡者至真至浓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n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文学本质属性来看,情感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本质规定。曾卓在诗歌《我遥望》中以自己在人生中两个年龄段“遥望”视域的范围和体悟为基点,抒发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显示了诗与人生、诗与禅、诗与哲合而不分的特质。
  关键词:诗歌;情感;曾卓;《我遥望》
  
  许多年前,记得还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七月”派诗人曾卓的短诗《我遥望》,饶有兴味,此诗便一直存留于我脑海,随光阴流逝,其诗在我心中泛起的体悟和感受被时间捂得越来越深,让我常读常新。这确实是一首颇有意味的好诗。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对于生命、人生开掘的深度往往也就代表了诗歌的深度,而这恰恰是《我遥望》的经典性所在。
  人生短长,寸心自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逝去的青春成了人一生的追怀。《我遥望》写出了人生两个阶段时与空的“距离感”。准确地说,第一节是遥望,或者说是展望,第二节才是回望。时间与空间交织。人生不就是从远望再到回望的一个过程吗?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说文》曰:“志,意也。从心止,止亦声。”这“志”是诗人之志;“志”,是人的内心意念、志意。[1]“遥望”一词“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异国的港口”这个意象指涉前方的目的地,但离现在的位置还具有一段距离。“烟雾中的故乡”这个意象透露出诗人对逝去的岁月的怀念之情,甚至可以说,这种情感是相当复杂的意绪。这可以从“烟雾”一词生发出来。作者选用“烟雾”这个词是有用意的,这个符号可以象喻诗人心中的迷惘、遗憾、伤感甚至恬然、超然的意绪,意绪被诗人审美化,一维的能指符号蕴含着复杂多维的所指倾向。
  读诗关键是要读出一种味道,“味”是一种美学范畴。白开水无味却是至味,至淡者至真。诗歌意象的呈现,往往使诗歌经过读者的审美运动呈现出视觉的画面来,这些独特的意象往往又嬗变成诗人内心挥之不去的情感,它真实而又虚幻,遥远而又迫近,诗歌语言的张力却又凭借这种情感,教会我们只能用心去捕捉精灵般的字里行间所蕴藏的那一份独特情感和深层体悟。诗人在无可名状的感受里,总是试图找到一种东西,来感动读者,也感动自己,但仅有感动是不够的,诗要达到隽永耐读的境界就必须是富含哲理的,富含内敛情感的,直抵心灵的。真正的文学是不可能被其他物质取代的,它总在有形无形中,赐予你某种精神的力量和抚慰,让你在工业社会中、技术理性中保持人之为人的生命质素,从而给你一片抚慰,给你一丝启迪。
  读诗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掘宏发微、探幽寻胜的一个体悟过程、解码过程。单个的意象乃至意象的组合等诗的程式都往往是“简言以达旨”“博文以该情”。(刘勰《文心雕龙·征圣》)故乡在人生的旅程之外,存在于儿时的记忆之中,随时间的列车渐行渐远,成为内心的感受和记忆。诗是文学的明珠和宁馨儿。“文学性追求含蓄蕴藉和多义。”[2]文学性更多的时候因情理交融而蕴含哲理性。作者把哲理表达得深藏不露,只是写出了至淡却又至浓的“意味”。这深长的意味来自于人生的经历,甚至可以说是来自于人生的磨炼,是“我”“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后才到达的“港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过去的回望是沧桑也是一种平静,甚至可以说是作者以自身视角对人生过程的一种参透和解悟。这样一来,诗人对人生的回望便反映出主体对现实时空的超越和对春去秋来的时间的凝视,这其中暗含一种作者对永恒理想的孜孜以求和亲切怀念。诗就是这样朝向人的精神向度的。于是,“我”身后的道路、身后的风景呈现了“道”的无所不在,便如“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这样的体悟直指心灵,体现出宇宙和生命的化境。人生的奋斗、成熟的过程有点儿类似于王国维对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重境界的概括,第三重境界是最高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从而在最后的一层境界中慢慢体悟时光带给人的“变化”。诗人在《我遥望》中所表现出的人生感受是普泛而又有意味的,让人回味再三。作者把抽象的感受和情绪用意象形象地传达出来,而这些体悟,是从人生过程本身得出的结论,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执著追求,又是“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悠然、坦然情怀。诗人的观照视点经历了仰观回望的变化后生成了一个意义系统,所谓“篇终接浑茫”,全诗生成一种深沉丰富的宇宙人生之韵。因此,此诗好在余韵不绝。
  人生是艰难的。确切地说,奋斗的人生是艰难的,时光具有不可回溯性,生命的历程也具有不可回溯性。几十年的人生阅历生发的人生况味使作者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与抵达六十岁“港口”的沧桑感,在这两种人生阶段的“距离”中,作者更多抒发了一种不说自明的感受、一种对人生真切的深层体悟。走过生命的几十年,自己从当初的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往事如云烟飘散却又历历在目,仿佛如昨,主体的努力和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从未消歇过,中止过,诗人(或者说任何人)在“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后心灵丰厚了,获得成长,收获智慧。读了这首诗,我们再次感受到:诗歌具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神奇力量,具有一种让人反复品读的惯性力量。那些能够攫住心灵,引起认识和情感共鸣的诗歌让人不忍释卷,让人感到读诗的过程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
  读诗的捷径或许就在于通过一些关键的语词来品味诗语的张力,在于突破语词本身对具体的、个别表层意义的规定,它便具有了更强的涵盖力与普泛性。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海德格尔曾谈到:“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的人们与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3]“遥望”一词让我们窥见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确切地说,是一种阅遍人生沧桑后的豁然开朗。因此,“遥望”一词写出了诗人的境界。诗就是这样引导你去关联“存在”的。“艺术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敞开了存在者的存在”。[4]这成了我们与作品展开“对话”的一个依据。
  人生的种种际遇对于生命个体而言都不过是转瞬间的一朵浪花。回顾人生的风风雨雨,诗人的心是平静的,准确地说是慢慢转向平静的,但这平静之中也暗含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坚定与从容,是一种世事洞明后的平静和从容,从而使人感到人生绚烂终究归于平淡,贫困、厄运、不快终究会成为过去,内心依然留下丰富而恬静的星空,这是一种“人淡如菊”“浓后之淡”的境界。这恰似苏轼等士大夫的典型心态。自古以来,诗人在政治上遭贬逐难免会借诗抒愤怒之情、怀才不遇之意,如屈原就自称“发愤以抒情”。这是文人面对人生磨难发出的“志意”。这种创作面向到了苏轼那里却转了一个弯,即由过去单纯的“发愤”变成了“升华”。诗语表征心灵,使存在敞亮。人生的智慧尽可能让更多的审美因素进入主体的视域,以便主体在平淡的生活中捕捉更多的诗意,营造一种诗意恬淡的美感空间,达到一种“天人整生”的生存美生境界。这时,艺术自行置入真理,这真理作为一种生存美感,它深度契合了人的“内在自由度”,它同时也离不开人的存在和不断发现,我们不能从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角度去理解“艺术真理”。这不禁让我想起苏轼,一个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的文学家,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但苏轼的作品始终贯注着积极进取、乐观旷达的精神,从而为多艰的人生点亮了一盏灯。面对人生的逆境,苏轼与他人所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定风波》就典型地反映(体现)了苏轼力求超越自我与人生,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这首词是苏轼人生态度的写照,的确,《定风波》里抒发的情性代表词人一种经历“复杂”世事后生发和升华而出的人生况味和哲理内涵,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或一种人生豪情。同样,曾卓的《我遥望》也代表一种耐人品咂的人生况味。苏轼的这首词与曾卓的《我遥望》都写出了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两诗异曲同工,我们把这两首诗词放在一起对读,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中深长意味的。说起“生活的海洋”,其实,人啊,不必去感怀岁月如云烟飘散的惆怅,也无需去咀嚼人生坎坷的复杂滋味,人有时只需静静聆听这“港口”的笛声,只需默默凝视这“生活的海洋”。那一年复一年的花草荣衰,渐渐从我们心底响起它轻风细雨的声响,这声音来自心灵深处,此中有四顾茫然,怅然若失后的豁然开朗,亦有看云卷云舒的恬淡心态。这就是“当下即是,恬然澄明”的境界,这便是诗,这便是人生,诗与人生、诗与禅、诗与哲合而不分。
  
  附: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曾卓《我遥望》
  
  注释:
  [1] 参见冯仲平《中国诗学流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2页。
  [2] 李启军:《论文学语言的特性》,《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第38页。
  [3] 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8页。
  [4] [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4页。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顽强拼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特点,对学生投以全身心的爱护,用微笑的面
期刊
我讲授的是八年级下Module3 On the radio Unit3Language in use这一课,这是一节复习课。本模块的任务是Making a school radio programme,我就以这个任务为目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假设你是本期校园广播的节目主持人,由你来播报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这是一节情境很新颖、任务很明确的课,要求同学们结合本校近期发生的新鲜事进行广播播报,使学生能
期刊
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的不同、情绪的波动等影响,师生常常发生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现结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对师生冲突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思考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案例一:杨老师在8年级上英语课。刚进入教室,几个学生在课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或在书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技能,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它的技巧。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写字教学实践证明证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实施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与水平。  一、转变传统的观念,实现写字教学基本理念的创新  1.写好汉字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除继续重视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联系外,更多关注数学概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猜测、操作、归纳等活动,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达成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概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一线教师,我试图从“百分数意义”的教学实践来论述概念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数学概念关注“学生准备了什么?
期刊
玉荷是我堂兄恒哥的长女。由于恒哥当时只是一位农村学校的教师,以前那点工资要供养三个子女一家五口的生活,确实是比较难。作为堂兄的长女玉荷,初中毕业不得不选择一条减轻家庭负担的出路。结果侄女玉荷就考了一个中专。中专毕业后,国家已经不安排工作了。于是玉荷在医院、学校以及幼儿园打工,最后结婚成家了。  我在省城工作的那几年,侄女玉荷也在省城生活,她经常打电话或当面向我请教古代文学尤其是古诗文方面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一    一提起夜郎自大,很容易触碰到贵州人自卑而又敏感的神经;一说到扩大开放,却难以激起贵州人放眼世界、包藏宇宙的雄心。  “烟瘴之地、荒蛮之邦”,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特殊地理环境,养成了贵州人封闭自足的心态。扩大开放,似乎永远都是其他省份的专利,贵州只需坐享其成。苦苦的等待,没能把臆想中的美梦变作现实;迟疑的观望,换来了越发落后的尴尬。  教育是增进智识、磨砺品性、提高素养的重要手段。改变
期刊
编者按:《马培松诗选》,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由《星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作序,汇编了《梦中的麦地》《我只要一片阳光》《暴雨中奔跑的人》《纷纷扬扬的意象》《灵魂起飞的那一瞬》等五辑,精选了诗人马培松从事诗歌创作20余年来的大部分作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在封底评语中说:“马培松是一位对生命中的痛比较敏感而又善于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的诗人。他的诗有着向内和向下透视的力量,
期刊
孙中伟,首届“北京市十佳青年律师(2012)”、首届“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2011)”,孙中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死刑辩护律师网创办人,专业死刑辩护律师与死刑研究专家。获奖论文有《死刑复核中的律师辩护》、《死刑复核律师实务指引》,主讲视频教程《死刑复核案件实务技巧》,其著作《孙中伟死刑辩护指引》、《孙中伟死刑辩护手记》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从南方一所政法院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到
期刊
x摘要:坚持内心操守、对现实进行沉思,是诗人的社会和艺术指责。在马培松的诗歌中,诗人以敏感的心思,体察自己人生跋涉中的艰辛,在诗的驿站中以心写情,融过去的感慨与未来的憧憬于一瞬。其诗往往在对生活事态的写意中探寻人类未来的真正价值,并对人类日趋泯灭的精神家园重构了一个能诗意栖居的港湾。  关键词:马培松;诗歌;创作    荷尔德林说:“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深陷物质困境的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