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欲时代的善良歌者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f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摘要:坚持内心操守、对现实进行沉思,是诗人的社会和艺术指责。在马培松的诗歌中,诗人以敏感的心思,体察自己人生跋涉中的艰辛,在诗的驿站中以心写情,融过去的感慨与未来的憧憬于一瞬。其诗往往在对生活事态的写意中探寻人类未来的真正价值,并对人类日趋泯灭的精神家园重构了一个能诗意栖居的港湾。
  关键词:马培松;诗歌;创作
  
  荷尔德林说:“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深陷物质困境的诗人,精神的超越并没有给他的生存境遇带来任何实质的改变。这让我们自己也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如今,现实发生了转变,生存不再成为焦虑。然而,这样一个物质丰盈信仰却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诗人又何为呢?在消费成为社会主流的时代,对物质消费的狂欢仅仅是为了获得自我身份的确认,无知的泡沫繁荣,精神的崇高被冲垮,现代人的精神品级就更加相形见绌了。
  这样的年代里,唯一坚持内心操守的诗人能否承担起对形而下的堕落的拯救?或许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不需要诗人,生活在杂乱不堪的商品世界里,他不能放弃对现实的沉思,这是诗人的职责。马培松就是这样一个在混沌中寻找安宁和自我的诗人。
  “对善于倾听者尽情地言语,无论所获得的是掌声还是沉默;对习惯沉默的人大声地咏叹,无论所面对的是闲话还是凝视。”诗人如是说。在马培松的诗歌中,诗人以敏感的心思,体察自己人生跋涉中的艰辛,在诗的驿站中以心写情,融过去的感慨与未来的憧憬于一瞬。他的诗往往在对生活事态的写意中探寻人类未来的真正价值,并对人类日趋泯灭的精神家园重构了一个能诗意栖居的港湾。他在潦草复杂的生活中寻找简单浑厚的诗歌,在困顿多元的生活中寻找清纯净美的诗歌,在病态怪异的生活中寻找健康平实的诗歌。他用心灵去讴歌世事,用灵魂来拷问当下,用热情去诠释生命的意义。马培松面对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面对自己复杂真实的心灵世界,内心静如止水,恬淡自由,即使有烦恼和愁绪,也乐观豁达地保持一种淡远清新的美的感悟、一种淡远真诚的心境,幻化出人间最幸福美妙的胜境。
  帕克说:“没有真理性存在于对事物的‘共鸣性想象’之中。”马培松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无论是意象的撷取、细节的描述还是主题的构建,均能以最日常化的语言、最平常的事物,引发人们心灵的共鸣与回声,发现我们今天“普通平凡的世界所缺乏的一种诗意的美”,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诗人来说实在是相当宝贵的一种诗性选择。
  马培松所要表现的思想都来源于本真的现实生活,他用自己的呼吸来触摸平凡世俗的每一个音符,深切地感受、体验,并将它们化为自己的信仰和灵魂之后,把对于观念的仅仅智力上的理解,变为充满精力和热情追求的对于观念的爱。因此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浓厚的感染力。“在黑色的天幕上/你在表演魔术/你穿着年久失洗的/表演服/忙得不亦乐乎/在舞台的下方/那些隐形的观众/扭动着酸痛的脖颈”(《魔术师》)。作者的心灵总是一任天然,用最自然最朴质的文字,流露着一种炙热的情感。将思想包裹在情感中,让情感渗透于思想里,这样的作品才有艺术力量。诗人以他对生命的热情、对生活的挚爱来传达着自己的思想,在诗歌中表现着一种激情。那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不同于任何本能的情绪波动,并与一定的思想、原则紧密联系。别林斯基说:“诗情观念是‘激情’而不是一般的‘情欲’。”马培松由现实所感,激情澎湃,写作时牵动整个神经系统,跳跃着,激荡着,在自己的灵魂里燃烧,喷薄而出,表达着最纯粹的人生感悟。正如华兹华斯所言:“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沉思的情感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马培松在他的诗作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构造诗歌的审美意象,从而造就了豁达从容的言说美,其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对偶、回环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妙趣横生的比喻和新颖精妙的比拟,它使得诗中的哲理思辨蕴涵生动的审美意境。他的创作这几年形成了独有的一种风格,读其诗像是在含嚼一块饴糖,甘润中柔韧绵延,情理、虚实相得益彰,具有开阔的意境和深远的意象。他用含蓄的手法连带着深邃的意蕴,将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幻化为纯美的诗艺境界,在意象之外暗含审美体验的力度和美感深层的深邃,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相隔万千里》:“相隔千万里/在电话中/我们在交谈/我们在夜的荒原上交谈/我站在广袤的旷野之上/你站在高高的山峰之巅/所有的语言来自黑夜/不需用星星横加标点”。
  诗人马培松在诗歌中不仅注重符号的艺术运用,同时也注重一种形而上内涵的蕴藉。诗人“以感性的哲学介入情感”,在经历万千事态百般感慨之后,从人性的高度来探寻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并渴望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老子》中,诗人显示出伤痕累累然而依旧执著的心。现代文明的浸泡使我们轻易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态度,世俗的渗透久而久之,必然给人带来麻木。“今夜,一切归于寂静/但还可以爱/你是否听见/水中的呼吸和岸上的心跳/夜深了,我们把头伸向天空/在黑暗中寻找回归或向前的道路/在无边的夜幕中,那提醒我们的/是蝉的鸣叫和乱吹的风/无言,开始浸入这样的主流/在这个廊桥连接的/夜的孤岛上/远处的渔火让我们浮想联翩”(《今夜》)。马培松的诗歌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语言平淡而生动,直白而易懂,但又不乏韵味,让人读起意味深长。深沉的语言营造出悠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如《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在办公室/我坐着,花盆站着/花盆里的橡皮树也站着/透过玻璃窗/世界呈暂时禁止状态/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抬头/我不经意地看见了,一枚叶片的凋落/而此时,我的一个句子却停止了流动/屋子里的空气显然发生着变化/由绵软而僵硬/但是窗外,这一切/都跟窗外的事物无关/花照样开着/草照样长着/日子在一千米以外涪江的河床上/静静地,不舍昼夜地流淌着”。社会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对马培松来说,广泛的人世阅历、丰富的生活积累,则是他进行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储备。他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爱来抒写心迹,用生命来讴歌真善美,造就了朴质、深刻、犀利、疏放的诗作风格。并且以“自信、精巧、恬静”著称。“5月20日,阴/这不代表我的心情/天空间断地下着小雨/我乡下的伯父,此时/正在田里抢收麦子/从高新区到游仙区/车正行驶在双碑立交桥/来来往往的汽车摇晃着雨刮器/穿橘红背心的清洁工/在雨中清扫着落叶/有人匆匆从人行横道上穿越/道口红绿灯在雨中红着/收音机播送着关于地球的传言/我把车向右转向河堤/在安昌江畔的花暗柳明中/我一边开车一边留意着城市的雨景/行至长兴街,竟雨霁天晴/而我却顿然失去了时间和方向/搞不清那高楼狭缝中的太阳/是在升起,还是坠落”(《日记》)。“在雨中清扫着落叶”,这该是多么凄美的景状,又是这般的让人唏嘘不已,人情冷暖,总是在岁月间凸显出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套法则,是禁锢,也是自我保护;是防卫,也是囚索。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诗歌就是死歌。丰富的文本意象是诗人感动读者并引起共鸣的重要因素。“在白云洞的岩壁上/建筑工人星期天还在加班施工/他们身上系着绳子/从山顶上吊下来,吊在/山的各个部位/他们要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在开挖过的坡面上/种下爬山虎、花种和草籽/他们中的小柱/也许明年开春就不会回城里打工了/在他心中已有了他的小九九/他要像打扮新娘一样/打扮这城市出口路留下的黄褐色斑点/手机里的短信在温柔地催促/他对伙伴们说加油啊/他们都想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兑现那个美好的心愿”( 《在白云洞的岩壁上》)。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少见的意象,这一系列的意象将读者带入田野间,使其仿佛置身于自由而宁静的世界,结尾几句点出绵绵不止的甜蜜惆怅,回归到诗人一如从前的对于春日万物温柔和新生气息的感悟,带着一丝的悲,却又蕴涵着希望。
  时光承载之事,如一抹淡彩浮光掠影、斑驳浮现,年华是一个圈,辗转后仍然回到原点。可是人事厚重,盛世纷繁,一切早已改变。无法抵达的最初,最终成为了遥遥相望的彼岸。渐行渐远,却历历在目。“我已走在秋天的路上/我为我的这一发现/暗自庆幸/啊呀呀,亲爱的/现在,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写诗/或者说是把我的心挖出来/把躯壳还给大地/如果那一天/我没有来得及向你说再见/那必定不是我的本意/你千万不要生气”(《走在秋天的路上》)。
  马培松的不少作品向着未来无尽眺望,又时而回首张望的景象,洋溢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性。《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也许是他的心灵在尘世间蛰伏了太久,而渴望飞翔,向没有尽头的未来投去一丝向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飞翔的梦,随着对自由的渴望而膨胀。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冲动。于是我们开始在梦中去寻找那些未曾实现的遗憾和渴望。当我们做梦的时候,身体的轻盈会在云端之上显现,带着我们的心飞向未知的远方。在马培松的诗歌意象中,对于过往的追忆特别强烈,如同凉风吹进人的心灵,沁凉着生命,即使闭上眼睛,仍反复呈现在眼前,那沁入骨髓的温度依旧冰冻着读者的身体。
  纯洁、柔软、温和、安静、稳定、沉默、追忆、怅惘,这些与雨水有关的意象,无论是充满惆怅,给人以尖锐的疼痛;或是热血腾跃,还是格外凝重;或伸手可触,还是博大、虚空,是历史抑或现实的——其特殊的意义在于始终照耀着诗人的真醇,或者是他的内心受难时那种隐秘的雨水的洗涤、升腾。因此,诗人那种对于雨水的纯洁的无限渴望的憧憬,无疑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力量的源泉。阅读他的诗歌,那些雨水意象的诗行,所唤起的审美意象,即是味觉的、嗅觉的、触觉的、听觉的,甚至被调动起的第六感觉,会奇妙地复合在一起,交融在一起,在与他感同身受的同时,让人产生阅读的新鲜与愉悦,这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全新体验和升华。
  这里以《清明》一诗作为代表:“今又清明,却没有清明时节雨/太阳把故乡的山坡照得通明/连早已准备好的悲伤情绪/也被鸟语虫鸣清洗得一干二净/爷爷,您好吗/别怪我今天竟有着如此的心情/您看那野草那个嫩,山花那个香/青树和桤木树鼓动着澄明的小手掌/就在您的坟墓的前后左右/还有那天空,那个蓝啊……/瞅一眼就让人心生颤栗/站在您的坟头望下去/那黄黄绿绿的是您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其实,我今天来不只是为了祭奠/在这样的季节/我还想和您,聊一聊/您走以后的生活和今天这醉人的天气”。作品典型地表现了诗人那种区别于时尚的整个个性特征。这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抒情性。时下的诗歌大多为跟着感觉走的“口语诗”,常常表现为毫无经验深度的感觉欲望的释放。相形之下,抒情性几乎成为了一种稀有的品质和能力。马培松对于特定情境中的身心体验,有着更为精准的感受和能力。他的写作不是下意识的反射行为,而是表现为一种内省的控制下的自觉创作。他有着清醒的艺术企图,这使得在他的诗中有着可贵的抒情性。像《清明》这首诗,很容易被处理为静态孤立的咏物诗的雨,一经纳入作者的人生旅途,抒发的便是万物皆动、不可懈怠的亲切感喟。
  其次是客观性。《清明》的经验是内外皆真的,就像韩愈的诗句“草色要看近却无”一样,它是可以由任意一个感知主体加以印证的。抒情性的客观性不仅在诗人对外在事物上有着精确地观察,内省的精确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像这里似是而非的基于树荫移开之后感觉到的树在走动,都是由主客体交融达到的一种微妙经验。为某种感情或所激动,不仅诗人,人人都如此。诗人却是那种有能力对此一“激动”就进行提取再造、升华表现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是条件反射式地写作,而欠缺客观再造的艺术还原能力,很难说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客观是“构图”和“聚焦”的结果,在构图的剪裁取舍中植入艺术企图,在“聚焦”的测试推敲中,调整和实现艺术企图。在这里,把主体意识意象化,与客观对象一体予以加工审视,是诗人之为诗人的一种重要能力。任由情感主体自发驱动,而没有第三只眼睛看“视窗”,这样得来的所谓诗,不过就是写诗的人的一种主观宣泄而已,不算的是诗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时尚作品不耐时间打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就像很多人只钟情于千年前的华章一样,经过时光的打磨和洗涤,万物方显其真实的价值,缺少新鲜玩意的世界是淡乎寡味的。不过,对那些怀抱更大的艺术理想而默默耕耘数十载如一日的人,我们更应该致以崇高的敬意。理由很简单,时尚固然能够聚集人气,毕竟人们自我作秀和观看表演的时光甚少,更多的时候人生不得不直面艰辛而淋漓的现实,直面踽踽独行的自我和漫漫的人生,要有使人安定沉寂的内心世界。在热闹的时尚之外,还要有一种富于古典气质的诗歌写作,这种写作不是致力于自我宣泄,而是诉诸于对人类和人生以及对于人性的研究和把握。犹如百川归海,这类作者,其出发点也是基于自我探索,然而最终却似乎能够触摸到人类心灵的脉搏。马培松的诗歌创作就有着这样的特点,《清明》表现的东西绝非时尚经验,毋宁说其乃是正被时尚所掩盖吞噬甚至消灭的经验,是在生命漫长岁月中经历各种事情所得出来的经验,这种经验远比时尚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和损耗,因为它揭示了一种存在,即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感悟。
  笔者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有的人写的诗很多,但平平庸庸甚至挑不出一首好诗来,有的人写诗不多,却首首出奇,至少不平庸。我认为前者是习惯性的自我宣泄和内心情感的单纯释放,到了一定的年龄难说不会丧失写作的激情,而后者,才是一个诗人或曰诗歌艺术家真正的所为。马培松的作品很能说明这一点。
  生存以外无诗,从整体上讲就是诗人直面当下,选择丰赡的现实生活作为自己的创作依托,并把现实生活的意象与某种抽象的思维和想法结合起来,使单纯的生活意象变得不再单纯,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的客观的反应,进而传达出诗人对生存的本真状态和人生意义的探讨。诗人马培松关乎人性、关注人生,写下自己的心灵感受,在《废墟上遗落的足球》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现实生活状态下人们内心的压抑、人性的畸形化,在给读者带来阅读愉悦、精神享受的同时,引起读者内心深刻的思考,强化了作品的深度,同时打破了学院式、纯理性化的传统写作模式,采用感受领悟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更容易接受。《西藏印象》每一小节代表诗人思维的一个方面。每一小节的结束与下一小节的开始同时反映生活的同一个片段,把整篇文章紧密连接在一起,使诗人的思想形成连续的统一体,加强了组诗的整体性。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作品中,诗人超越了时空限制,思维跳跃很大,并使得时间和空间互相参与联系紧密,组成的思维空间是一个时空连续区,体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好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谈马培松诗歌创作的文章,那时觉得他的作品有的是显得比较轻巧的。时隔多年,再对他近些年的诗歌作品进行疏理,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看到了他如何在精神资源、文化意蕴、审美理想、道德态度等诸元素上苦下功夫,如何丰富诗歌的深度,增强作品的智慧和趣味,参与当下人文精神建构,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既尊重市场规律,又恪守文学的基本底线,保持文学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共同深思。行文至此,依然意犹未尽,怎奈必须打住了。泛泛而论,点到为止。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就物理学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而言,无一不是物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概括所得,因此,物理学这门自然科学,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一、 传授物理知识与培育科学精神相结合  素质教育提倡学校要全力以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教师要把德育教育溶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物理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顽强拼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特点,对学生投以全身心的爱护,用微笑的面
期刊
我讲授的是八年级下Module3 On the radio Unit3Language in use这一课,这是一节复习课。本模块的任务是Making a school radio programme,我就以这个任务为目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假设你是本期校园广播的节目主持人,由你来播报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这是一节情境很新颖、任务很明确的课,要求同学们结合本校近期发生的新鲜事进行广播播报,使学生能
期刊
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的不同、情绪的波动等影响,师生常常发生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现结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对师生冲突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思考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案例一:杨老师在8年级上英语课。刚进入教室,几个学生在课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或在书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技能,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它的技巧。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写字教学实践证明证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实施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与水平。  一、转变传统的观念,实现写字教学基本理念的创新  1.写好汉字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除继续重视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联系外,更多关注数学概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猜测、操作、归纳等活动,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达成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概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一线教师,我试图从“百分数意义”的教学实践来论述概念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数学概念关注“学生准备了什么?
期刊
玉荷是我堂兄恒哥的长女。由于恒哥当时只是一位农村学校的教师,以前那点工资要供养三个子女一家五口的生活,确实是比较难。作为堂兄的长女玉荷,初中毕业不得不选择一条减轻家庭负担的出路。结果侄女玉荷就考了一个中专。中专毕业后,国家已经不安排工作了。于是玉荷在医院、学校以及幼儿园打工,最后结婚成家了。  我在省城工作的那几年,侄女玉荷也在省城生活,她经常打电话或当面向我请教古代文学尤其是古诗文方面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一    一提起夜郎自大,很容易触碰到贵州人自卑而又敏感的神经;一说到扩大开放,却难以激起贵州人放眼世界、包藏宇宙的雄心。  “烟瘴之地、荒蛮之邦”,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特殊地理环境,养成了贵州人封闭自足的心态。扩大开放,似乎永远都是其他省份的专利,贵州只需坐享其成。苦苦的等待,没能把臆想中的美梦变作现实;迟疑的观望,换来了越发落后的尴尬。  教育是增进智识、磨砺品性、提高素养的重要手段。改变
期刊
编者按:《马培松诗选》,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由《星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作序,汇编了《梦中的麦地》《我只要一片阳光》《暴雨中奔跑的人》《纷纷扬扬的意象》《灵魂起飞的那一瞬》等五辑,精选了诗人马培松从事诗歌创作20余年来的大部分作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在封底评语中说:“马培松是一位对生命中的痛比较敏感而又善于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的诗人。他的诗有着向内和向下透视的力量,
期刊
孙中伟,首届“北京市十佳青年律师(2012)”、首届“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2011)”,孙中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死刑辩护律师网创办人,专业死刑辩护律师与死刑研究专家。获奖论文有《死刑复核中的律师辩护》、《死刑复核律师实务指引》,主讲视频教程《死刑复核案件实务技巧》,其著作《孙中伟死刑辩护指引》、《孙中伟死刑辩护手记》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从南方一所政法院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