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摘要:坚持内心操守、对现实进行沉思,是诗人的社会和艺术指责。在马培松的诗歌中,诗人以敏感的心思,体察自己人生跋涉中的艰辛,在诗的驿站中以心写情,融过去的感慨与未来的憧憬于一瞬。其诗往往在对生活事态的写意中探寻人类未来的真正价值,并对人类日趋泯灭的精神家园重构了一个能诗意栖居的港湾。
关键词:马培松;诗歌;创作
荷尔德林说:“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深陷物质困境的诗人,精神的超越并没有给他的生存境遇带来任何实质的改变。这让我们自己也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如今,现实发生了转变,生存不再成为焦虑。然而,这样一个物质丰盈信仰却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诗人又何为呢?在消费成为社会主流的时代,对物质消费的狂欢仅仅是为了获得自我身份的确认,无知的泡沫繁荣,精神的崇高被冲垮,现代人的精神品级就更加相形见绌了。
这样的年代里,唯一坚持内心操守的诗人能否承担起对形而下的堕落的拯救?或许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不需要诗人,生活在杂乱不堪的商品世界里,他不能放弃对现实的沉思,这是诗人的职责。马培松就是这样一个在混沌中寻找安宁和自我的诗人。
“对善于倾听者尽情地言语,无论所获得的是掌声还是沉默;对习惯沉默的人大声地咏叹,无论所面对的是闲话还是凝视。”诗人如是说。在马培松的诗歌中,诗人以敏感的心思,体察自己人生跋涉中的艰辛,在诗的驿站中以心写情,融过去的感慨与未来的憧憬于一瞬。他的诗往往在对生活事态的写意中探寻人类未来的真正价值,并对人类日趋泯灭的精神家园重构了一个能诗意栖居的港湾。他在潦草复杂的生活中寻找简单浑厚的诗歌,在困顿多元的生活中寻找清纯净美的诗歌,在病态怪异的生活中寻找健康平实的诗歌。他用心灵去讴歌世事,用灵魂来拷问当下,用热情去诠释生命的意义。马培松面对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面对自己复杂真实的心灵世界,内心静如止水,恬淡自由,即使有烦恼和愁绪,也乐观豁达地保持一种淡远清新的美的感悟、一种淡远真诚的心境,幻化出人间最幸福美妙的胜境。
帕克说:“没有真理性存在于对事物的‘共鸣性想象’之中。”马培松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无论是意象的撷取、细节的描述还是主题的构建,均能以最日常化的语言、最平常的事物,引发人们心灵的共鸣与回声,发现我们今天“普通平凡的世界所缺乏的一种诗意的美”,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诗人来说实在是相当宝贵的一种诗性选择。
马培松所要表现的思想都来源于本真的现实生活,他用自己的呼吸来触摸平凡世俗的每一个音符,深切地感受、体验,并将它们化为自己的信仰和灵魂之后,把对于观念的仅仅智力上的理解,变为充满精力和热情追求的对于观念的爱。因此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浓厚的感染力。“在黑色的天幕上/你在表演魔术/你穿着年久失洗的/表演服/忙得不亦乐乎/在舞台的下方/那些隐形的观众/扭动着酸痛的脖颈”(《魔术师》)。作者的心灵总是一任天然,用最自然最朴质的文字,流露着一种炙热的情感。将思想包裹在情感中,让情感渗透于思想里,这样的作品才有艺术力量。诗人以他对生命的热情、对生活的挚爱来传达着自己的思想,在诗歌中表现着一种激情。那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不同于任何本能的情绪波动,并与一定的思想、原则紧密联系。别林斯基说:“诗情观念是‘激情’而不是一般的‘情欲’。”马培松由现实所感,激情澎湃,写作时牵动整个神经系统,跳跃着,激荡着,在自己的灵魂里燃烧,喷薄而出,表达着最纯粹的人生感悟。正如华兹华斯所言:“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沉思的情感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马培松在他的诗作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构造诗歌的审美意象,从而造就了豁达从容的言说美,其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对偶、回环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妙趣横生的比喻和新颖精妙的比拟,它使得诗中的哲理思辨蕴涵生动的审美意境。他的创作这几年形成了独有的一种风格,读其诗像是在含嚼一块饴糖,甘润中柔韧绵延,情理、虚实相得益彰,具有开阔的意境和深远的意象。他用含蓄的手法连带着深邃的意蕴,将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幻化为纯美的诗艺境界,在意象之外暗含审美体验的力度和美感深层的深邃,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相隔万千里》:“相隔千万里/在电话中/我们在交谈/我们在夜的荒原上交谈/我站在广袤的旷野之上/你站在高高的山峰之巅/所有的语言来自黑夜/不需用星星横加标点”。
诗人马培松在诗歌中不仅注重符号的艺术运用,同时也注重一种形而上内涵的蕴藉。诗人“以感性的哲学介入情感”,在经历万千事态百般感慨之后,从人性的高度来探寻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并渴望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老子》中,诗人显示出伤痕累累然而依旧执著的心。现代文明的浸泡使我们轻易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态度,世俗的渗透久而久之,必然给人带来麻木。“今夜,一切归于寂静/但还可以爱/你是否听见/水中的呼吸和岸上的心跳/夜深了,我们把头伸向天空/在黑暗中寻找回归或向前的道路/在无边的夜幕中,那提醒我们的/是蝉的鸣叫和乱吹的风/无言,开始浸入这样的主流/在这个廊桥连接的/夜的孤岛上/远处的渔火让我们浮想联翩”(《今夜》)。马培松的诗歌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语言平淡而生动,直白而易懂,但又不乏韵味,让人读起意味深长。深沉的语言营造出悠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如《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在办公室/我坐着,花盆站着/花盆里的橡皮树也站着/透过玻璃窗/世界呈暂时禁止状态/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抬头/我不经意地看见了,一枚叶片的凋落/而此时,我的一个句子却停止了流动/屋子里的空气显然发生着变化/由绵软而僵硬/但是窗外,这一切/都跟窗外的事物无关/花照样开着/草照样长着/日子在一千米以外涪江的河床上/静静地,不舍昼夜地流淌着”。社会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对马培松来说,广泛的人世阅历、丰富的生活积累,则是他进行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储备。他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爱来抒写心迹,用生命来讴歌真善美,造就了朴质、深刻、犀利、疏放的诗作风格。并且以“自信、精巧、恬静”著称。“5月20日,阴/这不代表我的心情/天空间断地下着小雨/我乡下的伯父,此时/正在田里抢收麦子/从高新区到游仙区/车正行驶在双碑立交桥/来来往往的汽车摇晃着雨刮器/穿橘红背心的清洁工/在雨中清扫着落叶/有人匆匆从人行横道上穿越/道口红绿灯在雨中红着/收音机播送着关于地球的传言/我把车向右转向河堤/在安昌江畔的花暗柳明中/我一边开车一边留意着城市的雨景/行至长兴街,竟雨霁天晴/而我却顿然失去了时间和方向/搞不清那高楼狭缝中的太阳/是在升起,还是坠落”(《日记》)。“在雨中清扫着落叶”,这该是多么凄美的景状,又是这般的让人唏嘘不已,人情冷暖,总是在岁月间凸显出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套法则,是禁锢,也是自我保护;是防卫,也是囚索。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诗歌就是死歌。丰富的文本意象是诗人感动读者并引起共鸣的重要因素。“在白云洞的岩壁上/建筑工人星期天还在加班施工/他们身上系着绳子/从山顶上吊下来,吊在/山的各个部位/他们要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在开挖过的坡面上/种下爬山虎、花种和草籽/他们中的小柱/也许明年开春就不会回城里打工了/在他心中已有了他的小九九/他要像打扮新娘一样/打扮这城市出口路留下的黄褐色斑点/手机里的短信在温柔地催促/他对伙伴们说加油啊/他们都想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兑现那个美好的心愿”( 《在白云洞的岩壁上》)。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少见的意象,这一系列的意象将读者带入田野间,使其仿佛置身于自由而宁静的世界,结尾几句点出绵绵不止的甜蜜惆怅,回归到诗人一如从前的对于春日万物温柔和新生气息的感悟,带着一丝的悲,却又蕴涵着希望。
时光承载之事,如一抹淡彩浮光掠影、斑驳浮现,年华是一个圈,辗转后仍然回到原点。可是人事厚重,盛世纷繁,一切早已改变。无法抵达的最初,最终成为了遥遥相望的彼岸。渐行渐远,却历历在目。“我已走在秋天的路上/我为我的这一发现/暗自庆幸/啊呀呀,亲爱的/现在,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写诗/或者说是把我的心挖出来/把躯壳还给大地/如果那一天/我没有来得及向你说再见/那必定不是我的本意/你千万不要生气”(《走在秋天的路上》)。
马培松的不少作品向着未来无尽眺望,又时而回首张望的景象,洋溢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性。《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也许是他的心灵在尘世间蛰伏了太久,而渴望飞翔,向没有尽头的未来投去一丝向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飞翔的梦,随着对自由的渴望而膨胀。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冲动。于是我们开始在梦中去寻找那些未曾实现的遗憾和渴望。当我们做梦的时候,身体的轻盈会在云端之上显现,带着我们的心飞向未知的远方。在马培松的诗歌意象中,对于过往的追忆特别强烈,如同凉风吹进人的心灵,沁凉着生命,即使闭上眼睛,仍反复呈现在眼前,那沁入骨髓的温度依旧冰冻着读者的身体。
纯洁、柔软、温和、安静、稳定、沉默、追忆、怅惘,这些与雨水有关的意象,无论是充满惆怅,给人以尖锐的疼痛;或是热血腾跃,还是格外凝重;或伸手可触,还是博大、虚空,是历史抑或现实的——其特殊的意义在于始终照耀着诗人的真醇,或者是他的内心受难时那种隐秘的雨水的洗涤、升腾。因此,诗人那种对于雨水的纯洁的无限渴望的憧憬,无疑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力量的源泉。阅读他的诗歌,那些雨水意象的诗行,所唤起的审美意象,即是味觉的、嗅觉的、触觉的、听觉的,甚至被调动起的第六感觉,会奇妙地复合在一起,交融在一起,在与他感同身受的同时,让人产生阅读的新鲜与愉悦,这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全新体验和升华。
这里以《清明》一诗作为代表:“今又清明,却没有清明时节雨/太阳把故乡的山坡照得通明/连早已准备好的悲伤情绪/也被鸟语虫鸣清洗得一干二净/爷爷,您好吗/别怪我今天竟有着如此的心情/您看那野草那个嫩,山花那个香/青树和桤木树鼓动着澄明的小手掌/就在您的坟墓的前后左右/还有那天空,那个蓝啊……/瞅一眼就让人心生颤栗/站在您的坟头望下去/那黄黄绿绿的是您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其实,我今天来不只是为了祭奠/在这样的季节/我还想和您,聊一聊/您走以后的生活和今天这醉人的天气”。作品典型地表现了诗人那种区别于时尚的整个个性特征。这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抒情性。时下的诗歌大多为跟着感觉走的“口语诗”,常常表现为毫无经验深度的感觉欲望的释放。相形之下,抒情性几乎成为了一种稀有的品质和能力。马培松对于特定情境中的身心体验,有着更为精准的感受和能力。他的写作不是下意识的反射行为,而是表现为一种内省的控制下的自觉创作。他有着清醒的艺术企图,这使得在他的诗中有着可贵的抒情性。像《清明》这首诗,很容易被处理为静态孤立的咏物诗的雨,一经纳入作者的人生旅途,抒发的便是万物皆动、不可懈怠的亲切感喟。
其次是客观性。《清明》的经验是内外皆真的,就像韩愈的诗句“草色要看近却无”一样,它是可以由任意一个感知主体加以印证的。抒情性的客观性不仅在诗人对外在事物上有着精确地观察,内省的精确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像这里似是而非的基于树荫移开之后感觉到的树在走动,都是由主客体交融达到的一种微妙经验。为某种感情或所激动,不仅诗人,人人都如此。诗人却是那种有能力对此一“激动”就进行提取再造、升华表现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是条件反射式地写作,而欠缺客观再造的艺术还原能力,很难说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客观是“构图”和“聚焦”的结果,在构图的剪裁取舍中植入艺术企图,在“聚焦”的测试推敲中,调整和实现艺术企图。在这里,把主体意识意象化,与客观对象一体予以加工审视,是诗人之为诗人的一种重要能力。任由情感主体自发驱动,而没有第三只眼睛看“视窗”,这样得来的所谓诗,不过就是写诗的人的一种主观宣泄而已,不算的是诗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时尚作品不耐时间打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就像很多人只钟情于千年前的华章一样,经过时光的打磨和洗涤,万物方显其真实的价值,缺少新鲜玩意的世界是淡乎寡味的。不过,对那些怀抱更大的艺术理想而默默耕耘数十载如一日的人,我们更应该致以崇高的敬意。理由很简单,时尚固然能够聚集人气,毕竟人们自我作秀和观看表演的时光甚少,更多的时候人生不得不直面艰辛而淋漓的现实,直面踽踽独行的自我和漫漫的人生,要有使人安定沉寂的内心世界。在热闹的时尚之外,还要有一种富于古典气质的诗歌写作,这种写作不是致力于自我宣泄,而是诉诸于对人类和人生以及对于人性的研究和把握。犹如百川归海,这类作者,其出发点也是基于自我探索,然而最终却似乎能够触摸到人类心灵的脉搏。马培松的诗歌创作就有着这样的特点,《清明》表现的东西绝非时尚经验,毋宁说其乃是正被时尚所掩盖吞噬甚至消灭的经验,是在生命漫长岁月中经历各种事情所得出来的经验,这种经验远比时尚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和损耗,因为它揭示了一种存在,即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感悟。
笔者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有的人写的诗很多,但平平庸庸甚至挑不出一首好诗来,有的人写诗不多,却首首出奇,至少不平庸。我认为前者是习惯性的自我宣泄和内心情感的单纯释放,到了一定的年龄难说不会丧失写作的激情,而后者,才是一个诗人或曰诗歌艺术家真正的所为。马培松的作品很能说明这一点。
生存以外无诗,从整体上讲就是诗人直面当下,选择丰赡的现实生活作为自己的创作依托,并把现实生活的意象与某种抽象的思维和想法结合起来,使单纯的生活意象变得不再单纯,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的客观的反应,进而传达出诗人对生存的本真状态和人生意义的探讨。诗人马培松关乎人性、关注人生,写下自己的心灵感受,在《废墟上遗落的足球》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现实生活状态下人们内心的压抑、人性的畸形化,在给读者带来阅读愉悦、精神享受的同时,引起读者内心深刻的思考,强化了作品的深度,同时打破了学院式、纯理性化的传统写作模式,采用感受领悟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更容易接受。《西藏印象》每一小节代表诗人思维的一个方面。每一小节的结束与下一小节的开始同时反映生活的同一个片段,把整篇文章紧密连接在一起,使诗人的思想形成连续的统一体,加强了组诗的整体性。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作品中,诗人超越了时空限制,思维跳跃很大,并使得时间和空间互相参与联系紧密,组成的思维空间是一个时空连续区,体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好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谈马培松诗歌创作的文章,那时觉得他的作品有的是显得比较轻巧的。时隔多年,再对他近些年的诗歌作品进行疏理,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看到了他如何在精神资源、文化意蕴、审美理想、道德态度等诸元素上苦下功夫,如何丰富诗歌的深度,增强作品的智慧和趣味,参与当下人文精神建构,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既尊重市场规律,又恪守文学的基本底线,保持文学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共同深思。行文至此,依然意犹未尽,怎奈必须打住了。泛泛而论,点到为止。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
关键词:马培松;诗歌;创作
荷尔德林说:“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深陷物质困境的诗人,精神的超越并没有给他的生存境遇带来任何实质的改变。这让我们自己也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如今,现实发生了转变,生存不再成为焦虑。然而,这样一个物质丰盈信仰却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诗人又何为呢?在消费成为社会主流的时代,对物质消费的狂欢仅仅是为了获得自我身份的确认,无知的泡沫繁荣,精神的崇高被冲垮,现代人的精神品级就更加相形见绌了。
这样的年代里,唯一坚持内心操守的诗人能否承担起对形而下的堕落的拯救?或许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不需要诗人,生活在杂乱不堪的商品世界里,他不能放弃对现实的沉思,这是诗人的职责。马培松就是这样一个在混沌中寻找安宁和自我的诗人。
“对善于倾听者尽情地言语,无论所获得的是掌声还是沉默;对习惯沉默的人大声地咏叹,无论所面对的是闲话还是凝视。”诗人如是说。在马培松的诗歌中,诗人以敏感的心思,体察自己人生跋涉中的艰辛,在诗的驿站中以心写情,融过去的感慨与未来的憧憬于一瞬。他的诗往往在对生活事态的写意中探寻人类未来的真正价值,并对人类日趋泯灭的精神家园重构了一个能诗意栖居的港湾。他在潦草复杂的生活中寻找简单浑厚的诗歌,在困顿多元的生活中寻找清纯净美的诗歌,在病态怪异的生活中寻找健康平实的诗歌。他用心灵去讴歌世事,用灵魂来拷问当下,用热情去诠释生命的意义。马培松面对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面对自己复杂真实的心灵世界,内心静如止水,恬淡自由,即使有烦恼和愁绪,也乐观豁达地保持一种淡远清新的美的感悟、一种淡远真诚的心境,幻化出人间最幸福美妙的胜境。
帕克说:“没有真理性存在于对事物的‘共鸣性想象’之中。”马培松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无论是意象的撷取、细节的描述还是主题的构建,均能以最日常化的语言、最平常的事物,引发人们心灵的共鸣与回声,发现我们今天“普通平凡的世界所缺乏的一种诗意的美”,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诗人来说实在是相当宝贵的一种诗性选择。
马培松所要表现的思想都来源于本真的现实生活,他用自己的呼吸来触摸平凡世俗的每一个音符,深切地感受、体验,并将它们化为自己的信仰和灵魂之后,把对于观念的仅仅智力上的理解,变为充满精力和热情追求的对于观念的爱。因此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浓厚的感染力。“在黑色的天幕上/你在表演魔术/你穿着年久失洗的/表演服/忙得不亦乐乎/在舞台的下方/那些隐形的观众/扭动着酸痛的脖颈”(《魔术师》)。作者的心灵总是一任天然,用最自然最朴质的文字,流露着一种炙热的情感。将思想包裹在情感中,让情感渗透于思想里,这样的作品才有艺术力量。诗人以他对生命的热情、对生活的挚爱来传达着自己的思想,在诗歌中表现着一种激情。那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不同于任何本能的情绪波动,并与一定的思想、原则紧密联系。别林斯基说:“诗情观念是‘激情’而不是一般的‘情欲’。”马培松由现实所感,激情澎湃,写作时牵动整个神经系统,跳跃着,激荡着,在自己的灵魂里燃烧,喷薄而出,表达着最纯粹的人生感悟。正如华兹华斯所言:“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沉思的情感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马培松在他的诗作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构造诗歌的审美意象,从而造就了豁达从容的言说美,其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对偶、回环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妙趣横生的比喻和新颖精妙的比拟,它使得诗中的哲理思辨蕴涵生动的审美意境。他的创作这几年形成了独有的一种风格,读其诗像是在含嚼一块饴糖,甘润中柔韧绵延,情理、虚实相得益彰,具有开阔的意境和深远的意象。他用含蓄的手法连带着深邃的意蕴,将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幻化为纯美的诗艺境界,在意象之外暗含审美体验的力度和美感深层的深邃,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相隔万千里》:“相隔千万里/在电话中/我们在交谈/我们在夜的荒原上交谈/我站在广袤的旷野之上/你站在高高的山峰之巅/所有的语言来自黑夜/不需用星星横加标点”。
诗人马培松在诗歌中不仅注重符号的艺术运用,同时也注重一种形而上内涵的蕴藉。诗人“以感性的哲学介入情感”,在经历万千事态百般感慨之后,从人性的高度来探寻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并渴望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老子》中,诗人显示出伤痕累累然而依旧执著的心。现代文明的浸泡使我们轻易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态度,世俗的渗透久而久之,必然给人带来麻木。“今夜,一切归于寂静/但还可以爱/你是否听见/水中的呼吸和岸上的心跳/夜深了,我们把头伸向天空/在黑暗中寻找回归或向前的道路/在无边的夜幕中,那提醒我们的/是蝉的鸣叫和乱吹的风/无言,开始浸入这样的主流/在这个廊桥连接的/夜的孤岛上/远处的渔火让我们浮想联翩”(《今夜》)。马培松的诗歌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语言平淡而生动,直白而易懂,但又不乏韵味,让人读起意味深长。深沉的语言营造出悠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如《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在办公室/我坐着,花盆站着/花盆里的橡皮树也站着/透过玻璃窗/世界呈暂时禁止状态/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抬头/我不经意地看见了,一枚叶片的凋落/而此时,我的一个句子却停止了流动/屋子里的空气显然发生着变化/由绵软而僵硬/但是窗外,这一切/都跟窗外的事物无关/花照样开着/草照样长着/日子在一千米以外涪江的河床上/静静地,不舍昼夜地流淌着”。社会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对马培松来说,广泛的人世阅历、丰富的生活积累,则是他进行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储备。他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爱来抒写心迹,用生命来讴歌真善美,造就了朴质、深刻、犀利、疏放的诗作风格。并且以“自信、精巧、恬静”著称。“5月20日,阴/这不代表我的心情/天空间断地下着小雨/我乡下的伯父,此时/正在田里抢收麦子/从高新区到游仙区/车正行驶在双碑立交桥/来来往往的汽车摇晃着雨刮器/穿橘红背心的清洁工/在雨中清扫着落叶/有人匆匆从人行横道上穿越/道口红绿灯在雨中红着/收音机播送着关于地球的传言/我把车向右转向河堤/在安昌江畔的花暗柳明中/我一边开车一边留意着城市的雨景/行至长兴街,竟雨霁天晴/而我却顿然失去了时间和方向/搞不清那高楼狭缝中的太阳/是在升起,还是坠落”(《日记》)。“在雨中清扫着落叶”,这该是多么凄美的景状,又是这般的让人唏嘘不已,人情冷暖,总是在岁月间凸显出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套法则,是禁锢,也是自我保护;是防卫,也是囚索。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诗歌就是死歌。丰富的文本意象是诗人感动读者并引起共鸣的重要因素。“在白云洞的岩壁上/建筑工人星期天还在加班施工/他们身上系着绳子/从山顶上吊下来,吊在/山的各个部位/他们要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在开挖过的坡面上/种下爬山虎、花种和草籽/他们中的小柱/也许明年开春就不会回城里打工了/在他心中已有了他的小九九/他要像打扮新娘一样/打扮这城市出口路留下的黄褐色斑点/手机里的短信在温柔地催促/他对伙伴们说加油啊/他们都想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兑现那个美好的心愿”( 《在白云洞的岩壁上》)。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少见的意象,这一系列的意象将读者带入田野间,使其仿佛置身于自由而宁静的世界,结尾几句点出绵绵不止的甜蜜惆怅,回归到诗人一如从前的对于春日万物温柔和新生气息的感悟,带着一丝的悲,却又蕴涵着希望。
时光承载之事,如一抹淡彩浮光掠影、斑驳浮现,年华是一个圈,辗转后仍然回到原点。可是人事厚重,盛世纷繁,一切早已改变。无法抵达的最初,最终成为了遥遥相望的彼岸。渐行渐远,却历历在目。“我已走在秋天的路上/我为我的这一发现/暗自庆幸/啊呀呀,亲爱的/现在,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写诗/或者说是把我的心挖出来/把躯壳还给大地/如果那一天/我没有来得及向你说再见/那必定不是我的本意/你千万不要生气”(《走在秋天的路上》)。
马培松的不少作品向着未来无尽眺望,又时而回首张望的景象,洋溢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性。《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也许是他的心灵在尘世间蛰伏了太久,而渴望飞翔,向没有尽头的未来投去一丝向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飞翔的梦,随着对自由的渴望而膨胀。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冲动。于是我们开始在梦中去寻找那些未曾实现的遗憾和渴望。当我们做梦的时候,身体的轻盈会在云端之上显现,带着我们的心飞向未知的远方。在马培松的诗歌意象中,对于过往的追忆特别强烈,如同凉风吹进人的心灵,沁凉着生命,即使闭上眼睛,仍反复呈现在眼前,那沁入骨髓的温度依旧冰冻着读者的身体。
纯洁、柔软、温和、安静、稳定、沉默、追忆、怅惘,这些与雨水有关的意象,无论是充满惆怅,给人以尖锐的疼痛;或是热血腾跃,还是格外凝重;或伸手可触,还是博大、虚空,是历史抑或现实的——其特殊的意义在于始终照耀着诗人的真醇,或者是他的内心受难时那种隐秘的雨水的洗涤、升腾。因此,诗人那种对于雨水的纯洁的无限渴望的憧憬,无疑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力量的源泉。阅读他的诗歌,那些雨水意象的诗行,所唤起的审美意象,即是味觉的、嗅觉的、触觉的、听觉的,甚至被调动起的第六感觉,会奇妙地复合在一起,交融在一起,在与他感同身受的同时,让人产生阅读的新鲜与愉悦,这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全新体验和升华。
这里以《清明》一诗作为代表:“今又清明,却没有清明时节雨/太阳把故乡的山坡照得通明/连早已准备好的悲伤情绪/也被鸟语虫鸣清洗得一干二净/爷爷,您好吗/别怪我今天竟有着如此的心情/您看那野草那个嫩,山花那个香/青树和桤木树鼓动着澄明的小手掌/就在您的坟墓的前后左右/还有那天空,那个蓝啊……/瞅一眼就让人心生颤栗/站在您的坟头望下去/那黄黄绿绿的是您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其实,我今天来不只是为了祭奠/在这样的季节/我还想和您,聊一聊/您走以后的生活和今天这醉人的天气”。作品典型地表现了诗人那种区别于时尚的整个个性特征。这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抒情性。时下的诗歌大多为跟着感觉走的“口语诗”,常常表现为毫无经验深度的感觉欲望的释放。相形之下,抒情性几乎成为了一种稀有的品质和能力。马培松对于特定情境中的身心体验,有着更为精准的感受和能力。他的写作不是下意识的反射行为,而是表现为一种内省的控制下的自觉创作。他有着清醒的艺术企图,这使得在他的诗中有着可贵的抒情性。像《清明》这首诗,很容易被处理为静态孤立的咏物诗的雨,一经纳入作者的人生旅途,抒发的便是万物皆动、不可懈怠的亲切感喟。
其次是客观性。《清明》的经验是内外皆真的,就像韩愈的诗句“草色要看近却无”一样,它是可以由任意一个感知主体加以印证的。抒情性的客观性不仅在诗人对外在事物上有着精确地观察,内省的精确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像这里似是而非的基于树荫移开之后感觉到的树在走动,都是由主客体交融达到的一种微妙经验。为某种感情或所激动,不仅诗人,人人都如此。诗人却是那种有能力对此一“激动”就进行提取再造、升华表现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是条件反射式地写作,而欠缺客观再造的艺术还原能力,很难说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客观是“构图”和“聚焦”的结果,在构图的剪裁取舍中植入艺术企图,在“聚焦”的测试推敲中,调整和实现艺术企图。在这里,把主体意识意象化,与客观对象一体予以加工审视,是诗人之为诗人的一种重要能力。任由情感主体自发驱动,而没有第三只眼睛看“视窗”,这样得来的所谓诗,不过就是写诗的人的一种主观宣泄而已,不算的是诗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时尚作品不耐时间打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就像很多人只钟情于千年前的华章一样,经过时光的打磨和洗涤,万物方显其真实的价值,缺少新鲜玩意的世界是淡乎寡味的。不过,对那些怀抱更大的艺术理想而默默耕耘数十载如一日的人,我们更应该致以崇高的敬意。理由很简单,时尚固然能够聚集人气,毕竟人们自我作秀和观看表演的时光甚少,更多的时候人生不得不直面艰辛而淋漓的现实,直面踽踽独行的自我和漫漫的人生,要有使人安定沉寂的内心世界。在热闹的时尚之外,还要有一种富于古典气质的诗歌写作,这种写作不是致力于自我宣泄,而是诉诸于对人类和人生以及对于人性的研究和把握。犹如百川归海,这类作者,其出发点也是基于自我探索,然而最终却似乎能够触摸到人类心灵的脉搏。马培松的诗歌创作就有着这样的特点,《清明》表现的东西绝非时尚经验,毋宁说其乃是正被时尚所掩盖吞噬甚至消灭的经验,是在生命漫长岁月中经历各种事情所得出来的经验,这种经验远比时尚经得住时间的打磨和损耗,因为它揭示了一种存在,即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感悟。
笔者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有的人写的诗很多,但平平庸庸甚至挑不出一首好诗来,有的人写诗不多,却首首出奇,至少不平庸。我认为前者是习惯性的自我宣泄和内心情感的单纯释放,到了一定的年龄难说不会丧失写作的激情,而后者,才是一个诗人或曰诗歌艺术家真正的所为。马培松的作品很能说明这一点。
生存以外无诗,从整体上讲就是诗人直面当下,选择丰赡的现实生活作为自己的创作依托,并把现实生活的意象与某种抽象的思维和想法结合起来,使单纯的生活意象变得不再单纯,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的客观的反应,进而传达出诗人对生存的本真状态和人生意义的探讨。诗人马培松关乎人性、关注人生,写下自己的心灵感受,在《废墟上遗落的足球》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现实生活状态下人们内心的压抑、人性的畸形化,在给读者带来阅读愉悦、精神享受的同时,引起读者内心深刻的思考,强化了作品的深度,同时打破了学院式、纯理性化的传统写作模式,采用感受领悟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更容易接受。《西藏印象》每一小节代表诗人思维的一个方面。每一小节的结束与下一小节的开始同时反映生活的同一个片段,把整篇文章紧密连接在一起,使诗人的思想形成连续的统一体,加强了组诗的整体性。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作品中,诗人超越了时空限制,思维跳跃很大,并使得时间和空间互相参与联系紧密,组成的思维空间是一个时空连续区,体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好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谈马培松诗歌创作的文章,那时觉得他的作品有的是显得比较轻巧的。时隔多年,再对他近些年的诗歌作品进行疏理,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看到了他如何在精神资源、文化意蕴、审美理想、道德态度等诸元素上苦下功夫,如何丰富诗歌的深度,增强作品的智慧和趣味,参与当下人文精神建构,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既尊重市场规律,又恪守文学的基本底线,保持文学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共同深思。行文至此,依然意犹未尽,怎奈必须打住了。泛泛而论,点到为止。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