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的健全与发展也会给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条件。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四个方面介绍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作用,从而引出了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建设作用
2008年6月28日,我国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部以政府监管规定形式发布实施的内控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内部审计应如何抓住时机,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独立客观且熟悉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优势,帮助企业搞好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实现本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内审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联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营,因此,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内部审计,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企业的防风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为遵循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确认者,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相对独立于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能够在不影响或尽可能小地影响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及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已经发生的错弊及时予以纠正,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制度设计和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失控性质、潜在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将改进意见反馈给管理者。因此可以说内部审计是其他内部控制程序和措施的一种再控制。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作用
内审人员需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四个方面通过询问公司的有关人员、检查内控生成的文件和记录、观察现场经营管理活动等了解内控制度。
(一)控制环境:首先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是所有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生存和运行的环境,内审人员需要通过企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管理阶层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管理阶层的授权方式以及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管理当局及董事会对单位管理关注的焦点及指引的方向等方面评价判断控制环境是否良好,能否对塑造企业文化、提供纪律约束机制和影响员工控制意识有重要作用。
(二)控制活动:了解企业业务授权控制中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凭证与记录控制、接触与使用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独立稽核等。现在大多数公司财务和物流系统均采用ERP系统,物资采购计划的申请、审批、招标、采购、验收、使用、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入库及销售发货等全部通过计算机操作,内审人员还应详细了解操作程序执行控制。对某些不完善的控制活动,内审人员不应因其在以往的经营活动中从未出现过错误或舞弊而放松这些控制。如某企业一直由出纳从银行取得对账单和独立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或者由应收款项经管人员独立和债务单位进行核对等,虽然有可能从未出现过问题,但实际上这种控制活动本身从制度上存在偏差,容易发生舞弊或舞弊被掩盖。
(三)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血脉,无论是管理层的决策还是执行层的日常操作,都需要确保及时有效完整的信息沟通。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类型、经济业务的流程、会计系统的设计和主要的会计凭证、账簿种类以及会计报表项目、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反舞弊机制和举报机制等,以此来判断企业的信息和沟通是否顺畅。
(四)监督作用:对内控制度的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两类。如了解企业是否设立了预算管理制度,是否按月或按季度召开经营分析会,对经营成果及关键财务指标进行审核和分析,分析预算执行偏差和改正措施;是否按有关规定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并且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是否详细具体可操作,内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等等。
三、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
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反之,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设计如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而难有好的效果。
一般而言,内部审计要满足以下需求:股东和股东大会代表机构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了解,以防范决策风险;管理层对管理、控制薄弱环节的客观反映,以规避经营风险;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估,以减小投资风险。可见,在补充与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
(二)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
内部审计本身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其工作主要是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进行独立的评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评价和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因此,内审人员首要关注的就是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只有先从制度上规范一切经营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因而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和评估是内部审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评估内容主要是内控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
2.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遵循性。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一些内部控制系统控制点的测试,分析哪些控制点上建立了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哪些控制点上存在薄弱环节,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在实际业务活动中的执行情况,以及审查管理制度在执行中的使用情况。主要检查:控制点虽然有规定,却没有得到执行或未完全执行;规定的控制点不切合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不能或者无法执行。遵循性测试解决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程度如何,查明被审计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都真实地存在于管理系统中,是否完全并认真遵守制度规定。根据测试部位可信赖程度的分析,评价被测试系统内部控制的程度,并找出控制薄弱点和失控点,同时确定审计重点,以决定将其列入实质性测试。
3.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有效性测试主要是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如何,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等问题。有效性的测试评价是内审工作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要正确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在财务领域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予以查证监督,还应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投入更多的热心与关注。
4.提出审计建议,监督建议落实情况。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和评价,借助询问、查账、翻阅资料等方法,内部审计人员针对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深层次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主动找相关部门协商,使之具体化、可操作,最终形成有建设性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提交管理层,并监督其整改落实情况,有效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
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何使中小企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成为许多人关注、研究的方向。作为一名内审人员,我以审计人的眼光看到中小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于以“法制”代替“人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领导层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的大事中去。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不但揭露和制约各种不道德和不规范的行为,防止给公司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同时也能及早发现有待于治理的重点风险区域,防患于未然,丰富公司治理的内涵,有助于促进控制系统的改进完善。通过两者互动共进可以发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揭示公司治理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使控制系统更为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宋蔚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左锦霞,女,1966年2月26日生,本科学历,经济师,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编辑:LP)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建设作用
2008年6月28日,我国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部以政府监管规定形式发布实施的内控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内部审计应如何抓住时机,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独立客观且熟悉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优势,帮助企业搞好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实现本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内审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联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营,因此,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内部审计,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企业的防风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为遵循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确认者,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相对独立于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能够在不影响或尽可能小地影响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及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已经发生的错弊及时予以纠正,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制度设计和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失控性质、潜在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将改进意见反馈给管理者。因此可以说内部审计是其他内部控制程序和措施的一种再控制。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作用
内审人员需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四个方面通过询问公司的有关人员、检查内控生成的文件和记录、观察现场经营管理活动等了解内控制度。
(一)控制环境:首先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是所有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生存和运行的环境,内审人员需要通过企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管理阶层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管理阶层的授权方式以及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管理当局及董事会对单位管理关注的焦点及指引的方向等方面评价判断控制环境是否良好,能否对塑造企业文化、提供纪律约束机制和影响员工控制意识有重要作用。
(二)控制活动:了解企业业务授权控制中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凭证与记录控制、接触与使用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独立稽核等。现在大多数公司财务和物流系统均采用ERP系统,物资采购计划的申请、审批、招标、采购、验收、使用、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入库及销售发货等全部通过计算机操作,内审人员还应详细了解操作程序执行控制。对某些不完善的控制活动,内审人员不应因其在以往的经营活动中从未出现过错误或舞弊而放松这些控制。如某企业一直由出纳从银行取得对账单和独立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或者由应收款项经管人员独立和债务单位进行核对等,虽然有可能从未出现过问题,但实际上这种控制活动本身从制度上存在偏差,容易发生舞弊或舞弊被掩盖。
(三)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血脉,无论是管理层的决策还是执行层的日常操作,都需要确保及时有效完整的信息沟通。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类型、经济业务的流程、会计系统的设计和主要的会计凭证、账簿种类以及会计报表项目、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反舞弊机制和举报机制等,以此来判断企业的信息和沟通是否顺畅。
(四)监督作用:对内控制度的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两类。如了解企业是否设立了预算管理制度,是否按月或按季度召开经营分析会,对经营成果及关键财务指标进行审核和分析,分析预算执行偏差和改正措施;是否按有关规定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并且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是否详细具体可操作,内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等等。
三、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
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反之,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设计如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而难有好的效果。
一般而言,内部审计要满足以下需求:股东和股东大会代表机构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了解,以防范决策风险;管理层对管理、控制薄弱环节的客观反映,以规避经营风险;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估,以减小投资风险。可见,在补充与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
(二)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
内部审计本身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其工作主要是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进行独立的评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评价和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因此,内审人员首要关注的就是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只有先从制度上规范一切经营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因而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和评估是内部审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评估内容主要是内控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
2.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遵循性。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一些内部控制系统控制点的测试,分析哪些控制点上建立了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哪些控制点上存在薄弱环节,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在实际业务活动中的执行情况,以及审查管理制度在执行中的使用情况。主要检查:控制点虽然有规定,却没有得到执行或未完全执行;规定的控制点不切合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不能或者无法执行。遵循性测试解决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程度如何,查明被审计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都真实地存在于管理系统中,是否完全并认真遵守制度规定。根据测试部位可信赖程度的分析,评价被测试系统内部控制的程度,并找出控制薄弱点和失控点,同时确定审计重点,以决定将其列入实质性测试。
3.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有效性测试主要是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如何,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等问题。有效性的测试评价是内审工作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要正确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在财务领域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予以查证监督,还应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投入更多的热心与关注。
4.提出审计建议,监督建议落实情况。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和评价,借助询问、查账、翻阅资料等方法,内部审计人员针对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深层次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主动找相关部门协商,使之具体化、可操作,最终形成有建设性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提交管理层,并监督其整改落实情况,有效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
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何使中小企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成为许多人关注、研究的方向。作为一名内审人员,我以审计人的眼光看到中小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于以“法制”代替“人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领导层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的大事中去。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不但揭露和制约各种不道德和不规范的行为,防止给公司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同时也能及早发现有待于治理的重点风险区域,防患于未然,丰富公司治理的内涵,有助于促进控制系统的改进完善。通过两者互动共进可以发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揭示公司治理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使控制系统更为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宋蔚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左锦霞,女,1966年2月26日生,本科学历,经济师,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编辑: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