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积极心理学学者Martin E.P. Seligman在著作Flourish中,有这样一段话,提及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学校所教内容的隔离:
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简言之,就是幸福;学校最希望孩子学会的,则往往是“成就”“工作”“考试”等,简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
可惜,按照目前国内的教育体系,往往成功还未能敲开幸福的大门之前,我们的孩子就已经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这些孩子有哪些特点呢
不清楚自己的优势
他们总是习惯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放大自己的缺点或弱势,然后尽一切努力“取长补短”。这当然与学校的评价系统有关,因为我们的表扬比较笼统,不是等级就是分数,少有帮孩子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长处。
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
虽然现在成才的途径越来越多,但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沿着体制内的学习阶段走还是必经之路。为了走好这条路,考好每一场试,孩子们必须争分夺秒,必须取得好成绩,必须做“有意义”的事情。当我在北京做一个3岁小女孩的家教时,亲耳听到她奶奶苦口婆心地劝导:“宝宝,你都3岁了,不能再玩了!”
希望总是在遥远的未来
“考完期末,日子就好过了!”“升到好学校,一只脚就踏进大学了!”“高考之后,就自由了!”“保研之后,就解放了!”种种希望都寄托在未来,但快感的气泡持续不了多久,新的压力就扑面而来,将气泡击得粉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从小小年纪开始,就已经失去了珍视今天、随时感恩的宝贵能力。
在我工作的国际学校,墙上总是随性贴着很多有趣的图画和箴言。一天,我发现门上挂着一幅不起眼的小图:
“现在是哪天?”小熊维尼问。
“是今天。”小猪说。
“今天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小熊维尼说。
你看,我们的孩子还不如维尼。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丧失幸福的能力,但眼下一些过时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方法,却确确实实地在加剧这种倾向。其实,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取得成就的技能,二者并不冲突,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种积极的教育。
下面这组镜头,就是我所工作的国际学校与孩子们努力进行的积极互动,目的是带他们走上寻找幸福的路。
镜头1 每人被尊重,尊重给每人
每天孩子们进入教室时,第一件事不是读书写字,而是空着手围坐在地毯上,和每一个班级成员问“早安”。在我们这里,问“早安”具有一种仪式的重要性,孩子们须做到三点:1.看着对方的眼睛;2.脸上带着微笑;3.要说出对方的名字。如果再加上彬彬有礼的握手或拥抱,就更好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被问到“早安”,每个孩子的名字都被呼唤到,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被爱、被接纳,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才会自发快乐地去尊重每一个人。
镜头2 让一天在捕捉积极中结束
在每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孩子们重新围坐在地毯上,思考自己今天最棒的三件事,比如“进校门前,爸爸亲了我一下!”“手工课上,我不用剪刀,也把纸分割得整整齐齐。”“找不到铅笔时有点难过,小沫把她的借给我了。”我们称之为“三件好事练习”。捕捉积极的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如果没有使用就会衰退,这个练习正是为了让大家习惯挖掘生活中的美好。
孩子们可以口头分享自己的“三件好事”,也可以写在本子上,慢慢累积为一个《好事本》,随时回看,随时感恩。
镜头3 用VIA测试找到品格优势
VIA测试是“24种积极人格测试”的简称,它包括了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的24种品格优势,比如诚实、忠诚、坚毅、富有创造力、善良、智慧、勇敢、公正等,然后通过一套科学准确的心理问卷,帮助大家发现并使用自己的这些优势,从而作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多的满足感。孩子们通过VIA测试找到了自己排名前五的品格优势后,怎么发挥作用的呢?有位老师分享了她的做法:一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于是她拿出学生的VIA测试结果说:“你看,毅力是你排名第三的品格优势哦,只要你愿意,一定可以每天坚持完成作业的。”从那天起,孩子的作业情况真的大有改观!
镜头4 培养孩子选择的能力
我们学校的孩子非常多元化,除了不同国籍的孩子以外,还有不少中西结合的混血儿。从4岁踏入中班起,我们便要求孩子们每一天的课程从自由选择活动开始——这是西方孩子最喜欢的时段,因为他们崇尚独立自由;但东方孩子却常常不知所措,有种“失去指令”的迷惘。上课时,老师也会给孩子一点选择的权利,比如“Daily Five”教学方法,要求孩子们在半天内完成五件工作:独自阅读、同伴阅读、听故事、写作练习和字词练习,但他们可以选择先做哪一件,再做哪一件,重要的不是顺序,而是选择之后要尽心尽力地做好。
镜头5 在奉献中体会满足
人不快乐,往往是因为把过多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了。
在我们学校,有一门创意制作课,学生的创作成果并非用来为自己成绩加分,而是向社区征集需要,为他人提供从设计到制作成品的全套服务。比如有一个老师的儿子是脑瘫患儿,我们便根据他的需要量身定做了一些小玩具,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孩子们也收获了分数都不能给予的满足。
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成功,更是为了幸福。
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简言之,就是幸福;学校最希望孩子学会的,则往往是“成就”“工作”“考试”等,简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
可惜,按照目前国内的教育体系,往往成功还未能敲开幸福的大门之前,我们的孩子就已经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这些孩子有哪些特点呢
不清楚自己的优势
他们总是习惯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放大自己的缺点或弱势,然后尽一切努力“取长补短”。这当然与学校的评价系统有关,因为我们的表扬比较笼统,不是等级就是分数,少有帮孩子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长处。
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
虽然现在成才的途径越来越多,但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沿着体制内的学习阶段走还是必经之路。为了走好这条路,考好每一场试,孩子们必须争分夺秒,必须取得好成绩,必须做“有意义”的事情。当我在北京做一个3岁小女孩的家教时,亲耳听到她奶奶苦口婆心地劝导:“宝宝,你都3岁了,不能再玩了!”
希望总是在遥远的未来
“考完期末,日子就好过了!”“升到好学校,一只脚就踏进大学了!”“高考之后,就自由了!”“保研之后,就解放了!”种种希望都寄托在未来,但快感的气泡持续不了多久,新的压力就扑面而来,将气泡击得粉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从小小年纪开始,就已经失去了珍视今天、随时感恩的宝贵能力。
在我工作的国际学校,墙上总是随性贴着很多有趣的图画和箴言。一天,我发现门上挂着一幅不起眼的小图:
“现在是哪天?”小熊维尼问。
“是今天。”小猪说。
“今天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小熊维尼说。
你看,我们的孩子还不如维尼。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丧失幸福的能力,但眼下一些过时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方法,却确确实实地在加剧这种倾向。其实,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取得成就的技能,二者并不冲突,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种积极的教育。
下面这组镜头,就是我所工作的国际学校与孩子们努力进行的积极互动,目的是带他们走上寻找幸福的路。
镜头1 每人被尊重,尊重给每人
每天孩子们进入教室时,第一件事不是读书写字,而是空着手围坐在地毯上,和每一个班级成员问“早安”。在我们这里,问“早安”具有一种仪式的重要性,孩子们须做到三点:1.看着对方的眼睛;2.脸上带着微笑;3.要说出对方的名字。如果再加上彬彬有礼的握手或拥抱,就更好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被问到“早安”,每个孩子的名字都被呼唤到,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被爱、被接纳,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才会自发快乐地去尊重每一个人。
镜头2 让一天在捕捉积极中结束
在每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孩子们重新围坐在地毯上,思考自己今天最棒的三件事,比如“进校门前,爸爸亲了我一下!”“手工课上,我不用剪刀,也把纸分割得整整齐齐。”“找不到铅笔时有点难过,小沫把她的借给我了。”我们称之为“三件好事练习”。捕捉积极的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如果没有使用就会衰退,这个练习正是为了让大家习惯挖掘生活中的美好。
孩子们可以口头分享自己的“三件好事”,也可以写在本子上,慢慢累积为一个《好事本》,随时回看,随时感恩。
镜头3 用VIA测试找到品格优势
VIA测试是“24种积极人格测试”的简称,它包括了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的24种品格优势,比如诚实、忠诚、坚毅、富有创造力、善良、智慧、勇敢、公正等,然后通过一套科学准确的心理问卷,帮助大家发现并使用自己的这些优势,从而作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多的满足感。孩子们通过VIA测试找到了自己排名前五的品格优势后,怎么发挥作用的呢?有位老师分享了她的做法:一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于是她拿出学生的VIA测试结果说:“你看,毅力是你排名第三的品格优势哦,只要你愿意,一定可以每天坚持完成作业的。”从那天起,孩子的作业情况真的大有改观!
镜头4 培养孩子选择的能力
我们学校的孩子非常多元化,除了不同国籍的孩子以外,还有不少中西结合的混血儿。从4岁踏入中班起,我们便要求孩子们每一天的课程从自由选择活动开始——这是西方孩子最喜欢的时段,因为他们崇尚独立自由;但东方孩子却常常不知所措,有种“失去指令”的迷惘。上课时,老师也会给孩子一点选择的权利,比如“Daily Five”教学方法,要求孩子们在半天内完成五件工作:独自阅读、同伴阅读、听故事、写作练习和字词练习,但他们可以选择先做哪一件,再做哪一件,重要的不是顺序,而是选择之后要尽心尽力地做好。
镜头5 在奉献中体会满足
人不快乐,往往是因为把过多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了。
在我们学校,有一门创意制作课,学生的创作成果并非用来为自己成绩加分,而是向社区征集需要,为他人提供从设计到制作成品的全套服务。比如有一个老师的儿子是脑瘫患儿,我们便根据他的需要量身定做了一些小玩具,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孩子们也收获了分数都不能给予的满足。
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成功,更是为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