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秋视农民工为亲人,开劳务工管理之先河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志秋,大连景宏劳务合作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大连黑龙江商会常务付会长黑龙江省驻外企业先进个人,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如果一个人白手起家奋斗二十几年,如今一跃成为私营企业的老板,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不足为奇;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不忘家乡、甘于奉献也大有人在;但一个集名誉、多家企业于一身的老总,一心扑在家乡农民工的身上,8年来就安排农民工达20万人次。这,很不容易!这更是个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人他是黑龙江省驻外企业先进工作者、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的大连景宏劳务合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苏志秋。采访时他说:“我是农民的孩子,是从打工开始,知道打工的艰辛,我只是把他们当成自己、当成自己的亲人。”是的,苏志秋年仅22岁时,拿着家里唯一值钱的人造革背包从黑龙江农村只身来到大连。他从学印染开始,用勤劳的汗水铺就了自己人生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如今他拥有自己的印染厂,制衣厂,和玻璃钢厂。
  2001年的初春,他去工厂的路上,看到一伙伙来大连打工的人,一问,都是黑龙江的。他心里一动想起了自己刚来时的情景。他把他们领到自己的工厂,亲自安排工作、食宿。他想,不能让家乡的人在街头受冻挨饿!事隔一個月,他开办了大连市景宏劳务合作有限公司,他把家乡农民工及转业军人、大学生就业当成自己的事。难怪,家乡人都说,老苏,他就是咱的亲人啊。
  他是亲人。黑龙江来大连打工的人几乎都知道他,农民工还有转业军人、大学毕业生没工作都找他,下岗再就业也找他,一句话,只要到大连来就业就一定找他。他的景宏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把来大连的人员进行培训、分类管理,然后再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厂,或者联系其他用工单位,而且创新了与多家用工单位合作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公司参与了大连上百亿资产的实德集团的人力资源、生产、物流的管理,使实德集团一年就节省了几百元万资金。更重要的是家乡农民工有了五险一金或二险一金的保障。由于他培训的农民工因人而异,量才推荐,家乡的农民工满意,用工的单位更满意,不满意的是家人、是妻子。
  2008年全国开始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可是黑龙江在大连涉及四百个企业近十几万农民工及在大连创业的黑龙江人士没法办理,如果都回黑龙江的户口所在地办的话,每人要花一笔不少的路费,更重要的是很多农民工在大连从事非常重要的岗位,回去办身份证对大连用人单位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影响。怎么办?苏志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得到黑龙江农委、公安局等部门的支持,分期分批的进行办理,近一年时间这些人就全部拿到了第二代身份证。这件事,不仅为黑龙江的农民工及在大连工作的各方面人士省下了几十万元的路费,还为大连市的建设和社会稳定做了很大的贡献,深得大连市很多部门的称赞。
  景宏劳务合作有限公司代理的农民工有几万人。这么庞大的队伍,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重中之重。大连的一个建筑工地,施工时架子倒了,砸伤了黑龙江36岁的瓦工小刘,建筑商在最初的住院中只拿了几千元钱,就再没影了,苏志秋知道这事后,先拿出两万元治疗,又发动自己的公司员工捐款,之后为他请律师打官司,最后不仅拿到了治疗费还得到了补偿,感动的小刘流着眼泪说,苏总,你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啊。
  是的,他不仅小刘最亲的人,他更是黑龙江农民工最亲的人。他为农民工做得太多了。这边四十多名民工得不到工钱被关在棚子里,是苏志秋救的,那边农民工的亲属来了,是苏志秋亲自安排食宿、观光,还有农民工钱包丢了,又是苏总给的路费等等。可他自己由于长时间身体透支患上了心脏病。苏志秋感慨的说;“你知道吗,安排好一个农民工就完成了我一份心愿,也忘了自己的病,因为我视他们为亲人。”
其他文献
柳斌杰,中国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擎旗手、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代名词。  2007年,他被国际互联网协会评选为“中国最有智慧的官员”和年度“最有影响的人物”;2008年,他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60名改革人物”,且入选人民网“‘强国论坛’最受欢迎的十大嘉宾”。这些都与他的改革业绩有关。  柳斌杰说,新闻出版产品“进入市场它就是商品……没有市场何谈阵地?所以不应该过分夸大新闻出版业的特殊性”。他提出“
期刊
2009年5月14日上午,纪念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出席座谈会。王兆国在座谈会上强调,各级青联组织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王兆国在讲话中指出,60年前,全国青联的成立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青年运动
期刊
2009年5月31日,新世界公交公司最后一辆“7”字头公交车在重庆南滨路完成移交手续,自此重庆主城“7”字头公交车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时间,距离重庆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李方宇上任,正好两个月。  说起“7”字头公交,重庆市民无不谈之包变,超线抢道、闯红灯、飚车等违章频频,且事故不断,“7”字头公交车辆数仅占主城公交车辆总数的6%,但市民投诉所占比例接近50%,老百姓怨声载道。改革,迫在眉睫。  平
期刊
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地处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凭借著名佛教文化主题景区——灵山胜境享誉海内外,是一家以灵山文化景区为经营主体、涉及多种相关品牌产业开发的多元化集团性企业。多年来,灵山公司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发展当代旅游文化产业为先导,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有机结合,实现了灵山事业的快速、持续、跨越式的发展。截至目前,灵山年接待人次达250万,旅游门票收入
期刊
一群人,一段岁月,一个传奇。他们是新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特殊而伟大的群体——“南下工作团”。尽管南工团存留的历史并不长,但是那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永远吟唱在共和国的红色传奇深处。以青春写就的历史永不褪色!  60年前,这场开国前夕的青年南征,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影响较广的青年运动。这群年轻人渡过长江来到南方地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人民公仆,把青春热血和人生智慧倾注在这片炽热的土地
期刊
关于钱途和前途,是每个青年人无不关心的事。然而,怎样决定和造就自己的钱途和前途,有时真是很难把握。这正如丘吉尔所说:“向前看总是明智的,但要做到高瞻远瞩并非易事。”  许多年前,曾流传过谭盾的一个故事。  谭盾,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位音乐家和作曲家,初到美国后的谭盾也曾有过在街头拉琴谋生的经历。街头卖艺必须争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潮、才会赚钱;而地段差的地方,当然生意就较差。  很走运,谭盾和一位认识的黑
期刊
提起抗击“非典”那场关系到无数人生命安全的重大战役,人们自然会想起“钟南山”这个名字,作为一面旗帜,钟南山是那场战役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艰险的抗非战场上他立下赫赫“战功”  钟南山是国内最早觉察到“非典”蔓延的严重后果并果断向有关部门提出紧急报告的第一人。钟南山回忆第1例非典病人2002年111月底出现在佛山,而他首次接触到的非典病人则是第2例第3例、来自河源的两例病人。2003年1月初,钟南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富豪李嘉诚的名字是许多国人心中的一座仰止高山,李嘉诚对年轻人的忠告也成为出版市场持续发行的畅销书。仔细研究李嘉诚的智慧之谈,有三条特别引人入胜。  其一:成功来源于长期的积累。谁都期待获得成功,谁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敬。然而,要使梦想成真,就必须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像李嘉诚说的那样:“我17岁开始做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期刊
提到为人民服务,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总是张思德、雷锋等模范人物形象,好象为人民服务总是那些思想境界特别崇高的人的追求,与我们普通人无关。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民的一员,既是服务的接受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无论你是工人、农民、医生、教师、企业家或是政府公务人员,在为自己、为家庭的生计而工作的时候,都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工人制造的产品、农民生产的粮食都要进入市场交易,提供给社会;教师为社会培养着后
期刊
严整地警容,甜甜地笑容……近日,在中朝边境小城吉林省临江市又多了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由5名平均年龄26岁的女大学生组成的边境地区首个女子警务室在临江市新市边防派出所成立。说起5名女警官,辖区群众都竖起大拇指,孤寡老人们叫她们“兵闺女”,留守儿童叫她们“兵姐姐”,农民工同伴叫她们“兵姊妹”。    兵闺女    “临江市是革命老区,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让这里的留守老人逐年增多。我们女子警务室就是要发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