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富豪李嘉诚的名字是许多国人心中的一座仰止高山,李嘉诚对年轻人的忠告也成为出版市场持续发行的畅销书。仔细研究李嘉诚的智慧之谈,有三条特别引人入胜。
其一:成功来源于长期的积累。谁都期待获得成功,谁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敬。然而,要使梦想成真,就必须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像李嘉诚说的那样:“我17岁开始做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李嘉诚随着父亲从老家广东潮安逃到香港,当时李嘉诚年仅12岁,读了两年书之后,隔年他的父亲重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只好辍学挑起家担。1945年他结束了打零工的生涯,在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工作3年后,在他20岁那年被提拔为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所有的积蓄7000元的港币拿出来创业,设立一家小型的塑胶厂,叫作“长江实业公司”,就是今天香港第一大集团长江实业的前身。
连小学学历都没有,光靠着生产塑胶花的李嘉诚,是如何跨出他成为首富的第一步?1958年因为长江厂房的房东要提高租金,于是李嘉诚在北角买了一块地,自盖厂房。1967年香港房价暴跌,李嘉诚即趁机低价大肆收购土地。1972年香港股市大涨,长江实业上市并趁机吸收大众的资金购买土地。从他在1958年盖好的第一栋厂房后的10年间,他持有的房地产面积达到59.4万平方米以上,增加了50倍。现在长江的土地以楼面面积计算总计约有148万平方米。
其二:成功来源于对知识的追求与运用。李嘉诚说:“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青年时代的李嘉诚在香港生活,要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必须要克服广州话和英语这两个语言关。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苦练不止,很快就学会一口流利的广州话。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即便在茶楼打工、中南公司当学徒,在每天10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李嘉诚仍从不间断地坚持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功夫不负苦心人,李嘉诚凭着刻苦学习的毅力,几年后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就是到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李嘉诚曾这样形容过自己“人家求学,我是在抢学问。”他认为,善于“抢学问”,就是在抢财富,抢未来。
李嘉诚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人们:“知识改变命运。”他坚信:“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通往人生新天地。”这是李嘉诚积几十年从商历程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从清贫困苦的学徒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的大亨到股市的大腕,从商界的超人到知识经济的巨擘,从行业的至尊到现代高科技的急先锋……李嘉诚一路走来,几乎都能占得先机,发出时代的新声,争得巨大的财富。他一生勤奋学习,博览群书,靠知识引导前行,敢于不断尝试新的未曾涉猎的领域,并屡有丰厚的斩获。他的每一次战略抉择,既能适应产业、行业趋势的变迁,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三:成功来源于对失败的挑战。做事业,追求成功,既要经历失败的磨难,还要有直面失败,把失败转变为人生财富的勇气。诚如李嘉诚说:“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1950年,在其塑料花工厂成立时,为了节省微薄的租金,李嘉诚选择了一个货仓做工厂。不久之后,因香港连降暴雨,刚刚添置的塑胶机器被逐一泡坏,结果开业后不到两个月就需另觅厂房经营。李嘉诚并未以“运气不好”为由怨天尤人,而是开始思考,未来每做一件事,需将其种种环节考虑周全,并给自己留出余地。李嘉诚经常忠告自己的下属,成功者不是一开始创业就取得了成功,他可能要面对许多次失败,在失败面前,要经得住考验。人生的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李嘉诚2007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50年不败秘诀是“90%时间先想失败”。他这样说:“任何事业均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学习李嘉诚的忠告,请记住,成功只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其一:成功来源于长期的积累。谁都期待获得成功,谁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敬。然而,要使梦想成真,就必须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像李嘉诚说的那样:“我17岁开始做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李嘉诚随着父亲从老家广东潮安逃到香港,当时李嘉诚年仅12岁,读了两年书之后,隔年他的父亲重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只好辍学挑起家担。1945年他结束了打零工的生涯,在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工作3年后,在他20岁那年被提拔为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所有的积蓄7000元的港币拿出来创业,设立一家小型的塑胶厂,叫作“长江实业公司”,就是今天香港第一大集团长江实业的前身。
连小学学历都没有,光靠着生产塑胶花的李嘉诚,是如何跨出他成为首富的第一步?1958年因为长江厂房的房东要提高租金,于是李嘉诚在北角买了一块地,自盖厂房。1967年香港房价暴跌,李嘉诚即趁机低价大肆收购土地。1972年香港股市大涨,长江实业上市并趁机吸收大众的资金购买土地。从他在1958年盖好的第一栋厂房后的10年间,他持有的房地产面积达到59.4万平方米以上,增加了50倍。现在长江的土地以楼面面积计算总计约有148万平方米。
其二:成功来源于对知识的追求与运用。李嘉诚说:“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青年时代的李嘉诚在香港生活,要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必须要克服广州话和英语这两个语言关。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苦练不止,很快就学会一口流利的广州话。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即便在茶楼打工、中南公司当学徒,在每天10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李嘉诚仍从不间断地坚持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功夫不负苦心人,李嘉诚凭着刻苦学习的毅力,几年后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就是到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李嘉诚曾这样形容过自己“人家求学,我是在抢学问。”他认为,善于“抢学问”,就是在抢财富,抢未来。
李嘉诚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人们:“知识改变命运。”他坚信:“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通往人生新天地。”这是李嘉诚积几十年从商历程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从清贫困苦的学徒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的大亨到股市的大腕,从商界的超人到知识经济的巨擘,从行业的至尊到现代高科技的急先锋……李嘉诚一路走来,几乎都能占得先机,发出时代的新声,争得巨大的财富。他一生勤奋学习,博览群书,靠知识引导前行,敢于不断尝试新的未曾涉猎的领域,并屡有丰厚的斩获。他的每一次战略抉择,既能适应产业、行业趋势的变迁,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三:成功来源于对失败的挑战。做事业,追求成功,既要经历失败的磨难,还要有直面失败,把失败转变为人生财富的勇气。诚如李嘉诚说:“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1950年,在其塑料花工厂成立时,为了节省微薄的租金,李嘉诚选择了一个货仓做工厂。不久之后,因香港连降暴雨,刚刚添置的塑胶机器被逐一泡坏,结果开业后不到两个月就需另觅厂房经营。李嘉诚并未以“运气不好”为由怨天尤人,而是开始思考,未来每做一件事,需将其种种环节考虑周全,并给自己留出余地。李嘉诚经常忠告自己的下属,成功者不是一开始创业就取得了成功,他可能要面对许多次失败,在失败面前,要经得住考验。人生的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李嘉诚2007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50年不败秘诀是“90%时间先想失败”。他这样说:“任何事业均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学习李嘉诚的忠告,请记住,成功只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