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抗击“非典”那场关系到无数人生命安全的重大战役,人们自然会想起“钟南山”这个名字,作为一面旗帜,钟南山是那场战役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艰险的抗非战场上他立下赫赫“战功”
钟南山是国内最早觉察到“非典”蔓延的严重后果并果断向有关部门提出紧急报告的第一人。钟南山回忆第1例非典病人2002年111月底出现在佛山,而他首次接触到的非典病人则是第2例第3例、来自河源的两例病人。2003年1月初,钟南山按照常规到呼研所ICO查房,见到了刚从河源被送来的呼吸困难的垂危病人。当时他对病人进行体察、分析,发现病人发烧并不很严重,其他器官没什么异常,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肺很硬。会诊以后用了很多抗生素还是不解决问题,钟南山考虑病人患的是急性肺损伤,就试用了一下大剂量比质激素来进行静脉点滴治疗。很意外,第2天第3天病人的情况明显好转,这使得钟南山非常惊奇。后来他更惊奇地发现与河源的这两个病人接触的又有8个人感染了。
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钟南山,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他马上指示将情况报告给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要求做好防护隔离工作。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情况越来越严重,钟南山意识到当务之急应该弄清这种病的症结所在,找到预防与治疗方法。因为这种肺炎不明原因,所以一开始的命名为不明原因肺炎。但是由于它是“不明原因”很容易造成一些误会,特别香港有报道说这是炭疽性肺炎,或者说是鼠疫、腺鼠疫性肺炎、禽流感,其实从病人的分泌物,从血清,各方面的检查都排除了种种猜测。后来钟南山提出“非典型性肺炎”,卫生部认可了这一提法,并补充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钟南山出现在这次会议上,这是他在此次“非典”期间的第1次公开露面。在这次会议上,钟南山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郑重宣称:非典型肺炎并非不治之症,而是“可防、可控、可治”,“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钟南山学术方面的权威身份和从容笃定的自信,社会舆论与群众情绪日趋平稳。
随着一个个危重“非典”病人被迅速地转移到呼研所,救治的惨烈过程由此开始。由于早期危重“非典”病人传染性非常强,在病发高峰期,有时为救治一个病人,同时就会有两三名医护人员倒下。短短时间内,广医一院有26名白衣战士被感染,ICU的6名业务骨干,一下子就被放倒了4个。死神近在咫尺。然而,在钟南山带领的这个英雄集体里,没有一个人临阵逃离,没有一个人犹豫彷徨,前面的倒下了,马上就有人紧急补上;倒下的人一经治愈,立即义无反顾重返沙场。年近七旬的钟南山也始终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坚守重症病房。在探视病人时,为了检查患者的口腔,他把自己的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细细观察。钟南山肯定知道非典强烈的传染性,自己挨个儿去看病人口腔意味着什么。但是作为专家,他更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更想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儿。“你不做一些了解的话,你怎么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另外一个我也有点相信自己,我想身体好的人(会好些),不会每个人都得病的”。
2003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广东“抗非”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希望找到的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经验在广东找到了;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
体育成为他的家庭特色
如果说钟南山是研究医学的一生,更可以说是不断追求运动的一生。
钟南山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体育获奖的历史。1954年,上了中学的钟南山第1次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的运动会,就获得了400米的第4名。1955年9月,钟南山迈入了北京医学院医疗系。钟南山在医学院读书的同时,仍没有放弃对运动的追求,成了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田径、游泳、篮球、举重都是他的至爱。1956年,钟南山获得了9所院校的400米第1名。大学3年级时,钟南山作为北医大的运动员代表之一,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以往北医大参加这样的运动会,总是名落孙山。可在这1年,钟南山在运动会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为北医大争了光。
对体育运动的酷爱,也成全了钟南山与夫人李少芬一段美好姻缘。上世纪50年代,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在一位共同的朋友家里,钟南山和李少芬相识了。当时,李少芬已经是“体育明星”了。1936年出生于广东省花县的李少芬,有着极高的运动天赋。1950年入选广州队,1951年参加中南区篮排球选拔大赛,人選中南区女子篮球队。1952年入主国家女篮,是个能里能外,中锋、前锋和后卫三个位置都能打的全面型运动员。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被周总理和贺老总送去原苏联学习的运动员,曾任中国女子篮球队的副队长,在队中是绝对主力,主要得分手,有“李多分”的绰号。李少芬曾代表国家队参赛13年,电影《女篮五号》的原型就是取材于她和队友们的故事。因为有同样的乡音,共同的爱好,钟南山与李少芬一见如故,彼此间的距离很快拉近,发展了恋爱关系。没有过多地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他们相约各自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球场上互相鼓劲。在钟南山的影响下,李少芬还自学完了好几门医学课程。
从运动场走到了婚姻殿堂,这段似乎并不遥远的路途,不仅花费了他们9年时间,而且当年的体委负责人李梦华和荣高棠对李少芬说,如果你们女篮拿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你就可以结婚。两位主任竟然给了他们这么高结婚条件,好在英勇的女篮完成了主任给予她们的任务。1963年12月31日,钟南山和李少芬在北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2003年非典肆行期间,李少芬非常害怕钟南山生病,每次他回来便首先问他有没有去病房查病人,要是有的话在门口就把他截住,“指挥”他脱下衣服先去洗澡,接着便把所有衣服拿去洗干净。让钟南山感到内疚的是,当时家里人若到其他地方,别人都不敢与他们接近,害怕他们和钟南山有过接触而接触到病菌。那时,李少芬已经退休,照顾钟南山成了她的主要生活内容。她说,那时钟南山领导着抗“非典”的工作,自己便是他的“营养师”和“贴身秘书”。在家庭抗“非典”中,她把所有能用的知识都用上了。“他病的那几天,好多天不想吃饭,体重下得很厉害,我真的很着急。过去我当运动员,当体工队副大队长,东奔西跑,他帮我;现在,该我帮他了!”
每周四的下午,是钟南山开专家门诊的日子,这也是钟南山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到这 一天,呼研所l楼的门诊室就人头拥挤,候诊区排满了,走廊也排满了,一直到外面的过道也站立着等候专家门诊的病人。人们都是冲着钟南山教授来的。每次专家门诊开诊时间是下午两点半,但钟南山每次都要提前半个小时来到诊室,做门诊前的最后准备。一切就绪后,钟南山长达7个多小时的专家门诊就开始了。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10点,中间一直是川流不息的病人,根本不允许钟南山休息一阵。钟南山看病的习惯,让李少芬也形成了一个习惯。等到这一天的晚上9点,她总会提着保温瓶,亲自来到呼研所给钟南山送饭。当钟南山送走最后1位病人的时候,李少芬总是赶紧抓紧时间将晚饭送到钟南山面前,她担心钟南山一会儿又因为忙起别的事情来忘记吃晚饭。
钟南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广州市科协热烈举行庆祝会,可李少芬不管怎么动员就是不愿出席会议。庆祝会散后,已经晚上9点多了。当有人问起李少芬怎么没来参加庆祝会。钟南山深情地说:“如果没有她(李少芬)操持家务,我怎么也抽不出这么多的时间来工作。她在省体工大队当副队长,训练工作也很忙。本来我也动员她来参加会议的,可是怎么说她都不肯。她说这是个‘洋玩意’,挺别扭的。这回好了,这束花就可以送给她了。”
70多岁的“中年人”谈养生
多年坚持锻炼,70多岁的钟南山看起来还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已步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却依然神采奕奕,显得年轻又充满活力,钟南山的养生秘诀令人们非常好奇。
钟南山表示,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是最重要也最难做到的一点。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钟南山觉得心脏不适,呼吸困难,幸而得到及时救治而无大碍。就在钟南山情绪低落之际,他接到了表哥的电话,第一句是:“祝贺你!”钟南山心里说:“我这么倒霉,还有什么好祝贺的?”没想到表哥接着说:“之所以祝贺你,第一是因为你这个病没有发生在出差途中,可以很及时地到达医院;第二,梗塞的只是很小一段血管,不是重要部位;第三,这件事正好给你一个警告:要注意身体了!”钟南山听完解释以后,感到表哥说得很有道理。他说,这其实就是要求人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谈到具体的平衡技巧的时候,钟南山引用了一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即要从失败与挫折中寻找积极因素,从而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作为医学专家,钟南山很注意健身,每天跑步。“但我从来不晨跑,因为人体的规律,早晨跑步对身体不好。早晨人内脏功能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如果进行锻炼特别是剧烈的活动,心脑血管会适应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早晨跑步会发生猝死。”钟南山跑步一般选择在下午,是在下班以后晚饭以前的时间。“我只有在这个时候有空。”如果时间宽裕,他会来到离家近的公园里跑跑步,如果时间紧,那也一定要在家里的跑步机上出出汗。已是7旬之年的钟南山每天除了坚持跑步,扩胸器和哑铃也是他经常锻炼的器械。为了加强肌肉训练,钟南山在卧室的墙壁上安了一个单杠,平时做做引体向上。鐘南山说:“我现在的状态感觉像是中年,还没有到功能减退的时候,还需要体质锻炼。”对钟南山来说,每天不运动是很难受的,“当你把锻炼身体看得与吃饭一样重要时,就能找到运动的时间。”
生活中的钟南山作息安排非常有规律。他一般是6点钟起床锻炼、学习,8点钟上班,下午6点下班,中午是一定要休息的。晚上回家吃完饭后看报,看到10点左右还要工作一会儿,11点吃宵夜。总的来讲,他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而且,钟南山不挑食,每日吃4餐,适当补充维生素,牛奶天天喝。他的原则是:第一,不吃太饱,每顿饭都只吃七八分饱。第二,注意吃蔬菜和鱼。第三,对食物不太选择,也不太忌口。他不吃燕窝,也不喝参茶,因为他认为这些用处不大,但他一直都吃多种维生素,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逾10年。
甲型H1N1流感袭来,钟南山关注但很镇定
最近,甲型H1N1流感突如其来,引发了全球包括中国民众的高度关注。作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如此评价这次甲型H1N1流感和“非典”所带给我们的影响的不同之处:“我想那次SARS是一次遭遇战,那么这一次我想我们现在采取的一些措施应该是个前哨战,SARS的遭遇战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一开始连病原也不知道,就知道它有可能人传人,当然也采取隔离措施采取很多的办法,那么那次的教训对这种人数共患的传染病,现在认识高度提高了,提高了很多。另外一个对它的警惕提高了很多,所以现在今日不同往日了,就是不能同日而语,就是说这一次不是个遭遇战,现在目前是~个前哨战,也就是说我们打前哨,马上就事先,一方面监测,另外一方面对关口,对待海关注意开始起动。对它的有关的国家的一些来往的人进行这个监测,还有就是在国内发现的一些病人,这个早点儿采取追踪,治疗无效的时候,必要的时候进行隔离等等这一套办法。这一次的话我想大家都有备而来的话,我相信会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意思就是说,基本上站在比较被动的,现在一开始就主动了,我觉得这个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想作为公众来说,我们还是有信心来对待,哪怕它真正的变成人传人的话,我不相信它会大面积地传染。因为我们人还会采取措施的。”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几种猪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病毒在猪群中通过气溶胶、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出现在墨西哥城的猪流感,对青壮年的威胁更大。为什么越是体质好,免疫功能旺盛的人,反而容易被甲型H1N1流感夺命?钟院士指出:这是因为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艰险的抗非战场上他立下赫赫“战功”
钟南山是国内最早觉察到“非典”蔓延的严重后果并果断向有关部门提出紧急报告的第一人。钟南山回忆第1例非典病人2002年111月底出现在佛山,而他首次接触到的非典病人则是第2例第3例、来自河源的两例病人。2003年1月初,钟南山按照常规到呼研所ICO查房,见到了刚从河源被送来的呼吸困难的垂危病人。当时他对病人进行体察、分析,发现病人发烧并不很严重,其他器官没什么异常,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肺很硬。会诊以后用了很多抗生素还是不解决问题,钟南山考虑病人患的是急性肺损伤,就试用了一下大剂量比质激素来进行静脉点滴治疗。很意外,第2天第3天病人的情况明显好转,这使得钟南山非常惊奇。后来他更惊奇地发现与河源的这两个病人接触的又有8个人感染了。
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钟南山,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他马上指示将情况报告给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要求做好防护隔离工作。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情况越来越严重,钟南山意识到当务之急应该弄清这种病的症结所在,找到预防与治疗方法。因为这种肺炎不明原因,所以一开始的命名为不明原因肺炎。但是由于它是“不明原因”很容易造成一些误会,特别香港有报道说这是炭疽性肺炎,或者说是鼠疫、腺鼠疫性肺炎、禽流感,其实从病人的分泌物,从血清,各方面的检查都排除了种种猜测。后来钟南山提出“非典型性肺炎”,卫生部认可了这一提法,并补充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钟南山出现在这次会议上,这是他在此次“非典”期间的第1次公开露面。在这次会议上,钟南山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郑重宣称:非典型肺炎并非不治之症,而是“可防、可控、可治”,“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钟南山学术方面的权威身份和从容笃定的自信,社会舆论与群众情绪日趋平稳。
随着一个个危重“非典”病人被迅速地转移到呼研所,救治的惨烈过程由此开始。由于早期危重“非典”病人传染性非常强,在病发高峰期,有时为救治一个病人,同时就会有两三名医护人员倒下。短短时间内,广医一院有26名白衣战士被感染,ICU的6名业务骨干,一下子就被放倒了4个。死神近在咫尺。然而,在钟南山带领的这个英雄集体里,没有一个人临阵逃离,没有一个人犹豫彷徨,前面的倒下了,马上就有人紧急补上;倒下的人一经治愈,立即义无反顾重返沙场。年近七旬的钟南山也始终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坚守重症病房。在探视病人时,为了检查患者的口腔,他把自己的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细细观察。钟南山肯定知道非典强烈的传染性,自己挨个儿去看病人口腔意味着什么。但是作为专家,他更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更想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儿。“你不做一些了解的话,你怎么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另外一个我也有点相信自己,我想身体好的人(会好些),不会每个人都得病的”。
2003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广东“抗非”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希望找到的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经验在广东找到了;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
体育成为他的家庭特色
如果说钟南山是研究医学的一生,更可以说是不断追求运动的一生。
钟南山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体育获奖的历史。1954年,上了中学的钟南山第1次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的运动会,就获得了400米的第4名。1955年9月,钟南山迈入了北京医学院医疗系。钟南山在医学院读书的同时,仍没有放弃对运动的追求,成了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田径、游泳、篮球、举重都是他的至爱。1956年,钟南山获得了9所院校的400米第1名。大学3年级时,钟南山作为北医大的运动员代表之一,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以往北医大参加这样的运动会,总是名落孙山。可在这1年,钟南山在运动会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为北医大争了光。
对体育运动的酷爱,也成全了钟南山与夫人李少芬一段美好姻缘。上世纪50年代,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在一位共同的朋友家里,钟南山和李少芬相识了。当时,李少芬已经是“体育明星”了。1936年出生于广东省花县的李少芬,有着极高的运动天赋。1950年入选广州队,1951年参加中南区篮排球选拔大赛,人選中南区女子篮球队。1952年入主国家女篮,是个能里能外,中锋、前锋和后卫三个位置都能打的全面型运动员。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被周总理和贺老总送去原苏联学习的运动员,曾任中国女子篮球队的副队长,在队中是绝对主力,主要得分手,有“李多分”的绰号。李少芬曾代表国家队参赛13年,电影《女篮五号》的原型就是取材于她和队友们的故事。因为有同样的乡音,共同的爱好,钟南山与李少芬一见如故,彼此间的距离很快拉近,发展了恋爱关系。没有过多地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他们相约各自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球场上互相鼓劲。在钟南山的影响下,李少芬还自学完了好几门医学课程。
从运动场走到了婚姻殿堂,这段似乎并不遥远的路途,不仅花费了他们9年时间,而且当年的体委负责人李梦华和荣高棠对李少芬说,如果你们女篮拿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你就可以结婚。两位主任竟然给了他们这么高结婚条件,好在英勇的女篮完成了主任给予她们的任务。1963年12月31日,钟南山和李少芬在北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2003年非典肆行期间,李少芬非常害怕钟南山生病,每次他回来便首先问他有没有去病房查病人,要是有的话在门口就把他截住,“指挥”他脱下衣服先去洗澡,接着便把所有衣服拿去洗干净。让钟南山感到内疚的是,当时家里人若到其他地方,别人都不敢与他们接近,害怕他们和钟南山有过接触而接触到病菌。那时,李少芬已经退休,照顾钟南山成了她的主要生活内容。她说,那时钟南山领导着抗“非典”的工作,自己便是他的“营养师”和“贴身秘书”。在家庭抗“非典”中,她把所有能用的知识都用上了。“他病的那几天,好多天不想吃饭,体重下得很厉害,我真的很着急。过去我当运动员,当体工队副大队长,东奔西跑,他帮我;现在,该我帮他了!”
每周四的下午,是钟南山开专家门诊的日子,这也是钟南山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到这 一天,呼研所l楼的门诊室就人头拥挤,候诊区排满了,走廊也排满了,一直到外面的过道也站立着等候专家门诊的病人。人们都是冲着钟南山教授来的。每次专家门诊开诊时间是下午两点半,但钟南山每次都要提前半个小时来到诊室,做门诊前的最后准备。一切就绪后,钟南山长达7个多小时的专家门诊就开始了。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10点,中间一直是川流不息的病人,根本不允许钟南山休息一阵。钟南山看病的习惯,让李少芬也形成了一个习惯。等到这一天的晚上9点,她总会提着保温瓶,亲自来到呼研所给钟南山送饭。当钟南山送走最后1位病人的时候,李少芬总是赶紧抓紧时间将晚饭送到钟南山面前,她担心钟南山一会儿又因为忙起别的事情来忘记吃晚饭。
钟南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广州市科协热烈举行庆祝会,可李少芬不管怎么动员就是不愿出席会议。庆祝会散后,已经晚上9点多了。当有人问起李少芬怎么没来参加庆祝会。钟南山深情地说:“如果没有她(李少芬)操持家务,我怎么也抽不出这么多的时间来工作。她在省体工大队当副队长,训练工作也很忙。本来我也动员她来参加会议的,可是怎么说她都不肯。她说这是个‘洋玩意’,挺别扭的。这回好了,这束花就可以送给她了。”
70多岁的“中年人”谈养生
多年坚持锻炼,70多岁的钟南山看起来还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已步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却依然神采奕奕,显得年轻又充满活力,钟南山的养生秘诀令人们非常好奇。
钟南山表示,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是最重要也最难做到的一点。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钟南山觉得心脏不适,呼吸困难,幸而得到及时救治而无大碍。就在钟南山情绪低落之际,他接到了表哥的电话,第一句是:“祝贺你!”钟南山心里说:“我这么倒霉,还有什么好祝贺的?”没想到表哥接着说:“之所以祝贺你,第一是因为你这个病没有发生在出差途中,可以很及时地到达医院;第二,梗塞的只是很小一段血管,不是重要部位;第三,这件事正好给你一个警告:要注意身体了!”钟南山听完解释以后,感到表哥说得很有道理。他说,这其实就是要求人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谈到具体的平衡技巧的时候,钟南山引用了一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即要从失败与挫折中寻找积极因素,从而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作为医学专家,钟南山很注意健身,每天跑步。“但我从来不晨跑,因为人体的规律,早晨跑步对身体不好。早晨人内脏功能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如果进行锻炼特别是剧烈的活动,心脑血管会适应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早晨跑步会发生猝死。”钟南山跑步一般选择在下午,是在下班以后晚饭以前的时间。“我只有在这个时候有空。”如果时间宽裕,他会来到离家近的公园里跑跑步,如果时间紧,那也一定要在家里的跑步机上出出汗。已是7旬之年的钟南山每天除了坚持跑步,扩胸器和哑铃也是他经常锻炼的器械。为了加强肌肉训练,钟南山在卧室的墙壁上安了一个单杠,平时做做引体向上。鐘南山说:“我现在的状态感觉像是中年,还没有到功能减退的时候,还需要体质锻炼。”对钟南山来说,每天不运动是很难受的,“当你把锻炼身体看得与吃饭一样重要时,就能找到运动的时间。”
生活中的钟南山作息安排非常有规律。他一般是6点钟起床锻炼、学习,8点钟上班,下午6点下班,中午是一定要休息的。晚上回家吃完饭后看报,看到10点左右还要工作一会儿,11点吃宵夜。总的来讲,他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而且,钟南山不挑食,每日吃4餐,适当补充维生素,牛奶天天喝。他的原则是:第一,不吃太饱,每顿饭都只吃七八分饱。第二,注意吃蔬菜和鱼。第三,对食物不太选择,也不太忌口。他不吃燕窝,也不喝参茶,因为他认为这些用处不大,但他一直都吃多种维生素,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逾10年。
甲型H1N1流感袭来,钟南山关注但很镇定
最近,甲型H1N1流感突如其来,引发了全球包括中国民众的高度关注。作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如此评价这次甲型H1N1流感和“非典”所带给我们的影响的不同之处:“我想那次SARS是一次遭遇战,那么这一次我想我们现在采取的一些措施应该是个前哨战,SARS的遭遇战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一开始连病原也不知道,就知道它有可能人传人,当然也采取隔离措施采取很多的办法,那么那次的教训对这种人数共患的传染病,现在认识高度提高了,提高了很多。另外一个对它的警惕提高了很多,所以现在今日不同往日了,就是不能同日而语,就是说这一次不是个遭遇战,现在目前是~个前哨战,也就是说我们打前哨,马上就事先,一方面监测,另外一方面对关口,对待海关注意开始起动。对它的有关的国家的一些来往的人进行这个监测,还有就是在国内发现的一些病人,这个早点儿采取追踪,治疗无效的时候,必要的时候进行隔离等等这一套办法。这一次的话我想大家都有备而来的话,我相信会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意思就是说,基本上站在比较被动的,现在一开始就主动了,我觉得这个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想作为公众来说,我们还是有信心来对待,哪怕它真正的变成人传人的话,我不相信它会大面积地传染。因为我们人还会采取措施的。”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几种猪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病毒在猪群中通过气溶胶、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出现在墨西哥城的猪流感,对青壮年的威胁更大。为什么越是体质好,免疫功能旺盛的人,反而容易被甲型H1N1流感夺命?钟院士指出:这是因为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