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通感会带给欣赏者具体画面、声响之外的意蕴产生的美感,使诗文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意味悠长、丰富,形成美的感情、美的心态、美的体验、美的效果。通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加强审美感情与审美理解,有助于文学作品欣赏时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作品审美愉悦的体验,使心理和精神在艺术观照中得到美的享受。
关键词:通感;文学欣赏;审美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两句话:“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将花香的嗅觉印象,将“光和影”的视觉印象转化成“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听觉印象。这里作者就采用了“通感”形式。“通感”这个名称最早见之于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通感在文学欣赏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就通感在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意义作一浅析。
一、何为“通感”
我们知道,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而客观事物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状态,如各种色彩、声音、形状、硬度、温度等等。这些属性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但各个感官并不孤立,它们是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因此,在对客观事物感觉时,各种感觉是彼此相通的。由此我们说:所谓“通感”就是对客观事物感觉时,人们的感官互相沟通,把一种感觉印象转化成另一种感觉印象。确切地说,通感又称联觉、移觉,是建立在想象和联想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功能。由于生活经验给予人以事物不同的感官印象,形成有条件联系的整体,因此当人的一种感觉活动时可唤起与之有联系的另一种感觉活动,产生通感。如“望梅止渴”便是由视觉活动引起了似吃到酸梅时生津解渴的感觉。此时,观者眼中具体可见的在大脑中已推想体味到了视觉之外的意蕴,即解除饥渴的满足感。感觉扩大了,有了感官、心理与精神意义上的享受。想象变得丰富、情感显得活跃,内容丰满多彩,产生美感,从而扩大、丰富、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这可加强审美情感与审美理解,有助于文学作品欣赏时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作品审美愉悦的体验,使心理和精神在艺术观照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通感对诗文意境的开拓
在文学作品中运用通感手法表情达意,可使诗文增色生辉。通感要求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完整的艺术形象。如北宋宋祁的《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便是采用通感手法拥有美妙意境的佳句。诗句中所写“春意”即描摹出春天红杏繁盛艳丽、绽放蓬勃的情状,又从听觉上勾勒出一幅极富动感的生趣。“闹”字带有强烈的个人意念色彩,枝头争艳的色彩美(视觉),触动听觉,产生春意盎然的动态美,生动而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红杏春意的感受,极尽喜爱、赞扬之情。无怪乎李渔《窥词管见》中说:“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情感,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通感可以以实写虚来拓展诗的意境。如刘鹗《明湖居所书》“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这是把听觉和视觉沟通起来。作者从黑妞那“清脆”“宛转”的歌声,联想到“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的优美景物,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借助这幅生动的画面,把没有实体形象而难以捕捉的歌声实实在在地描写出来。读者也“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这八个字体会出歌声的“清脆”“宛转”。所以,从某个角度说,没有“心有灵犀一点通”便没有“通感”。
三、通感不仅在诗句中使用,散文及小说中运用更为普遍
文学作品要求生动、形象,而运用了“通感”则是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好手段,它能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味为有味。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静若处子的美便跃然于眼前。作家运用拟人手法,以“袅娜”“羞涩”二词,衬托出荷之幽柔娇美;将荷花喻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则表达出荷之清丽脱俗。“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家将嗅觉与听觉融为一体,通过通感修辞的运用,描绘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幽幽意境,清爽轻淡的荷香不仅使人得到嗅觉享受,更幻化出内心听到的美妙婉转、自远而近、由上而下、恍惚迷离、怡人情怀的歌声带来的朦胧美,油然而生的恬适与惬意感。同时荷香缠绵、悠长、淡泊与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情感调、节奏相一致,形式、内容、音调十分协调,构成了整体感觉上的和谐美,极易与读者情感相共鸣,从而更好地品味作者那优美微妙的情感世界。
《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的魅力,都是通过比喻句的形式,把一种感觉印象转化成另一种感觉印象,使各种感觉彼此沟通。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使人从五脏六腑到每一个毛孔通身都有舒服的感觉,写出声音的神奇效果,接着又用一连串比喻:像一根钢丝抛入天际自由回转,像攀登泰山愈翻愈奇,像飞蛇在黄山半腰穿插,又似万道烟火缤纷散乱,又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极写声音变化之美。作者这种把听觉印象转化成视觉印象,我们或体会得很真切,但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甚至根本就说不出来。一种听觉,一种视觉,作者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合并造成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所要传达的。只有正确运用“通感”才能细嚼出作者的意思,领会出句子丰富深刻的含义。
总之,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通感会带给欣赏者具体画面,声响之外的意蕴产生的美感,使诗文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意味悠长、丰富,形成美的感情,美的心态,美的体验,美的效果。
(通渭县马营教育学区)
关键词:通感;文学欣赏;审美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两句话:“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将花香的嗅觉印象,将“光和影”的视觉印象转化成“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听觉印象。这里作者就采用了“通感”形式。“通感”这个名称最早见之于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通感在文学欣赏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就通感在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意义作一浅析。
一、何为“通感”
我们知道,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而客观事物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状态,如各种色彩、声音、形状、硬度、温度等等。这些属性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但各个感官并不孤立,它们是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因此,在对客观事物感觉时,各种感觉是彼此相通的。由此我们说:所谓“通感”就是对客观事物感觉时,人们的感官互相沟通,把一种感觉印象转化成另一种感觉印象。确切地说,通感又称联觉、移觉,是建立在想象和联想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功能。由于生活经验给予人以事物不同的感官印象,形成有条件联系的整体,因此当人的一种感觉活动时可唤起与之有联系的另一种感觉活动,产生通感。如“望梅止渴”便是由视觉活动引起了似吃到酸梅时生津解渴的感觉。此时,观者眼中具体可见的在大脑中已推想体味到了视觉之外的意蕴,即解除饥渴的满足感。感觉扩大了,有了感官、心理与精神意义上的享受。想象变得丰富、情感显得活跃,内容丰满多彩,产生美感,从而扩大、丰富、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这可加强审美情感与审美理解,有助于文学作品欣赏时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作品审美愉悦的体验,使心理和精神在艺术观照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通感对诗文意境的开拓
在文学作品中运用通感手法表情达意,可使诗文增色生辉。通感要求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完整的艺术形象。如北宋宋祁的《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便是采用通感手法拥有美妙意境的佳句。诗句中所写“春意”即描摹出春天红杏繁盛艳丽、绽放蓬勃的情状,又从听觉上勾勒出一幅极富动感的生趣。“闹”字带有强烈的个人意念色彩,枝头争艳的色彩美(视觉),触动听觉,产生春意盎然的动态美,生动而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红杏春意的感受,极尽喜爱、赞扬之情。无怪乎李渔《窥词管见》中说:“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情感,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通感可以以实写虚来拓展诗的意境。如刘鹗《明湖居所书》“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这是把听觉和视觉沟通起来。作者从黑妞那“清脆”“宛转”的歌声,联想到“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的优美景物,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借助这幅生动的画面,把没有实体形象而难以捕捉的歌声实实在在地描写出来。读者也“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这八个字体会出歌声的“清脆”“宛转”。所以,从某个角度说,没有“心有灵犀一点通”便没有“通感”。
三、通感不仅在诗句中使用,散文及小说中运用更为普遍
文学作品要求生动、形象,而运用了“通感”则是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好手段,它能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味为有味。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静若处子的美便跃然于眼前。作家运用拟人手法,以“袅娜”“羞涩”二词,衬托出荷之幽柔娇美;将荷花喻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则表达出荷之清丽脱俗。“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家将嗅觉与听觉融为一体,通过通感修辞的运用,描绘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幽幽意境,清爽轻淡的荷香不仅使人得到嗅觉享受,更幻化出内心听到的美妙婉转、自远而近、由上而下、恍惚迷离、怡人情怀的歌声带来的朦胧美,油然而生的恬适与惬意感。同时荷香缠绵、悠长、淡泊与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情感调、节奏相一致,形式、内容、音调十分协调,构成了整体感觉上的和谐美,极易与读者情感相共鸣,从而更好地品味作者那优美微妙的情感世界。
《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的魅力,都是通过比喻句的形式,把一种感觉印象转化成另一种感觉印象,使各种感觉彼此沟通。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使人从五脏六腑到每一个毛孔通身都有舒服的感觉,写出声音的神奇效果,接着又用一连串比喻:像一根钢丝抛入天际自由回转,像攀登泰山愈翻愈奇,像飞蛇在黄山半腰穿插,又似万道烟火缤纷散乱,又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极写声音变化之美。作者这种把听觉印象转化成视觉印象,我们或体会得很真切,但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甚至根本就说不出来。一种听觉,一种视觉,作者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合并造成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所要传达的。只有正确运用“通感”才能细嚼出作者的意思,领会出句子丰富深刻的含义。
总之,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通感会带给欣赏者具体画面,声响之外的意蕴产生的美感,使诗文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意味悠长、丰富,形成美的感情,美的心态,美的体验,美的效果。
(通渭县马营教育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