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on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在国外已经施行多年,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引进和构建了刑事和解制度。那么在我国有无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能?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分别从思想文化基础、法律基础、刑事政策基础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刑事和解 可行性 基础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063-01
  
  一、思想文化基础
  任何一种制度的设置和存在,都有其思想文化背景和需要。刑事和解也不例外。“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其影响极其深远。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农经济占据主要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共同克服不可预料的事。当人们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也希望通过比较缓和的方式解决,尽快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就是我国的老百姓从古至今在处理纠纷时常常会产生的所谓的“厌讼”情绪。那么,为什么“厌讼”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笔者在此不敢苟同。厌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观念的产物,它是在一定条件制约下形成的趋利避害的行为态势或行为习惯。①因此,我们应该反思现存的正式法律诉求的普适性,针对我国国情以及刑事犯罪的现状,对于有些案件,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诉求途径,以替代原有的纠纷解决方式,实现更好的社会效果。
  刑事和解蕴含的人文价值、体现的人文精神与和合思想相吻合。它为当事人双方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而非以往的敌对状态,双方通过协商,能够更好的化解矛盾,恢复和谐状态。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民众法律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为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通过温和的方式处理矛盾正是刑事和解的价值所在。
  时至今日,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开放,但延续了几千年的和合文化思想仍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因为我国是一个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尤其在农村,邻里之间或者村民之间发生刑事纠纷后,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私了”或找一个有威望的第三人来进行调解,而不是立即报案。因为大家经过长期共同的生活,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关系,比较注重乡土人情,都不希望将这种关系进一步恶化,而是希望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能够恢复到纠纷发生之前的状态。刑事和解所强调的正是通过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的协商、沟通、谅解、赔偿来达到恢复社会关系的目的。刑事和解主张用缓和的方式解决矛盾,使社会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被害人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避免加害人因刑事追诉所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恢复和谐,这是与和谐社会理念相吻合的。
  二、法律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也为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一,我国《刑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非刑罚处罚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这一规定,虽然比较笼统,但却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念相契合。刑事和解制度与传统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主张用比较缓和的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求得谅解等非刑罚处罚方式解决刑事纠纷。
  第二,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学界的通说一直认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情节包括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具体体现是行为人实施犯罪以后所表现出的悔罪态度,所实施的减轻危害的努力,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的确作为酌定量刑情节被考虑,这些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一人身危险性有着相容相同之处。②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罪行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这说明我国公诉案件中存在微罪不起诉制度和酌定不起诉制度,并且将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結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作为微罪不起诉处分的替代性措施。这与和解协议的重要内容加害人的悔过、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相契合。
  三、刑事政策基础
  刑事政策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提供了指导。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提出顺应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这也意味着我国刑事政策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何谓宽严相济?“宽”即本来按照刑法的规定应该作为犯罪处理的,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在司法上进行非犯罪化处理。它体现了刑法轻缓化的趋势,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严”是指对那些犯罪情节比较恶劣,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刑法的规定,在司法适用上,该受到刑罚处罚的决不纵容姑息,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力。“相济”即宽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结合。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严、宽严适度。具体到司法适用中,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案件,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争取以更优更便捷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
  “宽严相济”、“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为刑事和解的施行提供了政策基础。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罪案件,追求用轻缓的、温和的、非刑罚化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比如,对未成年人犯罪、偶犯、过失犯、初犯等社会危害性小的轻微犯罪,如果加害方真诚悔罪、积极赔偿并得到谅解,即加害方与受害方达成和解,对加害人就可以采取非刑罚处罚方法,替代刑罚。刑事和解体现了刑罚轻缓化的刑事司法发展趋势,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权,通过比较人道的方式来缓和或消除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注释:
  ①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②黄京平,左袖阳.刑事和解借鉴分析.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2007年版.第152页.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对于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研究,因契合了当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时代主题,渐成如火如荼之势,并已经准备上升到立法层面。①这一制度在起诉阶段的落实则是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最好体现。本文通过对起诉阶段刑事和解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的分析、阐述,构建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  关键词起诉阶段 刑事和解 适用范围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一直都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消防产品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公共安全.本文从分析现阶段消防产品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为论述的出发点,认为目前的
本文笔者通过对情感教育以及情感教育在高职德育工作中功能的再认识,形成了情感教育的一些基本观点。在分析了当前高职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偏失与困境的基础上,对在高职德育
2008年秋季,中国高校迎来了“90后”新一代大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思想现状等问题日渐凸显。本文从学生工作一线观察到的“90后”学生的思
中国教育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学习苏联,引进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锦上添花;在
摘要新《公司法》和《证券法》顺应了迅速发展的经济,初步形成了我国证券私募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我国的证券私募制度刚刚起步,整个规范机制尚不健全、不成熟,有许多的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阐述了私募发行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私募发行制度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证券 私募发行 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
摘要我国虽然已经加入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并正式生效,但国内立法一直与公约和国际上通行规定的相行甚远,仍处于与国际社会脱轨状态。笔者通过对承运人的责任赔偿额度及航班延误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并进一步讨论到我国国内民用航空立法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关键词责任赔偿限制 航班延误 《蒙特利尔公约》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062-01   
摘要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挽救落水的少年,在他们遇难时个体打捞者却“牵尸要价”提出高价打捞尸体费用。本文对见危不救罪在我国刑法中是否确立做出理性思考,从而提出对一定条件下的见危不救行为应当在刑法中确立其犯罪行为。  关键词牵尸要价 道德 见危不救罪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064-02    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在营救两名落水
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断裂”社会,传统道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范”,“第三者”现象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第三者”插足婚姻关系是一种侵权行为,其中夫妻中过错方侵害了无过错方的配偶权,“第三者”侵犯了受害方的婚姻家庭安宁权。除利用传统道德对该行为进行规制外,还应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这两项权利,弥补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上的不足,以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为合法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提供权利救济。  关键词第三者 侵权
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是现代技工院校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物质基础。本文阐述了“一体化教室”的基本概念,提出了PLC一体化教室功能的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了PLC一体化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