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对接的精神可以穿越历史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binbay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官方大力推动,更因为顺应或契合了当下中国政治生态和民族精神脉动,红旗渠精神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系统中,并发挥出更大作用。很显然,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于大众思考和弄清人生和社会中的诸多基本问题不无裨益。
  红旗渠精神再度引起广泛关注的动因
  任何一种精神品质化作时代主旋律,必有其动因。红旗渠精神的再度弘扬也有几个方面动因。
  一是红旗渠精神与历史任务或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中华民族抑或中国共产党有三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民族跃升(开创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每一历史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强大精神的支撑,在民族独立过程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过程中,产生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等。民族富强道路上产生了红旗渠精神在内的更多精神,在这些精神支撑下,我们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业绩。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亟需建构一种新的更强大内含,更丰富的圆梦精神,以支撑我们实现超越。这个圆梦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奠基,这就需要对既有的各种精神品质进行挖掘,借助其内含的时代因子,同时开创新的精神因子。这就涉及到或借助于红旗渠精神,特别是其中的某些精神因子。


  二是红旗渠精神拥有丰富而又厚重的值得延展于广阔时空的因子。
  每一种精神创造都有其特定的价值,但不同精神因指向性和基因上的差异,发挥空间并不相同,换言之,有许多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满足特殊任务要求,打下时代烙印的精神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往往会化作历史记忆,只有内含丰富,精神品质厚重者,才拥有广阔的关照空间,且历久弥新。比如,民族的文化基因在精神中有体现,党的价值观在精神中有体现,甚至一些重大人生和社会规律也蕴含其中,这种精神就会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并且不仅仅满足于社会或阶段性需要,还要与整个民族的跃升结合起来,因为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当一个民族承担起引领世界的责任,那么,支撑民族跃升的精神品质就会有更大的作用发挥空间。红旗渠精神应当拥有上述诸多品质。
  三是红旗渠精神与执政党和决策者倡导的精神价值系统相一致。
  党和民族在成长道路上生成了大量的精神,但哪一种或哪一些精神及其品质可以更好地服务当下,这既决定于历史或时代精神脉动,更决定于主导社会的政治力量抑或精英群体的认知,阶段性上常常决定于最高决策者的价值追求与选择。因为,英雄群体或英雄个体的行为和业绩,都内含着主流精神,都是诠释主流精神、引领社会的载体。众多精神存在于社会,主倡哪种精神,决定于领导者的选择。所以,当习近平强调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就意味着执政党选择了这种精神,以其引导社会。于是红旗渠精神必然地进入主流社会的话语系统,进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
  既然不是所有精神都能成为时代的强音,那么,要把留在历史中的精神品质再度彰显于现实社会,必须找到二者对接点,抑或强化其现实关照,这就要求把握时代脉动,以理论突破达成精神品质的再挖掘,再张扬。红旗渠精神的内含和品质就有一个再挖掘的问题,通过把一些原本存在的,因种种原因没有被特别关注的精神品质揭示出来,这项工作做得越到位,成效就会越大。
  焕发红旗渠精神时代价值的着力点
  一是从红旗渠精神中解读出人生意义和价值。
  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那么多人投入到红旗渠的开凿,做出超常的自我牺牲,究竟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是组织的强制力?不能排除这样的成因,既使这样的作用,背后仍然与那个年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氛围有关,因为这些造就了特有的人生价值观,同时生成了一种精神引导力或驱动力,这种力量足以让那些饿着肚子,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却成就了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诚然,人生价值观在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并不相同,那时的“集体至上”“公而忘私”未必能够为当代人所接受,更不能全面复制,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人生价值观都要回答人生的意义在哪里,都要追寻某种价值观背后的精神支撑,因为这是幸福感的最重要来源。还可以这样说,人活着原本没有意义,因为信仰信念而变得有意义。红旗渠精神内含着信仰信念,这对于当下中国的很多人来讲是有意义的,因为很多人在享有了愈来愈丰富的物质生活后,出现了精神虚无,激情缺失,因此出现了精神痛苦。这符合人生规律,即人存在三大属性,人性、神性和兽性,没有神性牵引,必向兽性下滑,人生只是满足物欲或感官刺激,断不会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理解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
  二是从红旗渠精神中解读出人文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内含已经有清晰概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一概括突出的是政治属性或政治品质,符合当下主流精神和话语系统。在弘扬红旗渠精神过程中,应当着力表现而不能偏离,尽管如此,还应强调的是揭示内含的人文品质。大凡一种精神形成,往往内含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在政治中国,突出政治属性合乎逻辑,但从扩大精神的辐射力和作用发挥空间的角度讲,应当注重内含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红旗渠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对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俚语中反映的是基本规律,即,一个民族产生特有文化的同时接受这种文化的塑造,因此形成民族性格或民族特征。中华民族有几个最显著的精神品质:“吃苦耐劳、艰韧顽强、质朴持重、接受安排、集体至上(国家至上)”。这些品质维系和保证了中华民族绵延生息。如果我们将林县人民在开凿“天河”过程中彰显出来的品质与民族精神品质对照,不难发现有相当的重合度。既然存在很大重合度,那么,就应当在弘扬红旗渠精神过程中,通过最普通人最质朴的表现,彰显这种精神品质,未必不是原生态,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动力。
  我们经常讲高尚的精神让人在流泪中接受洗涤和净化,的确,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原本就储存着许多美好的情愫,虽然沉寂已久,但只要得到有效触动,就会被激发起来。所以,我们流泪未必真得被感动,而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拥有被感动的精神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红旗渠精神,一定要寻找最普通人的最质朴情感去表达。哪怕让人看到的是农民头顶上的高梁花子,哪怕他们的话语土得掉渣,内含的感染力和感动力都是无法替代的。
  三是从红旗渠精神中解读出中国崛起的路径和方式。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发展是为什么和怎样发展?民族跃升最大的智慧之源来自哪里?这些问题基本而又重大,谓其基本而又重大,在于依靠谁和为了谁原本就是政治范畴内的主要问题。
  中国简单复制西方的路径肯定不会实现大国崛起,因为崛起的大国一定是引领者,引领者就不能只是跟在后面复制,那是没有希望的,同样,总囿于自己的历史中难以超越,也是没有出路的。那我们创造性的路径在哪里?从既有的精神成果中寻找优秀基因,尤其是與现代文明发展方向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路。从担当的角度上讲,红旗渠精神能够从这方面与中国梦实现对接,可以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注入自身的基因。
  智慧在民间,只要依靠人民群众,真正把他们当作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就能够激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这一点,深刻反映于红旗渠精神中。我们要承认,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基础、发展层次与当今差异很大,但有些基本规律却相似或相同,即都有民众构成社会,仍然存在不同阶层,仍然有一个寻找发展基础和主导力量的问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创造力是在精英群体,但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奠基社会发展力量的还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守的理念。
其他文献
【摘要】据统计,我国发生地震灾害次数占全球地震灾害的三分之一,全球每年遭遇地震灾害5万余次。在地震灾害中,由房屋倒塌引起的二次灾害不在少数,为保障人们的物质财产及精神财产安全,建筑行业人员应积极思考增强房屋建筑结构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本文将基于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来探析基于性能的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关键词】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性能  我国大部分区域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促使我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写意花鸟画家,必须具备情商、智商和灵商。这是一美术教育专家给大家讲课时重点强调的。在以往都知道智商、情商的重要性,很少有人提及灵商的重要性。简单的说,人的成功=智商+情商+灵商。这三者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们对生存 — 生活— 生命的审视和关怀。  灵商——生命的意义,这是英国达纳,左哈和伊恩马尔夫妇合著的《灵商,人的终极智力》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灵商,即心灵智力,也就是
期刊
一位原籍北京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到一份能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
期刊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不但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也为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要实现职工文艺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一、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医疗设备档案难于收集归档。医疗设备在现代医院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现实管理中医疗设备职能部门为使用方便,不愿将医 First,
近年来,由于新课标的不断实践,我国各地的学校在教学中逐渐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摆在首位.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适应这一趋势势在必行,应当采取因材施教、视情况而定的方法.笔者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生的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更加广阔,但是与此同时,高职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非
【摘要】随着我国资源的日益消耗,对各个生产生活进行节能减排显得特别重要。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耗能量比较大的部分,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从阐述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然后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节能  引言  暖通空调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普及,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如何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源消耗量的问题,这既
一、档案可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舆论宣传氛围档案记载了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它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见证者,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实事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见证者,是广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