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在当前“减负”的形势下,认真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更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不断尝试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此就几次具体活动谈谈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活动一:寓物理实验于百米赛跑中
学过“平均速度”后,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特别是平均速度的数值与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计算有关,我与体育教师配合,尝试了一次有趣的课外实验,即在百米赛跑中测平均速度。具体过程如下:
1.组织学生准备。明确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任务,指导学生通过讨论,设计本次实验的方法、步骤、器材。学生在讨论中确定了两种方案:一是将整个路程分为若干段(如分为5段,每段20米),测出每一段所用时间,进而求出每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并加以分析比较;二是将时间分出若干段,测每一段的位移,从而求出每一段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进行分析比较。师生一致认为后一种方法较难控制,但为了更准确全面地实现目的,还是决定按两种方案分别进行。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分头准备器材(秒表、皮卷尺、小旗等),与体育教师联系好,安排时间、场地。
2.组织学生实验测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5人,按照以上两种方案分别进行。每两小组结对配合实验,即一组为被测组依次进行百米赛跑,而另一组为测试组负责裁判、记时、记录,然后两组轮换。如按第一种方案,将跑道分为5段,并插好小旗做标志,测试组的学生分别站在标志处准备记时,被测试的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吹哨提醒后发令起跑,负责测试的学生同时开始记时,当被测学生经过自己位置时停表记下时间,并汇总记录,然后下一学生继续测试。
3.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按所学知识,每位学生都可计算出自己在每一段位移(或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并据此进行讨论,如自己在每一段位移(或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不同同学在相同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平均速度能否反映为同学跑得快慢?……
通过以上生动活泼的课外实验,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实验能力、组织能力、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对高一学生来说,将陌生而抽象的物理问题与他们熟悉而生动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既使学习过程变得形象有趣,又使单调的体育锻炼变得轻松活泼并富有意义,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积极的“身体力行”中心领神会地掌握知识,同时也锻练身体,增强体育素质。
活动二:千方百计测重力加速度
学完力学知识后,我给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请你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結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题目公布后,学生积极地查资料、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并一一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根据G=mg,只要测出给定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便可由g=G/m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但由于中学条件下无法十分精确地测量力的质,导致误差较大。
方法二: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这种方法教材中已有一个学生实验,但学生并没满足于此,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对实验作出了许多改进,进一步减小了误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显示了学生的才能,使他们的思维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活动三:用万用表查电路故障
学过电学知识后,不少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怎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往往可以熟练地解一道电路题,但一碰到实际问题便觉得不知所措,例如排除实际电路故障、或要安装一个简单的应用电路等。1997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一道使用万用表查电路中断线位置的多项选择题,原题为:
在图示电路(图略)的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器R1、R2及另外两根导线都是好的。为了查出断线,某同学想先将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分别连接在电阻器R1的b端和R2的c端,并观察万用表指针的示数,在下列选档中符合操作规程的是:( )。
A.直流10V档 B.直流0.5A档
C.直流2.5V档 D.欧姆档
该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将物理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有关万用表的原理、使用等知识,而且要能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因此,我从该题入手,与劳技教师配合,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用万用表检修电器的初步知识和技术。
首先我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研究上题,并作出总结,学生很快便从理论上掌握了方法,明确了用万用表的电压档、电流档、欧姆档或三者组合起来都能够方便地查出电路的故障,只是在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上有所不同。然后我在实验室设置了许多故障电路,让学生动手查除其中的故障。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跟实际操作熟练地结合起来后。我又将搜集来的有故障的小收音机、录音机、电话等小电器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劳技课上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学习检修其中的故障。学生兴趣非常高,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为此不少学生主动地学习了有关电子技术、无线电等知识,掌握了焊接、装配等技术,克服了这些困难。
这次活动持续时间很长,从学习知识、练习方法,到真正地实践检修,一个多月后才有第一台收音机修好,期间的困难也确实很多,但学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兴趣,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克服困难直止成功,表现了他们的坚强和毅力。有几个学生甚至还成为维修“高手”,能熟练地排除一些小电路的故障,日常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主动热情地为大家服务,在学雷锋的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助人为乐的标兵,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总之,课外物理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于实践,寓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在“减负”后不致无所事事,从而真正地实现“减负”的目的,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动一:寓物理实验于百米赛跑中
学过“平均速度”后,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特别是平均速度的数值与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计算有关,我与体育教师配合,尝试了一次有趣的课外实验,即在百米赛跑中测平均速度。具体过程如下:
1.组织学生准备。明确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任务,指导学生通过讨论,设计本次实验的方法、步骤、器材。学生在讨论中确定了两种方案:一是将整个路程分为若干段(如分为5段,每段20米),测出每一段所用时间,进而求出每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并加以分析比较;二是将时间分出若干段,测每一段的位移,从而求出每一段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进行分析比较。师生一致认为后一种方法较难控制,但为了更准确全面地实现目的,还是决定按两种方案分别进行。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分头准备器材(秒表、皮卷尺、小旗等),与体育教师联系好,安排时间、场地。
2.组织学生实验测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5人,按照以上两种方案分别进行。每两小组结对配合实验,即一组为被测组依次进行百米赛跑,而另一组为测试组负责裁判、记时、记录,然后两组轮换。如按第一种方案,将跑道分为5段,并插好小旗做标志,测试组的学生分别站在标志处准备记时,被测试的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吹哨提醒后发令起跑,负责测试的学生同时开始记时,当被测学生经过自己位置时停表记下时间,并汇总记录,然后下一学生继续测试。
3.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按所学知识,每位学生都可计算出自己在每一段位移(或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并据此进行讨论,如自己在每一段位移(或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不同同学在相同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平均速度能否反映为同学跑得快慢?……
通过以上生动活泼的课外实验,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实验能力、组织能力、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对高一学生来说,将陌生而抽象的物理问题与他们熟悉而生动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既使学习过程变得形象有趣,又使单调的体育锻炼变得轻松活泼并富有意义,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积极的“身体力行”中心领神会地掌握知识,同时也锻练身体,增强体育素质。
活动二:千方百计测重力加速度
学完力学知识后,我给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请你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結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题目公布后,学生积极地查资料、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并一一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根据G=mg,只要测出给定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便可由g=G/m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但由于中学条件下无法十分精确地测量力的质,导致误差较大。
方法二: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这种方法教材中已有一个学生实验,但学生并没满足于此,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对实验作出了许多改进,进一步减小了误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显示了学生的才能,使他们的思维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活动三:用万用表查电路故障
学过电学知识后,不少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怎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往往可以熟练地解一道电路题,但一碰到实际问题便觉得不知所措,例如排除实际电路故障、或要安装一个简单的应用电路等。1997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一道使用万用表查电路中断线位置的多项选择题,原题为:
在图示电路(图略)的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器R1、R2及另外两根导线都是好的。为了查出断线,某同学想先将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分别连接在电阻器R1的b端和R2的c端,并观察万用表指针的示数,在下列选档中符合操作规程的是:( )。
A.直流10V档 B.直流0.5A档
C.直流2.5V档 D.欧姆档
该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将物理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有关万用表的原理、使用等知识,而且要能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因此,我从该题入手,与劳技教师配合,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用万用表检修电器的初步知识和技术。
首先我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研究上题,并作出总结,学生很快便从理论上掌握了方法,明确了用万用表的电压档、电流档、欧姆档或三者组合起来都能够方便地查出电路的故障,只是在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上有所不同。然后我在实验室设置了许多故障电路,让学生动手查除其中的故障。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跟实际操作熟练地结合起来后。我又将搜集来的有故障的小收音机、录音机、电话等小电器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劳技课上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学习检修其中的故障。学生兴趣非常高,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为此不少学生主动地学习了有关电子技术、无线电等知识,掌握了焊接、装配等技术,克服了这些困难。
这次活动持续时间很长,从学习知识、练习方法,到真正地实践检修,一个多月后才有第一台收音机修好,期间的困难也确实很多,但学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兴趣,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克服困难直止成功,表现了他们的坚强和毅力。有几个学生甚至还成为维修“高手”,能熟练地排除一些小电路的故障,日常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主动热情地为大家服务,在学雷锋的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助人为乐的标兵,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总之,课外物理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于实践,寓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在“减负”后不致无所事事,从而真正地实现“减负”的目的,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