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体验探究的乐趣,感悟知识的真谛。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一系列的猜想与推断、观察与分析、思考与讨论、实验与操作、设制与制作、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思维和动手实验中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11-02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途径,是教师为促进探究性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
  化學实验教学是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在《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共提出了41个实验和实验系列。其中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标准》指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同时,《标准》对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和评价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如何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1.挖掘实验的探索性,培养探究习惯。
  化学实验的探究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进一步增加实验的探索性,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索实验能力。而探索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提出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如在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探究时,给出探究情境:小玉同学在一个塑料瓶中,收集了二氧化碳,在向其中加入水,盖上瓶盖振荡都猜想他将看到什么现象?获得什么结论?请大家猜想一下可能的原因,通过大家激烈讨论,有六种可能性:①塑料瓶材料质地太硬;②瓶中二氧化碳没有收集满;③塑料瓶气密性不太好漏气;④在向瓶中加水时,没有把瓶口用玻璃片盖住一部分或长时间没有盖瓶盖,使大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⑤倒入塑料瓶内的水太少,没有消耗足够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减小不够;⑥倒入瓶内的水太多把大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排到空气中。通过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2.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教师通常只是进行简单的演示,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及掌握情况。对此,我认为,可以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
  如在“镁、铝、锌、铁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的教学中,与其按部就班地将其作为演示实验,倒不如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操作,再总结出相关结论,获得知识。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印象会更深,也会掌握得更牢固,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3.巧妙采用模拟演示实验。
  有的化学实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着严格的操作步骤及操作规范,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失误,则有可能引起事故,进行这类实验操作,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恐慌心理,不利于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可以充分采用模拟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可以先由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引导他们发现探究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出解决方案,然后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可模拟实验的成功,也可模拟实验的失败。通过这样的对比,既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又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一氧化碳的毒性及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然后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操作,通过实验的成功和失败的对比,深刻认识到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实验能力。
  4.激励评价,鼓励学生探究。
  探究学习不仅要注意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性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他人的合作情况、与外界的交往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情况,对于学生在上述每一点上取得的进步,教师都要进行激励性评价,并要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因为教师的激励评语能起到一种鼓励与激励学生创新的作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探究信心。
  三、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努力体现“探究”的过程性。
  教学实践会面临着探究时间的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总是匆忙做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思考、发问和评价的时间。教学中可以根据探究的内容设置两课时或多课时。
  2.要恰当地运用分组讨论,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课堂讨论是实验探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在全班集体讨论时往往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分组讨论来弥补。分组讨论时,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实际,采用同一层次的与不同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使全体学生受益。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积极运用探究性学习,既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切实让其为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吕秀丽.中学化学教学中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的整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邓峰,钱扬义.如何增强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研究综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粤西地区部分中学教师进行健康投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能“投资”到合适自己的体育运动中,进行常年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通过对现行的体育
【摘 要】古诗词是我们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文化瑰宝,加强高中语文的古诗词鉴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可以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诗词有所感知。下面,笔者结合我国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改善策略,可以对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概念是思维的基本方式。数学概念能够有效的揭示数学本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数学概念对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理解数学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本质属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33-02  概念的确定性,使得概念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通过我院在实施太极拳教学前后,大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识、理解、兴趣、情感、价值判断的调查比较发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高中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在英语课程之中,听说读写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为此,教师理应提高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改进早期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本篇文章将阐述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并对于具体改进的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
以梅山武功为个案来研究乡土武术的发展。梅山武功作为一种在当地农村广为流传的乡土武术,属于典型的村落民俗体育。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村民实际生活条件,开发梅山武
【摘 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数学课程标准》也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