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项新政策、新任务、新领域,“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当前地方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淄博市5种类型的社区进行问卷调查,重点描述和分析了当前普通民众对社会管理创新政策、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区建设等问题的观念认知和满意情况。从某种程度上看,淄博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共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公共服务 公共安全 社区建设
201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课题组在淄博市发改委和民政局的直接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淄博市社会管理创新问卷调查》。为了使问卷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按照淄博市社区类型进行分类抽样,共划分了五种主要的社区类型(旧城老社区、新建商品房社区、保障房社区、安置房社区、村改居社区),每种社区类型选取4个社区,各发放25份问卷,共计发放了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笔者根据问卷中涉及到的5项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
一、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认知情况
作为一项新领域、新工作、新政策,“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近年来,淄博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扎实地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针对淄博市党委、政府开创的社会管理创新大好局面,淄博市的普通民众的感受和认知程度又是如何呢?
针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了解程度而言,问卷调查显示:“了解”的占44.0%,“不了解”的占25.1%,还有30.9%的处于模糊不清的状况。这表明,社会管理的政策精神与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之间仍有较大距离,还没有全面地渗透和贯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之中。
针对“社会管理现状”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显示:“很满意”的占26.4%,“比较满意”占29.4%,“一般满意”占23.6%,“比较不满意”占2.6%,“很不满意”占1.8%,“不清楚”占16.2%。由此可得,淄博市普通民众对本市社会管理现状的满意率达79.4%。这表明,虽然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对“社会管理创新”政策精神并没有太多的概念认知,但从自身日常生活的感知中却可以判断本市的社会秩序是好的。
针对“政府重视社会管理的程度”,问卷调查显示:“非常重视”占29.7%,“比较重视”占27.9%,“一般重视”占20.6%,“不怎么重视”占2.2%,“根本不重视”占0.2%,“不太清楚”占19.4%。由此可得,78.2%的普通民众认为政府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换句话说,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受到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认可和肯定。
针对“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而言,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很高”的占26.4%,“比较高”的占26.6%,“一般”的占27.2%,“不太高”的占2.4%,“不高”的占0.2%,“不清楚”的占17.2%。由此可得,53%的普通民众认为本市社会管理科学化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17.2%处于不清楚状况。这表明,淄博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以上4个内容的统计数据,发现普通民众对淄博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现状是较为满意的,对政府的工作投入是认可的,但仍存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较大空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相当比例的普通民众对“社会管理创新”处于模糊不清甚至不了解的认知状态,这表明政府的社会管理政策宣传还未能真正全面地落地,亟待进一步加强普通民众对政府公共决策的有效参与。
二、对公共服务的认知情况
公共服务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紧紧相连。公共服务是否做得到,普通群众的眼睛最为雪亮、感知最为直切。当前,与民生相关的公共服务主要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这些问题既是民生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也是普通民众最为关心和关切的问题。近年来,淄博市大力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改善。那么,普通民众对此又觉得如何呢?
针对“中小学入学教育机会公平性”而言,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很公平”的占14.6%,“比较公平”的占36.2%,“一般”的占33.4%,“不太公平”的占11.8%,“不公平”的占4.0%。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占到84.2%)认为本市中小学入学教育机会还是较为公平的,但仍有15.8%的人感到不公平。
针对“就医看病难”问题,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很难”的占6.6%,“比较难”占16.6%,“一般”占40.5%,“不太难”占14.6%,“不难”占21.6%。这表明,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感知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占到23.2%)感到就医看病困难。然而,近年来淄博市政府在统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着力甚多,成效显著。但是尽管如此,还是与普通民众的实际感知存在一定的落差。
针对“住房问题”而言,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普通民众(88.5%)认为,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力度较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有96.2%的普通民众对自己现在的住房条件感到满意,这在当下住房成为一个十分棘手问题的大形势下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针对“就业问题”而言,问卷调查显示:普通民众对本市就业、创业政策的满意率达94.8%。这表明,淄博市近年来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针对“社会保险问题”而言,问卷调查显示:63.5%的人认为单位有按时、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13.3%的人认为单位没有按时、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23.3%的人处于不清楚的状态。
针对“群众利益表达”而言,问卷调查显示:70.7%的人认为利益诉求渠道是畅通的,18.4%的人认为利益诉求渠道是不畅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群众的利益诉求实际上代表了公共服务需求的方向,当利益诉求表达受阻时,自然就会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实际有效性。
从总体上来看,针对“公共服务问题”,问卷调查显示:92.1%的普通民众认为本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齐全,但对城市居民来说,有31.8%的人认为差距比较大,41.4%的人认为差距一样大,两者相加,有73.2%的人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这表明,进一步统筹和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尤为迫切。 通过以上8个内容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淄博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总体上已达到较高水平,绝大部分群众的满意度较高,但仍有部分群众感到就医看病困难。同时,应当看到淄博市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齐全的情况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这说明,对农村、偏远地区、贫穷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对公共安全的认知情况
公共安全问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2]。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日益增多,各种风险性因素的不断增加,普通群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日益强烈。近年来,淄博市大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积极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那么,普通群众的实际感受又如何呢?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见表1):对自来水、肉类、蔬菜、奶品、药品等食用类产品人们普遍感到不太放心。其中,对自来水,仅有61.5%的人感到放心;对肉类、蔬菜、奶品等,仅有60.4%的人感到放心;对药品,仅有62.6%的人感到放心;对消防、交通、治安等,人们的放心和安全程度明显增高。其中,认为本市消防安全较好的95%,认为交通安全较好的90.7%,认为社会治安较好的94.5%。从某种程度上看,淄博市普通群众对食用类产品的安全感普遍不高,这可能与“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有关,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3]。而在消防、交通、治安方面取得的成绩,则主要是得益于淄博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力和有效。
针对“影响人们安全感的主要人员”,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最主要的是“社会小混混”,占58%;其次是“无业游民”,占25.4%;再次是“外来务工人员”,占10.8%;“执法人员本身”,只占2.6%。在多项选题“影响人们安全感的因素”上,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家人和身边的人受过侵害”的占19.8%,“亲眼目睹安全事故”的占29.2%,“外来人口管理不善”的占39.4%,“当地政府管理效率低”的占13.4%。
从普通群众社会安全感的纵横比较来看,问卷调查显示:相对“过去”而言,39.2%的人觉得现在更安全,23.7%的人觉得现在更不安全,还有37.1%的人觉得基本没什么变化;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33.1%的人觉得比其他城市要好,61.9%的人觉得跟其他城市差不多,还有5.1%的人觉得远不及其他城市。由此可见,无论纵向前后比,还是横向左右比,觉得现在的社会安全程度更高或更好的比例都在30%左右,觉得没有明显变化或者有明显差别的仍占有相当的比例。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可能跟公众对安全感的认知差异极为复杂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以上几个内容的统计数据可见,淄博市普通群众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认知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既体现出对食用类安全问题的普遍关切和担忧,也表现出对交通、消防、治安等工作的较高满意程度。同时,在纵横比较中,认为淄博市现在比过去、比其他城市的安全程度更好,或有更高比例的人群保持在一个不算很高也不算太低的水平。这可能表明,淄博市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上与普通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感知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四、对社区建设的认知情况
社区是社会管理创新最为主要的基层载体,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社区建设得如何,普通群众最具有发言权。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的社区意识培养得如何也能够获得充分地体现。近年来,淄博市通过大力实施3个社区3年规划,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开展,使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普通居民究竟对社区建设持有什么态度,自身的参与情况又是如何呢?
作为基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建设的开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54.9%的人表示“与己密切相关,非常关注”,40.0%的人表示“有一定的关系,比较关注”,关注社区建设的居民占94.9%。针对“居住社区的满意度”而言,问卷调查显示:“非常满意”的占36.9%,“满意”的占38.4%,“一般”的占20.3%。三项相加可见,普通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满意率达到95.6%。
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是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重要主体[4],他们的工作和参与情况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效。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见表2):居民对“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满意率达97.6%,对“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满意率达96.6%,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满意率达84.1%,对“物业公司”工作的满意率达81.9%,对“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满意率达98.2%,对“社区民警”工作的满意率达97.2%,对“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满意率达98%。由此可见,普通居民对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民警和社区志愿者的满意程度都是相当高的,而对“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这2个组织的满意度相对略为偏低。因为这2个组织都是住房商品化改革后的新生事物,经常会卷入各种物业矛盾的纠纷之中,因而容易使居民对其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受到影响。针对“居委会”和“业委会”2个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而言,45.2%的居民认为居委会更能代表居民利益,有15.5%的居民认为业委会更能代表居民利益,还有22.3%的居民认为两者都能较好代表居民利益,仅有3.1%的居民认为两者都不能较好地代表居民的利益。由此可见,居民对居委会和业委会都有一定的信任度,但更信任居委会。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居民的社区参与”情况而言,可以通过问卷中的“居委会所处位置熟悉情况”、“是否认识居委会主任”、“居务公开栏的关注情况”、“邻里交往情况”、“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显示:89%的居民知道居委会的具体位置,有79.8%的居民认识社区居委会主任,有89.8%的居民知道社区有“居务公开”告示栏,有68.3%的居民参加了本届居委会的选举,有67.6%的居民在最近一年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有57.3%的居民彼此经常来往,有28.2%的人彼此偶尔来往,不来往的占11.9%。就社区建设需要改善的地方而言,依据各项所选人数的比例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是:社区环境(37.6%)、社区卫生(20.2%)、社区治安(15.8%)、社区绿化(14.1%)、社区道路(6.6%)、社区照明(4.0%)。值得注意的是,有近10%的居民指出,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在最近1年发生过刑事案件。针对“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问题(多选),问卷显示:选择基层政府的占77.2%,选择中央政府的占46.2%,选择驻区单位的占30.2%,选择基金会的占12.2%,选择NGO组织占4.6%。这表明,普通居民认为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是多元的,应当多方参与,且基层政府要承担最为主要的责任。
通过以上对社区建设中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对基层单位和组织的满意度,以及居民自身的社区参与情况的分析发现,淄博市普通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满意度、参与程度都比较高。其中,对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民警、社区志愿者的工作都表现出较高的肯定和认可;普通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也都比较关心,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参与。通过居民对社区经费来源的认知态度来看,建立社区建设经费的多元分担机制尤为必要和可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2011-02-19.
[2]刘春德.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64.
[3]范春梅,贾建民,李华强.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及应对行为研究——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J].管理评论,2012(1):163-168.
[4]孙燕.社会组织在现代社区建设中的功能解析[J].学会,2010(6):18-21.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公共服务 公共安全 社区建设
201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课题组在淄博市发改委和民政局的直接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淄博市社会管理创新问卷调查》。为了使问卷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按照淄博市社区类型进行分类抽样,共划分了五种主要的社区类型(旧城老社区、新建商品房社区、保障房社区、安置房社区、村改居社区),每种社区类型选取4个社区,各发放25份问卷,共计发放了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笔者根据问卷中涉及到的5项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
一、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认知情况
作为一项新领域、新工作、新政策,“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近年来,淄博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扎实地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针对淄博市党委、政府开创的社会管理创新大好局面,淄博市的普通民众的感受和认知程度又是如何呢?
针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了解程度而言,问卷调查显示:“了解”的占44.0%,“不了解”的占25.1%,还有30.9%的处于模糊不清的状况。这表明,社会管理的政策精神与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之间仍有较大距离,还没有全面地渗透和贯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之中。
针对“社会管理现状”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显示:“很满意”的占26.4%,“比较满意”占29.4%,“一般满意”占23.6%,“比较不满意”占2.6%,“很不满意”占1.8%,“不清楚”占16.2%。由此可得,淄博市普通民众对本市社会管理现状的满意率达79.4%。这表明,虽然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对“社会管理创新”政策精神并没有太多的概念认知,但从自身日常生活的感知中却可以判断本市的社会秩序是好的。
针对“政府重视社会管理的程度”,问卷调查显示:“非常重视”占29.7%,“比较重视”占27.9%,“一般重视”占20.6%,“不怎么重视”占2.2%,“根本不重视”占0.2%,“不太清楚”占19.4%。由此可得,78.2%的普通民众认为政府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换句话说,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受到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认可和肯定。
针对“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而言,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很高”的占26.4%,“比较高”的占26.6%,“一般”的占27.2%,“不太高”的占2.4%,“不高”的占0.2%,“不清楚”的占17.2%。由此可得,53%的普通民众认为本市社会管理科学化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17.2%处于不清楚状况。这表明,淄博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以上4个内容的统计数据,发现普通民众对淄博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现状是较为满意的,对政府的工作投入是认可的,但仍存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较大空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相当比例的普通民众对“社会管理创新”处于模糊不清甚至不了解的认知状态,这表明政府的社会管理政策宣传还未能真正全面地落地,亟待进一步加强普通民众对政府公共决策的有效参与。
二、对公共服务的认知情况
公共服务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紧紧相连。公共服务是否做得到,普通群众的眼睛最为雪亮、感知最为直切。当前,与民生相关的公共服务主要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这些问题既是民生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也是普通民众最为关心和关切的问题。近年来,淄博市大力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改善。那么,普通民众对此又觉得如何呢?
针对“中小学入学教育机会公平性”而言,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很公平”的占14.6%,“比较公平”的占36.2%,“一般”的占33.4%,“不太公平”的占11.8%,“不公平”的占4.0%。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占到84.2%)认为本市中小学入学教育机会还是较为公平的,但仍有15.8%的人感到不公平。
针对“就医看病难”问题,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很难”的占6.6%,“比较难”占16.6%,“一般”占40.5%,“不太难”占14.6%,“不难”占21.6%。这表明,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感知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占到23.2%)感到就医看病困难。然而,近年来淄博市政府在统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着力甚多,成效显著。但是尽管如此,还是与普通民众的实际感知存在一定的落差。
针对“住房问题”而言,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普通民众(88.5%)认为,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力度较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有96.2%的普通民众对自己现在的住房条件感到满意,这在当下住房成为一个十分棘手问题的大形势下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针对“就业问题”而言,问卷调查显示:普通民众对本市就业、创业政策的满意率达94.8%。这表明,淄博市近年来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针对“社会保险问题”而言,问卷调查显示:63.5%的人认为单位有按时、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13.3%的人认为单位没有按时、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23.3%的人处于不清楚的状态。
针对“群众利益表达”而言,问卷调查显示:70.7%的人认为利益诉求渠道是畅通的,18.4%的人认为利益诉求渠道是不畅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群众的利益诉求实际上代表了公共服务需求的方向,当利益诉求表达受阻时,自然就会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实际有效性。
从总体上来看,针对“公共服务问题”,问卷调查显示:92.1%的普通民众认为本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齐全,但对城市居民来说,有31.8%的人认为差距比较大,41.4%的人认为差距一样大,两者相加,有73.2%的人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这表明,进一步统筹和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尤为迫切。 通过以上8个内容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淄博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总体上已达到较高水平,绝大部分群众的满意度较高,但仍有部分群众感到就医看病困难。同时,应当看到淄博市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齐全的情况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这说明,对农村、偏远地区、贫穷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对公共安全的认知情况
公共安全问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2]。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日益增多,各种风险性因素的不断增加,普通群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日益强烈。近年来,淄博市大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积极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那么,普通群众的实际感受又如何呢?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见表1):对自来水、肉类、蔬菜、奶品、药品等食用类产品人们普遍感到不太放心。其中,对自来水,仅有61.5%的人感到放心;对肉类、蔬菜、奶品等,仅有60.4%的人感到放心;对药品,仅有62.6%的人感到放心;对消防、交通、治安等,人们的放心和安全程度明显增高。其中,认为本市消防安全较好的95%,认为交通安全较好的90.7%,认为社会治安较好的94.5%。从某种程度上看,淄博市普通群众对食用类产品的安全感普遍不高,这可能与“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有关,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3]。而在消防、交通、治安方面取得的成绩,则主要是得益于淄博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力和有效。
针对“影响人们安全感的主要人员”,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最主要的是“社会小混混”,占58%;其次是“无业游民”,占25.4%;再次是“外来务工人员”,占10.8%;“执法人员本身”,只占2.6%。在多项选题“影响人们安全感的因素”上,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家人和身边的人受过侵害”的占19.8%,“亲眼目睹安全事故”的占29.2%,“外来人口管理不善”的占39.4%,“当地政府管理效率低”的占13.4%。
从普通群众社会安全感的纵横比较来看,问卷调查显示:相对“过去”而言,39.2%的人觉得现在更安全,23.7%的人觉得现在更不安全,还有37.1%的人觉得基本没什么变化;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33.1%的人觉得比其他城市要好,61.9%的人觉得跟其他城市差不多,还有5.1%的人觉得远不及其他城市。由此可见,无论纵向前后比,还是横向左右比,觉得现在的社会安全程度更高或更好的比例都在30%左右,觉得没有明显变化或者有明显差别的仍占有相当的比例。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可能跟公众对安全感的认知差异极为复杂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以上几个内容的统计数据可见,淄博市普通群众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认知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既体现出对食用类安全问题的普遍关切和担忧,也表现出对交通、消防、治安等工作的较高满意程度。同时,在纵横比较中,认为淄博市现在比过去、比其他城市的安全程度更好,或有更高比例的人群保持在一个不算很高也不算太低的水平。这可能表明,淄博市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上与普通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感知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四、对社区建设的认知情况
社区是社会管理创新最为主要的基层载体,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社区建设得如何,普通群众最具有发言权。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的社区意识培养得如何也能够获得充分地体现。近年来,淄博市通过大力实施3个社区3年规划,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开展,使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普通居民究竟对社区建设持有什么态度,自身的参与情况又是如何呢?
作为基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建设的开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54.9%的人表示“与己密切相关,非常关注”,40.0%的人表示“有一定的关系,比较关注”,关注社区建设的居民占94.9%。针对“居住社区的满意度”而言,问卷调查显示:“非常满意”的占36.9%,“满意”的占38.4%,“一般”的占20.3%。三项相加可见,普通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满意率达到95.6%。
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是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重要主体[4],他们的工作和参与情况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效。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见表2):居民对“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满意率达97.6%,对“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满意率达96.6%,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满意率达84.1%,对“物业公司”工作的满意率达81.9%,对“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满意率达98.2%,对“社区民警”工作的满意率达97.2%,对“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满意率达98%。由此可见,普通居民对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民警和社区志愿者的满意程度都是相当高的,而对“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这2个组织的满意度相对略为偏低。因为这2个组织都是住房商品化改革后的新生事物,经常会卷入各种物业矛盾的纠纷之中,因而容易使居民对其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受到影响。针对“居委会”和“业委会”2个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而言,45.2%的居民认为居委会更能代表居民利益,有15.5%的居民认为业委会更能代表居民利益,还有22.3%的居民认为两者都能较好代表居民利益,仅有3.1%的居民认为两者都不能较好地代表居民的利益。由此可见,居民对居委会和业委会都有一定的信任度,但更信任居委会。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居民的社区参与”情况而言,可以通过问卷中的“居委会所处位置熟悉情况”、“是否认识居委会主任”、“居务公开栏的关注情况”、“邻里交往情况”、“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显示:89%的居民知道居委会的具体位置,有79.8%的居民认识社区居委会主任,有89.8%的居民知道社区有“居务公开”告示栏,有68.3%的居民参加了本届居委会的选举,有67.6%的居民在最近一年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有57.3%的居民彼此经常来往,有28.2%的人彼此偶尔来往,不来往的占11.9%。就社区建设需要改善的地方而言,依据各项所选人数的比例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是:社区环境(37.6%)、社区卫生(20.2%)、社区治安(15.8%)、社区绿化(14.1%)、社区道路(6.6%)、社区照明(4.0%)。值得注意的是,有近10%的居民指出,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在最近1年发生过刑事案件。针对“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问题(多选),问卷显示:选择基层政府的占77.2%,选择中央政府的占46.2%,选择驻区单位的占30.2%,选择基金会的占12.2%,选择NGO组织占4.6%。这表明,普通居民认为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是多元的,应当多方参与,且基层政府要承担最为主要的责任。
通过以上对社区建设中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对基层单位和组织的满意度,以及居民自身的社区参与情况的分析发现,淄博市普通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满意度、参与程度都比较高。其中,对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民警、社区志愿者的工作都表现出较高的肯定和认可;普通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也都比较关心,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参与。通过居民对社区经费来源的认知态度来看,建立社区建设经费的多元分担机制尤为必要和可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2011-02-19.
[2]刘春德.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64.
[3]范春梅,贾建民,李华强.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及应对行为研究——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J].管理评论,2012(1):163-168.
[4]孙燕.社会组织在现代社区建设中的功能解析[J].学会,2010(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