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想起小时候看电影的日子。一般情况下,“晚上看电影”的消息是上午传出,然后就像长了腿,不到一个时辰便从村头传到村尾,于是全村人一天都喜气洋洋,干活儿都特有劲。最高兴的当然还是我们这些孩子,晚上放电影感觉就像过年一样,我们一整天欢呼雀跃,甚至连回家吃饭都忘了。
太阳还在头顶斜上方时,家家的炉灶便生起了火,冒起了烟,不大一会儿晚饭便做好了,吃了饭,父亲忙着喂猪,母亲急着拾掇家务,我们小孩于早就没耐心等下去了,掰块玉米饼子吃着,拖个长凳、提个马扎,纷纷从家里跑出来,结伴搭伙,吵吵嚷嚷地出发,直奔临时的“露天电影院”——村外连成一片的打麦场。
来到打麦场,看见那几棵即将被栓上银幕的大树,孩子们的情绪更加振奋,一齐唱着跑调的歌儿,快活异常地朝最有利的方位跑去,身后的凳子、马扎被拖得“扑腾扑腾”,扬起一阵很有气势的灰尘。孩子们在电影场上开始划分势力范围:有的摆上凳子,放上草垫;有的用砖头、石决堆出了方阵;有的干脆站在那儿吆五喝六,等家里人送凳子……
终于,天空降下了黑色帷幕,大人们也从家里匆匆赶来,各就各位,最热闹的还是换片的时候:往银幕上弄手影的,手电筒晃来晃去的,吆唤锁予铁蛋的……
电影开演了,随着剧情的步步深入,人们的情绪达到高潮、看到高兴处,人们一齐拍手欢笑;看到悲愤处,人们一齐痛骂挥泪。乡村人的感情啊,朴实而纯真,毫不掩饰。
那时的电影,我们小孩子差不多也能看懂:八路军、解放军、新四军、游击队员、地下党,这些都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与之对应的是日本鬼子,汉奸、国民党特务、老地主等人物,则是我恨之入骨的。我们小孩子最爱看的就是影片中打仗的那一部分。只要出现人物大段对话或冗长的抒情时,我们的“司令”就会响亮地打一声口哨,我们立刻心领神会,从人群中往外“突围”。如果“突围”不出去,就使出绝招——“哎吆哎吆”怪叫两声,大人们真以为卡着了我们,立刻闪开一条道,我们“哧溜”一下就钻了出来:
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到场外的空地上玩“打仗”的游戏。首先由“司令”指派几个人装坏蛋,大家去捉。眼看“坏蛋”就要被抓住时,那“坏蛋”急中生智,突然大叫一声:“快看,电影上的人又打起来了!”于是猛然醒悟,自己其实是来看电影的。抓“坏蛋”的手顿时停在了半空中,长长的鼻涕挂在了嘴唇上,两眼定定地望着银幕。等到电影上的仗打完后,才发现自己的仗还未打完呢。回头找时,才发觉刚才要到手的俘虏又溜得无影无踪。只好再重新进行艰难的追捕……
这样跑来跑去,累得气喘吁吁时,便不愿再玩了,于是就站在场外草垛顶上,冲黑压压的人群叫“妈——”“哎——”一下子有好几个“妈”应起来。然后几个妈再叫一声:“小二”或“狗蛋”,“哎——”“哎——”又有好几个孩子清清脆脆地答应着。就这样叫来叫去,谁也闹不清谁在叫谁,谁是谁的妈了。不过善良的乡亲是不会大声喝令不许吵闹的。相反,会帮你找。几经周折,孩子们终于来到妈妈的身边,钻进妈妈温暖的怀抱,看着月亮对着自己嘻嘻笑,便也对它笑;星星对自己眨眼,便也对它眨眼。眨着眨着,觉得眼皮越来越沉,越来越沉;银幕上的吵闹声也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等眼睛再睁开时,天已大亮,自己躺在床上,屋里的大人们正眉飞色舞地谈论昨晚的电影的精彩结尾。听着听着,听不懂了,就委屈地跑到妈妈面前吵闹着,怪她为什么不叫醒自己。妈妈就塞给孩子两颗糖豆,打发孩子说:“下次,下次一定叫醒你!”
长大了,在城里的电影院,有舒适的桌椅,有一流的音箱,还可以悠闲地嗑瓜子喝饮料,但我却始终品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太阳还在头顶斜上方时,家家的炉灶便生起了火,冒起了烟,不大一会儿晚饭便做好了,吃了饭,父亲忙着喂猪,母亲急着拾掇家务,我们小孩于早就没耐心等下去了,掰块玉米饼子吃着,拖个长凳、提个马扎,纷纷从家里跑出来,结伴搭伙,吵吵嚷嚷地出发,直奔临时的“露天电影院”——村外连成一片的打麦场。
来到打麦场,看见那几棵即将被栓上银幕的大树,孩子们的情绪更加振奋,一齐唱着跑调的歌儿,快活异常地朝最有利的方位跑去,身后的凳子、马扎被拖得“扑腾扑腾”,扬起一阵很有气势的灰尘。孩子们在电影场上开始划分势力范围:有的摆上凳子,放上草垫;有的用砖头、石决堆出了方阵;有的干脆站在那儿吆五喝六,等家里人送凳子……
终于,天空降下了黑色帷幕,大人们也从家里匆匆赶来,各就各位,最热闹的还是换片的时候:往银幕上弄手影的,手电筒晃来晃去的,吆唤锁予铁蛋的……
电影开演了,随着剧情的步步深入,人们的情绪达到高潮、看到高兴处,人们一齐拍手欢笑;看到悲愤处,人们一齐痛骂挥泪。乡村人的感情啊,朴实而纯真,毫不掩饰。
那时的电影,我们小孩子差不多也能看懂:八路军、解放军、新四军、游击队员、地下党,这些都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与之对应的是日本鬼子,汉奸、国民党特务、老地主等人物,则是我恨之入骨的。我们小孩子最爱看的就是影片中打仗的那一部分。只要出现人物大段对话或冗长的抒情时,我们的“司令”就会响亮地打一声口哨,我们立刻心领神会,从人群中往外“突围”。如果“突围”不出去,就使出绝招——“哎吆哎吆”怪叫两声,大人们真以为卡着了我们,立刻闪开一条道,我们“哧溜”一下就钻了出来:
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到场外的空地上玩“打仗”的游戏。首先由“司令”指派几个人装坏蛋,大家去捉。眼看“坏蛋”就要被抓住时,那“坏蛋”急中生智,突然大叫一声:“快看,电影上的人又打起来了!”于是猛然醒悟,自己其实是来看电影的。抓“坏蛋”的手顿时停在了半空中,长长的鼻涕挂在了嘴唇上,两眼定定地望着银幕。等到电影上的仗打完后,才发现自己的仗还未打完呢。回头找时,才发觉刚才要到手的俘虏又溜得无影无踪。只好再重新进行艰难的追捕……
这样跑来跑去,累得气喘吁吁时,便不愿再玩了,于是就站在场外草垛顶上,冲黑压压的人群叫“妈——”“哎——”一下子有好几个“妈”应起来。然后几个妈再叫一声:“小二”或“狗蛋”,“哎——”“哎——”又有好几个孩子清清脆脆地答应着。就这样叫来叫去,谁也闹不清谁在叫谁,谁是谁的妈了。不过善良的乡亲是不会大声喝令不许吵闹的。相反,会帮你找。几经周折,孩子们终于来到妈妈的身边,钻进妈妈温暖的怀抱,看着月亮对着自己嘻嘻笑,便也对它笑;星星对自己眨眼,便也对它眨眼。眨着眨着,觉得眼皮越来越沉,越来越沉;银幕上的吵闹声也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等眼睛再睁开时,天已大亮,自己躺在床上,屋里的大人们正眉飞色舞地谈论昨晚的电影的精彩结尾。听着听着,听不懂了,就委屈地跑到妈妈面前吵闹着,怪她为什么不叫醒自己。妈妈就塞给孩子两颗糖豆,打发孩子说:“下次,下次一定叫醒你!”
长大了,在城里的电影院,有舒适的桌椅,有一流的音箱,还可以悠闲地嗑瓜子喝饮料,但我却始终品不出当年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