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朝晖,男,1972年5月出生,福建省平和县人,现供职于福建向荣集团,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斋名:三思斋。书法作品被现代诗词馆、吴江静思园、盛世轩(北京)书画艺术研究院等有关单位收藏。自以为:“艺无止境”、“法无定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吾将上下而求索”。
艺无止境·追求最高——小议张朝辉书法艺术
阎 正
张朝辉今年三十七岁,如日中天的年龄,在书法的海洋里已浸淫多年,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纵观他的书法艺术,基本功扎实,天资很高。每一件书法作品,从笔法结构到章法布局,神采飞扬,轻松流畅,多有出彩之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整体看来大气、从容、自如、潇洒,给人以美妙的享受。正因如此,他的书法才得到了各个层面读者的喜爱与青睐,让人们由衷地推崇。
自2000年以后,张朝辉的书法艺术大步跨越,突飞猛进,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书法作品先后被现代诗词馆、吴江静思园、北京盛世轩书画艺术研究院等首都及地方文化艺术机构所收藏,得到了普遍的好评。
人世间的事业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个阶段性的,唯有书法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搞,是伴随着生命轨迹延伸增长,终其一生的。
张朝辉已取得的收获是有目共睹的,但还远远不够,他面前的路还很长,他不会沾沾自喜,更不会停滞不前,他对书道的研究有很深的见解与认识,他无疑会一如既往、循序渐进、积累经验、发挥优势,使中国几千年传统技艺在他的笔下精益求精,发扬光大,正如他个人对书法的追求:“艺无止境”、“法无定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他要像屈原夫子一样!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古言“天道酬勤”!一切机遇、一切成功、一切丰收、一切荣耀都是上苍赋予有准备、有理想、有抱负、有信念的人。祝愿张朝晖紧紧抓住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地层楼攀援,以期达到他希望的光辉顶点。
关注人生 直面生活——周武发写实主义油画纵横谈
郭 杨
上菜市场买菜,是每个家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绝大多数人在享受卖菜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很少关心他们的生活,而画家周武发先生则用画笔向我们展示着那些普通买菜人的人酸甜苦辣。周武发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必须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社会各类人群的生活状态”。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也看到了周武发先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真诚。
同很多有成就的画家一样,周武发从小就显示出对绘画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参军以后,由于工作原因经常接触到军事博物馆所收藏的一些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深深的触动着他,激励着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军博美术创作室,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当时老一辈艺术家的辅导下,周武发很快的走上了艺术创作的之路。1997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周武发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艺术院校的系统教育使他对于造型艺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毕业时创作的《岁月·历史·伤痕》和《国殇》,从画面构成到色彩的处理,都改变了传统的军事绘画的构成模式,这两幅作品在毕业展览上受到了老师及观众的肯定,后来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北京展览期间获得银奖,在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中获优秀奖。回到军博后他与别人合作的大型军事背景画《攻克锦州》、《攻克天津》更是大大的增强了创作的自信。2001年,周武发又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油画研修学习。对于一个成长中的画家来说,中央美术学院两年的经历使他受益匪浅,《菜市》系列的创作就是在美术学院研修期间开始的。
周武发认为,将自己的创作同时代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创作出从形式到内涵,既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价值和理念,又有极高艺术品位的美术作品,是美术工作者的责任。同时,现代美术创作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有了本质的变化,既要保持传统,更要发展传统,是当今美术创作不可偏废的问题。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期间,班主任李延洲老师曾经说过:“不论是表现现实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必须具有时代特征。”这句话对周武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认为这一点在今天的创作中,更需要关注和思考。所以在后拉的创作中,他将目光转向了当代的社会问题。
著名画家王沂东在为周武发画展所做的前言中这样评价:“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一位艺术家能不受外界的影响,潜心体味生活的本来意义,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实属不易。武发是这样一位勤奋的画家,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锐气,一种积极的自信的精神状态。
周武发
1961年生于湖北云梦。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席艺术硕士,中国美协会员;现任职于中国军事博物馆。
其代表作《小喇叭》人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芍药》人选1997年第二届中国景物油画展,《风雨急》入选1998年全军抗洪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岁月·历史·伤痕》、《国殇》获200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站地支委会》入选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阳光总在风雨后》人选第二届中国油画精品大展,《失落的辉煌二》人选第二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2002年后创作《菜市系列》油画,2003年在北京保利大厦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2005年为军博解放战争纪念及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创作的大型油画《攻克锦州》、《迁安颂》等。多次在国内刊物发表作品并有专题介绍,多幅绘画被国内外有关机构及个人收藏,如2006年中国军博收藏其油画《党政》;文化部有关机构2007年收藏其油画《火烧圆明园》、油画作品《胜利》参加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其油画《起飞》参加2008年奥林匹克国际美术大展并被组委会收藏。
史俊棠先生谈及陶艺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胡洪明先生
史俊棠
史俊棠
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史俊棠先生致力于中国陶都陶瓷文化、紫砂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多次组织并推动国际国内陶瓷、紫砂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致力于“宜兴紫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并成功为“宜兴紫砂”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紫砂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成为宜兴紫砂行业的领军人物。
[摘要]江苏省陶协会长史俊棠先生在谈及洪明的成就时,认为这得益于“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定位,这就是在继承传统中创造符合时代精神风貌和个性的作品。”史会长对洪明给予很高的赞誉,他谈道:“洪明一直奉行着他“高调从艺,低调做人”的人生法则,洪明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与泥为伴,以美好的心灵创作美好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相信他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造物主厚爱宜兴,不仅把她镶嵌在碧波万倾的太湖边上,还赐予了得天独厚的紫砂土,勤劳聪明的历代陶工靠一
撮土、一瓢水、一把火,将一把紫砂壶演绎得淋漓尽致。 紫砂器质朴高洁、绝无浮艳的性格造就了一代代名工巧匠、工艺大师。当今,宜兴的做壶人很受爱壶人、玩壶人所追捧,同时也为媒体所厚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不乏默默无闻、埋头专业、不事张扬,用心去出作品的人,胡洪明应属这样的人。
洪明年近半百,已涉陶30年,由宜兴青瓷的造型设计到宜兴紫砂工艺的设计制作,经历了漫长艰苦的磨炼,实践中的心悟手揣,由师傅教诲到参加中央工艺美院的专业培训,使他在陶瓷造型设计上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工,因此,他的作品受到好评,屡得大奖。1993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2005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一路走来,跨越一道道门槛,登上一座座高峰,的确不易。
在洪明从事陶瓷造型设计的近30年间,尤其是后来步入紫砂艺术殿堂的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艺术的追求靠自己去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和职业道德的修养”的准则,为紫砂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尽自己的责任。洪明十分注重赏析和研究紫砂前辈留传下来的经典作品,从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上领悟作品传统底蕴;又从当代诸位大师们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从中体会如何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而形成独特作品的风格。这些,使他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定位,这就是在继承传统中创造符合时代精神风貌和个性的作晶。因此,十多年间,洪明以紫砂材质为载体,专攻金银丝镶嵌的装饰技法,取得了成功。并大胆借鉴工艺美术中的姊妹艺术,从商周的青铜器、汉唐漆器、古钱币、玉器等图纹造型,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使紫砂壶既保持传统,又显时代气韵,形成了堆、雕、捏、塑、嵌相交融的多种装饰技法,使作品精美华贵,高雅脱俗。
难能可贵的是,在注重作品个性与创新的同时,洪明没有丢下对传统器形气韵的探索。历代做壶人,总是仿前人器形入手,但要仿好也很难。没有技术职称评审年代的先辈们所做茶壶,技巧上可以说不如当今之辈(当时的生产条件不能和今天相提并论)。但气韵上几乎无法超越,形似容易,神似就难了,这与做壶人的悟性、学养、心态不无关系。如今的做壶人,功力好的不见得有式样,式样好的不见得有功力,但不管功力式样如何,总要有自己的思想,否则最好的功力和式样也只能是能工巧匠,难以成家。常见那种手捧所谓得意之作,面对媒体喋喋不休地黄婆卖瓜,充其量乃雕虫小技,热闹一番也就稍纵即逝了,很难在紫砂史上留下什么。而洪明不然,凭借深厚的设计功底和对艺术的感悟,特别是对紫砂技艺孜孜不倦的那股近乎痴迷的钻劲儿,由不得人不动容,对于传统作品的解读,都有他的独到之处,所以出自他手的作品颇具韵味。
经济的繁荣使民间工艺品行情看涨,宜兴紫砂壶尤其如此,她的生命力始于茶,眼下又兴于茶,这应感谢这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国富民强,文化繁荣,各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在日益满足物质享受的同时,开始寄兴于精神文化。而紫砂一壶,恰恰能给人们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更是精神的享受。资源的稀缺,工艺的精湛,赏用兼具的紫砂壶,加上名人名作的效应,媒体的大力宣传,岂有不受欢迎的道理。
然现在的玩壶人大多崇尚制壶人的技术职称,而职称对相当多的制壶人来说我看仅是一个标志性东西,有计划经济时期延续至今的政府部门审定的,也行业内公认的,不过,这都不算难,难的是玩家心中认可的。这是一个无形的标志,玩家往往忽视了这一无形的标志,这不能不说是目前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缺陷,更是众多爱壶者的欠知。一般说来,既有政府部门批准,又有行业公认,玩家认可,这样的制壶人自然很了不得。其次,虽没有政府部门批准,却也能得到行业认定,玩家认可,这样的做壶人也相当了不起了。洪明在多年的研习中,兼取众家之长,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壶艺堪当精湛,得到了政府部门与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最为难得的是,他的作品得到了许多玩家的高度评价,对与一个紫砂人来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来自懂壶、爱壶之人的认可。
洪明一直奉行着他“高调从艺,低调做人”的人生法则,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与泥为伴,以美好的心灵创作美好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相信他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宜兴紫砂壶始于茶,又兴于茶。近年来,宜兴紫砂陶发展态势很好,应是行业的大幸,做壶人的福气。然大浪淘沙,回头张望,“壶坛年年名人出,各领风骚才几天”,能美名留史的作品和德艺双馨的壶家究竟几何?我向那些默默无闻、潜心专业、却不事张扬的紫砂艺人致敬,也希望洪明以及更多壶人能自觉跻身这一队伍,共同撑起宜兴紫砂晴朗的天空。
艺无止境·追求最高——小议张朝辉书法艺术
阎 正
张朝辉今年三十七岁,如日中天的年龄,在书法的海洋里已浸淫多年,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纵观他的书法艺术,基本功扎实,天资很高。每一件书法作品,从笔法结构到章法布局,神采飞扬,轻松流畅,多有出彩之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整体看来大气、从容、自如、潇洒,给人以美妙的享受。正因如此,他的书法才得到了各个层面读者的喜爱与青睐,让人们由衷地推崇。
自2000年以后,张朝辉的书法艺术大步跨越,突飞猛进,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书法作品先后被现代诗词馆、吴江静思园、北京盛世轩书画艺术研究院等首都及地方文化艺术机构所收藏,得到了普遍的好评。
人世间的事业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个阶段性的,唯有书法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搞,是伴随着生命轨迹延伸增长,终其一生的。
张朝辉已取得的收获是有目共睹的,但还远远不够,他面前的路还很长,他不会沾沾自喜,更不会停滞不前,他对书道的研究有很深的见解与认识,他无疑会一如既往、循序渐进、积累经验、发挥优势,使中国几千年传统技艺在他的笔下精益求精,发扬光大,正如他个人对书法的追求:“艺无止境”、“法无定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他要像屈原夫子一样!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古言“天道酬勤”!一切机遇、一切成功、一切丰收、一切荣耀都是上苍赋予有准备、有理想、有抱负、有信念的人。祝愿张朝晖紧紧抓住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地层楼攀援,以期达到他希望的光辉顶点。
关注人生 直面生活——周武发写实主义油画纵横谈
郭 杨
上菜市场买菜,是每个家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绝大多数人在享受卖菜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很少关心他们的生活,而画家周武发先生则用画笔向我们展示着那些普通买菜人的人酸甜苦辣。周武发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必须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社会各类人群的生活状态”。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也看到了周武发先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真诚。
同很多有成就的画家一样,周武发从小就显示出对绘画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参军以后,由于工作原因经常接触到军事博物馆所收藏的一些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深深的触动着他,激励着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军博美术创作室,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当时老一辈艺术家的辅导下,周武发很快的走上了艺术创作的之路。1997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周武发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艺术院校的系统教育使他对于造型艺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毕业时创作的《岁月·历史·伤痕》和《国殇》,从画面构成到色彩的处理,都改变了传统的军事绘画的构成模式,这两幅作品在毕业展览上受到了老师及观众的肯定,后来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北京展览期间获得银奖,在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中获优秀奖。回到军博后他与别人合作的大型军事背景画《攻克锦州》、《攻克天津》更是大大的增强了创作的自信。2001年,周武发又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油画研修学习。对于一个成长中的画家来说,中央美术学院两年的经历使他受益匪浅,《菜市》系列的创作就是在美术学院研修期间开始的。
周武发认为,将自己的创作同时代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创作出从形式到内涵,既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价值和理念,又有极高艺术品位的美术作品,是美术工作者的责任。同时,现代美术创作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有了本质的变化,既要保持传统,更要发展传统,是当今美术创作不可偏废的问题。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期间,班主任李延洲老师曾经说过:“不论是表现现实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必须具有时代特征。”这句话对周武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认为这一点在今天的创作中,更需要关注和思考。所以在后拉的创作中,他将目光转向了当代的社会问题。
著名画家王沂东在为周武发画展所做的前言中这样评价:“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一位艺术家能不受外界的影响,潜心体味生活的本来意义,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实属不易。武发是这样一位勤奋的画家,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锐气,一种积极的自信的精神状态。
周武发
1961年生于湖北云梦。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席艺术硕士,中国美协会员;现任职于中国军事博物馆。
其代表作《小喇叭》人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芍药》人选1997年第二届中国景物油画展,《风雨急》入选1998年全军抗洪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岁月·历史·伤痕》、《国殇》获200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站地支委会》入选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阳光总在风雨后》人选第二届中国油画精品大展,《失落的辉煌二》人选第二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2002年后创作《菜市系列》油画,2003年在北京保利大厦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2005年为军博解放战争纪念及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创作的大型油画《攻克锦州》、《迁安颂》等。多次在国内刊物发表作品并有专题介绍,多幅绘画被国内外有关机构及个人收藏,如2006年中国军博收藏其油画《党政》;文化部有关机构2007年收藏其油画《火烧圆明园》、油画作品《胜利》参加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其油画《起飞》参加2008年奥林匹克国际美术大展并被组委会收藏。
史俊棠先生谈及陶艺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胡洪明先生
史俊棠
史俊棠
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史俊棠先生致力于中国陶都陶瓷文化、紫砂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多次组织并推动国际国内陶瓷、紫砂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致力于“宜兴紫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并成功为“宜兴紫砂”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紫砂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成为宜兴紫砂行业的领军人物。
[摘要]江苏省陶协会长史俊棠先生在谈及洪明的成就时,认为这得益于“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定位,这就是在继承传统中创造符合时代精神风貌和个性的作品。”史会长对洪明给予很高的赞誉,他谈道:“洪明一直奉行着他“高调从艺,低调做人”的人生法则,洪明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与泥为伴,以美好的心灵创作美好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相信他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造物主厚爱宜兴,不仅把她镶嵌在碧波万倾的太湖边上,还赐予了得天独厚的紫砂土,勤劳聪明的历代陶工靠一
撮土、一瓢水、一把火,将一把紫砂壶演绎得淋漓尽致。 紫砂器质朴高洁、绝无浮艳的性格造就了一代代名工巧匠、工艺大师。当今,宜兴的做壶人很受爱壶人、玩壶人所追捧,同时也为媒体所厚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不乏默默无闻、埋头专业、不事张扬,用心去出作品的人,胡洪明应属这样的人。
洪明年近半百,已涉陶30年,由宜兴青瓷的造型设计到宜兴紫砂工艺的设计制作,经历了漫长艰苦的磨炼,实践中的心悟手揣,由师傅教诲到参加中央工艺美院的专业培训,使他在陶瓷造型设计上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工,因此,他的作品受到好评,屡得大奖。1993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2005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一路走来,跨越一道道门槛,登上一座座高峰,的确不易。
在洪明从事陶瓷造型设计的近30年间,尤其是后来步入紫砂艺术殿堂的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艺术的追求靠自己去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和职业道德的修养”的准则,为紫砂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尽自己的责任。洪明十分注重赏析和研究紫砂前辈留传下来的经典作品,从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上领悟作品传统底蕴;又从当代诸位大师们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从中体会如何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而形成独特作品的风格。这些,使他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定位,这就是在继承传统中创造符合时代精神风貌和个性的作晶。因此,十多年间,洪明以紫砂材质为载体,专攻金银丝镶嵌的装饰技法,取得了成功。并大胆借鉴工艺美术中的姊妹艺术,从商周的青铜器、汉唐漆器、古钱币、玉器等图纹造型,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使紫砂壶既保持传统,又显时代气韵,形成了堆、雕、捏、塑、嵌相交融的多种装饰技法,使作品精美华贵,高雅脱俗。
难能可贵的是,在注重作品个性与创新的同时,洪明没有丢下对传统器形气韵的探索。历代做壶人,总是仿前人器形入手,但要仿好也很难。没有技术职称评审年代的先辈们所做茶壶,技巧上可以说不如当今之辈(当时的生产条件不能和今天相提并论)。但气韵上几乎无法超越,形似容易,神似就难了,这与做壶人的悟性、学养、心态不无关系。如今的做壶人,功力好的不见得有式样,式样好的不见得有功力,但不管功力式样如何,总要有自己的思想,否则最好的功力和式样也只能是能工巧匠,难以成家。常见那种手捧所谓得意之作,面对媒体喋喋不休地黄婆卖瓜,充其量乃雕虫小技,热闹一番也就稍纵即逝了,很难在紫砂史上留下什么。而洪明不然,凭借深厚的设计功底和对艺术的感悟,特别是对紫砂技艺孜孜不倦的那股近乎痴迷的钻劲儿,由不得人不动容,对于传统作品的解读,都有他的独到之处,所以出自他手的作品颇具韵味。
经济的繁荣使民间工艺品行情看涨,宜兴紫砂壶尤其如此,她的生命力始于茶,眼下又兴于茶,这应感谢这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国富民强,文化繁荣,各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在日益满足物质享受的同时,开始寄兴于精神文化。而紫砂一壶,恰恰能给人们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更是精神的享受。资源的稀缺,工艺的精湛,赏用兼具的紫砂壶,加上名人名作的效应,媒体的大力宣传,岂有不受欢迎的道理。
然现在的玩壶人大多崇尚制壶人的技术职称,而职称对相当多的制壶人来说我看仅是一个标志性东西,有计划经济时期延续至今的政府部门审定的,也行业内公认的,不过,这都不算难,难的是玩家心中认可的。这是一个无形的标志,玩家往往忽视了这一无形的标志,这不能不说是目前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缺陷,更是众多爱壶者的欠知。一般说来,既有政府部门批准,又有行业公认,玩家认可,这样的制壶人自然很了不得。其次,虽没有政府部门批准,却也能得到行业认定,玩家认可,这样的做壶人也相当了不起了。洪明在多年的研习中,兼取众家之长,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壶艺堪当精湛,得到了政府部门与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最为难得的是,他的作品得到了许多玩家的高度评价,对与一个紫砂人来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来自懂壶、爱壶之人的认可。
洪明一直奉行着他“高调从艺,低调做人”的人生法则,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与泥为伴,以美好的心灵创作美好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相信他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宜兴紫砂壶始于茶,又兴于茶。近年来,宜兴紫砂陶发展态势很好,应是行业的大幸,做壶人的福气。然大浪淘沙,回头张望,“壶坛年年名人出,各领风骚才几天”,能美名留史的作品和德艺双馨的壶家究竟几何?我向那些默默无闻、潜心专业、却不事张扬的紫砂艺人致敬,也希望洪明以及更多壶人能自觉跻身这一队伍,共同撑起宜兴紫砂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