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文明不像中国文明那样长久延续、缓慢渐进地发展,而是经历了数次巨大的震荡和变化,从古到今,西方艺术都不同程度地受他人影响和影响他人,不断旧貌换新颜。
在《墓碑上的装甲步兵》与《小伙子》诞生的时代,不管是希腊还是埃及、西亚的艺术,都有模仿前人、表现方法程式化的特点。
程式化就是所有艺术家都按照某种固定的套路去创作,并一代代沿袭下去,这些作品不管作者是谁,人物身体和服饰的表现方法都差不多,全都按照从前辈那里学来的法子干,较少个人的发挥创造。比如埃及公元前两千年的雕像和一千年以后的雕像看起来就很相像(图1)。
但古希腊的文化毕竟与这两者不同,古埃及和古西亚是农业文明,模仿前人的好处明显:种地不需要创新,万一地里长不出东西就要挨饿,前人的经验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而希腊地处半岛和岛屿,资源有限,必须与人互通有无。而要经商首先得自由——这样才哪儿都能去;还必须搞清楚产权——哪些是我的,哪些我能卖;买卖要想做得成,还必须讲规则、守信用,于是产生了重视公平和自由的契约精神;要经商就必须与大海打交道,这就培养了希腊人的冒险精神。
再加上狭窄的地域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使得希腊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和周遭民族的摩擦和战争中,又把竞争的意识化为了竞争的能力。这一切使得古希腊人比他们的邻居们更少条条框框,有更多创造革新的自由。
于是,古希腊艺术逐渐抛开古埃及和古西亚的艺术,独自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这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写实”艺术。
从此,古希腊文明进入了最辉煌的盛期——“古典时期”。
这个时期,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出现了众多伟大的作品,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作于公元前5世纪的雕塑《掷铁饼者》(图2)。
《掷铁饼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写实”。至此,古希腊人对于“美”的理想追求,和真实的世界完美和谐地结合到了一起。古希腊众神终于走下了神坛,和人类结为一体,古希腊“人”与“神”同形、同性的观念,被古希腊艺术家用艺术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古罗马人也是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在“希腊化时代”,希腊人已经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许多“希腊化”城邦,这些城邦之间也没完没了地打仗,并常常拉罗马人入伙,去攻打自己的对手。这种状况使罗马人对希腊人的仰慕之情顿减。若论打仗,罗马人比希腊人更在行,他们将古希腊的文化同自己优越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技术相结合,最终征服和取代了希腊,建立起世界古代史上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罗马帝国。
古罗马艺术作为古希腊艺术的继承者,继续影响着周边地区和民族。
图3展示的是古埃及不同时期装殓和装饰木乃伊的棺衾,左侧为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华丽的金棺;右侧为公元1世纪古埃及木乃伊的裹尸布。
他们身上都有埃及传统装饰,图坦卡蒙金棺上装饰着象形文字,公元1世纪的裹尸布上装饰着狗头人身的冥界之神“安奴贝斯”制作木乃伊的图画。这些都毫不稀奇,令人惊奇的是在公元1世纪的裹尸布上,死者面部覆盖着画有死者容貌的木板,这些画像完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风格,死者穿着希腊罗马的服饰,还戴着桂冠。
这些木板一经发现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古埃及,有在木乃伊面部覆盖金面具的葬俗。古埃及人相信给死去的法老带上与真人相貌一致的金面具,可以让死者游荡的灵魂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肉身,并与之结合。许多古代民族,甚至包括我国辽代的契丹族都有覆盖金面具的葬俗,古希腊也在其列。
能够覆盖金面具入土的死者历史上寥寥无几,皆是王者和贵族。画有死者容貌的木板有着和金面具相同的功用,尽管画这样的画像成本极其昂贵,画像的主人一定非常富有,但他们毕竟不是法老,而是“市民”。
图5是古罗马庞贝城壁画,绘制于公元1世纪。这是一幅画在面包店里的壁画,一直被人称作《面包师和他的妻子》。其实据考证,这位“面包師”可能是一位学习法律的学生,不管怎样,《面包师和他的妻子》描绘的绝不是英雄、桂冠诗人或统治者,而是普普通通的“市民”。
图6是三幅不同的埃及木乃伊画像,也都绘制于公元1世纪。这三幅埃及木乃伊画像和庞贝城的《面包师和他的妻子》简直如出一辙。
“希腊化”和古罗马艺术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世俗化”。古希腊艺术理性、严谨、追求理想美,倾向于“精英化”,而“希腊化”和古罗马艺术虽然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但追求感官享受,倾向于“世俗化”,彼此各有巧妙不同,难分伯仲。
不过,这时期的艺术和古希腊辉煌的“古典时期”相比,毕竟已是“晚霞夕照”了,随着古罗马的结束,西方古代文明也走到了终点。
(摘自《艺术通》,读库 出品)
姬炤华,画家,图画书作家,曾担任新京报“中国年度好书”终审评委、新阅读研究所“中国童书榜”评委、父母必读与红泥巴“中国年度童书排行榜”评委;信谊图画书奖评委。从1997年开始为孩子创作。童话故事《青蛙与天鹅》荣获2006年冰心文学奖;插画作品《童话庄子》获台湾读书人2005年最佳童书;绘本《天啊!错啦!》入选台湾新闻局中小学优良课外读物、中国年度童书排行榜。
古希腊“古典”时期:熠熠生辉的盛世
在《墓碑上的装甲步兵》与《小伙子》诞生的时代,不管是希腊还是埃及、西亚的艺术,都有模仿前人、表现方法程式化的特点。
程式化就是所有艺术家都按照某种固定的套路去创作,并一代代沿袭下去,这些作品不管作者是谁,人物身体和服饰的表现方法都差不多,全都按照从前辈那里学来的法子干,较少个人的发挥创造。比如埃及公元前两千年的雕像和一千年以后的雕像看起来就很相像(图1)。
但古希腊的文化毕竟与这两者不同,古埃及和古西亚是农业文明,模仿前人的好处明显:种地不需要创新,万一地里长不出东西就要挨饿,前人的经验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而希腊地处半岛和岛屿,资源有限,必须与人互通有无。而要经商首先得自由——这样才哪儿都能去;还必须搞清楚产权——哪些是我的,哪些我能卖;买卖要想做得成,还必须讲规则、守信用,于是产生了重视公平和自由的契约精神;要经商就必须与大海打交道,这就培养了希腊人的冒险精神。
再加上狭窄的地域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使得希腊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和周遭民族的摩擦和战争中,又把竞争的意识化为了竞争的能力。这一切使得古希腊人比他们的邻居们更少条条框框,有更多创造革新的自由。
于是,古希腊艺术逐渐抛开古埃及和古西亚的艺术,独自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这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写实”艺术。
从此,古希腊文明进入了最辉煌的盛期——“古典时期”。
这个时期,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出现了众多伟大的作品,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作于公元前5世纪的雕塑《掷铁饼者》(图2)。
《掷铁饼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写实”。至此,古希腊人对于“美”的理想追求,和真实的世界完美和谐地结合到了一起。古希腊众神终于走下了神坛,和人类结为一体,古希腊“人”与“神”同形、同性的观念,被古希腊艺术家用艺术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希腊化”和古罗马时代:光耀四方的晚霞
古罗马人也是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在“希腊化时代”,希腊人已经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许多“希腊化”城邦,这些城邦之间也没完没了地打仗,并常常拉罗马人入伙,去攻打自己的对手。这种状况使罗马人对希腊人的仰慕之情顿减。若论打仗,罗马人比希腊人更在行,他们将古希腊的文化同自己优越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技术相结合,最终征服和取代了希腊,建立起世界古代史上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罗马帝国。
古罗马艺术作为古希腊艺术的继承者,继续影响着周边地区和民族。
图3展示的是古埃及不同时期装殓和装饰木乃伊的棺衾,左侧为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华丽的金棺;右侧为公元1世纪古埃及木乃伊的裹尸布。
他们身上都有埃及传统装饰,图坦卡蒙金棺上装饰着象形文字,公元1世纪的裹尸布上装饰着狗头人身的冥界之神“安奴贝斯”制作木乃伊的图画。这些都毫不稀奇,令人惊奇的是在公元1世纪的裹尸布上,死者面部覆盖着画有死者容貌的木板,这些画像完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风格,死者穿着希腊罗马的服饰,还戴着桂冠。
这些木板一经发现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古埃及,有在木乃伊面部覆盖金面具的葬俗。古埃及人相信给死去的法老带上与真人相貌一致的金面具,可以让死者游荡的灵魂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肉身,并与之结合。许多古代民族,甚至包括我国辽代的契丹族都有覆盖金面具的葬俗,古希腊也在其列。
能够覆盖金面具入土的死者历史上寥寥无几,皆是王者和贵族。画有死者容貌的木板有着和金面具相同的功用,尽管画这样的画像成本极其昂贵,画像的主人一定非常富有,但他们毕竟不是法老,而是“市民”。
图5是古罗马庞贝城壁画,绘制于公元1世纪。这是一幅画在面包店里的壁画,一直被人称作《面包师和他的妻子》。其实据考证,这位“面包師”可能是一位学习法律的学生,不管怎样,《面包师和他的妻子》描绘的绝不是英雄、桂冠诗人或统治者,而是普普通通的“市民”。
图6是三幅不同的埃及木乃伊画像,也都绘制于公元1世纪。这三幅埃及木乃伊画像和庞贝城的《面包师和他的妻子》简直如出一辙。
“希腊化”和古罗马艺术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世俗化”。古希腊艺术理性、严谨、追求理想美,倾向于“精英化”,而“希腊化”和古罗马艺术虽然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但追求感官享受,倾向于“世俗化”,彼此各有巧妙不同,难分伯仲。
不过,这时期的艺术和古希腊辉煌的“古典时期”相比,毕竟已是“晚霞夕照”了,随着古罗马的结束,西方古代文明也走到了终点。
(摘自《艺术通》,读库 出品)
姬炤华,画家,图画书作家,曾担任新京报“中国年度好书”终审评委、新阅读研究所“中国童书榜”评委、父母必读与红泥巴“中国年度童书排行榜”评委;信谊图画书奖评委。从1997年开始为孩子创作。童话故事《青蛙与天鹅》荣获2006年冰心文学奖;插画作品《童话庄子》获台湾读书人2005年最佳童书;绘本《天啊!错啦!》入选台湾新闻局中小学优良课外读物、中国年度童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