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卧虎藏龙》
作者:王度庐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数:522
定价:28.00元
装帧:简裝本
近日翻阅旧书,偶然发现一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武侠小说《卧虎藏龙》,重温之下,竟被书中一个小人物刘泰保吸引住,慢慢品读之下,愈发觉得此人饶有奇趣。《卧虎藏龙》是王度庐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客居青岛时所著,看过电影的人很多,读过原著的人很少,记得玉娇龙的人很多,知道刘泰保的人很少。但所谓的名气往往表面光鲜,真正地道的却是深藏不露的小角色。
《卧虎藏龙》甫一开篇,刘泰保就出场了:
钮子不扣,腰间却系着一条青色绣白花儿的绸巾,腰里紧紧的,领子可是敞开着。头上一条辫子,梳得松松的,白净脸,三角眼,小鼻子,脸上永远有笑容……
从相貌看,刘泰保是一个十分平凡甚至颇为丑陋粗野的人物,生活邋遢,与传统的英雄角色相去甚远。至于他的过去,则更加让人啼笑皆非,又嫖又赌,又偷又懒,连他的表哥也要把他忘了,做人可谓相当失败。
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又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吃喝嫖赌,但第一次见玉娇龙都不敢再看这位“嫦娥”一眼。他挥金如土,但外出“办案”只吃半斤葱花饼。他武艺低微,但素有急智,碰见危险赶紧装醉鬼。他颇有城府,但又十分善良,被装扮成老妇人的大盗碧眼狐狸蒙骗。
很显然,他不是传统武侠小说中建功立业、除暴安良的大侠、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实质上他最渴望的也是“人”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王度庐也正是从这一点切入其内心,着力渲染了刘泰保深入骨髓的斗争欲望。
书中第一次写到这种斗争欲望,就是刘泰保初会玉娇龙,我们可以拿一日内他前后两次完全不同的反应来对比。
第一次:
他就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心说:爷爷!我今天可真遇见贵客啦,原来这是玉大人的小姐!玉大人是新任的九门提督正堂,多显赫的官呀!
第二次:
“玉大人来了!”刘泰保这才蓦然想起,玉大人就是新任的九门提督正堂,他遂就撇了撇嘴说:“玉大人也不过是个正堂就完了!”
一日之内,他之所以对九门提督玉大人由敬畏到轻蔑,有了截然相反的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所激发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般的斗争精神。在铁府盗剑事件发生后,作为铁府教拳师傅的他平白受冤,这种求尊重、求自我实现的欲望达到高峰。
刘泰保要面子、求赏识、赌这口气,其实就是求尊重。此前他身边的“贵胄”并未主动对他的“尊严心理”施加抑制和压力,他也对自由散漫的流氓生活充满顾恋。但从偶遇玉娇龙开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他“内心”中逐渐发酵,铁府丢剑则是他“理想”觉醒和求索的开始,所以,追剑也就直接关系着刘泰保“自我”的心理战。与平日里那些传统武侠小说只描写浅层次善恶冲突的局面相比,这里的“侠”有了新境界。
《史记》中塑造了众多“侠”的形象,有“闾巷之侠”、“卿相之侠”等。所谓“闾巷”,是指平民百姓,刘泰保显然是“闾巷之侠”的个中代表。在《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玉娇龙都是十步一杀的大侠,但传奇注定悲剧,他们身上背负的礼教太多。而刘泰保则是一个未被儒家或道家精神驯化的草根侠,另一种“侠”。
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玉娇龙被逼婚,李慕白到京城后只忙着找青冥剑和哑侠遗书,俞秀莲则让玉娇龙去安安稳稳做个官太太,而刘泰保却帮助玉娇龙金蝉脱壳,逃离了侯门。在这件事上,他甚至超越了所谓的“贵胄”、“侠客”,达到了他们所无法理解的更高尚的境界。凡此种种,皆因他不被传统名教观念束缚,才可以行许多“英雄”所不能行、不耻行之事。正如刘泰保嘲笑“大英雄”李慕白时所说的:“幸亏还有我们这一伙不是英雄的。”
掩卷之余,我不禁陷入沉思。刘泰保是一个平民,一个三十多岁还没娶上媳妇的光棍,一个没有玉娇龙的出身,也没有李慕白的师门的地痞,却做到了李慕白、玉娇龙等英雄没有做到之事。诚如鲁迅先生《“题未定”草(六至九)》一文中所说:“诚然,老百姓虽然不读诗书,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里觅道,但能从大概上看,明黑白,辨是非,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
没错,只要心存理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是英雄的英雄”。
《鹰爪王》
作者: 郑证因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副标题: 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
页数: 1782
装帧: 平装
这套书属于《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这部小说最大的和现在的武侠不同之处在于,他是写了一堆人,而不是一个人。鹰爪王王道隆虽说是主角,但就像007一样,每集都有新的主角出来,譬如万神医,譬如夏侯英,譬如小白龙,譬如二老丐怪。而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前言里上官缨先生用的是这么一句:追昔年之云,补今宵之月。所谓“昔日之云,今日之月”,实在是淋漓尽致,譬如夏侯英回来,不知道鹰爪王几乎刚刚险遭大祸。这个险遭大约有伍拾多页,看到夏侯英这才说到,着实考验人的逻辑能力。
整部书没什么感情戏,倒也不闷。最真实的地方就在于褪去了江湖的玫瑰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可笑的。
《蜀山剑侠传》
作者: 还珠楼主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页数: (十册)5321
装帧: 平装
丛书: 还珠楼主小说全集
《蜀山剑侠传》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神魔和武侠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中国的文学发展中,真正的武侠小说是从唐代的传奇小说开始的,产生了著名的虬髯客、聂隐娘、昆仑奴等侠客,后来经过宋元两代的过渡,到明代出现了著名的《水浒传》,将侠文化推向一个高峰;清代的武侠出现了新的发展,渐渐分离出奇幻和技击两派,人物都是尘世间的侠客,他们的本领也只是客观的十八般武艺而已;晚清到民国的时候,出现了王度庐,他的作品一般归为海派,开始了武侠的改造,将历史结合进来,描写也更为细腻。而民国时期真正的武侠高潮的到来,则是因为还珠楼主和他的《蜀山剑侠传》。这部作品也是后世修真类小说的鼻祖。
作者:王度庐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数:522
定价:28.00元
装帧:简裝本
近日翻阅旧书,偶然发现一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武侠小说《卧虎藏龙》,重温之下,竟被书中一个小人物刘泰保吸引住,慢慢品读之下,愈发觉得此人饶有奇趣。《卧虎藏龙》是王度庐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客居青岛时所著,看过电影的人很多,读过原著的人很少,记得玉娇龙的人很多,知道刘泰保的人很少。但所谓的名气往往表面光鲜,真正地道的却是深藏不露的小角色。
《卧虎藏龙》甫一开篇,刘泰保就出场了:
钮子不扣,腰间却系着一条青色绣白花儿的绸巾,腰里紧紧的,领子可是敞开着。头上一条辫子,梳得松松的,白净脸,三角眼,小鼻子,脸上永远有笑容……
从相貌看,刘泰保是一个十分平凡甚至颇为丑陋粗野的人物,生活邋遢,与传统的英雄角色相去甚远。至于他的过去,则更加让人啼笑皆非,又嫖又赌,又偷又懒,连他的表哥也要把他忘了,做人可谓相当失败。
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又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吃喝嫖赌,但第一次见玉娇龙都不敢再看这位“嫦娥”一眼。他挥金如土,但外出“办案”只吃半斤葱花饼。他武艺低微,但素有急智,碰见危险赶紧装醉鬼。他颇有城府,但又十分善良,被装扮成老妇人的大盗碧眼狐狸蒙骗。
很显然,他不是传统武侠小说中建功立业、除暴安良的大侠、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实质上他最渴望的也是“人”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王度庐也正是从这一点切入其内心,着力渲染了刘泰保深入骨髓的斗争欲望。
书中第一次写到这种斗争欲望,就是刘泰保初会玉娇龙,我们可以拿一日内他前后两次完全不同的反应来对比。
第一次:
他就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心说:爷爷!我今天可真遇见贵客啦,原来这是玉大人的小姐!玉大人是新任的九门提督正堂,多显赫的官呀!
第二次:
“玉大人来了!”刘泰保这才蓦然想起,玉大人就是新任的九门提督正堂,他遂就撇了撇嘴说:“玉大人也不过是个正堂就完了!”
一日之内,他之所以对九门提督玉大人由敬畏到轻蔑,有了截然相反的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所激发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般的斗争精神。在铁府盗剑事件发生后,作为铁府教拳师傅的他平白受冤,这种求尊重、求自我实现的欲望达到高峰。
刘泰保要面子、求赏识、赌这口气,其实就是求尊重。此前他身边的“贵胄”并未主动对他的“尊严心理”施加抑制和压力,他也对自由散漫的流氓生活充满顾恋。但从偶遇玉娇龙开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他“内心”中逐渐发酵,铁府丢剑则是他“理想”觉醒和求索的开始,所以,追剑也就直接关系着刘泰保“自我”的心理战。与平日里那些传统武侠小说只描写浅层次善恶冲突的局面相比,这里的“侠”有了新境界。
《史记》中塑造了众多“侠”的形象,有“闾巷之侠”、“卿相之侠”等。所谓“闾巷”,是指平民百姓,刘泰保显然是“闾巷之侠”的个中代表。在《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玉娇龙都是十步一杀的大侠,但传奇注定悲剧,他们身上背负的礼教太多。而刘泰保则是一个未被儒家或道家精神驯化的草根侠,另一种“侠”。
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玉娇龙被逼婚,李慕白到京城后只忙着找青冥剑和哑侠遗书,俞秀莲则让玉娇龙去安安稳稳做个官太太,而刘泰保却帮助玉娇龙金蝉脱壳,逃离了侯门。在这件事上,他甚至超越了所谓的“贵胄”、“侠客”,达到了他们所无法理解的更高尚的境界。凡此种种,皆因他不被传统名教观念束缚,才可以行许多“英雄”所不能行、不耻行之事。正如刘泰保嘲笑“大英雄”李慕白时所说的:“幸亏还有我们这一伙不是英雄的。”
掩卷之余,我不禁陷入沉思。刘泰保是一个平民,一个三十多岁还没娶上媳妇的光棍,一个没有玉娇龙的出身,也没有李慕白的师门的地痞,却做到了李慕白、玉娇龙等英雄没有做到之事。诚如鲁迅先生《“题未定”草(六至九)》一文中所说:“诚然,老百姓虽然不读诗书,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里觅道,但能从大概上看,明黑白,辨是非,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
没错,只要心存理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是英雄的英雄”。
《鹰爪王》
作者: 郑证因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副标题: 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
页数: 1782
装帧: 平装
这套书属于《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这部小说最大的和现在的武侠不同之处在于,他是写了一堆人,而不是一个人。鹰爪王王道隆虽说是主角,但就像007一样,每集都有新的主角出来,譬如万神医,譬如夏侯英,譬如小白龙,譬如二老丐怪。而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前言里上官缨先生用的是这么一句:追昔年之云,补今宵之月。所谓“昔日之云,今日之月”,实在是淋漓尽致,譬如夏侯英回来,不知道鹰爪王几乎刚刚险遭大祸。这个险遭大约有伍拾多页,看到夏侯英这才说到,着实考验人的逻辑能力。
整部书没什么感情戏,倒也不闷。最真实的地方就在于褪去了江湖的玫瑰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可笑的。
《蜀山剑侠传》
作者: 还珠楼主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页数: (十册)5321
装帧: 平装
丛书: 还珠楼主小说全集
《蜀山剑侠传》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神魔和武侠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中国的文学发展中,真正的武侠小说是从唐代的传奇小说开始的,产生了著名的虬髯客、聂隐娘、昆仑奴等侠客,后来经过宋元两代的过渡,到明代出现了著名的《水浒传》,将侠文化推向一个高峰;清代的武侠出现了新的发展,渐渐分离出奇幻和技击两派,人物都是尘世间的侠客,他们的本领也只是客观的十八般武艺而已;晚清到民国的时候,出现了王度庐,他的作品一般归为海派,开始了武侠的改造,将历史结合进来,描写也更为细腻。而民国时期真正的武侠高潮的到来,则是因为还珠楼主和他的《蜀山剑侠传》。这部作品也是后世修真类小说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