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细节流程完善解题步骤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ow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严谨但又琐碎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化学考试中之所以失分,并不是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是在考试中由于忽视细节而引发各种失误所致,甚至于有些失误会频繁出现,成为顽疾。因此规范细节,完善解题步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究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中,把一些细节规范为解题步骤,以减少各种无谓失分。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1已知在25℃,101 kPa下,1 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22.68 kJ。书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步骤:
  步骤1.写出正确的的化学方程式:
  2CH3OH+3O22CO2+4H2O
  注意点:
  (1)物质前面的系数可以出现分数。
  (2)表示燃烧热时,可燃物前面系数为1。表示中和热时,水前面系数为1。
  步骤2.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2CH3OH(l)+3O2(g)2CO2(g)+4H2O(l)
  注意点: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用同一化学式表示时,在标明状态的基础上还要加上物质的名称来区别,
  如:C(石墨,s)、C(金刚石,s)。
  (2)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物必须为稳定的氧化物,对C元素而言指CO2(g)、对H元素而言指H2O(l)。
  步骤3.在热化学方程式后边书写“ΔH=”及“+”与“-”号和单位“kJ·mol-1(或 kJ/mol)”,如
  2CH3OH(l)+3O2(g)
  2CO2(g)+4H2O(l)
  ΔH= kJ·mol-1
  注意点:
  (1)“ΔH=”与单位之间留空白用以填写数字。
  (2)若无法判断反应为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则暂不写“+”“-”号。
  步骤4.计算反应热,填空。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注意点:
  (1)ΔH必须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计算反应热时必须按照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计量数来进行。
  (2)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根据键能来计算:
  ΔH=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检查判断的原则是从简到繁。
  例2已知25℃,101 kPa条件下,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H2(g)+O2(g)2H2O(g)ΔH=+484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H2+12O2H2O(g)
  ΔH=-242 kJ·mol-1
  D.H2O(g)H2(g)+12O2(g)
  ΔH=+242 kJ·mol-1
  判斷步骤:
  步骤1.检查Δ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
  A选项为放热反应,ΔH应该为负值。
  步骤2.检查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及标明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B选项中水应为气态,C选项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
  步骤3.检查ΔH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成正比)。表示燃烧热(中和热)时,可燃物(水)前面计量数是否为1。
  答案:D
  三、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例3已知:
  ①2H2(g)+O2(g)2H2O(g)
  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2=b kJ·mol-1
  ③H2(g)+12O2(g)H2O(g)
  ΔH3=c kJ·mol-1
  ④H2O(g)H2(g)+12O2(g)
  Δ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a>b
  C.2c=b<0 D.a=2d>0
  比较步骤:
  步骤1.判断反应为吸热或放热反应,确定数值的正负。
  其中a、b、c均为负值,只有d为正值。
  步骤2.比较物质前面系数和物质的状态,判断吸热或放热的多少。
  ②放热最多、①放热次之且是③的2倍。
  步骤3.判断得出结论。
  答案:B
  (收稿日期:2016-02-27)
其他文献
一、人类使用食盐的历史  食盐的制作与使用起源于中国,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开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现在推断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时期开始煮盐,到了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二、食盐的组成及
期刊
随着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行,教师各尽其能,纷纷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化学教学都有不同的理解,长期实践中都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导致现在教学理念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一种。“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编写在任务中,使得教学目的明确又符合学生特点,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有
期刊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空气的组成、水的净化(过滤、吸附、蒸发、蒸馏等操作)、水的电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木炭还原氧化铜、可燃物的燃烧及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浓硫酸的稀释、酸的性质、碱的性质、pH的测定等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实验内容,它既能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现列举几例,供学生在复习时参考。  
期刊
在环保的大环境下,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化学环境考题在其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中考化学考试的命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环保意识的考查,切实地做到了将环保意识寓于化学教学之中,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本文将通过与课本知识的链接对中考化学环境考题进行相应的分析。  1.绿色化学  绿色意识是其指导,绿色化学的最终目标是杜绝化学污染源,从而保证生产过程以及末端的污染排放都
期刊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演示实验尤其重要。一个设计合理、成功的演示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又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改进完善教材中的实验,使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是化学教师的教学工作。  燃烧的条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一个探究实验,教材第129
期刊
“审题严密,运算正确,步骤规范,结果准确”是化学计算的基本要求。对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还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不过,教学实践证明,把易犯的“病例”列举出来加以“诊断”剖析,让学生“错中悟理”,是强化“计算功底”的省力措施。现举出几例,以供参考。  1.“定律”理解不透  对“质量守恒定律”不理解是造成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之一。如在计算“2.4 g镁在10 g氧气中燃烧,可生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高三教学来说,习题评讲课在复习课中占得比例很高,在这种课中往往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填鸭”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有的学生会做不想听,有的学生则不会做、听不懂,有的学生即使听懂了也不会灵活运用。由此可见这种模式是低效的,完全违背了新课标的课改要求。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用“说题教学”的模式进行习题讲评课的教学。  学生说题就是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把个人对试题的思考过程
期刊
例1(全国理综课标卷Ⅲ)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  A.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解析配制稀硫酸时,应先
期刊
卤族元素中有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其中盐类物质中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铵、氯化钙性质较为突出,用途也比较广泛,可称其为“氯氏”四兄妹。  氯化钠,俗名食盐,在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离开它生命就会停止。纯净的氯化钠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密度为2.165g/cm3,熔点为801℃,沸点为1442℃,味咸,pH呈中性,易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乙醇。水溶液和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性质上看可以与可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1节原电池。首先回顾必修与本章前两节相关知识,认识哪些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初步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结构上的区别,通过分析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了解选择简单原电池电极材料的依据。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化学能不仅可以转化为热能,而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以把化學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认识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会判断正负极和阴阳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