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新热点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空气的组成、水的净化(过滤、吸附、蒸发、蒸馏等操作)、水的电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木炭还原氧化铜、可燃物的燃烧及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浓硫酸的稀释、酸的性质、碱的性质、pH的测定等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实验内容,它既能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现列举几例,供学生在复习时参考。
  例1(2014·葫芦岛)如图1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3)实验图1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解析(1)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并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倾倒CO2时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2)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中,有三个主要原因可能会导致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分别是: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红磷燃烧完后未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3)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在铁丝燃烧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降温,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1)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2)装置气密性不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防止液滴飞溅
  (4)防止溅落的溶化物炸裂瓶底火星四射
  例2(2014·泰安)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请根据实验图示2回答相关问题:
  图2
  (1)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
  (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填“①”或“②”),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3)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填“50mL”或“100mL”),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1g以下使用游码),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15%(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解析(1)由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故发生装置可以相同,但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决定的。(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实验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气体的质量不能称量,故B实验中装置②不合理。
  (3)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则需要水的质量为50g-7.5g=42.5g,故要选择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若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质量为7g-0.5g=6.5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5%。
  答案:(1)2H2O2MnO22H2O+O2↑,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相同(或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2)①,②中装置不密封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计入反应后的总质量;(3)50mL,小于。
  跟踪练习1.(2014·昆明)图3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
  图3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是”或“否”)。
  2.(2014·河北)根据图4的实验回答问题:
  图4
  (1)甲是蒸发溶液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比较打开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3)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
  答案:1.(1)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2)引流;
  (3)是。2.(1)铁架台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氧气;隔绝空(氧)气、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或比较氯化钠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收稿日期:2015-08-15)
其他文献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碘是最古老的消毒剂之一,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早在1811年首次发现单质碘,之后出现多种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课本中出现的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但传统碘制剂-碘酊,也就是药店中销售的一种消毒剂,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乙醇溶液而制成,易挥发,通常储存于棕色瓶中,一般使用浓度为2%,其杀灭微生物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提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条件和空间,与新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高度一致。因此,建构主义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理论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特大型城市渊S网络的网络优化工作,提出了整体网络优化方法,即:既考虑无线网络优化,也考虑交换网络优化。优化步骤为:先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然后开展核心交换网优化,调整集成基站控制器(ICSC)、寻呼区(PA),再优化基站覆盖,增强基站同步能力。文章还提出了通过特定的补充业务和增值业务弥补网络覆盖的不足,提升用户满意度和网络指标的方法。  关键词:PHS网络;网络优化;覆盖;同步
期刊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1.建构主义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 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得到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把学生的学习与任务相结合,以解决任务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任务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分析问题。  2.
期刊
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可见未来中学化学改革一定会不断地革新。所以有必要对我国中学化学改革进行梳理回顾,以期为未来中学化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进行合理的展望。  一、我国中学化学改革的回顾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因为教育的任何改革都要落实到课程上,落实到课堂中,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课程改革进行梳理。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置始于1865年,1855年具
期刊
新一轮课改后的新教材(以人教版为例) 绝大多数地区已使用了4年~5年,然而时至今日仍有少数人(特别是教辅资料或考题的编写者)在新教材更新的内容上未引起高度注意,时有把旧教材中一些缺乏科学性的摒弃了的说法或表述形式编入教辅资料或联考试题中,有少数教者甚至带到课堂上,这不仅影响了新教材对学科知识构建目标的落实,也为学生的高考带来不确定因素。下面列举几例。  1.催化剂作用及定义的表述更新  在旧教材中
期刊
中学化学计量概念是化学学习由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的基石,是定量研究的保证,支撑着学科的科学性发展。计量概念教学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计量概念本身,比如表达式、计算方法等,而忽视计量概念本身的内涵,学生只能简单地参考公式、套用公式,导致基于概念的变式练习或深层次理解的角度进行考查时,学生答题几近“全军覆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碰到计算类的填空等题目时,直接放弃,非常可惜。可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国家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在实践中,分析自己所面对的教学现状,包括学生需求,教师个人能力以及学校的硬件设施等,确定目标,选择
期刊
一、人类使用食盐的历史  食盐的制作与使用起源于中国,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开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现在推断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时期开始煮盐,到了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二、食盐的组成及
期刊
随着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行,教师各尽其能,纷纷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化学教学都有不同的理解,长期实践中都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导致现在教学理念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一种。“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编写在任务中,使得教学目的明确又符合学生特点,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有
期刊